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3618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9 届高三冲刺模拟卷(七) 理科综合试题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核膜、核孔和核仁等结构B. 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D. 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之一是细胞核的控制能力有限【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由双层膜构成,膜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核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中,形态和数量不同,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DNA

2、和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详解】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可以观察到核膜、核孔和核仁等结构,A正确;某些大分子物质如mRNA,进出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正确;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错误;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之一是细胞的核质比即细胞核的控制能力有限,D正确。2.研究表明,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物质,各种 CDK 在细 胞周期内特定的时间被激活,驱使细胞完成细胞周期。其中 CDK1(CDK 的一种)在分裂间期 活性高,分裂期活性迅速下降,以顺利完成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幼年个体体

3、内 CDK 含量较高,成年后体内无 CDKB. 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一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C. CDK1 可能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有关D. CDK1 可干扰细胞周期,在癌症治疗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详解】由题意可知,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物质,不管是幼年个体还是老年个体内都会进行细胞的分裂,A错误;酶的活性是受温度影响的,所以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一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B错误;CDK1的存在能使细胞分裂顺利完成,故可能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有关,C正确;各种 CDK 在细胞周期内特定的时间被激活,驱使细胞

4、完成细胞周期,故能促进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某些活动,促进癌细胞的增殖,D错误。3.Fabry 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半乳糖苷酶 A 的基因突变所致。下图是该病的某个家系遗传系谱,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均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该病属于伴 X 隐性遗传病B. -2 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C. 可通过测定-半乳糖苷酶 A 的含量或活性来初步诊断该病D. 通过基因诊断可确定胎儿否患有此病【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详解】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而

5、-2患病,说明-2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1,说明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正常基因用A表示,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1的基因型为XAY,-2的基因型为XAXa,-3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4为XAY,-2有可能含有致病基因,B错误;由题意知,编码-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故该病可通过测定-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C正确;该病为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D正确。4.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图表示糖尿病患者(甲)和健康人(乙)体内血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血糖含量高于 160mgdL-1 时会 出现尿糖),下列

6、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甲是因胰岛素受体异常而患糖尿病的,则在同一时间甲体内胰岛素浓度大于乙B. 用斐林试剂对 B、E 点时的尿液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均出现砖红色C. 乙曲线 FG 段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血糖转化为糖原和非糖物质D. 乙曲线 EF 段中血糖可以转化 20 种氨基酸【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进食后由于消化吸收,血糖含量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详解】若甲是因胰岛素受体异常而患糖尿病的,

7、体内血糖含量高作为信号作用与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故胰岛素含量大于乙,A正确;用斐林试剂对B、E点时尿液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正常人乙不会出现尿糖,故水浴加热后B点的尿液会出现砖红色,B错误;FG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开始后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即血糖大量参与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导致其降低,C错误;乙曲线 EF 段中血糖浓度下降,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20种氨基酸中有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从外界食物中获得的,D错误。5.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病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

8、确的是A. 引起该病的原因是自身免疫能力过强,因此属于过敏反应B. 浆细胞特异性识别乙酰胆碱受体从而产生该抗体C.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D. 该突触中不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左侧的突触上,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后被胞吞并分解;右侧的突触上,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从而无法与乙酰胆碱分子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表现为重症肌无力。【详解】引起该病的原因是自身免疫能力过强,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由题意可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乙酰胆碱

9、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C正确;该突触中可以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错误。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 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 要形成生殖隔离,必须经过地理隔离D.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要求考生识记共同进化的概念、原因,掌握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之间的关系,结合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10、和发展,A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错误;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但物种的形成过程中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如物种大爆发现象,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点睛】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合理开发与利用生物资源。7.下图是一种利用樱桃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装置,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测得液滴向左移动了一定距离,则该移动通常由_(填生理过程)引起。(2)为了排除外界物理因素对实

11、验结果的影响,必须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试管中应分别放入_、_。(3)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会引起樱桃有氧呼吸速率改变有关。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验证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有氧呼吸速率升高。实验步骤:第一步:按照图中装置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第二步:另设一套装置,向容器内加入_,其他条件_。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b。第三步:_。实验结果:_。实验结论: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有氧呼吸速率升高。【答案】 (1). 樱桃的有氧呼吸 (2). 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无活力(如加热后冷却)的樱桃 (3). 与实验

