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2367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会宁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期末质量监测考试语文试题2020.12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 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必修。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

2、国,它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

3、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大国

4、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

5、,求稳而非激进,顺势变而非逆势而行。(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有最长的连续历史,其大国气质也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B.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其基本特性之一是有序性和整体性密切联系。C. 中国的大国气质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出“仁者爱人”等行为方式。D. 一个国家的大国气质要表现出以和为贵、求稳、顺势而变,有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B. 文章指出

6、理解“中庸”这一范畴可从五个方面入手,并就这五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C. 文章第四段引用了大量古代名言警句,这为作者论证其观点增强了说服力和权威性。D. 文章采用了横向论证结构,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论证,三个分论点是并列关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一个大国无法表现出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那它就谈不上什么大国气质。B. 相比欧洲文明,中华文明未曾中断过,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更具有勃勃生机、更优秀。C. 如果想要天地万物和谐共生,我们应当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D. 中国独特的大国气质的塑造,离不开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因素的

7、共同影响。【答案】1. A 2. B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其基本特性之一是有序性和整体性密切联系”张冠李戴,“有序性和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C因果倒置,“仁者爱人”等行为方式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D“一个国家的大国气质要表现出以和为贵、求稳、顺势而变”错误,这是中国的大国气质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并就这五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无中生有,结合“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五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

8、人都有重要影响”分析,文中并没有对这五个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中华文明更具有勃勃生机、更优秀”于文无据,结合“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等分析,文中没有“中华文明更具有勃勃生机、更优秀”的意思。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校园欺凌是一种长时间持续对个人施

9、以心理恐吓、身体和言语侵害的恶意攻击。欺凌让受害者感到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忧郁,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欺凌有三大显着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校园欺凌的加害方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通常来讲,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欺凌,女生受言语欺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人际关系不佳,潜在欺凌者会基于情绪(看不顺眼)及工具(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欺凌者因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害怕被报复不敢告诉他人。这越发会

10、让欺凌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摘编自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学生?)材料二:对于欺凌这一社会问题,加拿大一些学生家长和专家有不同看法和主张。有人认为孩子面对肢体欺凌时要打回去,而“停止欺凌”机构的专家则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暴力升级,有时会使伤害程度加深。有人认为经历被欺凌可以磨炼孩子的性格,而专家指出欺凌会使孩子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损害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有人也悲观地认为欺凌不可避免,孩子们总会这样做。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一起努力,就可以消除欺凌。欺凌行为可能是模仿家长、电子游戏、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行为。根据某反欺凌网站的调查,93%的视频

11、游戏对暴力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孩子会是一个不良的暗示。(摘编自加拿大校园欺凌面面观)材料三: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学校管理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也对校园暴力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农村学校在各种类型的校园暴力发生率上都要高过城市的学校。(摘编自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材料四:精神医学专家杨甫德对记者表示,不同的孩子被欺负后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孩子会生气、闷闷不乐。有的孩子可能会对施暴者产生怨恨,出现明显的报复心理,而且可能长期存在这种报复心理。还有少部分人遇事总是忍着,但是他心里并没有释然,长时间的压抑会导致其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遭受同学欺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

12、理问题,一定要及早去治疗。心理医生会帮他做心理分析、心理辅导,让他去做心理调整,从而找到突破口,让他跳出这个心理阴影。只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者药物治疗,还是能够治愈的。”杨甫德说。(摘编自帮助孩子对校园欺凌说“不”)4. 下列对校园欺凌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园欺凌中作为加害方的个体或者群体往往会对受害者进行言语、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侵害。B. 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往往更易于受到持续性的、伤害性的和力量不均衡性的攻击。C. 权力的差别、体型的差别、体能的差别、成绩的差别都是导致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D. 在遭受校园欺凌后,只要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和正确的药物参与

13、进来,心理疾病一定能治愈。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都提到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的诱发因素,在诱发因素的分析上,它们是有交叉点的。B. 材料二和材料四中都说到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而两则材料提及的面对校园欺凌的做法是不完全相同的。C. 材料一对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定义,并指出了它的三个显着的特征,同时也提到了三种易受欺凌的群体类型和他们的心理感受。D. 从材料三来看,不同成绩的学生中,成绩差的学生在各种欺凌中占的比率是最大的;不同体形的学生中,体形偏胖的学生在各种欺凌中占的比率都是最大的。6. 简要分析发生校园欺凌

