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9971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近代史阶段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近代史阶段检测(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6绍兴市适应性试卷)中国古代思想界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涌现的众多思想巨匠中,有着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A.伏尔泰 B.洛克C.孟德斯鸠 D.卢梭答案D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卢梭尊重自然,观点与之相近。2.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A.迪亚士

2、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故B正确。3.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上述材料表明16世纪的欧洲正在进行()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C.光荣革命 D.科学革命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可知,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

3、价上涨,使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故答案为B项。“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各地商业联系加强,与物价上涨无关,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属于政治革命且时间不符,科学革命主要是科学领域的突破,均不涉及物价上涨,故C、D项错误。4.新全球史:“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A.推动了经济转型 B.造成了阶级分化C.加速城市化进程 D.激化了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经济转型的信息,故A项错误;“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

4、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据此可判断造成了新的阶级分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城市化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工业革命促进了阶级的分化,并没有谈到社会矛盾激化,故D项错误。5.(2016金华名校学考押题)下图中英国煤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英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B.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紧张C.工业革命加大能源的需求D.现代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答案A解析英国的煤产量一路攀升,主要原因是殖民扩张和掠夺,而不是其自身的煤炭资源丰富,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木材砍伐完了之后要很长时间才能再生,传统能源供应紧张,导致煤产量激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蒸汽机动力的

5、运用,对煤能源的需求加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铁路、轮船等运输工具投入,来自世界各地的煤源源不断地输入英国,使得英国煤产量提高,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6.(2016金华名校学考押题)下面的统计图表应该是英国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对哪两种能源或资源的年消费量比较示意图()石油钢铁煤炭电力A. B.C. D.答案B解析由于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石油资源的消费量剧增,材料所给时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故错误;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迅速增长,故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主要能源为煤炭,故正确;电的广泛应用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此题时间不

6、符,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7.(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近代某国革命中,对立双方如下图:该革命是指()A.德意志统一 B.英国革命C.法国大革命 D.北美独立战争答案B解析德意志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没有题中的对立双方,故A项错误;英国革命是议会与王党的斗争,故B项正确;法国没有国教与清教之分,故C项错误;北美独立战争中没有议会领导,故D项错误。8.(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A.内容的继承与

7、创新 B.方式的和平与渐进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答案B解析题干并没有强调对过去的继承,故A、C项错误;由题干“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和“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知题干强调和平与渐进,故B项正确;因为题干重心在于强调方式的和平与渐进,首创与示范作用则不是其显著特点,故D项错误。9.(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A.1688年的“光荣革命”B.1689年权

8、利法案的颁布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答案A解析抓住问题关键信息“不深刻”,结合所学知识,采用排除法。A项虽然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但是保留君主制和贵族制;B项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C项扩大选举权,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D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剥夺国王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故选A项。10.(2016普陀学考押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A.颁布了航海条例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D.组建了垄断性贸易公司答案C解析航海条例是在工业革命以前颁布的,与题干材料

9、工业革命后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可以看出强调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可以判断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故C项正确;组建垄断性贸易公司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材料工业革命时期不符,故D项错误。11.(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他们不能进行贸易,没有统一的货币,无法制定外交政策,简直是一场灾难。”上述材料描述的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A.1781年的美国 B

10、.1789年的美国C.1891年的美国 D.1933年的美国答案A解析材料描述的情况说明当时美国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主权。这一状况应出现于独立之后、1787年宪法生效之前的美国。12.(2016慈溪学考押题)为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推行三权分立 B.建立联邦制C.确立民主共和 D.实行总统制答案A解析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与材料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相符,故A项正确。13.(2016丽水学考交流)筹办事务始末(道光朝)中记

11、载:1841年1月6日道光帝命湖南、贵州各调兵一千,四川二千往广州,湖南兵51天后到达,贵州兵47天后到达,四川兵79天后到达。这一现象能够说明()A.清朝法令军备废弛 B.清朝军事体制落后C.清朝全国动员抗敌 D.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答案B解析材料中命令没有体现出到达期限,看不出是否误期,也没有交代各省兵员是否够数,故A项错误;从各省部队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来看,可以看出在全国军事动员体制上,缺乏统一有效的保证,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三个省份,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武器装备落后,故D项错误。14.(2016浙江学考交流)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凸显

12、了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 D.夷匪战争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天下观”是以华夏为中心,体现出中国天朝上国的“天下观”的价值倾向,认为四周的其他民族和国家都是地位低于华夏的蛮夷,选择D项符合题意。15.(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下表清朝官员曾与外国使者拟定一条约草案,该草案达成于()中国割让香港,但中国得在香港设关收税;赔款六百万元,五年交清;中、外官吏平等;广州恢复通商。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可判断此为南京条约的内容,故A正确。16.(2

