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课时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宋明理学: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开创;朱熹的理学思想与地位;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2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的思想批判;唐甄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宋明理学1.理学的创立(1)背景(2)创立:北宋时期,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创立了一种新儒学体系理学。2成熟(1)标志: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表现(3)影响:朱熹的思想
2、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3发展(1)标志: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表现4评价(1)积极(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巧记速记史观史论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和评价要一分为二,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气节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实录理学的出现,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过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李贽(1)生活背景:出生于古
3、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泉州地区。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2)思想主张2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遗书政治思想“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君臣平等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历史运动“势之必然”生活背景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学 说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动者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经济思想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评 价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具
4、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3.唐甄(1)成就:清初经世致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著有潜书。(2)思想特点:对专制君主大胆批判。(3)影响: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法点睛 明清思想家及观点概括为巧记速记儒家思想发展过程儒家一条线,千万别忘记。春秋末创立,战国成大器(蔚然大宗)。秦朝受打击,汉武帝正统立。宋明很讲“理”(理学),明清现生机。康氏(康有为)曾改造,陈氏(陈独秀)大力批。史观史论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并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实录一思想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起到导航的作用,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是时代的
5、产物,但时代的贫瘠土壤又决定了其不可能推动社会的转型,只能起到呼唤的作用。实录二指出“工商皆本”,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宋明理学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统治地位随着道教、佛教的传播而受到削弱。在唐代以来的儒学复兴运动中兴起了理学,北宋五子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南宋朱熹更是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使其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陆王“心学”的出现则标志着理学走向了极端。角度1 程朱理学的内涵提示:(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气。(2)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3)存天理,灭人欲。(4)格物致知,贯通
6、明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角度2 理学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提示:(1)历史原因魏晋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三家出现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趋势,到唐宋时期,三教并行使官方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他们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2)社会因素政治上:两宋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思想上: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角度 宋明理学(2010浙江
7、文综,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点拨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分析。人民版必修3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讲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
8、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答案B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张子语录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答案(1)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的目的。(2)朱熹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而实际上就是“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
9、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他实际上是要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如此就会天下太平。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明清之际,伴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对理学的批判中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工商皆本”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传统儒学得到新发展,影响深远。角度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提示:(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角
10、度 明末清初的思想(2011课标,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点拨题干材料“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天下为公”的民主思想,故答案为C项。A项体现的是民族意识,应排除;B、D两项体现的是民本思想,排除。答案C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
11、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材料三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圣训。顾炎武请回答:(1)结合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2)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上述认识产生的社会根源。(3)上述认识对我国经济思想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时代背景的理解。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材料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并注意把他们的思想主张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答案(1)都肯定了人的私欲。(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
12、了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资财产的占有欲望日益强烈。(3)肯定了人的私欲,使人们逐渐抛弃旧的重农抑商的观念,产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5年14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第一层级考情感悟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属于课标、考纲规定的重点内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四大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思想,明清儒家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是考查的主要方向 非选择题呈现形式较多,福建、广东、江苏、山东都以非选择题形式命题第二层级深层探秘从历史角度:带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未能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政治构想,也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并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现实角度:反对专制,提倡“众治”
13、的民主趋向;“反对空谈,面对现实”的实学思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治国救民理念,对近代民主革命的兴起甚至现代文明的发展都起到启迪作用对理学的评价对理学的批判【示范1】(南平模拟)“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上述材料是对理学的 ()。A赞扬 B批判C有赞扬、有批判 D发挥答案B【示范2】(石家庄模拟)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主张()。A人文主义 B仁爱精神 C尊重人性 D个人主义解析材料说明了李贽承认人的
14、吃穿等自然正当需求和人自私的天性,反对理学的泯灭人性的虚假说教,体现了尊重人性的本质特征。B、D两项明显错误;人文主义在尊重人性的同时,更加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答案C第一层级考情感悟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属于课标、考纲规定的重点内容结合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理学的兴起和基本主张;从儒学自身的趋时更新和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方面归纳历史意义 江苏、广东以非选择题形式呈现,上海、山东、全国文综也在此处命题第二层级深层探秘从历史角度: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确立了以道德为主体的独立性,对培养人的气节情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
15、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现实角度:时至今日,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着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程朱理学的基本思想程朱理学的历史影响【示范3】 (厦门月考)从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到2011年的“地沟油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愤论:“真是伤天理了”,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这里的“伤天理”在古代主要是指()。A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B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C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 D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定时间是“古代”。根据所学知识,这里的“理”或“天理”,一般是指以“三
16、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封建伦理道德。D项符合题意。答案D【示范4】 (湖南联考)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朱熹对儒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儿童”“习惯”“行为规范”等词语,可以得出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第一层级考情感悟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属于课标重点内容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以及与程朱理学在世界本原和世界认知方式
17、上的比较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区域以选择题为主要呈现形式,浙江、广东、江苏、课标全国卷在此处命题第二层级深层探秘从历史角度:在形式上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理论框架,重新建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为基本范畴的心学理论体系从现实角度:“致良知”高扬人的价值与地位,突出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过程中对认知活动的正确总结:知行合一,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陆王心学的内涵陆王心学的思想【示范5】 (铜川质检)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理学、心学不同的掌握程度。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对探究理的方法认识不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所以答案为A项。答案A【示范6】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促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答案C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