1、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七调考试文综试卷一、选择题1. 有学者指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使天子、诸侯、大夫、土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这一论述表明A. 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国家形成B. 宗法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C. 我国民主政治在周代已萌芽D. 民本思想是古代的治国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可以看出,宗法制有利于区分等级尊卑,巩固社会秩序,B项正确;材料与国家统一无关,排除A;当时并没有民主制度,排除C;材料没有强调民本,排除D。2. 从现
2、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A. 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B. 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C. 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D. 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答案】D【解析】【详解】东晋时期,僧尼与帝王、权臣交往增多,甚至有名门大族成员出家为僧等,说明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D项正确;东晋时期儒学依然占据正统地位,A项错误;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不能说明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B项错误
3、;“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3. 下表为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它反映了()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唐朝(唐玄宗)347举荐、行伍、门荫五代4624吏职、幕僚、举荐、行伍、门荫等北宋7263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A. 入仕途径日趋单一B. 官吏选拔渐趋公平C. 重武轻文现象明显D. 士族阶层迅速崛起【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而成为宰相的人数在增加,这反映出选官制度更加公平,故B项正确;从“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可得出并不单一,排除A;C项不能从材料体现出来,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士阶层,
4、排除D。4. 明朝万历年间常熟县令根据吴中风俗总结经验:“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懦之民为之;工之获利二而劳多,雕巧之民为之;商贾之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贩盐之获利五而无劳,豪猾之民为之。”这一材料表明当地A.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B.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面临重新分配C.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质变D. 独具特色的地域分工已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明朝后期,在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吴中地区,根据农、工、商贾、盐贩等行业的劳动获利由少到 多,将社会成员分为愚懦、雕巧、心计、豪猾等不同类型,表明当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面临重新分配,B项正确;“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
5、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质变”,C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地域分工”无关,D项错误。5. 自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近代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下图是“内地会”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由下图推知A. 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B. 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C. 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D. 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00-1936年“内地会”中英国传教士比例比例不断下降,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传教士比例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英国经济地位下降,这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华侵略势力大小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
6、的,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增强,列强在华侵略势力也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侵华与传教相结合是近代西方传教的总体特征,不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在华传教士比例的消长,并未体现英美两国之间在争夺中国的问题上存在矛盾;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在华传教士比例的消长,并未体现基督教在华传播的总体发展趋势。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6. 近代中国,留欧学生李璜在一封信中写道:“近日和议席上,正提胶州事,吾国使者不及日人有钱有势,故现象颇不佳。”与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A. 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 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 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奠
7、定了基础D. 推动中国向外学习对象的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留欧”、“和议”、“胶州”、“吾国使者不及日人有钱有势,故现象颇不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其结果是中国外交失败,欧美列强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日本,导致中国对欧美国家深深的失望,推动中国的向外学习的对象由欧美转向苏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与此事件无关;B选项错误,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此事件无关;C选项错误,国共再次
8、合作指的是1937年9月正式实现的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此事件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7.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矿业法,规定 “铁矿、石油矿、铜矿及适合炼冶金焦之烟煤矿,应归国营,由国家自行开采。如无自行开采之必要时,得出租探采,但承租人以中华民国人为限。”这一法规出台表明国民政府A. 表达经济民族主义的诉求B. 获得国内外各界广泛支持C. 为持久抗战提供经济支撑D. 致力推动民族工商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应归国营,由国家自行开采”、“但承租人以中华民国人为限”等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强调重要的经济领域要体现民族性的特点,表达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诉求,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内外
