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岳麓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45570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岳麓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5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岳麓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B)A政府实行了新经济政策B苏维埃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C苏联正处于卫国战争时期D国家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在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府幻想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导致农民的不满,出现了经济发展停滞、生产萎缩等一些现象,故B项正确。2(2019河北保定调研)1921年,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

2、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1922年,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社会主义“已经不是一个遥远未来”“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了日常生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这表明列宁(C)A不断丰富新经济政策的内涵B否定了经济政策的连续性C看到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解析: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肯定了新经济政策积极作用,与其内涵无关,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反映出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列宁看到了利用新经济政策推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

3、产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3(2019河南许昌、平顶山模拟)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的工业产值仅为1913年的七分之一,农业产值仅为战前的三分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当时的苏维埃政府(D)A决定在分配领域实施实物配给制B试图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准备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允许吸引外资和发展合资企业解析:苏俄在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早在1919年就开始执行,故A项错误;苏俄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在1928年前后才开始执行的,这也与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相符,故B项错误;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这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此时苏俄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经济困难,在很大

4、程度上就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下单一的公有化和共产化,必须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故D项正确。4(2019河北衡水模拟)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C)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解析:据材料“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结合时间“1923年”可知,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对新经

5、济政策产生怀疑,故C项正确。5(2019广东湛江调研)1921年苏俄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为经济长远发展准备计划、为落实当年的经济计划提供可操作的方案。此后,该组织提供的计划数字越来越重要,到1926年,已经成为中央委员会决策的重要依据。据此可知当时苏俄(联)(B)A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行政体制与经济政策存在矛盾C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D经济建设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解析:根据所学,20世纪30年代中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故A项错误;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设立,体现了计划性的一面,而当时新经济政策鼓励市场货币手段发展经济,越来越重要的计划与新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的矛盾,故B项正确;计划委

6、员会体现的是苏俄对经济发展的关注,不能反映国际形势的情况,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的计划性,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故D项错误。6(2019江西六校联考)20世纪30至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这表明(D)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世界潮流B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D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得到一定肯定解析:西方经济学家研究苏联和推崇苏联模式,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当西方经济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苏联模式逐渐形

7、成并且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突出成就,因而苏联模式受到了关注,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能从题干中得出,题干仅仅在说“研究苏联”,故排除A项;B、C两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7(2019山东青岛调研)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该现象反映了(C)A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余粮征集制的扩大解析:私有土地的存在说明并不是单一的公

8、有制,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政策是收取农业税,故B项错误;材料呈现的集体农庄,生产积极性不高,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斯大林模式,而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征集制),故D项错误。8(2019河南濮阳模拟)下图为苏联经济阶段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下图说明苏联(C)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实现B农业集体化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C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D经济体制改革减缓了经济增长速度解析:根据题目中柱形图的变化得出:从20年代到30年代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上升,从30年代到50年代年平均增长率下降,A项表述不全面,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不全面,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20年代到30年代经济增长是因

9、为新经济政策,30年代到50年代经济下降是因为斯大林体制,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不全面,故D项错误。9(2019豫西南示范校联考)1956年春,苏共中央决定对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上述措施旨在(D)A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B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C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D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析:“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没有改变农庄的经营方式,故A项错误;“集体农庄”本身就是集体化的方式,故B项错误;“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只不过在收入分配方式上更加灵活而已,没有改

10、变国家的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可以使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10(2019江西阶段性检测)有研究者指出,赫鲁晓夫“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该观点意在说明赫鲁晓夫(C)A建立了新的官僚政治体制B加强苏联政治经济的集权C不自觉地延续斯大林模式D改革使苏联经济失去活力解析:材料主旨阐述赫鲁晓夫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突出为了加强苏联政治经济的集权,所采用的

11、手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表明赫鲁晓夫并未打算扫除斯大林模式,反而充分利用了斯大林模式,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赫鲁晓夫改革的手段,未体现改革结果,故D项错误。11(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模拟)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苏共二十三大连选连任的中央委员达79.4%。到二十五大,连选连任者比例更上升到83.4%,而二十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竟然是二十五大的原班人马,勃列日涅夫此举直接导致(D)A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 B经济增长开始逐年下降C

12、决策权利向个人集中 D干部队伍从稳定到僵化解析:材料反映干部队伍更新幅度小,而不是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苏联干部队伍的信息,与经济建设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决策权利向个人集中,而是强调干部队伍从稳定到僵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干部更新幅度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但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会演变为“僵化”,故D项正确。12(2019河南中原名校考评)1993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难以决断的岁月一书中写道:“经济方面的改革,如果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方面开始改革,也就是从最有效、最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途径进行改革,

13、那就要好得多。”这说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C)A需转变经济管理关系 B突破了斯大林模式C突破口选择不当 D需要优化经济结构解析:材料中戈尔巴乔夫反思经济改革应该选择“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方面开始改革”,即选对经济改革的突破口,与经济管理关系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经济改革的突破口,无法推断是否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正确选择经济改革的突破口,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经济改革的突破口,与优化经济结构无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9开封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

14、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改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

15、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这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形成的原因。(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式的经济”是什么?给苏联发展带来的严重问题有哪些?(16分)解析:第(1)问,由“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

16、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可知,小农经济占优势;材料“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体现了苏联迅速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最后联系所学知识,从国防方面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式的经济”指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问题”依据材料进行概括,提炼要点即可。答案:(1)原因:小农经济占优势;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加强国防的需要;为了迅速改变国家工业落后的面貌。(2)“苏联式的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压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妨碍了现代科学技

17、术发展;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14(2019湖南长沙考评)苏联的五年计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进行经济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如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到震惊。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却似乎

18、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不发达世界中前殖民地各民族的反应则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远没有获得经济独立。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发表声明说:“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

19、难。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关于五年计划的观点。(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本题是开放探究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有两个方面:第一,必须明确观点,没有观点不得分,在选取观点的过程中,一定要寻找便于论证的角度;第二,论据必须充分,且与观点保持统一,能够充分说明观点的正确性,所列举的论据层次和逻辑要清晰。答案:观点论证五年计划导致苏联物质生活贫困,束缚个人的发展和解放苏联公民受到严重的剥削,生活水平低下;苏联公民缺乏个人自由、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所有交流媒介受到严格的控制五年计划促进了苏联的强大,同时它的巨大成就使其成为发展中国家效仿的对象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影响中国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五年计划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面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借鉴了苏联的做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