14、现象时,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答案】4. D 5. D 6. 努力消除欺凌。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共同努力,避免不良的电子游戏、电影、电视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及早让受欺凌者接受心理辅导或药物治疗。受欺凌者的心理创伤要尽早通过专业人士进行治疗。不要以暴制暴。以暴制暴可能导致事态恶化。告知学生校园欺凌的诱发因素,让学生尽量避开或及时寻求帮助。【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以及筛选概括文本信息能力D“一定能治愈”错误,材料一中说“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材料四中说“一定要及早去治疗”,由此可知选项的表述过于绝对。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

15、信息的能力。D“体形偏胖的学生在各种欺凌中占的比率都是最大的”错误。由材料三中图表可以看出,体形偏胖的学生在网络欺凌中占的比率不是最大的,偏瘦的才是最大的。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比如考生通过阅读本题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总结,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欺凌行为可能是模仿家长、电子游戏、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行为”可得出努力消除欺凌。根据材料四“有的孩子可能会对施暴者产生怨恨,出现明显的报复心理,而且可能长期存在这种报复心理”可得出不要以暴制暴。根据材料四“心理医生会帮他做心理分析、心理辅导,让他去做心理调整

16、,从而找到突破口,让他跳出这个心理阴影。只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者药物治疗,还是能够治愈的”可得出及早让受欺凌者接受心理辅导或药物治疗。结合“遭受同学欺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早去治疗。心理医生会帮他做心理分析、心理辅导,让他去做心理调整,从而找到突破口,让他跳出这个心理阴影。只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者药物治疗,还是能够治愈的”分析,受欺凌者的心理创伤要尽早通过专业人士进行治疗。结合“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分析,主要从校园欺凌的诱发因素等方面分析。(三)文学类文

17、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戏王曹洪蔚汴梁人爱听戏,听的是梆子戏。那腔调高亢、激越、悲壮,还透着柔媚,带着悠扬,百听不厌。刚解放那会儿,汴梁城梆子戏唱得最好的数黑妮儿。黑妮儿不是妮儿,是个大小伙子,演关公,师从全才须生“关大王”王海晏。黑妮儿演戏,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章法讲究,口中有词,脚下有步,手眼有戏。一开腔,声震屋瓦,响遏流云,余音绕梁。尤善“噙腔”绝技,让人大呼过瘾。黑妮儿生在祥符乡下,家贫。五岁时,爹爹与人签下“任由打骂,死病无关”的契约后,把他留在了学戏的义成班,自此成为梨园弟子,开始艰难地练功学戏。黑妮儿似有天赋,唱念做打,样样精湛。唱功尤为奇绝。

18、黑妮儿自创的“脑后音”堪称一绝,高亢豁亮,挺拔圆转,有曲尽而余音不绝之妙。单刀赴会关公挑袍,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汴梁城有个叫白孩儿的,特喜欢黑妮儿的戏,场场不落。白孩儿住砖桥街,是汴梁城的老门老户,家里开有“白家汤馆”,专卖羊肉鲜汤。白家的羊汤在汴梁城也是一绝。铁锅大灶,木柴烧锅,先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炖,自三更熬至日头露脸儿,汤浓肉烂,汁白如奶。喝汤时,滚头儿舀汤,溜边儿添油,再撒上一层香菜末子,加入炸好的辣椒油,那鲜,那香,那辣,扑鼻而来,让人如入仙境。黑妮儿的腔,白孩儿的汤。这是汴梁城市井百姓公认的“两大好”。按说,这腔,这汤,互不沾边儿,后来却有了故事。黑妮儿在相国寺永安戏院唱红以后,成了

19、戏班子的头牌,就有些飘。深秋的时候,黑妮儿嗓干发疼,茶饭不思,有人撺掇他去喝白家羊汤。黑妮儿去了一喝,如饮天泉,再也割舍不下。白孩儿对黑妮儿心生崇拜,每回喝汤都给予特殊关照。喝了一个礼拜后,黑妮儿自觉神清气爽。喉头生津,不见痛感,连连击掌,“好汤,上等好汤。”冬天就到了。这天,一大早就飘起了雪花,赶着喝汤驱寒的人多了起来。白孩儿正忙着盛汤端汤,见一半大小子抱一铜锅过来了,说唱戏的黑妮儿师父嫌天冷,支派他把羊汤打回去喝。白孩儿听了,知是黑妮儿在耍大牌呢,就对来人说:“回去告诉你师父,白家鲜汤需现盛现喝,从不离店卖汤,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隔了几日,黑妮儿又来喝汤,脸就有些红,关公一样。临走,对白