9、的支持,排除B;此时抗战还没有爆发,排除C;D项不是国民政府的意图,排除D。8. “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A. 增强了临时宪法的作用B. 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开展C. 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D. 体现了多党合作的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可知,这里描述的是1954年宪法,因为这一宪法是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是社会主义宪法,符合民主程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0、,这一宪法颁布之后,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展,B正确;1954年宪法不是临时宪法,排除A;1954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不是基层民主的创新,排除C;政协制度体现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特征,排除D。9.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权利”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罗马法学家的学说中,他们认为法律主要不在于为政治国家提供管理模式,而在于为公民私人创设行为准则。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推动罗马法的完善B. 罗马法的实践丰富私法精神C. 公民权适用范围的扩大巩固罗马统治D. 罗马法的民主精神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不在于为政治国家提供管理模式,而在于为公民私人创设行为准则”可以看出,罗马
11、法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丰富了私法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完善的原因是什么,排除A;C项中公民权扩大与巩固罗马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民主精神,排除D。10. 有学者指出,在17761786年的美国国会中,各州代表被称为“代表”,而非“议员;1787年后,各州代表则以国会议员身份被称为众议员和参议员,他们不再是各州派驻中央的使节。这一变化反映出A. 美国中央集权体制建立B. 分权与制衡原则得到贯彻C. 美国分裂因素已经被消除D. 美国联邦体制的逐步确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与联邦体制的确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
12、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可知,在17761786年的美国国会,各州代表不再是各州派驻中央的使节,说明邦联体制下美国是-个松散的联盟。而在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之后.各州代表则以国会议员的身份被称为众议员和参议员,不再作为各州使节,这说明在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美国强化了中央权威,美国联邦体制逐步确立,故选D项;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美国实行联邦体制,联邦体制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其不属于中央集权体制,故排除A项;B项表述没有错误,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美国国内依然存在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依然存在分裂因素,故排除C项。11. 1917年,列宁
13、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冲写下了他的社会主义总公式的经典表述,即“苏维埃政权普鲁土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国民教育等=总和=社会主义。这反映出列宁A. 决定推行新经济政策B.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C.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 依赖外国经验建设国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列宁认为应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这体现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故选B项;材料的时间是1917年,而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开始实施,故排除A项;公式体现了列宁对外国经验的借鉴和汲取,
14、而不能表明列宁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宁主张.借鉴外国经验而不是依赖外国经验,故排除D项。12. 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A. 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起决定性作用B. 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C.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矛盾日益加剧D. 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中的图示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占比不断增加,但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绝大部分,由此可知发达国家在二战后一直主宰着世界贸易,故选D项;国家利益对国家
15、间关系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贸易往来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材料仅仅说到了贸易不平衡现象的存在,但并不能说这种不平衡加剧了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排除B项;各类国家之间贸易占比的变化无法反映出国家之间矛盾的加剧,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继续延续民国前期的发展轨过.相对盲目且自发.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以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为主要方式,争取各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局部抗战时期,国内学生、留学生特别是归国留日学生以学生运动为主要形式。掀起了民间外交活动的高潮.1931年9月28日,中央大学学生就质问外交郜部长王正廷为何不积极抗日。193
16、2年3月,部分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自发成立国民外交协会.发行国.民外交杂志宣传其主张,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宋庆龄、沈钓儒、李公朴等知名人士、以及辽宁国民外交协会、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也积极参与进来.开展民间外交活动,但收效并不明显。摘编自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立即看手创设官方外交。而且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时称“人民外交)民间外交成为新中国发展与非建交国家。特别是非社会主义国家间夭系的主要朵道。20)世纪5070年代,在开辟民间外交的实践中、中国逐步形成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以官代民、官民
17、并举”的方针,并建立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民间外交组织,积极开展与各国各界人士的友好交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外交中心工作的转移.民间外交从开辟国家关系逐步向服务经济建设转型,民间外交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为新中国构建新型外交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摘编自张骥等中国民间外交、地方外交与人文交流70年人民的外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垒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吊开放以来中国实现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
18、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启示。【答案】(1)变化趋势:民间外交方针逐步规范科学;民间外交地位日益重要;民间外交工作日益受到政府重视。原因:两极格局的影响;中央政策的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官方外交理念的推动。(2)历史条件:新时期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环境与外交工作中心发生变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意识形态对立的打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国际环境的变化;多极化、全球化发展。(3)启示:充分发挥民间外交对官方外交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服务于新时代中国新型外交关系的建立;积极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民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以民间外交为渠道,深人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不断调整外交主题
