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初探肖雅文摘要:基于中西文化差异、中国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一直围绕着“古今中西问题”为核心。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还是五四运动等,国人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寻求改变的危机中,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器物一制度一文化的过程,并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变革的历程,努力探索一条挽救中国的道路。关键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启示中图分类号:G63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51-01一、19 世纪 40 年代-20 世纪初:学习西方技术及政治制度1840 年的鸦片战争带来了民族危机,惊醒
2、了国人。随着西方物质文明逐渐渗透到国内,一些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以魏源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否定“夷夏之辩”的陈旧观念,提出向西方学习技术的新课题,引导国人睁眼看世界,引发了向西方学习技术的思潮,成为洋务派和守旧派之间的争论点。洋务运动是这次思想解放思潮的成果,也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在思想上改变对世界认识的开端。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初,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顽固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促成了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两派主要围绕着变法、兴民权、改革教育制度等展开论战,是在社会制度层而上的一次交锋,
3、这次思想解放潮流促使随后的民主革命思想得以形成。在 1905 年至 1907 年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保皇派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主要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是不是走民主共和道路、是否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展开论战。这次论战以革命派胜利告终,代表了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形成了近代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通过这些历程来看,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怎样看待西方的问题,并且在借鉴西方技术、政治制度等过程中,试找到找改良之路,寻找一条适合本国的革命道路。二、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理念和科学精神辛亥革命后,清帝虽退位,但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的性质,社会依然是专制横行、民生凋敝。为什么引进西方器物不行,移植西方政治制度也不行?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反复探讨,得出结论是文化问题。随着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思想解放的潮流进入到文化层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统治的旧文化展开的一次较量,抨击对象是封建统治阶层,也可以说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批判和质疑。从某种层而上来看,新文化运动比维新变法更直接、更深入。这不但代表着一种社会阶层的思想解放,也代表着一场重要的文学革命,使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局而。新文化运动
5、成为近代史上一次较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形成对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起随着十月革命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渗透到国内,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大范围地宣传和推广。马克思主义不仅使中国思想界焕然一新,而且对学术文化影响至深。可以说,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己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潮流,其与资产阶级、封建统治阶级等开始了正式的对抗和交锋。随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工人运动全而融合,自此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术文化界,这一次国人的思想解放是“以俄为师”,社会主义思想逐渐萌芽。通过马克
6、思主义能够更有效地解决中国存在的一些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等等。四、启示与借鉴尽管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已经远去,但它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思想解放趋势依旧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它带给我们一些启示:(1)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时势,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处境,因此思想解放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应该始终处于开放和吸收的状态;(2)解放思想并非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与落后的思想风气、观念相对立,若要真正地战胜它,需要有挑战的勇气和能力;(3)思想解放与经济发展是统一体,需要全而地融合起来,通过思想解放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实现思想解放;(4)思想解放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普通民众,在而对问题时,都要看透问题的本质,真正地将思想解放的切入点、着眼点放在人的身上;(5)解放思想必须要加强创新,实现内外部的有效互动和联合。创新是实现思想解放的助力,对外需要不断借鉴优秀的经验、先进的技术、文明的思想等,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唯有如此,思想解放的成果才能够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注释: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M.北京:海天出版社,1992.李喜所,近代中国的崽想解放潮流.J历史教学,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