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工匠精神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讨李顺 夏晶摘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培养工匠精神是制造业必要的保障。在现有研究中已有多个研究是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的,只是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剖析,解决了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业的关联,但是对于中国制造业在工匠精神推动下如何转型升级并没有做更好的解释,文章通过三重创新企业来进一步诠释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上的推动作用。关键词: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引起热议。“工匠精神”被划分为不同的领
2、域,并且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2015 年,李宏伟等人在探讨工匠精神上进行了现代内涵的研究;2016 年孙星等人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对于培养国际经验为中国所用方面进行研究;2016 年的刘志彪等人在中国制造业制度建设上进行培养“工匠精神”做出研究;还有部分报道对于“工匠精神”与创新领域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业的关系有着特殊的联系,尤其是在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更为创新的状态,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逐渐稳定化和在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培养工匠精神更是在中国制造业的全新结构下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过去的种种研究,均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诠释,但是对于中国制造业在工匠
3、精神推动下如何转型升级并没有做更好的解释,本文通过三重创新企业来进一步诠释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上的推动作用。一、制造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一)现代的制造业发展已进入创新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是在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依附关系。中国在制造技术上主要是以模仿为主要引用方式,在中国制造行业发展初期,这样的方式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也是帮助最大的,但是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家扶持力度的大大提升,当前制造业已经到了瓶颈时期,对于制造业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行业趋势越来越明朗的情况,中国自主创新力较为薄弱,跟不上行业发展脚步;制造业较为核心的技术和高端设备依旧是依靠向
4、外引进,这种较为传统的行业体系没有足够的改革动力,创新性并不强也不够完善;所产出的产品档次较低,价格也只能控制在平民化的阶段,更不要说与国际大牌相提并论,从制造业开始发展至今没有多少国际知名品牌;中国制造业的资源能量利用率非常低,制造业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污染比比皆是,这都是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实际性问题,也是当下最应该解决的事情。所以将中国制造业的粗犷式投入要转型成为拥有适合中国的自主性创新新技术的全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再次注入工匠精神。(二)中国内需已经进入大规模、多层次、多元化的阶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在规模上的内需形式已经不断向外释放,各行各业的创新性设备的需求
5、量逐渐递增,其中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民消费需求和公共民生需求尤为突出,当然也包括国防建设的需求和科技需求等,這些重要的需求都是在制造业设备制造基础上进行的,对制造业来说是一大挑战,更为严格的标准被提出,比如质量品质问题、消费高低问题、品质安全问题、公共服务设备供给问题等。对于现代人来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消费水平逐渐提高,追求消费层次从低向高,消费的种类也从较为大众的到一线的奢侈品,部分人群有着物美价廉的消费理念,还有一部分人群追求品质生活等等,对于逐渐多元化的消费水平,和不断转变的消费观,为了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中国制造业的低端产品出现过剩现象,而高端产品又
6、不足,这就陷入到较为尴尬的境地。所以中国制造业要进行整个行业的转型和升级,这就要求在技术上和产业链精益求精、不断进行创新,这就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所在。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它适用于有创新意识的一群人,从历史的角度上说,工匠们就是拥有不拘一格、艰苦拼搏、坚定意志的特殊群体,他们可以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由此可以分析,“工匠精神”的含义本身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成为工匠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也是精神支柱。所以中国的制造业正在由生产型向着服务型转变,由低端型向着高端型转变,由仿造技术到自主研发转变,由制造大国向着强国转变,这样的转变更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持,这不仅仅是在大规模、
7、快速、无差异的机械化生产中要求精益求精、过程严谨仔细,也是对于这个行业坚守职业品质的一种传统工匠精神。与此同时,也要求工匠们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坚信只有在产业强国的工匠们可以为制造业源源不断的提供创新动力,这样制造业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量,为人民提供高品质、高质量、多层次的产品。深刻研究,工匠精神的创新概念都保留在对于产品技术上、工匠制度上和工匠们本身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在中国的制造行业就是要充分的发挥工匠创新概念,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理念和创新意识,将工匠精神深入到基层的各个位置,从实际出发将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联系起来,从而促进中国制造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也让中国制造业技术摆脱依附于外国技