19、,扩大民间外交主体,使民间外交活动与国内社会发展相适应,突出民间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民间外交,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1)第一小问关于抗日战争时期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的新变化学生可以对照两则材料,找到比较点,从民间外交的基本方针、民间外交的政治地位、民间外交的历史作用等方面并结合材料二中“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以官代民、官民并举”“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等信息进行作答。第二小问于关于抗8战争时期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变化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中“而且几
20、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以官代民、官民并举”以及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环境等知识进行作答。(2)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条件,可根据材料中“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外交中心工作的转移”以及所学外交关系的突破、多边外交体系的建立、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改革开放等相关知识进行作答。(3)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启示,学生可以结合所学外交事业的发展等相关知识,从民间外交对当前中国外交事业新突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进行阐述,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皆可得分。1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年代历史
21、时代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典时期消费实态:反对奢侈消费,提倡节制和等级消费,轻日常生活消费,重公共消费,轻物质消费,重精神性娱乐消费;消费观念: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近代时期消费实态:由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变为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消费;消费观念:由非理性节俭变为理性节俭。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现代时期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时期消费实态:符号消费时代来临,注重精神消费,追求个性,炫耀品味,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盛行
22、;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注: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任选一个时期,提炼消费文化观念的时代特点,并运用所学世界史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水平三:能够结合表中数据将表中所选时期的消费文化观念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示例1:古典时期,以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重视公共消费和精神性消费,消费具有一定的等级差别。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达使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23、日益突出,在社会上和宗教信仰中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得追求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精神,现实存在的等级制度(血缘等级和财产等级),以及对城邦公共利益的重视,使得当时的人们注重节制和等级消费,重视公共消费和精神性消费。示例2:近代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由非理性节俭变为理性节俭,越来越注重世俗消费和生活质量,但仍是有节制地进行消费。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宗教神学的束缚,禁欲主义的盛行,人们的消费被压抑,形成了非理性节俭为主流的消费观。近代以来,由于人文思潮的传播,人们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更加注重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工业革命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世俗消费
24、,注重生活质量。但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需要进行资本积累,资本家注重榨取绝对剩余价值,新教伦理也提倡节俭等美德,所以,人们只是进行有节制的消费,盛行理性节俭的消费观念。总之,西方消费观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消费观念的演变是一定时期内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示例3:在现代社会,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非理性奢侈为主流。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电气时代”的到来,消费品日益丰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资本家更注重剥削相对剩余价值,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交通与通迅工具的进步,影视艺术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影
25、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享受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等,使得人们既注重物质享受,又注重休闲娱乐,使得非理性奢侈成为主流。示例4:后现代时期,消费观念侧重于信用消费和超前消费,以买奢侈品为主,且更加注重精神消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兴起,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迅速,“福利国家”建立并不断完善,使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使得注重精神文化消费比重不断上升。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再加上商业传
26、媒不断诱导,信用消费和超前消费盛行,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奢侈品消费,追求感官刺激和满足虚荣心。水平二:能够结合表中数据将表中所选时期的消费文化观念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水平一:能够结合表中数据将表中所选时期的消费文化观念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思路较清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属开放性试题。解答这种题型要注意三个要素:(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注意史论结合。对于这种新题型,学生只要把握住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把握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高分还是很容
27、易的。故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的图表及表中的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任选其中的一个时期,提炼出消费文化观念的时代特点,如:古典时期,以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重视公共消费和精神性消费,消费具有一定的等级差别;近代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由非理性节俭变为理性节俭,越来越注重世俗消费和生活质量,但仍是有节制地进行消费;现代社会,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非理性奢侈为主流。然后根据所学的每一个时间段的历史大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角度的相关史实来进行论述和阐释;最后进行简单的升华和总结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8、。材料 西藏封建农奴制经济在清初获得了一些新的发展,乾隆时期,开始出现了危机。最主要的问题是广大农奴所受剥削过于沉重,生活贫困,无法进行社会再生产。雍正五年(1727),清朝平息了西藏贵族之间的军事斗争,正式在西藏派设办事大臣。 乾隆六十年(1795),驻藏大臣松药、和宁对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给价雇役代替无偿劳役。并采取了抚恤逃亡农奴的政策,鼓励他们返乡生产。措施实施不久,就有1100多户逃亡农奴回到故乡,重理生业。对于那些“欲就近耕作者”,拨给地亩、种子,并两月口粮,“即令于彼处耕作”。取消了一些农奴主贵族的封建特权,如贵族的免役特权,严禁世家贵族私用差役。清朝对西藏农奴制的改