20、孩儿说:“戏有戏路,行有行规,祖上的规矩就是不能破。白师傅,黑妮儿佩服您。”说罢,躬身一拜,走了。白孩儿依旧爱听黑妮儿的戏,还是一场不落。有一阵儿,黑妮儿没来喝汤,也没了演出。白孩儿一打听,说是被发配回老家祥符农村了。上面让他唱样板戏,黑妮儿不从,谎说自己除了演关公,其他演不了。白孩儿听了,对黑妮儿心生佩服:好,有骨气,关公气派。他决定去乡下看看黑妮儿。见到黑妮儿后,白孩儿的眼泪就下来了:才几天工夫,黑妮儿就成了另一个人,黑瘦,眼窝塌陷,一说话,嗓子像漏气风箱。活关公,不能这样毁掉啊!拉着黑妮儿的手,白孩儿说:“你不能这样糟践自己呀,你要相信,老百姓爱听关公戏,早晚有你登台亮嗓的那一天。”白孩

21、儿趁天黑,把黑妮儿接回了汴梁城,每天给他盛一碗头道鲜汤,端过去。不到半个月,黑妮儿面色红润,嗓音通透,又找回了一个活关公。白孩儿每天五更起床,陪黑妮儿到城北的黄河滩去吊嗓,听黑妮儿咿咿、呀呀、啊啊,一脸的惬意。一晃过去了十多年,古装戏又重返戏剧舞台。活关公黑妮儿也迎来了他的人生第二春。羊汤的滋润,不间断的吊嗓练功,使他的唱功日臻成熟。他扮演的关公,端庄肃穆而不失凛然神威,一登台,便赢得满堂彩。黑妮儿又尝试演新的角色,公演后,再次轰动汴梁。黑妮儿获得了当年的戏剧“梅花奖”,人称“豫东红脸王”。领奖回来,黑妮儿直接去了白家汤馆,把奖杯证书往白孩儿的怀里一塞,说:“从明儿个开始,我每天早上在你汤馆门

22、前唱一个小时戏,权当练嗓儿。不过,赏我一碗羊汤喝。”如今,在汴梁城,黑妮儿的腔,白孩儿的汤,依然是百姓喜欢的“两大好”。虽说唱戏的不再是黑妮儿,盛汤的也不再是白孩儿。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写汴梁人爱听梆子戏并介绍了梆子戏腔调特点,这既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又为下文黑妮儿的出场做了铺垫。B. 白孩儿喜欢听戏,为了能经常见到黑妮儿,用“白家鲜汤需现盛现喝,从不离店卖汤,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做了个借口。C. 小说中的人名很有特色,富有地域风味,“黑”“白”两姓相对立,黑妮儿虽名为“妮儿”却是男的,十分吸引读者。D. 末尾写唱戏的不是黑妮儿,做

23、汤的不是白孩儿,但汴梁百姓仍喜欢,突出了两者的技艺、品德都得到了传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8.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白孩儿的形象特征。9. “羊汤”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 B 8. 喜爱艺术,他喜欢黑妮儿的戏,场场不落。为人实在,他制作羊汤不掺假,工艺流程很到位,质量上乘。讲规矩,守原则,他对黑妮儿嫌天冷派人来买羊汤不理睬。扶危济困,善良热情,在黑妮儿发配落难时依然伸出援助之手,照料落难中的黑妮儿,并使之得以重返舞台。 9. 为“白孩儿”“黑妮儿”交往提供了契机。“白孩儿”“黑妮儿”是在喝羊汤时相互认识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黑妮儿”在羊汤的滋润下保持了演唱

24、的水平,迎来了艺术生命的春天。揭示小说的主旨。一碗羊汤体现了热情善良、坚持原则、解人危困的美好人性。【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B项,“为了能经常见到黑妮儿”,理解错误;原文说,“白孩儿听了,知是黑妮儿在耍大牌呢,就对来人说”,由此可知白孩儿这样说是为了让黑妮儿的艺术之路走得更踏实些。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概括

25、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文本内容,根据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其次,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句,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来评判人物性格;第三,通过事件综合起来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文中说“汴梁城有个叫白孩儿的,特喜欢黑妮儿的戏,场场不落”,可知白孩儿喜爱艺术,也喜欢黑妮儿的戏。依据文中对“白家汤馆”羊汤的介绍,“铁锅大灶,木柴烧锅,先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炖,自三更熬至日头露脸儿,汤浓肉烂,汁白如奶”,可知白孩儿为人实在,他制作羊汤不掺假,工艺流程很到位,质量上乘。当黑妮儿嫌天冷派人来买羊汤时,白孩儿对来人说,“回去告诉你师父,白家鲜汤需现盛现喝,从不离店卖汤,