12、组等量的20%NaOH(或5ml20%NaOH) (4). 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 (5). 与实验组完全相同且适宜 (6). 比较a、b数值的大小 (7). ba【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探究实验,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并能据此完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装置图:装置中的NaOH能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详解】(1)在适宜温度下,装置内的鲜樱桃可进行有氧呼吸该过程会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但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因此装置中

13、气体总量减少,压强变小,有色液滴向左移动。(2)外界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引起有色液滴的移动,因此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设计校正装置: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无活力(如加热后冷却)的樱桃和与实验组等量的20%NaOH。(3)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该实验的变量是:樱桃是否机械损伤。因此第二步骤为:向容器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其它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第三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即比较a、b数值的大小。通过实验结论,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有氧呼吸速率升高;故实验结果是ab。【点睛】1、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对照原则、单一

14、变量原则;2、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分组编号;(2)进行不同的处理(单一变量设置对照);(3)观察记录实验结果。8.某农田由于人为不合理的农事操作使原有的生态系统退化为沙地,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沙地以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为主,由于植物数量很少,沙尘暴时有发生。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对沙地进行植树固沙,使沙地最终演化为以乔木为主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退化形成沙地过程属于_演替,判断的理由是_。(2)该沙地的优势种是耐风沙耐干旱的灌木,结合灌木的特点解释其适应沙地环境的原因:_。(3)研究者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治理,固沙林形成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

15、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_(填写两项),经过分解者的_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4)森林的重建恢复依据的生态学理论是_。【答案】 (1). 次生演替 (2). 开始有土壤条件和植被 (3). 灌木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 (4). 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排遗物 (5). 分解(呼吸) (6). 生物群落演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又从简单到复杂的演替也有从复杂到简单的演替。【详解】(1)该地退化形成沙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因为演替的起始阶段有土壤条件和植被。(2)演替到沙地后优势种是灌木,灌

16、木生长特点是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故能在沙地这种缺水环境中成为优势种。(3)研究者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治理,固沙林形成后,植物种类增多,随后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生物也会增多,故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和排遗物,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4)森林的重建恢复依据的生态学理论是生物群落演替,演替过程中逐渐改变土壤环境,环境改变后适宜生长的优势种发生改变,总体趋势是生物种类增加,种间关系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点睛】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

17、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9.人的肤色与黑色素细胞合成并分泌的黑色素有关。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图中“+”代表促进,“-”代表抑制)。请据图回答问题:(1)促黑素在体内含量基本稳定,一方面与MRF和MIF之间的_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垂体细胞产生_调节机制有关。(2)垂体产生的促黑素的靶细胞是_。不同激素对同一垂体细胞产生的生理效应不同,原因是_。(3)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情绪状态会使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这说明黑色

18、素的合成和分泌是受_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 (1). 拮抗 (2). (负)反馈 (3). 黑色素细胞和垂体细胞 (4). 不同激素携带信息不同,垂体细胞(膜)上和不同激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5). 神经和体液(激素)【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黑色素的产生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小丘脑释放MRF和MIF两种激素都可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促黑素作用与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释放黑色素,若黑色素含量过高,促黑素会作用于垂体,减少促黑素的释放。【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MRF和MIF作用分别是促进垂体释放促黑素和抑制垂体释放促黑素,使促黑素在体内含量基本稳定, MRF和MIF之间为拮抗;同时垂体细

19、胞产生负反馈调节机制,保证自身释放的促黑素含量稳定。(2)由图分析可知:垂体产生的促黑素的靶细胞是黑色素细胞和垂体细胞,使黑色素细胞释放黑色素和抑制垂体细胞释放促黑素;不同激素对同一垂体细胞产生的生理效应不同,是因为不同激素携带信息不同或者垂体细胞(膜)上和不同激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3)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情绪状态会使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紧张焦虑情绪属于神经调节,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属于体液调节,这说明黑色素的合成和分泌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点睛】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存在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的结果是使系统的工作结果偏离正常水平越来越远,使结果加强,如排尿反射

20、、血液凝固、分娩过程;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是使系统的工作结果上下波动,维持在正常水平上下,保持系统的稳定,如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10.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不致死。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1)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是_。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与豌豆的自交相比,玉米自交需要增加的操作是_。(2

21、)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如图二。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未分离。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若用植株乙进行单倍体育种,则产生子代的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为_,该育种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是_。【答案】 (1). (染色体片段)缺失 (2). 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9号染色体中1条较短) (3). 黄:白=1:1 (4). 套袋和人工授粉 (5). 父本 (6). 同源染色体 (7). 1:1 (8).