29、革,借鉴内地较为先进的生产关系,把它注入西藏落后的农奴制生产关系,尽管这种经济上的变化还很微弱,但毕竟使西藏的社会前进了一步。 摘编自金顶兵 清初对西藏农奴制度的初步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对西藏农奴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对西藏农奴制改革的意义。【答案】(1)背景:社会经济出现危机,对农奴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清朝前期对西藏的统治,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 意义:减轻了农奴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西藏地区社会进步;打击了西藏农奴主贵族,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
30、析】【分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乾隆时期,开始出现了危机。最主要的问题是广大农奴所受剥削过于沉重,生活贫困,无法进行社会再生产”可知,社会经济出现危机,对农奴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材料“雍正五年(1727),清朝平息了西藏贵族之间的军事斗争,正式在西藏派设办事大臣”可知,清朝前期对西藏的统治,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西藏农奴制的改革是出于统治需要,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 意义:根据材料“实行给价雇役代替无偿劳役。并采取了抚恤逃亡农奴的政策,鼓励他们返乡生产。”可知,改革减轻了农奴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清朝对西藏农奴制的改革,借鉴内地较为
31、先进的生产关系,把它注入西藏落后的农奴制生产关系”可知,改革推动了西藏地区社会进步;根据材料“取消了一些农奴主贵族的封建特权,如贵族的免役特权,严禁世家贵族私用差役”可知,改革打击了西藏农奴主贵族,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可知,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6. 材料 中途岛海战之后,战线转移到西南太平洋。美军打算乘胜前进,转守为攻,其目标之一是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1942年7月,日本修建队赶在美国之前,到达瓜达尔卡纳尔岛施工,并准备实施大規模登陆。美国情报处发现日本正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紧急修建飞机场,一旦完工,将使日本重新夺取珊瑚海的制空权,并
32、能封锁澳大利亚东部的海上通道,威胁斐济和努美阿,于是,美国海军总司令命令缩短战线,集中进攻瓜达尔卡纳尔岛,以遏制日军南侵。1942年8月,双方调集了尽可能多的军规、飞机,在瓜岛水域,展开了大规模海战,1943年初,日本承认失败,将岛上日军全部撤退。美国损失2艘航空母舰、1500多人,占领了瓜达尔卡纳尔岛。瓜岛之战,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从此,日本完全转为退守,瓜岛成为美军反攻的起点。摘编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瓜岛之战爆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瓜岛之战的意义。【答案】(1)背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处于转折
33、之中;中途岛海战日本失败;瓜岛战略地位重要,美国与日本西南太平洋争夺激烈;日本率先到达瓜岛修建机场,美军形势危急。(2)意义: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取得又一次决定性胜利,扭转战局;基本实现了美国在西南太平洋的战略意图;日本失去战略优势,完全转为退守;改变了二战的总体局势。【解析】【分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中“中途岛海战之后”,“1942年7月”,“日本正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紧急修建飞机场,一旦完工,将使日本重新夺取珊瑚海的制空权,并能封锁澳大利亚东部的海上通道,威胁斐济和努美阿”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反法西斯的全局入手,说明大背景即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处
34、于转折之中,中途岛海战日本失败;同时还要明确战役的具体背景为,即瓜岛战略地位重要,美国与日本在西南太平洋争夺激烈,日本率先到达瓜岛修建机场,美军形势危急等。(2)意义:根据材料中“瓜岛之战,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从此,日本完全转为退守,瓜岛成为美军反攻的起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太平洋战场、美日战略态势和二战进程等方面,分析瓜岛之战的意义。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24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孙中山所说的治国,是指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包括均富);而平天下
35、,则是发扬济弱扶倾的传统理念,帮助其他被压迫民族谋求各自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孙中山所说的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把道德范围的东西放在知识范围中来探讨,认为应该先从个人的内省与自我完善做起,讲究自身的文明修养,然后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力图以王道与霸道这两个古老词汇来区分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他曾经明确指出东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摘编自章开沅王道与霸道试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大同思想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
36、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阐释大同思想的背景。【答案】(1)内容以中国的道德和平统一全世界;先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再帮助其他民族谋求独立;由个人自省到民族主义再到世界主义;用正义公理来感化人;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2)背景孙中山对中国国情和西方文化的考察与深入认识;国共合作的建立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发展;被压迫民族要求独立。【解析】【分析】【详解】(1)据材料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得出以中国的道德和平统一全世界;由材料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得出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再帮助其他民族谋求独立;据材料从个人的内省与自我完善做起,讲究自身的文明修养,然后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得出由个人自省到民族主义再到世界主义;据材料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可知用正义公理来感化人;据材料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包括均富),可知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2)据材料力图以王道与霸道这两个古老词汇来区分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说明孙中山对中国国情和西方文化的考察与深入认识;由材料时间192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合作的建立与国民革命的兴起;据材料孙中山所说的治国,是指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包括均富);而平天下,则是发扬济弱扶倾的传统理念,帮助其他被压迫民族谋求各自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可知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世界被压迫民族要求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