8、术,真正做到中国制造。三、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一)工匠精神与创新技术在传统概念里,工匠就是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发明和创新这样的字眼看上去和他们并没有关系,这是属于与高科技人员相符合的辞藻。这样的观点是对于工匠的一种曲解,也是对创新的一种错误判断。大多数的制造技术是离不开创新理念的,它本身不是从零到一的进行创新改革,而是从 99.9%到 99.99%的可持续性的进行创新改革。制造业的技术就是这样的,是可持续的进行,并不是间断性的,技术本身就有着传承性和继承性。技术上的革新就是创作过程中从积累到技术上的进步,这是量化转变成为质变,也就是颠覆性创新阶段,而颠覆性创新阶段并不是一
9、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和相关实践人员共同努力,经过不断尝试和不停打磨。中国制造行业的全新动力不仅是资源商的投入,更是一种专业精神的坚持,使得制造行业的每个从事者都牢牢记住精益求精的理念。(二)工匠精神与创新制度工匠精神是长久以来兢兢业业的工作打磨出来的,是在稳定环境和制度下形成的一种产物。在德国、英国这样的制造强国,工匠精神是很被其他行业所赞颂的,实际上工匠有着较为严格的行业制度,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和入职标准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对于企业家来说,艰苦创业、敢于冒险、不断创新的精神一直是他们进步的动力,产出的商品质量、品质优秀是企业家们追求的最高目标。用相关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工匠,重塑工匠形象
10、,真正做到与民族相融合,将民族精神带入到事业中去。(三)工匠精神与创新文化也要进行文化创新,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所谓正式的就是在法律上,而非正式的就是在行为、道德和个人及地方习俗上。制造强国的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身也是属于非正式的范围,自身就能形成一种文化环境,工匠精神的这种文化传统的作用是非比寻常的。中国的制造业产品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异,说到根本就是产品的文化差异,产品做到顶级的时候会质量精美、品质优良、品味较高,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性能提高,可以改善产品的整体性质。随着时间的积累,经验和技巧都渐渐成熟,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品牌的口碑均有所提升,这就是文化的创新改革。中国的制
11、造业要走向世界,就需要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工匠制造出更有品质的文化产品,在文化创新改革的大潮下首要的就是改造民生民风,这就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配合。四、工匠精神推動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1.要加强创新性商政关系,要使企业家不忘初心,就要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引导,从服务质量和产品品质出发。工匠精神不仅对工作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对企业本身有一定的要求,把工匠精神结合到企业经商与运营模式中,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创新精神开拓市场。在这其中首要的就是重新审视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习主席在 2016 年的两会上提出亲与清的政商关系。创造企业转型的市场环境,打破传统的中国制造窘境,利用创新新模式提
12、高转型升级力度。2.要完善教育制度,改变教育体系。在现有的师徒关系中,所谓的师是以团队精神存在的,在学生的专业上是指导和引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技能和训练指导上,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帮带,也打破师傅这一概念。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可以与高级技能人员和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探讨,成立工作组,在技术上进行传授,并且加强对于专业性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上进一步深化理论。3.建立属于工匠精神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要严格制定企业转型升级的规范。在强化知识产权的同时,促进企业转型的产业结构,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路径和途径;设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和荣誉授予,加强国际交流,借鉴较好的商业典范。五、结论通过以上分析,中国制造
13、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利用好“工匠精神”才是现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精神,要发展符合国内人民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制造业,为制造业强国打下环境基础,融入民族精神,改变民族习惯。参考文献: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08).2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语,2016(07).3付向核,孙星.解读德国工匠精神 创新中国工业文化J.中国工业评论,2016(06).4刘志彪.工匠精神、工匠制度与工匠文化J.青年记者,2016(06).5曹祎遐.创新、工匠精神的延伸J.学习月刊,2016(09).6陈钢.工匠精神的创新含义J.经济,2016(09).7耿银平.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N.光明日报,2016-03-10.8金碚.企业对创新应有更全面认识,要有工匠精神J.中国集体经济,2015(17).9葛树荣,陈俊飞.德国制造业文化的启示J.企业文明,2011(08).10张瑞敏.靠持续创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J.求是,2005(20).(作者单位:李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夏晶,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