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内环境的稳态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人体和动物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3.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3)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许多离子和其他物质。(4)作用:绝大多数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4.连一连: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组织细胞a.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管壁细胞b.组织液、淋巴液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c.淋巴液、血浆血细胞d.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e.血浆提示:da-b-e-c草履虫等单
2、细胞生物有没有内环境?提示:没有。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二、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负反馈调节1.稳态: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判一判:基于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知识点的理解判断下列实例正误:(1)血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小。()(2)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3)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提示: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浆中的缓冲对存在,血浆pH只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4
3、)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H2CO3等物质有关。()(5)健康成年人内环境的温度应始终在37 。()提示:健康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也会在较小范围内波动,维持相对恒定。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提示: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Na+和Cl-的微粒数远高于蛋白质,即使在含蛋白质较多的血浆中也是如此,渗透压与微粒数目相关,微粒数越多,渗透压越大。3.探究实验:比较清水、缓冲液和体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向清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内环境pH相
4、对稳定的机制。(2)方法步骤: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活、机体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5.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在维持机体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三、细胞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人和多细胞动物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大系统: 生理功能:主要是将代谢废物如尿素等随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体液渗透压平衡和内环境稳定。(4)循环系统:参与人体的内外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某同学上学时,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这种做法为什么对身体健康不利?提示:很少喝水会使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造成内环境稳态失调。关键能力合作学
5、习知识点一 人体和动物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1.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血管和心脏中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内生活的细胞血细胞绝大多数细胞淋巴细胞等成分来源从消化道吸收而来从组织液回渗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动脉汇入主要是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渗入从消化道吸收而来化学成分90%的水,其余包括各种营养物质、O2、激素、代谢废物、CO2除蛋白质较少外,其他与血浆相近除蛋白质较少外,其他与血浆相近2.三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模式图:【知识拓展】内环境成分之间“方向”的提示(1)双向物质交换: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分布于组织间隙,
6、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2)单向物质交换:淋巴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淋巴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3.内环境的成分和代谢的判定:成分代谢可以存在营养物质:O2、水、葡萄糖、氨基酸、甘油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缓冲物质发挥作用:乳酸和碳酸氢钠作用代谢废物:尿素、CO2不会存在的细胞内特有的:血
7、红蛋白、呼吸酶、解旋酶激素、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细胞呼吸各个阶段均发生在细胞内质膜上的成分:载体、受体人体外部环境中的成分:消化酶、尿液、泪液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纤维素、麦芽糖特别提醒:血液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属于体液。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血液、血浆、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关系:(1)烫伤比较严重会起水泡,水泡的成
8、分是什么?会不会自己消失?(科学思维)提示:组织液,会消失。时间长了,过多的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还有一部分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2)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思维)提示:正是由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存在相互转换关系,所以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021牡丹江高二检测)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 B.体液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中的各种物质,小部分被吸收,大部分被吸收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中,中NaHCO3与之发生
9、作用使pH基本稳定【解题思维】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解析】选D。图中: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人体的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血浆中含激素、尿素、CO2等物质,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中的成分,B错误;组织液中的物质,小部分被吸收,大部分被吸收,C错误;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中,中NaHCO3与之发生中和作用,使pH基本稳定,D正确。【审答误区】常见以下两种错误:(1)不明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中的成分。(2)不清楚组织液与血浆的物质转化,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浆。【方法规律】根据液体位置判断
10、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021益阳高二检测)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分子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血浆D.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都能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吸收【解析】选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无机盐离子,A错误;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B正确;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血浆,C正确;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都能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吸收,D正确。【补偿
11、训练】1.(2021商洛高二检测)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物质都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物质都能渗入毛细血管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 D.淋巴液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解析】选C。血浆中的物质选择性渗出毛细血管壁可形成组织液,A错误;组织液中的物质选择性渗入毛细血管可形成血浆,B错误;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可形成淋巴液,C正确;淋巴液不能形成组织液,D错误。2.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C.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D.消化道内
12、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解析】选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A正确;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所以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B正确;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不是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C项错误;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其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D正确。知识点二 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负反馈调节1.内环境稳态的要点:实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正常运行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有一定限度意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影响因素外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内因体内细胞不断
13、进行的代谢活动特别提醒:稳态的维持不仅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参与,还需要其他器官和系统的参与。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2.渗透压:(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2)影响因素:部位影响因素血浆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90%以上来源于Na+和Cl-(3)高低判断:(4)组织水肿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知识拓展】 组织水肿(1)概念:又称浮肿,组织间隙中积累的组织液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肿胀症状,组织水肿与血浆、组织液的渗透压有密切关系。(2)实质:组织液总量增加。(3)原因:
14、渗透压失衡,即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子大量进入组织液。3.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1)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2)酸碱缓冲物质:调节血浆pH的物质,如H2CO3/HC和H2P/HP。(3)调节过程(以H2CO3/HC缓冲对为例)4.常见稳态失调实例分析:化学成分失衡血浆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水肿尿素含量升高尿毒症缺O2乳酸中毒血糖失衡低血糖或糖尿病理化性质失衡pH失调酸中毒或碱中毒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发烧5.
