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单元能力测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1941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单元能力测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单元能力测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单元能力测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单元能力测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单元能力测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单元能力测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2“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B分封制容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3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和昏庸之徒登上皇位,

2、“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材料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的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5钱穆说:“拿历史大趋势来看,可说中国人一向意见,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

3、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下列符合钱穆观点的是()A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B中国传统政治是宰相专制C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专制制度D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唐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的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行相权,参与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4、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8新唐书中记载:“(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证明唐代科举制()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B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9宋代的授官制度分官、职、差遣三个体系,只有得到“差遣”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C地方权力得到增强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10关于中国古代某朝官制,有史学家如此评述:“当时的官,仅以寓禄秩,而别以差遣治事。”这说明该朝官制()A规范了官员职责 B加强了对官员的

5、控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专制君权11史料记载,1384年9月14日至21日皇宫收到奏章1660件,共计33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A立左右丞相处理全国政务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12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权更加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A B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历史上人们对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

6、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颜元习斋四存编(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说的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6分)(2)据材料二、三,

7、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代到唐代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6分)(3)据材料四,分析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4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

8、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几个时期中枢机构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10分)(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的“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9、?对此你如何评价?(10分)答案1C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分封制度”对“中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可见其强调的是分封制造就了中华、中原文明的同一性,故选C项。扩大西周文化和巩固西周统治都是分封制对当时社会的作用,没有涉及“自先秦以来”的作用,故A、B两项错误;分封制阻碍中华民族融合的说法错误,且与材料意思相反,故D项错误。2C解析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拱卫周王室,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扩张疆土,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分裂割据局面,而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实行初期的情况,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容其民”“自守”等信息可以看出分封制对诸侯国领土有一定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

10、的政治情况,与小农经济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3B解析 中国古代王位继承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考虑实际的政治能力,故B项正确。分封制、郡县制属于地方政治制度,故A、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君权,不是中央集权制,故D项错误。4D解析 解读题意可知,因与秦始皇的名字同音,政月被改为正月,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避讳制度,故D项正确。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错误;君权神授的意思是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上天,由汉代董仲舒最早提出,故C项错误。5D解析 关键信息:“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

11、际的责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并归纳题干材料的观点,题干认为皇室与政府是有区别的,即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故D项正确。A项与题干观点相对立,故错误;B项“是宰相专制”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不是”说法错误,故排除。6C解析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即秦朝统一全国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柳宗元认为“此其所以为得也”,这是肯定秦朝的郡县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作用,因此C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意思相反,A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7D解析 唐高宗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相权,参与朝政,分割了相权,从而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A、B两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中没有体

12、现分工协作,故答案为D项。8B解析 题干材料“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科举制兴起于隋唐时期,A项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表述,不符合要求;C项是对汉朝察举制的表述,故错误;D项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是对科举制作用的正确表述。9D解析 材料反映了宋代通过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积贫积弱是由冗兵、冗官和冗费共同造成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官职增多就是为了削弱地方的权力,故C项错误;“无其事虚设其官”说明官僚队伍膨胀,故D项正确。10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当时的官,仅以寓禄秩”可知,官称只用来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官称与职务相脱离,真正负实际责任、有实

13、际权力的是“差遣”,这种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加强了对官员的控制,可以防止其擅权专断,故B项正确。官职差遣分离、名实混淆,不利于规范官员职责,故A项错误;这种制度导致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故C项错误;官职差遣分离,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加强了专制君权,故D项错误。11C解析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一人决断,他每天要处理大量奏章,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A项是在秦朝,B项是在汉武帝时期,D项是在清朝初年,都与题目时间不符。12D解析 明代设立内阁与清代设立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而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正是

14、封建制度趋向衰落的表现,都正确,故D项正确。13(1)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的统治。(2)李斯认为,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制无法有效运行;柳宗元认为在世袭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证。政治制度:郡县制、科举制。(3)颜元认为郡县制是君主实现“自私”天下的手段。(4)时代背景;看问题的角度;个人的学识修养;等。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认识。第(1)问需要理解材料意思,从“百世不迁”可得出此制度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周天子的权威。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概括出李斯的观点是分封子弟,后世疏远,导致诸侯相互攻击;结合材料三

15、概括出柳宗元的观点是分封制下统治者素质不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秦代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唐代为了提高官员素质,实行科举制。第(3)问,结合材料四,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收万方以自私”,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第(4)问应站在时代背景和个人学识等角度来分析原因。14(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主要变化:西汉设置中朝,限制丞相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北宋设置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进一步分割相权,强化皇权;元朝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2)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稳定,提高决策效率;但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所学知识和理解分析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可知是皇权与相权这一对基本矛盾,“中枢机构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结合史实概括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列举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评价应一分为二,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去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