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体育师范生职前培训研究摘要教师专业标准是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实现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要在学生的师范技能职前培训方面提高有效性,把以重视课堂组织形式与方法的培训转化为能力培训。引导学生感悟学科思想,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关键词教师专业标准 体育教师 师范技能 职前培训 有效性作者简介关北光(1963-),男,河南郑州人,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论;童文学(1964-),男,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科教学论;毛加宁(1960-),男,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生物学院,
2、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学科教学论。(四川 乐山 614004)基金项目本文系 2009 年四川省哲学和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三、三整合模式建构”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TER2009-027)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76-02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长期以来,体育教师职前培训更多地重视体育课组织方法与形式,而对教学规律、教学研究等重视不够。随着教师专业化要求的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标准对未来教师在“专业理
3、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因此,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在重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学生在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方面的提高,致力于培养教育教学理念、能力和技术水平过硬并举的方针,以造就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名师”。一、高师体育师范生职前培训的现状1.强调教育实习环节,忽略教育见习过程。高师院校把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环节,历来都很重视,并以固定的时间、内容加以强化。但是对教育见习却重视不够,没有相对的内容和内容安排,导致实习生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持续性、辛劳程度等方面的认识,出现青年教师入职后过早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2.关注教师技能实训,忽视教师素养体悟。多年来高校
4、把教师的教学技能作为评价师范生的显性指标加以强化,而忽视了对师范生内在素养的培训。表现为教学基本功较好,但学科知识、问题探究意识不强、知识结构不全面的现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3.关注课堂教学体验,轻视德育工作感悟。看课、听课以及评课是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同样上课、说课也是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从这些可以看出我们十分关注的是师范生如何教好的问题。而对如何进行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与中小学生沟通、教育学生等方面却缺乏培训与指导,以至于师范生在实习中暴露出与中小学生交流能力较差,在面对学困生,以及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问题上显得束手无策。二、职前培训是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由于体育教师的成长是一
5、个渐进的过程,我们的培养、培训工作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实现教师专业化要求,职前培养、培训是教师入职前的重要过程。虽然说是初级阶段,但是它一方面承担着转变学生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专业道德、专业的服务精神等作用,是促进师范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加强职前培养、培训工作的改革。1.重视体育教师职业属性的体验。通过“三年不间断”的教育见习,包括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教研见习、主题报告会、教育演讲等形式。要求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深入中小学感受教师职业属性,体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特点与行为,以及课堂教学规范
6、、班级管理、中小学工作机制与过程;大三、大四高年级要求深入学生与教师中间,参与指导学生学习与各种活动,同时还要参与各种教师活动,体验教育实践全过程。引领师范生体验体育教师职业属性,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性,培养热爱体育教师职业的精神。2.通过大学第二课堂的形式,不间断的强化体育师范生的各种能力。在入学初期不断通过普通话培训、朗读、讲演等方式,提高学生普通话表达能力;通过才艺训练、音乐基础训练、美术欣赏等,培养学生艺术表达的能力;通过教学口语、教育口语以及教师的礼仪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通过大学四年不间断的钢笔字、粉笔字的训练以及板书设计训练,实现课堂板书的逻辑性、有序性和美观化要求,提高学生书
7、写能力和课堂感染力。以此提高体育师范生从教的基本技能。三、创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师教育是以大学为基础的专业化教育。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能力”维度,从“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为了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准、职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大学应该在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设计中体现,从以知识体系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专业标准为中心;在内容结构方面构建“知识探究课程+能力训练课程+教育研究课程”的新型课程体系;达成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准(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智慧、专业情意)的目标。1.重视体育师范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的理性认识
8、。改革传统的“老三门”课程内容,注重教育学基础知识,以及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教育方法。2.不断完善大学公共通识课程内容。学校必须提高体育师范生媒体使用技能、心理辅导技能、信息收集与处理技能,从而提高体育师范生从教的职业能力。3.改革学科教学论教学内容,完善学科教学论课程标准。增加微格教学、教育技术的应用、班级管理等课程。教学设计技能、课堂观察技能、班级管理与班会设计、组织教学技能、说课技能等强化培训,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四、实施体育教师职前有效性培养的方式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应该以学为中心,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关注学生的起点与终点,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9、以此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1.案例式培训。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身临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教学、管理以及沟通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教学机智、沟通技巧或教学方法。达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知识的目的。2.专题式培训。在专题式培训中,应结合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邀请教育专家、教学名师进行剖析点评,提高学生的学术视野。3.研讨式培训。培训过程中突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
10、培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具体在培训中,应结合基础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讨活动的主题,邀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围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展开,不追求培训内容的系统与全面,而是强调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4.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一种过程,是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观察、修改、再行动的循环过程。从中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活力,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这种培训更适合于教育见习,让师范生深入中小学学校,学习与中小学生沟通以及与实习学校体育教师之间的沟通,培养师范生沟通与合作能力。同时,这种方法也使用于教学设计、主题班会、板书设计、教师礼仪等课程中,师范生
11、通过体验性参与能够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培训效果较显著。总之,为了提高体育教师职前培训的有效性,我们在不断学习理论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标准出发,认真研究了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整合了我们相对分散的教师资源,建立了稳定的高质量教师团队。同时,在体育教师职前培训方案、体育教师职前培训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大大提高了体育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实习学校的普遍欢迎。参考文献1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2马莹,赵玉洁.高师师范技能培养目标与获得途径探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