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 iPad 智能学习终端的网状、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摘 要】教学中引入 iPad 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是时代对未来人才培养方式的呼唤。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 iPad 为智能学习终端的网状、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对学生学习的科学分类,阐述了其能够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三个空间,即标准空间、协作空间和个性发展空间。【关键词】iPad;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个性化;科学分类【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6-42-03iPad 课堂产生的基础1.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如何因材施教,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一直是课程改革的中心议题。
2、回首国内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幻灯投影在教学中的简单应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再到当今盛行的数字化课堂、智慧课堂,无不围绕课程改革的中心议题展开。幻灯投影阶段,教师用幻灯片增加学生对知识表象的认识。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教师利用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展示,使过程变得更清晰,加深学生对认识内涵的理解。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阶段,技术增强了知识之间的结构性,配之以音乐、动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到了数字化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对数字化平台学生认知的差距用数字区分,对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用数字描述,其互动性也极大地发展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开始向个性化转变。我们已经看到,i
3、Pad 技术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将使个性化教学的理念逐步成为现实。2.教学设计发展的必然硬件发展的必然。以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始终围绕设备的更新、设备的质量以及设备与教学的融合方式来考量。从最早的幻灯片,到计算机、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些硬件都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许多优秀的组合,如“计算机+投影+白板”,其互动方式单一,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而当前流行的“按按按”互动反馈系统,其互动方式只限于表决,无法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直到 iPad 的出现,设备的发展促使我们进行教学改革。iPad 集现代教育技术之大成,人手一“板”使教学改革真正达到了一个能产生革命性变化的高度。
4、软件发展的必然。自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以后,软件在教学中的价值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厂商开始围绕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来设计和开发教学软件。其目的是使教师的备课变得省力,使教师们制作的课件更逼真。围绕学生的互动而研究的单机网络平台、多机网络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平台也在不断更新。随着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需要呼唤着新的集合产品的出现。iPad 虽然在创造之初并非用于课堂,但其许多个性化学习软件的功能适合于课堂教学,这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实验基础。iPad 进入课堂,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教学设计的必然。教学设计涉及如何把课本之外的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即要想使教学元素之
5、间相互协调,必须进行设计,教学设计使备课有了质的改变。多媒体的应用使得原本简单的教学过程的因素空前繁多,如果要想课堂顺畅进行、使诸多的教学设备能够得到适当的应用,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需要进行精妙的设计。今天的课堂教学,呼唤着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模式来实现最佳的、最有融合品位的教学设计。iPad 的出现使这种愿望得以实现。3.未来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必然纵观我国多年来人才培养的模式,它是严谨、循序渐进的,又是缓慢的。人生短短几十载,打基础的学习就占了生命的四分之一或者更长。而当他投入到社会生产时,却还不具备适应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这种培养模式是否已经落伍了?就学生文化学习而言
6、,学习中很多非本质的、非本源的概念学习太多,重复的学习过程、无效的劳动,无缘无故地浪费着人才培养的资源。许多可能到达一定高度的生命个体,因为学习知识的缓慢,中途被流失。就道德培育而言,诸多培养内容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不能面对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学生的道德情操不断地被外来的理念、习俗、价值观所冲击。就学生能力而言,对培养人才能力的理念界定不清,也可能早被淘汰的能力还让学生津津乐道地学习。到头来,学生所形成的能力也许没有一样能够让学生在社会中所依赖,没有一样能够为民族振兴、国家昌盛贡献力量。当今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对人才的要求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时代呼唤着在继承优秀的人类文明基础上进行创造的人才
7、。我们不能无视这种变化的存在。教育是要把人类已经产生的优秀的、正向的科技成果继承下来,在继承的基础上,面对明天的发展做能量的、知识的积累。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下去,那么许多生命体都将被湮灭在昨天的知识里。近些年,我们努力地改变课堂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明天的社会,既要让学生具有幸福度过一生的资本,又让学生具有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能力。我们的数字化教学,是为了能让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知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一边继承一边发展。iPad 课堂的基本模式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打破班级授课制),突出结构式的教学方法。以 iPad系统软件为支撑,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建立学生
8、的知识框架,以及与这个框架相匹配的树状思维方式。通过对一个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基础知识上进行延伸,最终达到探求事物的最新发展方向。多种知识结构的总和,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呈现出网状的、联想式的、放射性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iPad 进入课堂后,我们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 iPad 为智能学习终端的网状、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即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学习过程,形成多种网络在学生头脑中融合的教与学的模式。一是多网。我们的课程体系是一个网,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它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不断发展、不断延伸的网络。我们的授课过程
