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349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课件1) (共36张PPT)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胡佛(1874-1964)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希特勒(1889-1945)【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危机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2)具体原因:供需矛盾 贫富分化严重限制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生产和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又盲目扩大生产,加大供需矛盾;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供需矛盾,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增加金融市场不稳定性。(3)直接原因: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2.危机的过程:

2、银行工商业农业;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危机的特点:来势凶猛;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对经济危机的认识(1)经济危机是各国短视,盲目扩大生产,加剧生产与国内外市场矛盾的结果;(2)繁荣与危机相关,要居安思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制度国家要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3)国际经济关系要协调发展,承担各自任务,遏制危机;(4)经济危机带来灾难,但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国寻找不同的出路,使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现象;4.危机的影响:(1)激化资义社会矛盾:群众运动、法西斯势力(2)世界局势紧张:转嫁危机,使帝国主义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尖锐;争夺世界市场,展开全球范围的经济战

3、,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二、克服经济危机的两种途径 1.罗斯福新政(1)背景:美国选择新政来解决危机的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人民对胡佛总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满,希望国家干预经济 必然性(也是新政成功的原因):A.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自由主义到垄断主义,资本主义没有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经常引起危机,为摆脱危机必然要求寻找新的出路;B.是由美国的国情决定的:世界经济霸主的雄厚实力和民主政治传统的强有力政治保障。C.借鉴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D.当时社会流行的要求国家干预经济和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的思潮是新政的理论依据。(2)新政概况 目的:

4、摆脱困境,复兴经济 方式: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新政之“新”的表现:A.新的理论和政策: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B.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C.新的起点: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这种模式被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3)内容: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

5、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工

6、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 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4)评价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

7、系的又一次自我调整。积极:A.直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B.间接作用:由于经济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使人们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遏制了法西斯势力,避免走法西斯道路,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C.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是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也使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陆续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局限性: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933.1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兴登堡任命仪式)希

8、特勒演讲 2.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建立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沉重打击引起社会动荡(矛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权。直接原因:希特勒和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宣传;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讨好军队,勾结统治阶级。历史原因:统一后的德国政治体制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特点,缺乏民主政治传统,容易出现极权统治;对于凡尔赛体系有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要求冲破这一体系。(2)经过:1932、1933、1934 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独裁建立 政治上:实行一党独裁专政,制造国会纵火案

9、,打击共产党,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文化上:控制文化教育,钳制思想 民族政策:极端民族主义 军事上:1935年废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扩军备战 外交上: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3)特点:通过国会大选合法地自下而上地掌权(4)内外政策(5)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凡尔赛体系开始瓦解【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建立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直接原因:军部中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军部的性质、主张、组成、权力)历史原因:日本政治体制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特点,缺乏民主政治传统。(2)核心组织:军部

10、法西斯势力。图谋发动政变,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同时极力鼓吹对外扩张。(3)经过:1931年,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 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广田弘毅上台(4)内外政策:政治、军事、外交(对外侵略扩张)(5)影响:策源地;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 思考1:美、德日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途径,试分析产生两种不同的途径的原因及两种不同选择产生的影响。(1)经济原因:美一战后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缓和危机;德经济实力较美弱,只有更多地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十分严重。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日较美严重,比美更具备建立法

11、西斯的土壤。(2)历史原因: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而言,是“强加的和平”;在华盛顿体系中,战胜国分赃不均,美日矛盾激化。由于美、德、日在战后格局中外于不同地位,美国要维持这一格局,德、日则要冲破它。德日有军国主义传统,而美则有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3)历史人物的个人因素:罗斯福和希特勒的个人素质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相同点: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日本在东亚的市场亦受到压制。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

12、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思考题二: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不同点: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日本法西斯势力军部内部存在着派系斗争,故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较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长。归纳综合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

13、秩序的新应用。罗 斯 福 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社会主义革命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 5.采用的是什么手段?属于改良还是革命?政府干预 改良 6.最终目的还是什么?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新政的成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原理的具体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20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了恢复经济都曾进行了经济改革。1.请问分别是什么经济改革政策?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

14、政 2.两国经济改革方式有什么不同?苏俄:在维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市场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美国:在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发展计划经济,加强政府干预,恢复和发展经济。3.上述经济改革方式的比较,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发展计划经济。两者可以相互借鉴。4.两国经济改革的方式对今天我国改革开放有何启发?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借鉴成功的经验,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 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

