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2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面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A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B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C新型的雇佣关系出现 D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3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
2、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4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5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6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
3、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7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8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
4、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A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 B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C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 D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10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
5、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建立上海经济特区B设立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C在上海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1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12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
6、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C对西方文明盲目的效仿 D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13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A商业立国的理念 B殖民扩张的野心C资本输出的要求 D世界工厂的自信1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
7、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15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能够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艾克斯雨天穿着塑料雨衣 爱丽丝与鲁尼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梅西从法国乘坐火车去德国 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BCD16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8、,“使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A全面地论述了阶级斗争的观点 B辩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C否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科学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17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D经
9、济利己主义的盛行18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A用于解决就业问题 B利于解决产销矛盾C可以保护民众自尊 D受资本家大力支持19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由此可知,关于福利制度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除了贫富分化 B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
10、现象的根本原因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扩大了政府财政支出,存在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等弊端201928年至1929年,苏联遇到了“谷物收购危机”,进而影响工业化建设。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决定从1929年开始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迅速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很多地方只用几个月就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达到93。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A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 B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C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 D顺利改造了生产关系21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A恢复集权管理体制
11、 B放弃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承认市场调节作用 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22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2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逐渐联合,但是英国拒绝参加;此后,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1973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欧元推行后,英国不肯做第一批“欧元国”,2016年英国退出欧盟。英国与欧盟(共同体)关系的一波三折反映了A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受害者 B区域集团化更利于发展中国家C
12、民族国家的利益影响“一体化” D欧洲分化促进多极化局面形成24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25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
13、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国内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A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B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D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中国古代经济史纲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
14、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事宜书(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海外贸易对沿海居民乃至中国社会的有益之处。(6分)(2)材料二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你怎么评价这一政策?(6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时间茶叶生丝1840年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1846年7010132201854年14122628961871年1022159126000
15、整理自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二 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创办人是张謇,江苏南通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从1917年开始,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别是四川、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赢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大生系统企业史(1)材料一反映了1840年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结合所学分析指出造成这些变动的主要原因。(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生纱厂在民国初年迅速发展的
16、原因。(8分)271884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促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
17、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4分)(2)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8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不可阻挡的趋势中,源于西方文明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强行推行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基本制度,使得其与源于不同文明的各
18、个国家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发展的矛盾正在全面展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军事上,以美因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保持绝对优势,对走不同道路的国家进行威慑、胁迫甚至战争;在政治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通过施压、扶持代理人、接触的方式来改变那些非西方文明国家的政权和发展方向:在经济上,西方国家通过制定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利用金融手段来造成不平等的发展环境,获取不对称甚至不正当的利益;在文化上,通过所掌握的学术上、政治上的话语权,对非西方文明国家进行渗透、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为“颜色革命”创造案件。摘编自周建明、焦世新:从东西矛盾到西方与多元文明的矛盾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材料中所给的表现中的任意一方
19、面,结合世界现代史的有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试卷第7页,总8页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D 商代牛骨的出土能够证明商代有了牛,不能完全证明商代有了牛耕,故A项错误。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故诗经的记载不能反映商代的社会状况,B项错误。孔子及其学生冉耕生活在中国的春秋时期,故冉耕的名字不能反映商代的社会状况,C项错误。甲骨文属于商代的象形文字,故甲骨文中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的文字反映了商代牛耕的出现,D项正确。2C 根据材料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
20、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若干机工进行生产。这是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故答案为C项。A项,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出现在民营手工业中,与官营手工业无关,排除;B项,农产品商品化指的是农业产品投放向市场并成为商品,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无关,排除;D项,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彻底改变”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3A 注意题中商业活动的时间(北宋)、夜市“通宵不绝”和可以“抵暮”的瓦子,判断这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打破了时间限制。BCD项三项在题中材料没有体现。4D 宋代
21、“不抑兼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的对象,判断D项正确。北宋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A;宋代土地兼并激烈,排除C;B项是土地兼并的结果之一,材料无法体现。5C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显示明朝易私贩而为公贩的时间为(明中后期),说明明朝前期存在私贩即民间的海外贸易,排除A;材料未涉及政府重农政策,排除B;结合“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可知该政策并未一直实行,不能说明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排除D;根据“请开市舶”、“不得往日本”、“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可以看出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C符合题意。6D 两
22、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外国商品的输入,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此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土布质量并不是粗糙故A项不符合史实;英国棉布确实物美价廉,但英国商人不可能因此把它当做“无用的”东西用于包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是英国商人包装布的变化,而不是中国生丝是否畅销,故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7D 根据“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的地位”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度的发展,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发