9、就是在这个网中不断地截取一个点、一个面、一个空间进行教与学的建构过程。任何一个知识,在这个网络之中都有自己的空间位置,都有与其他知识相联系的桥梁。把多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就构成了面。把多个面整合起来就构成了相对的知识空间。多个这样的知识空间就构成了我们课程的知识体系。它们彼此之间互相支撑、互相联系,互相被引用,也互相被诠释。人脑也是一个网,人的大脑是由无数的节点组成,每一个节点存在一定的信息量,每一个节点与节点之间相联系的桥梁叫做“链”,无数的链形成了无数的节点,形成思维空间。人思维的过程是把无数节点中储存的信息通过链进行组合的过程。人脑的网要比世上任何一个网都要复杂。计算机也是网,它的树状结构
10、与课程的树状结构比较相似,打开一个目录,立刻呈现了多个子目录,再打开下一级子目录,又呈现了多个子目录,一直打开下去,会到达树状结构的末梢。互联网也是网,这个网络庞大无比,它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网络集成系统,就是一个网络终端。多台电脑协作,可以提高网络工作的效能。人脑、课程体系、计算机、互联网这四网看起来是多么相似。电脑是根据人脑创造的,它具有人脑的特质和结构。互联网是把无数的电脑连接起来,是电脑的升级版。人脑存储信息的规范性远远比不上电脑。但是,电脑存储信息、运用信息的灵活性与智能性永远比不上人脑。二是融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把知识体系装入人脑的过程。人脑的每一个节点可能就储存了某一个知
11、识、某个知识与知识的链接或者某一个概念的拓扑。不断地学习,也就会不断地储存。当它们相互联系的时候,基本上就符合了我们的课程体系。如果它能够拓扑的话,就会大于知识体系,大于知识体系的部分在哪儿?在互联网上。如果思维延伸的话,必定找到在互联网上的某一个点,这种知识的延伸,使得人脑更加丰富。试想,将这四种网络有机地叠加在一起或者说压合在一起,将会产生何种效果?三是交互。iPad 是一个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智能终端,它在这个教学模式中起着智能工具的作用,起着沟通多网的媒介作用。它有许多智能软件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思维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产生交互,学生、教师与教材之间产生交互,在行为上和工具产生交
12、互,在拓展上和互联网产生交互。思维导图能够把多种网络通过交互手段在抽象的空间里达到融合。我们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具有创造性的,对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在学生头脑中,这种庞大的“融合网”就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逐步建立的。它的优势在于,把教师、教材、学生、工具以及围绕这些点所形成的资源全部融合在一起,使知识结构与人的思维结构重叠,使思维的方向与知识的、科技的最前沿发展形成同向状态,它把学生和教师推到了创造的边缘。iPad 数字化课堂为学生分类提供了理论支持1.个性特质每个生命体都是以不同的特质存在着的,而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抑制个体生命的劣质“DNA”、张扬优
13、质“DNA”,从而使其有所发展。因而,就必须有分门别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内容。这是因材施教的依据。2.情趣爱好世界上没有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人们也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兴趣爱好。尽管我们有同等的课程、同等的授课时间,但学生的兴趣爱好会随着学习过程而逐步分离。学习过程越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越广泛,接触当今社会发展的领域越多,这种差异就会越大。科学地界定学生兴趣爱好的个性差异,对于培养个性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3.知识积累国家的课程标准是统一的,教师授课的内容是统一的,但是受教育者是不同的。有些学生重课堂知识的学习,对于国家课程的要求完成得很好;有些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实践知识接受较快;还有些
14、学生积累了某些较个性化的知识。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议题,他们的知识积累差异性也非常大,表现各有所长。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种差异将越来越大。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上述分类,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切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能成为常态,不可能形成教师科学施教的能力。而当学生每人拥有一台智能学习工具时,那些不好探究的个性特质都将被学生使用的智能终端所记载。基于科学的归纳,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水准都能够做出科学的判断,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积累、学习态度,可以组成诸多协作学习小组,这种科学的分组
15、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搭建了平台。iPad 数字课堂为学生搭建三个学习空间使用 iPad 作为交互的工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三个“空间”。一是国家课程所设定的标准空间。这是一个学生达标的空间。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都存在一个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量。基于 iPad 的一对一教学使学生完成教学基本任务的过程变得省时、高效和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思维的过程都能被后台如实地记录和分类,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出形成性的、个性化的评价。二是协作空间。即按照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的倾向性、思维的速度、个体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科学的分组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创设了空间。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协作学习效果。把
16、共同爱好的学生分在一组,可以延伸学生对这种爱好的探索;把本来处于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组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共同发展区域探讨,实现共同发展;把具有不同爱好、不同个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会碰撞出许多奇异的火花;把优劣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互助效应。按照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方法。三是个性发展空间。所有的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最终都要到达这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的个性偏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一定是经历了前两个空间,才能到达这一空间。我们也可以假设这是一个创造空间。综上所述,数字化的课堂每天都为我们提供着鲜活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所迸发出的火花,是我们传统教学过程中无法认识、无法形容、无法比拟的。新模式的诞生将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作者单位:北京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