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改革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9028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改革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改革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改革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摘要:建构主义是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其所倡导的个性化、情境、协作、资源的重要作用等等对现代教学提供出了新的要求。论文首先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知识和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此为基础,探讨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改革。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中美术 教学改革1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从 70 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以后,对建构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

2、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这就要求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建构主义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其所倡导的个性化、情境、协作、资源的重要作用等等对现代教学提供出了新的要求。2 高中美术教学改革

3、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了解基本的美术语言,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会欣赏美术作品,了解民族的传统的艺术。在打好美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课程的设置目的决定了应用性、实践性是高中美术鉴赏课最大的特点。同时现实的复杂性决定了知识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多是结构不良领域(ill-structureddomains)的问题,即现实

4、生活里的许多实际问题常常没有规则和确定,不能简单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而需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分析问题。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就是根据建构主义的思路编写的,这都要求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进行改革。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建构主义的随机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锚式情境教学三种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中。2.1 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是分析、解决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绝非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因为在各次学习的情境方面会有互不重合的方面,而这将

5、会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飞跃,对概念、知识形成新的理解,从而提高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协作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专题讨论,教师对讨论中的观点加以评判和进行个别辅导。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实现教学的深度回归。2.2 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为学习者建构一种概念框架。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搭脚手架,即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然后进入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

6、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并组织学生协作学习,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2.3 锚式情境教学锚式情境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

7、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教学设计在一个大情境中,需要学生形成和解决一组相互联系的子问题,而且可以使学习者从多个侧面来审视情境中的每个问题。在学习中,学习者首先看到一种问题情境,他们要先运用原有的知识去尝试理解情境中的现象和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导他们形成一些概念和理论,从而使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也要

8、进行合作学习。锚式情境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教学通过图片、影像等资料,以录像呈现方式、叙述真实问题的方式、生成性的形式、隐含资料的设计等形式,给学习者一个真实、有趣的场面刺激和案例环境,并把与问题有关的资料都蕴含其中,提供丰富的信息。游资源的保护时,首先展示几种部分遭到破坏的旅游资源的现状,展示资源的破坏或污染对旅游收入、旅游环境、土著居民等的影响,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开展协作学习,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参考文献: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 年第 1 期.2张淞强.关于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新教学模式的建构,当代教育之窗,2009 年第1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