13、016浙江学考交流)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签订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据应是()A.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答案A解析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材料“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故A项正确;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列强驻军京津地区、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只能反映列强获取权益,不能体现题干中的核心依据,故B、C、D项错误。17.(2016桐乡学考交流)台湾义军发表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檄文发布的背

14、景是()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答案C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激起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与材料信息“台湾义军”“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信息一致,选择C项符合题意。18.(2016丽水学考交流)下图中所示著作可主要用于研究晚清时期的()A.中英关系B.中美关系C.中德关系D.中俄关系答案D解析英国势力范围包括长江流域并强租“新界”、威海,故A项错误;美国因忙于同西班牙的殖民战争,无力插手中国,但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取得了与各国同样的利益,故B项错误;德国势力范围包括山东并强租胶州湾,故C项错误;俄国势力范围包括长

15、城以北和新疆并强租旅顺、大连,故D项正确。19.(2016浙江学考交流)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新华日报于1940年发表社论,“军民合作是取得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条件,华北广大土地,简直无分前线与后方”。该社论评论的是()A.百团大战 B.远征缅甸C.太原会战 D.武汉会战答案A解析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开展百团大战,与材料中“1940年”“军民合作华北广大土地,简直无分前线与后方”相符,故A项正确;缅甸与材料中“华北”不符,故B项错误;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与材料中“1940年”不符,故C项错误;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与材料中“19

16、40年”不符,故D项错误。20.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A. B.C. D.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打倒列强,除军阀”出现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出现在新中国成立时期,据此可知,这些标语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项正确。21.(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有学者认为,官僚资本是以国家所有制形式来实现统治集团利益的资本形式。按此说

17、法,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最早应该出现在()A.19世纪六七十年代B.19世纪末20世纪初C.民国初年、“一战”期间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答案A解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选择A项符合题意。22.(2016台州学考满分交流)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答案C解析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政治方面,不属于社会习俗变迁,故A项错误;旗袍和中山装是服装的变化,不符

18、合材料“头上和脚上的变化”,故B项错误;据材料“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可知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故C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属于政治思想观念,不属于社会习俗变迁,故D项错误。23.(2016宁波学考满分交流)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民族经济工业化 B.礼仪风俗简洁化C.民间服饰西洋化 D.社会生活近代化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个人的穿着打扮,并没有反映工业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装扮,并不是风俗,故B项错误;一位新国民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19、不能以偏概全,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可以看出这个人在吃穿住行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近代化特征,故D项正确。24.梁启超在1923年撰写的纪念申报创办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认为,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第一阶段是学器物;第二阶段是学制度;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以下各项中,属于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主张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所说的第二阶段是指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

20、、辛亥革命。A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B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C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D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主张。正确答案为C。25.(加试题)(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英国外交官讽刺挖苦:“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位外交官针对的是()A.美国邦联制松散无力B.十三块殖民地都有大使C.美国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D.英国尚未承认北美独立答案A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因此“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被讽刺为“应该有十三位大

21、使才对呀”,故A项正确;美国独立,名义上已经是一个国家,“1785年美国”不再是十三块殖民地, 故B项错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有邦联中央政权,故C项错误;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故D项错误。 26.(加试题)(2016定海学考交流)“甲午战争的结果,某种程度上为历史作了不合理的注脚。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被后人所否定,而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为史家美谈。”这告诉我们()A.历史结论必须看重结果B.历史评价基于价值立场C.历史事件总是相互联系D.历史过程往往难以还原答案B解析历史结论必须看重结果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虽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实

22、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封建王朝的自救运动,故被后人所否定。明治维新推翻封建幕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日本成为近代强国,故明治维新成为史家美谈,由此可见,历史评价基于价值立场,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历史过程往往难以还原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27.(加试题)(2016浙江学考交流)为驳斥日本产经新闻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A.画家李自健的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B.日本报纸报道日军在南京展开杀人比赛C.中国拍摄抗战题材的电影南京!南京!D.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答案B解析根据史

23、学研究方法,当事人第一手资料可信度最高的原则,李自健的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中国拍摄的电影南京!南京!都属于根据历史资料的艺术再加工,故A、C项错误;日本报纸报道日军在南京展开杀人比赛,符合当事人第一手资料,可信度最高,故B项正确;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目的在于铭记历史,防止悲剧再次重演,与题干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28.(加试题)1782年秋,英国福克斯诺斯联合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材料中,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的解决方案,最能说明()A.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