26、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可见白孩儿是一个讲规矩、守原则的人。当白孩儿打听到黑妮儿被发配回老家祥符农村时,他伸出援助之手把黑妮儿接回了汴梁城,并每天给黑妮儿盛一碗头道鲜汤端过去,照料落难中的黑妮儿,并使之得以重返舞台,可见白孩儿身上具有扶危济困、善良热情的品质。【9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作答时,一般考虑以下三点:第一,从情节结构上看,是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或者与情节有关;第二,从人物上看,是不是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或者与人物有关;第三,从主题看,是不是能够揭示小说主旨,更好地表达主题。在小说中,“羊汤”为人物的交往提供了契机,白孩儿和黑妮儿是在喝羊汤时相互认识的,并因为羊汤让两人形象更

27、饱满。从情节上看,“羊汤”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两人因羊汤认识,后文黑妮儿在让人给自己买羊汤,以及白孩儿拒绝卖羊汤的情节,表现出二人的性格;黑妮儿因拒绝唱样板戏被发配回老家祥符农村时,白孩儿伸出援助之手把黑妮儿接回了汴梁城,并每天给黑妮儿盛一碗头道鲜汤端过去,在羊汤的滋润下,黑妮儿保持了演唱的水平,迎来了艺术生命的春天,这些情节都与羊汤有关。文章通过“羊汤”揭示了主旨;一碗羊汤也许并不名贵,可贵的是在黑妮儿和白孩儿身上体现的热情善良、坚持原则、解人危困的美好人性,这才是小说最想表达的主旨内容。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荆轲者,

28、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29、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原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原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原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原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嘿:同“默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

30、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B.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C.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D.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11. 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王位、皇位继位人。两汉,皇帝与诸侯王的继承人皆称“太子”,唯皇储称“皇太子”。汉以后,诸侯王的继承人改称“世

31、子”,“太子”成了皇位继承人独有的称呼。B.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宫变徵分别是宫音徵音的变调,羽声声调悲凉,变徵声调激愤。C. 卿,既可指古代君对臣的称谓,又可指古代对人的敬称。D.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又名“长短句”“诗余”,其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据篇幅有长调、中调、小令之分,如沁园春长沙是长调。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B. 文章开头写荆轲遭盖聂和鲁句践的怒目、怒叱,都不计较,这和史记中叙述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一样,意在表现他们“

32、含羞忍耻丈夫事,一朝之愤非良图”的励志精神。C. 荆轲与狗屠、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D. 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欣然应允并帮助太子劝说荆轲。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2)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2)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于燕市”“于

33、市中”为状语,表地点,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从语法关系来看,“酒酣以往”,“以往”意思是“以后”,指的是荆轲、狗屠以及高渐离喝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能分开,排除C项。句意: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狗屠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像身旁没有人样子。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羽声声调悲凉,变徵声调激愤”错误。“羽声”声调激愤,“变徵”声调悲凉。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错误。应为不被世人理解、不被重用的苦

34、恼。从文中来看,“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应是表现了荆轲不被世人理解的苦恼。因为上文几件事中他的表现会被世人误以为是胆小。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好”,爱好,喜好;“术”,剑术;“说”,游说。(2)“顷之”,一会儿,不久,“居顷之”,过些时候;“会”,适逢,恰逢;“亡归”,意思是逃归。参考译文: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到了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而后到了燕国,燕国人称呼他荆卿。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

35、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你们)试着去找找看吧,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主,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我前不久瞪眼摄服了他。”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博戏,争夺博局上的格道,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也就没有再见面。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一个燕国的狗屠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狗屠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像身旁没有人的

36、样子。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他为人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于是即刻起身,急忙出去了。太子送到门口,告诫说:“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都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田光弯着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

37、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说:“谨领教。”(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陆游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春。【注】陆游在1170年游历庐山,住留东林寺。宦游8年后,1178年宋孝宗召他东归,途经九江庐山麓,再次住宿东林寺。野碓(du):此处指田野间用水力春米的水碓。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以议论人诗,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行程,抒发了胸臆,表现了诗人一种旷达的情怀。B. 颔联