23、展,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故选D项;“没有发展空间”的说法与“有某限度的蓬勃”不符,故排除A项;“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的说法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而不是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为前提,故排除C项。8C 依据时间信息“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可知此时国民政府正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C项正确。A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故B项错误。D项,民国二十五年是1936年,这时全面抗战还没有爆发,
24、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9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初步完成”这一表述错误,A选项排除。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10D 上海没有设立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上海属于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而不是从1990年才开始,故B项错误;上海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80年代已经开始,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90年代上海开放的具体表现为浦东的开发,故D项正确。11D 据材料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
25、发式相似”,可得出与道教的地位被否认无关,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B项错误;材料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C项错误;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D项正确。12D 据材料“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可知,由于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京沪铁路公司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反映了由于铁路等近代交通的发展,婚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正确;据
26、材料反映的是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婚礼铁路”,与民主共和观念无关,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京沪铁路公司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与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无关,B错误;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不是对西方文明盲目的效仿,C错误。13A 根据题干可知荷兰人对经商的诚信的执着、变通,体现荷兰人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牺牲商业利益;两者体现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A项正确。题干强调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B。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而非荷兰,排除。14A 材料反映瓦特参与
27、过修理唧筒这一劳动实践,从而为其发明改进蒸汽机提供了宝贵经验,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排除B;C夸大资金对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的作用,排除C;材料并没有揭示社会各阶级广泛参与发明创造,排除D。15D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塑料,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电话,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正确;正确,故选D;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故排除ABC。16B 根据材料“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可知,马克思从正反两面评价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B选项符合题意。
28、材料与阶级斗争无关,A选项排除。否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说法片面,C选项排除。材料与新航路开辟无关,D选项排除。17D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而美国强调各个危机国家和地区先行“自救”,通过健全各国内部的经济体制达到保持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这说明英美在如何协作对付危机的问题上都站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基础上,利己主义盛行,从而导致了会议的失败,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英美的观点都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要求;B选项错误,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召开参加该会议已经表明他们有协作应对危机的意愿,两者只是协作应对危机的思路不同;C选项错误,
29、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8B “以工代赈”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保护民众自尊,但不符合“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根据“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表明“以工代赈”促进了消费,利于解决产销矛盾,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以工代赈”受资本家大力支持,排除D。19D A选项说法错误,错在“根除”二字;B选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C选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伴随着资本主义
30、始终,无法解决;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20C “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由此可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故C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但是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故A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比较快,但无法体现“顺利”,故D项错误。21C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答案为C项。政府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AB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不符合史
31、实,排除。22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的职能之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帮助,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得益于关贸总协定,故B项与世界银行无关;经历“滞涨”后,80年代美欧经济开始复苏,特别是欧共体推动了西欧经济快速发展,故C项错误;而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因此D项错误。23C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和欧共体亲疏关系变化的原因是国家利益的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和欧共体关系的演变,未提及发展中国家,B选项排除;材料中英国退出欧盟而非欧洲分化,D选项排除。24D 本题是考查
32、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所带来的问题,但是材料没有反映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D是错误的。所以选D。25C “法律”条款规定意在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贸易的法制化而非自由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贸易组织并未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6(1)有益之处:有利于沿海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沿海居民的生活水平;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安定。(6分)(2)闭关锁国政策。评价:它妨碍了海外
33、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稳定;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6分)【解析】(1)根据“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可知海外贸易增加了人民和政府收入,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安定。(2)根据“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并结合所学可知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对于闭关锁国政策应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方面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国家安全,减少了外来滋扰。但更重要的则是该政策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绝,阻碍了中外交流,扼杀
34、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最终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27(1)变动: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商品化逐步提高;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6分)(2)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8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等信息可从中国传统手工业衰
35、败、自然经济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方面概括经济结构的变动即可。关于原因,可从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方面分析即可。(2)根据材料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政府政策、列强放松侵华、群众性的爱国运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原因即可。28(1)生产领域:棉纺织业。发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或万能蒸汽机)等。(4分)(2)政治方面: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代议制度进一步发展。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蒸汽机动力普遍应用于工业领域;工
36、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8分)【解析】(1)该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故属于外延性材料题。根据史实,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只要有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等。因为范围不限,所以只要属于该时期的发明成就都是可以的。(2)该题同样要求“结合所学知识”,难度相对降低了。根据史实,可从社会的各个方面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比如经济、政治、国际地位等方面,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9示例:(12分)论题:在经济上,西方国家通过制定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利用金融手段来造成不平等的发展环境,获取不对称甚至不正当的利益。阐述:
37、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它在加速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之中占据主导地位,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达国家将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全球化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加剧了全球利益的失衡。【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通过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如材料整体观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强行推行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基本制度,使得其与源于不同文明的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发展的矛盾正在全面展开”和“在军事上,以美因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保持绝对优势,对走不同道路的国家进行威慑、胁迫甚至战争”等层次分析的内容,然后从材料中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如“通过制定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利用金融手段来造成不平等的发展环境,获取不对称甚至不正当的利益”,作为论点,接下来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的有关知识,用两到三个史实或分析,对相应的观点展开论述。最后对论述内容进行升华,如揭露全球化中的利益失衡,分析全球化的实质或提出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等。论述过程中须注意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科学,逻辑清楚。答案第5页,总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