22、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据图分析,图一异常染色体比正常染色体短,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图二9号染色体有3条,且T所在的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的变异。【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植株甲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是显微镜观察,三种可遗传变异方式中只有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能够受精的花粉只有t,

23、则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Tt:白色tt=1: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与豌豆的自交相比,玉米自交需要增加的操作是套袋和人工授粉,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2)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黄色籽粒植株乙(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还有T和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图二中的植株乙在減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所以可产生的配子有T、Tt、tt、t四种,比例为1:2:1:2;若用植株乙进行单倍体育种,则产生子代的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

24、为1:1,该育种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是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点睛】变异主要分为两类: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11.泡菜是人们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后具有致癌作用。请回答下列与泡菜制作有关的问题:(1)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会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2)泡菜风味的形成关键在于_的加入。泡菜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

25、发霉变味,可能的原因有_。(写出两条)(3)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_(填“会”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其含量测定时,需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_进行目测比较,估算出亚硝酸盐含量。(4)若从泡菜液中分离纯化乳酸菌,所用固体培养基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从而使培养基在分离纯化过程中会形成_。若要长期保存乳酸菌,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且要放置在_的冷冻箱中。【答案】 (1). 陈泡菜液含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 (2). 调味料(香辛料) (3). 泡菜坛密封不严、工具不卫生、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腌制时间过短 (4). 不会 (5). 标准显色

26、液 (6). 透明圈 (7). 甘油 -2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方法。【详解】(1)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会加入少量陈泡菜液,是因为陈泡菜液中含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2)泡菜风味的形成关键在于调味料(香辛料)的加入。泡菜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可能的原因有泡菜坛密封不严、工具不卫生、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腌制时间过短等等。(3)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其含量测定时,需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估算出亚硝酸盐含量。(4)若从泡菜液中分离纯化乳酸菌,所用固体培养基

27、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从而使培养基在分离纯化过程中会形成透明圈;若要长期保存乳酸菌,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且要放置在-20的冷冻箱中,这种保存方法是甘油管藏法。【点睛】泡菜制作的注意事项:泡菜坛要选择气密性好的容器,以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防止蔬菜腐烂。水盐质量比4:1配制,煮沸冷却后待用。煮沸的作用,一是除去水中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材料装坛时预留空间,不宜过满。封坛时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所需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注意控制温度、食盐用量和发酵时间。温度过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都会造成细菌大

28、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升高;食盐用量过高,则会使泡菜口味不佳,甚至影响乳酸菌的发酵。12.I为研究肝癌致病机理,利用下图所示方法获取相关癌基因以进一步研究。(1)上图中,A过程需要用_酶,D过程需要回收_(未杂交/杂交)的含32P的cDNA单链,继而通过人工合成,获得_,并用其构建基因文库。II下图是治疗性克隆时获取病人胚胎干细胞的过程。(2)细胞是病人的体细胞(如皮肤细胞),细胞往往是处于_期的卵母细胞。图示方法一和方法二都使用了去核卵母细胞,主要是因为_。处于时期的胚胎叫做_。(3)将分离出胚胎干细胞放入有分化诱导因子的培养液中,诱导其分化成所需类型细胞或器官,完成该过程的实质是_。对于先天

29、不能生成T细胞的免疫缺陷病人,需要诱导产生_(填免疫器官)。【答案】 (1). 逆转录 (2). 未杂交 (3). 双链cDNA (4).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5). 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可以给体细胞的细胞核提供表达全能性的环境 (6). 囊胚 (7).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8). 胸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治疗性克隆的过程。【详解】(1)据图可知图1为构建基因文库的过程,其中需要单链mRNA通过A过程形成杂交双链分子,需要逆转录酶,D过程需要回收未杂交的含32P的cDNA单链,继而通过人工合成,获得双链cDNA,并用其构建基因文库。(2)图中细胞是病人的体细胞(如皮肤细胞),细胞是

30、去核的细胞,正常情况下去核的细胞取自女性卵巢排卵后在输卵管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因为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使体细胞核恢复全能性的物质;处于时期的胚胎叫做囊胚。(3)将分离出的胚胎干细胞放入有分化诱导因子的培养液中,诱导其分化成所需类型细胞或器官,完成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对于先天不能生成T细胞的免疫缺陷病人,需要诱导产生胸腺。【点睛】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

31、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杄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DNA-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