38、运用联想和拟人的手法,写得洒脱而含蓄,反映了诗人对热闹的东林寺的喜爱之情。C. 颈联“远客”是诗人自谓,他没想到今日又旧地重游,而且老僧还记得昔日相逢的情景。D. 尾联归于平静,“野碓无人夜自春”以动衬静,通过夜里水碓的声响衬托此时田野的宁静。15. 本诗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颈联用含蓄的笔法,写与老僧话旧,表现出诗人对东林寺的深厚感情以及倦于仕途的思想。尾联写山寺熟睡和野碓夜春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坦然超脱的情怀。【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要注意了解作者身

39、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热闹”理解有误,应为“幽静”。“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的意思是:借得一点天真,请来了西塞山前的月亮;与她床头对坐,一齐倾听东林寺里晨钟。此处有声衬无声,用“钟声”衬安静。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解答时可逐句分析句意,抓住关键词体会诗人的情感。注意结合词中标题、注释和词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词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

40、还要注意一般词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词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词句。本题中,“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诗人没想到今日又旧地重游,真是喜出望外,而且老僧还曾记得昔日相逢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东林寺的喜爱,与老僧故地重逢,感叹人生无常,从中含蓄的表现出诗人倦于仕途,委心任运的思想;“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我敞开窗儿睡了,是谁把我惊醒?原来远处的村野,还有水碓夜舂,以夜里水碓的声响衬托了夜的宁静,从而体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平和、坦然、超脱。【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

41、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译文:看尽江、湖、河、海;阅过千万山峰。小小的云梦泽薮,哪里会芥蒂在胸?借得一点天真,请来了西塞山前的月亮;与她床头对坐,一齐倾听东林寺里晨钟。我没有想到,在今天再访旧游踪;老僧却记得,八年前的热烈相逢。我敞开窗儿睡了,是谁把我惊醒?原来远处的村野,还有水碓夜舂。(三

42、)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习近平主席曾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两句就表达了革命青年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怀。(2)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写出痛苦的婚烟生活也该有个尽头,女子要与丈夫分离的诗句是“_,_”。(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答案】 (1). 指点江山 (2). 激扬文字 (3). 淇则有岸 (4). 隰则有泮 (5). 亦余心之所善兮 (6). 虽九死其犹未悔【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

43、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激”“淇”“隰”“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近日,黑人弗洛伊德死于警察暴力执法的事件,在全美各大城市掀起大规模抗议,成为上世纪中叶美国_的民权运动的回声。( ),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种族资本主义制度。警察针对黑人暴力执法的历史和种族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巩固密切相关,_着制度性种族歧视的执法和司法领域,也一直是美国黑人各种社会运动的主要战场。而在美国的种族资本主义进入新自由主义时代后,下层黑人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最大牺牲者破坏公物、随地大小便、乱穿马路等行为由于有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_成为

44、警察打击的对象。近年针对黑人的警察暴力事件以及系统性反抗非正义游行的频发都说明,这种歧视并未彻底根治。期待黑人境况的普遍改善仍旧是美国社会_的幻想。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如火如荼 浸透 频频 遥不可及B. 如火如荼 浸透 往往 望尘莫及C. 方兴未艾 渗透 往往 望尘莫及D. 方兴未艾 渗透 频频 望尘莫及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尽管民权运动推动了诸多议题的进步B. 黑人虽然推动了诸多议题的进步C. 民权运动不仅推动了诸多议题的进步D. 民权运动尽管推动了诸多议题的进步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

45、一项是( )A. 近年针对黑人警察的暴力事件以及反抗系统性非正义游行的频发都说明,这种歧视并未彻底根治。B. 近年针对黑人的警察暴力事件以及反抗系统性非正义游行的频发都说明,这种歧视并未根治。C. 近年针对黑人的警察暴力事件以及系统性反抗非正义游行的频发都说明,这种歧视并未根治。D. 近年针对黑人警察的暴力事件以及系统性反抗非正义游行的频发都说明,这种歧视并未彻底根治。【答案】17. A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茶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旺盛或热烈。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根据语境“在全

46、美各大城市掀起大规模抗议”,可见抗议活动气势旺盛,故应选用“如火如荼”。浸透:把物体浸入液体中使湿透;比喻饱含(某种思想感情等)。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人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这里形容的是“制度性种族歧视”,属于思想感情的范畴,故应选用“浸透”。频频:连续不断地。往往: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这里强调的是警察打击黑人的频繁,故应选用“频频”。遥不可及:指非常遥远而不可到达。望尘莫及;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这里用来形容“幻想”,说明是不可企及的目标,故应选用“遥不可及”。故选A。【18题详解】本题

