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知能训练 5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6412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知能训练 5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知能训练 5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知能训练 5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知能训练 5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知能训练 5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知能训练 5 (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知能训练 5 (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知能训练 5 (新人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知能训练(五)(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江西六校联考)鸦片战争开始后,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林则徐做好充分准备坚信战争必胜B林则徐主张加强军训提高单兵战斗力C林则徐与其他封建官僚有明显区别D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闭目塞听2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A不了解世界形势B坚定的民族气节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3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

2、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4(2012太原调研)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冲击了“夷夏”观念,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C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D中国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5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对19世纪中期的某一历史事件

3、评价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注:指英法联军)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亨利高第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英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6从17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列强为拓展商品市场,加快对外殖民掠夺,把亚非拉地区很多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伴随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天津被迫对外开埠通商。这一情况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C天津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7马关条约中推动日本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作用最大的是()A割让台湾 B巨额赔偿C开放通商口岸 D办厂特权8

4、(2012威海质检)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9某次战争后,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发表演说:“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该战争应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2012江西六校联考)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5、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11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2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这说明义和团运动被绞杀后()列强将中国民众当作主要惩罚对象清政府完全顺从了列强的侵华要求列强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清政府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ABCD二、非选择题

6、(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2聊城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商损失赔偿案。经过三天的辩论,会议以271票对262票的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侵华决定。1840年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一致通过了上述决议。材料二1840年义律率英舰8艘,于8月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毂、割让岛屿等。道光帝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会退兵。于是,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

7、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人革职查办。请回答:(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在行使权力上又有什么不同?(4分)(2)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作出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10分)(3)鸦片战争在经济上对中英两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承平恬嬉,不知修攘为何事,破一岛一省震,骚一省各省震,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不实。如此而欲其静镇固守,严断接济,内俟船械之集,外联属国之师,必沿海守臣皆林公而后可,必当轴秉钧皆林公而后可。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

8、订本)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材料三二、西历本年八月十九日,即中历二十七年七月初六日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四、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

9、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附件十六)。梁为楫主编中国近代平等条约的选编与介绍(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思考如果如材料所说重用“林公”能否挽救败局?(8分)(2)说明材料二中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体现在哪里?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哪里?你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8分)(3)判断材料三出自哪一条约,有何标志性后果?(4分)答案及解析一、1【解析】重点理解“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的含义。【答案】D2【解

10、析】根据所学,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面对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据此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持材料中所述观点的人对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没有充分了解。本题选A项。【答案】A3【解析】虎门销烟是反对英国走私贩运鸦片,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反对英国的殖民入侵,二者本质上都是反对外来侵略,故B项正确;A项不是本质;C项理解错误

11、;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4【解析】此题考查对鸦片战争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人虽然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但是儒家思想仍然是封建统治的主导,并未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答案】B5【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世纪中期”“英法联军”“野蛮人”等信息,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比四个选项,可知B项符合题意。【答案】B6【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京条约的内容。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本题选B项。【答案】B7【解

12、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由于国内保留着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来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等来进行过渡。本题中B项符合题意,1895年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随后日本又获得“赎辽费”3 000万两白银,巨额的赔偿极大推动了日本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答案】B8【解析】“倭”是中国对日本的称呼,再由近代前期,可知题中的国土指的是台湾,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此后台湾人民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割台斗争,因此C项正确。【答案】C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

13、”及“仍须以华人治华”可判断该战争与义和团有关,并强调对中国仍要采取“以华治华”,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0【解析】义和团抵抗西方列强的入侵是积极的一面,排除A;义和团运动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排除B;二者并不存在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问题,排除D;“反动”指的是其消极的一面,它相对戊戌维新来说,戊戌维新是学习西方的先进事物,而它却是排斥西方的一切事物,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11【解析】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典型事件,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故选C项。【答案】C12【解析】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显然说法是错误的,材料中也并未体

14、现;题干内容中第二款中直接体现了,再结合第二款中的附件八可知也符合材料,因此,A项正确。【答案】A二、13【解析】本题以工业革命为背景,以中国和英国为例,考查了东西方世界的变化,通过在鸦片战争两国君主作出决策的不同方式,体现了两国政体的本质不同,从经济的角度考查了鸦片战争对两国的影响,本题解题关键是一定要把握好“工业革命”这一时代背景。【答案】(1)中国:君主专制政体;英国:君主立宪政体。道光帝:独裁专制;英国:国王“统而不治”。(2)中国:皇帝没有掌握全面、充分的情况,根据个人判断作出了决策。英国:议会就正反两种意见进行充分辩论,通过投票根据多数意见作出决策。区别:人治与法治。(3)对中国:

15、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败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英国:扩大了英国海外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4【解析】本题以近代列强侵华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主线,考查学生提炼材料信息及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性分析材料观点。第(2)问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体现可以从战争本身及战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概括;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学习西方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要一分为二进行分析。第(3)问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即可。【答案】(1)失败原因:清政府虚骄自大,不务实际,统治腐败。不能。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主义不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的对手,战争的失败带有一定的必然性,绝非“林公”一人所能挽救。(2)灾难: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表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看待:一方面中国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和灾难;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逐步觉醒,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最终形成。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