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嘉兴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9973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嘉兴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嘉兴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嘉兴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嘉兴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浙江省嘉兴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浙江省嘉兴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嘉兴市第一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一历史 试题卷 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计70分)一、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失,亦已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 唐朝 D. 宋朝3.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

2、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4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上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人面纹方鼎 乐府钟A. 农具和酒器 B. 礼器和兵器 C. 礼器和农具 D. 兵器和农具5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

3、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6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而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的是A、专制皇权 B、重视人才 C、尊崇自然 D、宗法观念7 “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词吟咏的水利工程是A芍陂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8“省”这一行政建制在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朝开始设立三省作为中央机构 B唐朝的三省分别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9隋唐的三省六部,这一制度完善了自秦朝以来的

4、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C有利于的选用,保证了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效率提高10君权与相权矛盾是古代中国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下列各项中体现这对矛盾的史实包括秦代设郡县以分割相权 汉代“内朝”的形成 唐代“三省”的设置 宋代“参知政事”的增设A B D11.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差异在 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根本目的1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

5、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1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14.鸦片战争首先打开了中国大门,较为明显的体现在A. 战争失败 B. 割让香港岛 C. 对英赔款 D. 开放通商口岸15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当时我省被迫对日开放的一处商埠是A.宁波 B.温州 C.杭

6、州 D.苏州16“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 “礼物”是A火烧园明园 B割占台湾岛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17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18辛丑条约规定拆毁大沽炮台,并允许帝国主义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

7、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A.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B.保护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D.进行传教活动19某同学想做一个台湾人民反割台湾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参考资料中,与这一课题无关的是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光绪皇帝为褒奖邓世昌而亲笔撰写的祭文C.参加徐骧义军的骨干名单 D.1895年日本近卫师团关于台湾伤亡的报告20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 九一八事变之后21八路军最早出现在中国抗日部队中应该是在A.931年9月后 B.1936年12月后

8、 C.1937年8月后 D.1938年9月后22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2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西安事变 八一三抗战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A B C D2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C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宣言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25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

9、心的爱国口号。如打倒列强,除军阀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26“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27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义和团运动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2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

10、,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29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 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30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C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正在

11、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3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材料中提到的“统一的中国诞生”具体是指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C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出现过不尽相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A B. C. D.33、我国将建军节定在八月一日,是为了纪念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

12、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34.某中学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35毛泽东有首词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的“天翻地覆”是指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辛亥革命取得成功C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第卷(非选择题,共计30分)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第36题18分、第37题12分,共30分)36、古代中国为

13、了加强中央集权,创设了若干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1)秦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哪一年?(1分)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何特点?(4分)材料二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

14、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郡县论一(2)概括材料三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照抄材料不得分)(3分)材料三 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 赵俪生赵俪生文集第三卷(3)材料三中的官职叫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6分)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

15、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二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三 中 国 美 国 英 国 伤亡 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 亡 死亡 3500万人 2000多万人 62亿美元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16、37.5万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3)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4分) 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嘉兴市第一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一历史 答题卷 第卷(选择题,共计70分)请将第卷答案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第卷(非选择题,共计30分)二、非选择题:(共两题,第36题18分、第37题12分,共30分)36、(1)秦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哪一年?(1分)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何特点

17、?(4分)(2)概括材料三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照抄材料不得分)(3分)(3)材料三中的官职叫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6分)37、(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3)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4分) 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CBBBB ACCDB BBDDA CAABB CACCD BBCCB CCBCD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36、(1)公元前221年,(

18、1分)分封制下诸侯混战,天子失势;(2分)郡县制有利于集权。(2分)。郡县制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4分)(2)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容易导致地方权力的过大和国家分裂;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过大,影响地方的建设(或容易产生君主专制和独裁);应该在郡县制中加入地方分权的因素。(3分)(3)刺史制度。(2分)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级管理(地方行政区划)(2分);中央对地方官员进行多渠道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写出其中两点即给4分)37、(1)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使其在太平洋战场上兵力不足。 (2分)(2)中国如果放弃抗战,日军即可腾出兵力与德国法西斯东西夹击配合,会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恶化。(未出现的原因是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坚持全民族抗战,尤其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6分)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战略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