47、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前句“成为上世纪民权运动的回声”,可见此处应填写的句子的主语“民权运动”,由此排除B项。根据后文“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种族资本主义制度”,可见前后主语都是“民权运动”,所以关联词“尽管”要放在主语“民权运动”的后面,由此排除A项。根据后文的关联词“却”,可知应选用“尽管”,与之构成转折关系,由此排除C项。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赘余,“彻底”和“根治”词义重复,应删去“彻底”,排除A项、D项。二是语序颠倒,“系统性反抗”应改为“反抗系统性”,由此排除C项。故选B。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

48、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_。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从网红主播“带货”到业界名人亲自出场,再到各种老字号纷纷入驻直播平台,直播带货成为新的风口。_。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以安心、放心。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_,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答案】 (1). 直播带货风头正劲 (2). 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3). 产品质量和服务有

49、没有保障【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其次要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再次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最后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本题中,第空,根据前文提到的“一种新的零售模式”和后文出现的“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凸显

50、”,可见此处应填写“直播带货风头正劲”。第空,根据后文的“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可见这些都是对第空的具体阐释,因此此处应填写“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第空,根据前文“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以安心、放心”,可见让消费者安心、放心的还是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根据后文“会不会”,可见此处要填写“两面对两面”的句子,应填写“产品质量和服务有没有保障”。最后还要注意检查字数。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

51、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8月5日0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8月5日08时至6日08时,四川中部和东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重庆西部、北京东部、河北东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西藏东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南部地区有大到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气象部门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及时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答案】中央气象台8月5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四川等14省市将有大到暴雨,并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暴雨防御工作。【解析

52、】【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的能力。这是一段关于天气的新闻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是新闻的主要内容,主要信息有“8月5日0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具体天气情况是“四川中部和东部海南岛南部地区有大到暴雨”,可以概括为“四川等14省市将有大到暴雨”;第二句具有概括性的信息是“气象部门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据此,根据字数的要求筛选概括即可。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

53、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答案】例文重回边城关于传统文化的回归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座桃花源,那儿和谐美好,民风淳朴,牛活怡然。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远离世俗喧嚣,充满自然、风俗和人性之美。然而社会飞速发展,现代文明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席卷了我们许多的传统美德,冲击了我们许多

54、的传统文化。震惊国人的“小悦悦事件”,令人愤慨的“彭字案”,让人痛心的“马加爵案”一桩桩令人不忍直视的丑闻清楚地摆在国人面前,控诉着社会道德的滑坡。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人过于浮躁,迷失了本心,古朴的社会风气逐渐变淡走远。可喜的是,不久前,网友把一些淳朴的?老规矩?贴在网上,呼唤传统礼仪和美德的回归。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古老的民族传统重新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了热议。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淳厚古朴的社会风尚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望重建民族的道德风尚。不由得想起边城,那个安宁美好的湘西占城,环山绕水,民俗原始而自然。一座座吊脚楼以及热情友好的湘西人民向我们展示了多么和谐恬然、古色古香

55、的画面。翠翠坐在门前白塔下看着夕阳一点一点落下,困了便和那条大黄狗一同睡去,这样的情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一座边城,沈从文所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不正是我们如今的社会所需要的吗?历史在断裂的同时总试图保持一份延续,因为人类需要心灵的寄托,人类需要栖息的精神家园。?老规矩?的重新回归就是明证。我们需要重建承继传统,重新唤醒民众灵魂与人性之美。守护这份传统,保有这份人性,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社会找到心灵的栖息地,让诚信、友爱、礼貌等如一泓清泉,去抵御外界带来的污浊和焦躁。我相信有一天.我们将回到边城,那个宁静美丽的世外桃源。或许,我们也可以和翠翠一样,坐在那座白塔下,静静地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解析】试题分析:大作文真正的核心,在于考生们关注时代、思考生活的意识是否强烈和主动。今年题目中同样也预留了这样的空间。“老规矩”这个材料话题,与之前央视的“家风”节目一脉相承,说穿了也就是高考改革方案中一直在强调的“传统”,这个题目同时勾连了“传统”与“现实”,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观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应该如何被对待”的老话题,只要考生关注生活中存在的具体事件、思潮与现象,并且思考它与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那么这篇作文一定能得到高分。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