15、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结果分析:组别图示结果对自来水的处理滴加HCl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说明:因不同地区自来水的差异,起始pH不一定都是7)对缓冲液的处理无论是滴加HCl溶液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物材料的起始pH不一定正好是7,如动物血浆)对生物材料的处理结果分析在一定范围内,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这说明生物材料含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特别提醒:加入HCl或者NaOH溶液时要逐滴加入,轻轻摇动烧杯,严格控制滴数,5滴测一次pH。实验中3次充分冲洗烧杯。目的是防止之前使用
16、的实验材料干扰实验结果。(1)感冒发烧时常感觉浑身酸痛、食欲不振,试分析其原因。(科学思维)提示:发烧的时候由于体温升高,机体的代谢速率会增快。为了满足能量的需求,就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这些乳酸很容易堆积在肌肉中,导致浑身酸痛。体温较高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食欲。(2)某人吃饺子时,食用了大量的食醋,但其内环境中的pH并未明显下降。试解释其原因。(生命观念)提示: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调节血浆pH,使其保持相对稳定。(2021平顶山高二检测)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家兔的血浆中是否含有缓冲物质,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甲组乙组步骤1每组取两支试管,编为1号、2号步骤2两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5 mL)
17、的缓冲液、家兔血浆两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1 mL)的缓冲液、家兔血浆步骤3加等量(1 mL)的Na2CO3溶液加等量(1 mL)的乳酸步骤4测量pH并记录结果甲组的1号和2号pH差异不大,乙组的1号和2号pH差异也不大;甲组和乙组的1号pH差异较大,甲组和乙组的2号pH差异也较大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表明家兔血浆对酸和碱的缓冲效果均较弱B.该实验严格遵循对照原则,但没有严格遵循等量原则C.该实验在添加酸或碱之前应测量家兔血浆和缓冲液的pH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添加的缓冲液和家兔血浆的体积【解题思维】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解析】选C。甲组和乙组的1号pH差异较大,不能说
18、明血浆对酸和碱的缓冲效果均较弱,A错误;该实验缺少空白对照组,即蒸馏水组,B错误;在添加酸或碱之前应检测家兔血浆和缓冲液的pH,C正确;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添加的酸或碱溶液,D错误。【审答误区】解答本题存在以下错误:审题不细,题目明确说明“探究家兔的血浆中是否含有缓冲物质”,因此该实验应有蒸馏水对照组,若题意理解出现偏差,会导致答案误选B项。(2021荆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管中的药物需要经过组织液才能进入肌细胞 B.心肌细胞的CO2浓度低于内环境中CO2的浓度 C.内环境的成分中,有尿素和纤维蛋白原 D.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19、【解析】选B。血管中的药物从血浆可以进入组织液,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A正确;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细胞内的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B错误;尿素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会从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纤维蛋白原属于血浆蛋白,两者都属于内环境成分,C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可以增加组织液中溶质的微粒数,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强,吸引的水分子越多,从而引起组织肿胀,D正确。【补偿训练】 (2021南平高二检测)组织间隙液体过多引起全身或身体一部分脓肿的症状为组织水肿。下列情况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毛细淋巴管阻塞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C.组织液中蛋
20、白质含量增加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解析】选B。毛细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A不符合题意;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回流增强,组织间隙液体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现象,B符合题意;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吸水造成水肿,C不符合题意;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不符合题意。知识点三 细胞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1.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1)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2)O2进入细胞内被利用:(3)CO2排出体外与O2进入细胞内所经历的途径正好相反。(4)尿素等代谢
21、废物排出体外: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2)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3)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4)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如图所示:特别提醒:物质进出组织细胞时,考虑其运输方式判断浓度大小:O2、CO2均是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所以内环境中O2浓度高于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CO2浓度高于内环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不是细胞
22、代谢的主要场所。正常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如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包括B.血浆中的O2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C.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只含有尿素和尿酸【解题思维】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解析】选B。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A错误;血浆中的O2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正确;血浆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但不含血红蛋白,C错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除了含有尿素和尿酸外,还含有无机盐等,D错误。【审答误区】解答本题存在以下错误:(1)识图错
23、误,不能正确区分各液体名称,易误选A项。(2)辨别血浆中的化学成分出现错误,会导致答案误选C项。(2021酒泉高二检测)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B.内环境之间均可以发生相互渗透与扩散C.图中过程需要皮肤、泌尿系统等参与才能完成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解析】选C。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A错误;血浆与组织液可以发生相互渗透与扩散,但淋巴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不能发生相互渗透和扩散,B错误;题图中过程需要皮肤、泌尿系统等参与才能完成,C正确;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保持相对稳定
24、,而不是稳定不变,D错误。【补偿训练】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B体液是_,经过循环它由_汇入C中。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_。(3)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_、等离子有关。(4)如果代表O2,由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_(系统)协助完成。【解析】(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图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D细胞内液;绝大多数细胞周围的液体是A组织液,故组织液是体