24、时可以解散议会B.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C.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获得进一步发展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答案C解析A项只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未反映出问题的本质,不是最佳选项;题干材料中小皮特内阁虽然再遭议会不信任,但并没有因此垮台,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体现出议会与内阁解决矛盾的方案,说明了内阁制下议会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制衡,英国责任内阁制获得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29.(加试题)(2016桐庐学考满分交流)1932年,皖报在其原有“政府通告”“本省与本市新闻”“文艺副刊及广告”等版式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周刊”“教育周刊”“农林

25、周刊”等。可见,该报的办报理念的变化表现为()A.商业性弱化 B.时政性消失C.经济味浓厚 D.社会性增强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增加的版块来看,没有反映出商业方面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表明新增加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时政版块的取消,故B项错误;新增加的版块中突出了经济方面的主题,再结合原有“广告”版块,可以看出在所有版块中经济类占了较多比例,故C项正确;与原有版块结合,社会类是才出现的,不能说增强,故D项错误。30.(加试题)(2016湖州名校联合检测)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章“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世界无产者的觉悟,计分二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其

26、意为()A.声援五四运动 B.关注工人运动C.促成国共合作 D.号召武装暴动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在1919年已经结束,而题干信息发表于1920年,故A项错误;从“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的信息可以看出,陈独秀认识到了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主张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故B项正确;中共成立于1921年,此时还没有成立,更谈不上促成国共合作,故C项错误;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从国家机制看,城市高高凌驾于

27、乡村之上;但从经济看,城市并未能获得独立运行的生命机制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摘自中华文化史(上)材料二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18361838年(平均每年)1894年数量(万担)比例(%)数量(万担)比例(%)内销165.2976.78171.4844.32外销5023.22215.4455.68产量215.29100386.92100(1)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依

28、据材料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5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5分)答案(1)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经济上城市对农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影响:受到城市的压迫和控制,导致城乡矛盾激化;受到城市剥削,导致农村经济日益落后。(2)现象:生产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成因 :列强侵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影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导致农村对城市的联系

29、是单向的被动的经济联系,“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可知,在经济上城市对农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第二小问影响,“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可知,农村地区受到城市的压迫剥削,导致城乡矛盾激化,造成农村地区经济长期落后。(2)第一小问现象,“现象”分为外销、内销、产量到1894年发生的变化可知,中国茶叶产销量生产扩大,外销增长,外销比例超过内销;第二小问原因,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三小问影响,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导致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32.(2016浙

30、江学考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现代化的演进以洋务运动所提倡的技术模仿为第一阶段之特征,但自强求富凡三十年,甲午一战化为乌有。知识阶层检讨之余,认为日本有宪法而强,中国无宪法而弱,立宪强国之说遂逐渐成为二十世纪初政学两界的共识。中国百年宪政之路材料二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诚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材料三牛头上的马嘴。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而要

31、有法制的传统,又必须要有个人权利意识。而要有个人权利意识,又必须要有市场经济的发达。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社会。要市民社会的发展,要需要知识的教育,要需要发达的那种信息的传播。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法有机的结合。萧功秦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走上探索宪政之路的原因。(4分)(2)材料二、三对中国近代实施宪政失败的原因分别是怎样认识的?假设他们的观点成立,你认为有哪些理由?(6分)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

32、动的失败证明“师夷长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机;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2)认识:材料二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国民对宪政的常识、宪政的心理都没有准备;材料三认为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都不具备实行宪政的条件。理由: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专制主义历史悠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不独立;封建思想浓厚;国民缺乏宪政意识。33.(2016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仁人志士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爱国主义的核心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

33、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材料二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若夫博学而不能致用,漠视实际生活上之冷血动物,乃中国旧式之书生,非二十世纪之新青年也”。1917年7月4日,新青年三卷(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并概述康有为和张謇的救国实践活动。(6分)(2)与材料二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事件的主要内容。(4分)答案(1)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活动: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34、,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2)事件: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科学和民主、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实行文学革命。34.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密切联系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一切都是由以下两方面因素促发的:一方面是由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的山东决议所激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由一种学习西方、试图从科学和民主的角度重估中国的传统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企望。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材料二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高平

35、叔蔡元培全集材料三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欧阳哲生严复评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国热情”推动下五四运动的阶段性成果。当时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企望”是什么?(3分)(2)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二中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联想到文艺复兴的理由。(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各用一

36、例说明“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所呈现的不同文化倾向。(3分)答案(1)阶段性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官员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企望”:民主科学。(2)理由: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打破了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也体现了文学的反封建力量。(任答2点即可)(3)“五四”前: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或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五四”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五四运动的阶段成果,主要指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第二小问,“企望”从材料中“试图从科学和民主的角度重估中国的传统”得出。第(2)问,新文化运动联想到文艺复兴,也就是两者有共同之处,都属于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都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即可。第(3)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之前,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举例应该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西学与中学的结合。五四运动之后,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指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即新文化运动。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