15、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消费市场的活跃。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1927年,用分期付款的方法出售汽车占60%,1925年,有约49亿美元的零售商品是靠分期付款的方式售出的。1926年,赊购票据达60亿美元。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提示:为什么说用分期付款刺激消费,会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请做下面思考题!思考题:你是一个拥有年薪2000美元、即年购买力为2000美元的美国人,现在用分期付款

16、的方式购买一辆10000美元的汽车,10年还清,计算一下,在今后的10年中,你每年的购买力还余多少?(利息不计)股票投机加剧金融市场不稳定性 当时各种类型证券平均每年成交3亿股,1929年达到11亿股,有两百万新顾客在从事各种证券的买卖活动,使得股票的卖价大幅度上涨。买股票成为快速致富的好办法。操纵股市的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他们通过抬高股价而获取高额利润。不但职业投机者,而且普通的美国人也参加股票的投机。有钱的人把自己的存款急急忙忙地投入股市,没钱的就借钱炒股。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有些银行家为股票的利润所吸引,他们常常不顾风险,利用储户的存款炒股,谋取厚利

17、。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每天,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着行情显示屏。人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又涨了多少?”做下面的思考题 一个美国人从银行贷款100美元买股票,当股票涨到1000美元时还不抛售,等着再涨,同时他还认为自己已拥有了近900美元的资产,于是又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去商店买东西。一旦股票下跌,会有什么样的连锁反应?股票: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的投资凭证。股票本身并没有价值,但股东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从理论上讲,股票价格的涨落反映了

18、工业生产状况的好坏,是工业生产的晴雨表。但实际上,股票价格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农业危机 在工业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农牧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的小麦价格下跌70%,大豆、棉花、黄麻、羊毛、咖啡等跌价50%以上。农产品因找不到销路而大量积压。在美国,由于农产品价格猛跌,一车小麦只够买一双4美元的皮鞋,而需交税款55美元,棉花由原来的每磅16美分降到每磅54美分,一只羊售价一美元,运费要11美元。于是许多产品被销毁,1/4的棉花烂在地里,大量牛奶倒进了密西西比河,许多牲畜被埋进山沟。这一切使农业收入急剧缩减,大批农户破产,农民购买力下降,使工业品更卖不出去,工业也就更加衰退。芝加哥

19、的市民排起长队,等候政府分发的一碗稀粥。就业问题,失业人数剧 增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以上,其中美国达1320万,德国达700万,英国、法国各达300万。1932年在美国东北部,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连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的工作也要学士学位。华盛顿州有一个人放火烧林,为的是要别人雇他当救火员。大批工人失业,加上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减少,社会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国内市场更加狭小。听到股市崩溃的消息幽默与讽刺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歌谣:梅隆拉响气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

20、美国往地狱里冲!人们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叫“胡佛屋”。失业者手里提着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乡下贫民把破汽车的前半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着取暖叫做“胡佛毯子”。还有人把衣袋翻过来,一分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农民捉住野兔吃了,叫它“胡佛猪”。胡佛总统本人被称为“饥饿总统”。胡佛(18741964)1895年毕业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后担任工程师在世界各地采矿,成为百万富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从政。1928年,胡佛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获得成功。次年就任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信奉自由放任主义经济观点,否认

21、日益恶化的危机现实,拒绝采取重大的经济干预措施。只是根据自愿的原则,劝告地方政府、企业界和劳工界采取行动。后来,由于危机进一步加剧,胡佛不得不开始推行经济干预措施,但仍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1932年初,胡佛下令成立了金融复兴公司,签署了联邦土地银行法令和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法,以挽救银行、铁路、建筑和贷款公司以及富有农场主、房产主免于破产。胡佛政府的经济干预主要是为了帮助富人,对提高普通大众的购买力、缓解生产过剩危机和失业救济作用很小。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任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行政改革委员会主席。1964年在纽约去世。主

22、要著作有美国的个人主义和回忆录等。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39岁时,在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后他拄着双拐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市市长。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

23、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1936年,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定支持而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请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援助英、法。1940年,他破例第三次当选总统,任

24、期内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决定给苏联以战时援助。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使有孤立传统的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柱之一。参加德黑兰、雅尔塔会晤并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1944年,再次连任总统。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希特勒(1889-1945)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受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业,曾经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但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他上台以后更是如此。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军队,军衔为下士,曾获他一生都引以为自豪的铁十字奖章。1919年,希特勒受政府派