25、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B体液是单方向流动的,故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它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C血浆中。血浆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C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pH的调节依赖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故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等离子有关。(4)如果代表O2,由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协助完成。答案:(1)D细胞内液A组织液(2)淋巴左右锁骨下静脉C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或B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无机盐、蛋白质(4)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界
26、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_。人体内的液体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内环境中含有尿素、激素等化学成分组织液和淋巴液可以相互渗透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内环境中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解析】选。人体内的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中,错误;尿素由组织细胞经过细胞代谢后释放到组织液中,激素由分泌细胞直接释放到血液(血浆)中,二者均存在于内环境中,正确;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液,淋巴液最终回流到血浆中,不能形成组织液,错误;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错误;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正确。2.(2021福
27、州高二检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和尿素等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剧烈运动后,通过等离子维持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D.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解析】选D。葡萄糖和尿素可在血浆中运输,因而存在于内环境中,A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内环境中的、等离子参与维持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C正确;CO2产生于细胞,向细胞外顺浓度梯度扩散,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通常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3.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
28、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状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D.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解析】选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镰状细胞贫血症是因为基因突变造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异常,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丙和乙中蛋白质含量均低于血浆(甲),氧气是从血浆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的,所以组织液中氧气含量也低于血浆,C正确;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随胰液由导管直接运输到小肠,不会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D错误。4.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HCl和NaOH溶液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
29、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HCl或NaOH溶液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溶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解析】选D。A、B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HCl或NaOH溶液后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溶液很接近。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5.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
30、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选C。0.9%NaCl溶液是血浆的等渗溶液,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不会导致血浆渗透压的变化,A项、D项错误;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直接增加了血浆量,机体通过水盐平衡调节,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可以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项正确;若仅排出相应量的水,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不能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项错误。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
31、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解析】选D。单细胞动物是单个细胞构成的生命体,即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项正确;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B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一旦失调,细胞代谢就会紊乱,C项正确;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如蛙的皮肤细胞可以直接从外界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D项错误。7.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各系统功能的联系。请据图回答:(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_系统处理后才能
32、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_的物质。由泌尿系统排出的中,主要成分包括_。(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_系统和_系统的参与。进行气体交换时,呼吸系统从外界环境吸入的所示的气体中,机体需要的主要成分是_,向外界环境排出的所示的气体中,主要废物是_。(3)人体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_才能完成。【解析】(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没有被吸收的物质最后以粪便的形式由大肠排出,因此是未被吸收的物质。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尿液,其中主要成分包括尿素等废物、水和无机盐。(2)无机环境中的氧气被呼吸系统吸入后进入循环系统
33、,由循环系统运输到机体的各部位,进而被组织细胞利用,而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先进入循环系统,再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进而排到外界环境中。可见,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参与。进行气体交换时,呼吸系统从外界环境吸入的所示的气体中,机体需要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向外界环境排出的所示的气体中,主要废物是二氧化碳。(3)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1)消化未被吸收尿素等废物、水和无机盐(2)呼吸循环氧气二氧化碳(3)内环境素养发展创新应用 脱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可致少尿或无尿,从而影响钾的排出。若持续补钾(或食物中钾含量持续较高),
34、易导致高钾血症,且常伴有酸中毒。探究:(1)为了探究长期高钾饮食是否会造成高钾血症,将血钾正常的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高钾饮食和正常饮食。该探究实验要考虑的无关变量有哪些?(科学探究)提示:志愿者的年龄、性别、运动量、饮水量,血钾测量时间,高钾饮食组的给钾量等。(2)临床上治疗高钾血症时,治疗方案中含有停用含钾的食物或药物、供给患者高糖高脂饮食或采用静脉注射营养的步骤,其原因是什么?(科学思维)提示:这样既可减少食物中钾的来源,又能确保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3)请举出两个例子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科学思维)提示:适宜的温度、pH是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适宜浓度的血糖、适宜的血液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证;适宜的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