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赤壁赋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壬戌() 窈窕() 桂棹() 嫠妇()愀然() 舳舻() 江渚() 麋鹿()蜉蝣() 匏尊() 枕藉() 扣舷()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山川相缪() 凭虚御风()2辨形组词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纵一苇之所如:_凌万顷之茫然:_击空明兮溯流光: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山川相缪,郁乎苍苍:_(2)解释下列成语不绝如缕:_正襟危坐:_沧海一粟:_杯盘狼籍:_4名句默写(1)纵一苇之所如,_。(2)寄蜉蝣于天地,_。(3)_,羡长江之无穷。(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而又何羡乎!一、整体感知1
2、实词(1)通假字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_山川相缪:_(2)古今异义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_今义:_白露横江古义:_今义:_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今义:_歌窈窕之章古义:_今义:_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今义:_(3)一词多义纵危挟如适(4)词类活用歌窈窕之章:_下江陵:_顺流而东也:_乌鹊南飞:_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_侣鱼虾而友麋鹿:_正襟危坐:_不知东方之既白:_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2虚词 (1)之(2)乎(3)于3文言句式(1)而今安在哉:_(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4文句翻译(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3、:“何为其然也?”译文:_(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译文:_二、深层探究5“客”为何“悲”?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6第二段的“悲”从何处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三、技法迁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文本回顾本文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于一体,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
4、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技法点拨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这种方法可以使人物更丰满、情节更生动、主题更鲜明。技法运用请你从下面所给事物中任选一个事物,也可另选,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短文。一盏灯一片云一棵树一米阳光一颗流星答案解析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1rnxyotiozholqio zhlzhmfyupozn jixinshshuliopn2形骸言简意赅惊涛骇浪流觞曲水国殇觥筹交错船舷弦外之音炫耀头晕目眩糜烂羁縻风靡麋鹿3(1)任。乘。逆流而行。细丝。盘绕。(2)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
5、谨的样子。大海里的一颗米粒,形容非常渺小。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用以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4(1)凌万顷之茫然(2)渺沧海之一粟(3)哀吾生之须臾(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文本互动一、整体感知1(1)通“嘱”,文中指劝人饮酒通“缭”,盘绕(2)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一种游戏方式。白茫茫的水气。二十四节气之一。旷远的样子。完全不知道的样子。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一语,“窈纠”与“窈窕”音近义同,所以称为“窈窕之章”。(女子)文静而美好。 文中指他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貌美的女子。(3)任,动词放开,动词没有节制,动词正,端正,形
6、容词困难,形容词高,形容词携同,动词挟制,动词像,动词到去,动词女子出嫁,动词适应,动词往,动词适合、依照,动词(4)名词用作动词,歌咏名词用作动词,攻下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发名词作状语,向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2(1)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它,代词(2)形容词词尾,表状态吗,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于”,在,介词(3)从,介词表被动,被,介词从,介词3(1)宾语前置句(2)状语后置句(3)被动句4(1)苏轼的神色也忧愁起来,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向同伴问道:“曲调为什么
7、这样悲凉呢?”(2)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二、深层探究5“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样的“一世之雄”也随着“长江东去”而销声匿迹了。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有志而无为者呢?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上反映了作者思想中的消极面。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
8、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暂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6本段的“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出来。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转折过渡的作用。三、技法迁移(示例)一朵花悬崖上,夹缝中,有一朵小花。孤零零的,没有一个伴。清风徐来,雪白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连着淡绿色的细枝轻轻颤抖,像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女在偷偷哭泣。小花啊,你为什么哭泣,为什么流泪?可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还是伤心自己惨淡的身世?不要哭泣,不要流泪。你虽没有
9、牡丹的高贵,但你有自己的典雅;你虽没有夜来香浓郁的芬芳,但你也有淡淡的清香;你虽没有栽插在花盆里,生长在温暖的花房里,但你扎根大地,吸吮着天地的精华,分享着万物的灵气,你有着自身的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一朵朴实无华的孤独的小花。入 门 四 问目标预览(1)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以及每一部类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2) 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流变,学会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照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现实意义。(3)了解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一书的特点,以及每一单元的侧重点,为学习本书做好准备。单元综述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采用问题提示的方法,引导我们对中国文化经典及其学习方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