25、遣,打入一个小党德意志工人党,并逐渐控制了该党。1920年,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1923年,希特勒及其党羽在慕尼黑的一家小啤酒馆举行暴动,企图夺取当地政权,遭到失败并被捕入狱。在狱中撰写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反动种族论,主张德意志种族是最优秀的种族,应该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应该消灭犹太人和其他劣等民族,消灭共产主义。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开始取得德国国家政权,成为法西斯独裁者,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被苏军攻克前夕,于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希特勒为何恨犹太人 1.历史的原由。欧洲人对犹太人有偏见:罗马帝国

26、灭犹后,犹太人四处流浪,到欧洲后只能从事被人为低贱的商业,而不能从事高贵的农耕业。反倒铸就了犹太人聪明、坚强、团结的民族性格,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后他们的富有与新兴资产阶级发生了利益冲突,犹太人被迫再次流浪,反犹在欧洲成为文化传统。2.宗教的情结。传说犹太人是出卖耶稣的犹大的后代,在宗教情感上欧洲人难以接受犹太人,至今也时有排犹现象。3.现实的需要。宣扬民族复仇主义,建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掌握大量财富、高素质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希特勒宣扬日耳曼民族至上的极端民族主义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犹太人不过是日耳曼人要灭掉的众多民族之一。4.狂暴的病态心理。传说

27、中,他父亲是犹太人抛弃了母亲自己成为私生子、家里的商店被犹太人竞争挤垮、童年受犹太人耻笑、他爱的人被犹太人抢走等等,作为有心理疾病的政治狂人,屠杀犹太人不难理解。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在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几乎一年了。今天他的军队派上了用场!他们跨过莱茵河,开进了被认为是非军事区的莱茵区。为了使德军与其宿敌法军脱离接触,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规定,德国境内莱因河以东50公里为非军事区。如德军进入,法军有权采取军事行动,英国则有义务以武装力量支持法国。莱因区是德国的疆土,但德军却不能进入。希特勒决定给军队顺顺气。1936年3月2日,他瞒着众人,命令3个营的德军越过莱因

28、河,向边境城市亚琛挺进。这是一次押宝,他为此有一道补充命令:如果法军作出反应,德军则即刻从原路撤回,结果,法国人没有做出军事反应。这次冒险成功了,希特勒这才向全体国会议员宣布:德国士兵开过了莱因河!议员们惊呆了,当时法国有100个师却无奈于3个营的德军。就凭着这一点黩武精神涌上了脑袋,他们狂热地向新的救世主欢呼起来。广田弘毅(18781948)出生于日本九州的福冈县。190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1906年,作为候补外交官到驻中国北平使馆赴任。1921年以后,历任日本外务省情报部次长、欧美局局长、驻荷兰公使。1930年出任驻苏联大使。此时,日本国内的法西斯势力日益强大,广田弘毅也得到升迁。

29、1933年9月,广田弘毅进入内阁,担任外相,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935年8月,广田提出了对华关系三原则,其实质是(1)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抛弃依赖英美政策,与日本合作;(2)中国要承认伪满洲国,借以促进华北与“满洲”的经济文化关系;(3)中国应与日本合作,“防俄”、“防共”,旨在绞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广田的对外侵略政策得到了军部法西斯的支持和信任,“二二六”兵变以后,在军部法西斯的支持下,广田弘毅出任内阁首相,从此,日本军事法西斯专制体制正式确立。广田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加强了军部的力量,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

30、具。同时,还加强了对国内人民的专制统治,如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等等。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积极进行扩军备战活动,使日本进入所谓的“准战时体制”。1936年11月,广田内阁同德国法西斯正式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月,广田内阁下台。同年6月,广田出任近卫内阁外相。广田在任外相期间,积极主张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是发动“七七”事变,全面进行侵华战争的主谋者之一。1938年,广田丢掉了外相职务,被宇垣将军取代。广田下台后,曾经一度在1942年6月担任过日本驻泰国大使,多次出席日本的重臣会议,参与出谋划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广田弘毅因为在其执政期间,疯狂扩军备战,发动侵华战争,并积极推行向东南亚的扩张政策和对苏联的侵略政策,对人类和平和安全犯下了滔天罪行,被判处绞刑,是七名被处以绞刑的甲级战犯中唯一的文官。1948年12月23日凌晨,在东京被处死,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