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提升作业(五)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5临沂模拟)下列哪一条约废止了广东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为外商经济入侵大开便利之门()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解析】选A。广东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是在鸦片战争之前,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协商关税,从而废止了此特权,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加固训练】(2014西城区模拟)“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该评价适用于()A.抗日战争B.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北伐战争【解析】选B。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是封建
2、国家,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故B正确。甲午战争时已开展洋务运动,有了新式武器,排除C。A、D事件发生时,已经建立了国民政府,不是中世纪的政府。2.(2015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黄爵滋曾经指出:“鸦片之害,其终不能禁乎?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吸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可见,黄爵滋认为禁烟应()A.严控对外贸易B.严惩吸食人员C.提高关税税率D.严打贩烟分子【解析】选B。由“无吸食,自无兴贩”,可判断作者认为禁烟的关键是严惩吸食鸦片的人员,故选B项。【加固训练】(2014新余模拟)学
3、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解析】选C。题干中“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的信息说明,禁烟运动是战争诱因,故C项正确。【拓展延伸】鸦片战争与禁烟运动的关系禁烟运动只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根本原因是英国要保护自由贸易和扩大海外市场。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只要清政府一天不放弃锁国
4、政策,英国的贸易权益得不到保障,双方的矛盾总有一天会激化到开战的程度,只是时间不同而已。3.(2015武汉调研)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解析】选C。清政府曾全面回绝列强要求说法绝对,故A错误;清政府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的说法错误,故B错误;依据材料中“如约者
5、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要求对方也守约”等信息说明随着国门被打开,清政府在与外国的交往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关系上逐渐近代化,故C正确;D“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4.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A.掀起瓜分狂潮B.要求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D.希望利益均沾【解析】选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列强并未掀起瓜分狂潮,故A项错误;从列强角度来看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B项正确。【拓展延伸】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1)中国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家庭手工业的
6、生产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家庭需要甚至还有盈余,故不特别需要西方的商品。(2)当时开放程度不高,小农经济也没有大规模解体,其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较为强烈。(3)当时外国资本还未取得更多的特权和利益。5.(2015广东七校联考)右图是漫画“文明人”的行径,此漫画揭露的罪行是()A.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B.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C.日俄争夺中国东北D.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城【解析】选B。从漫画内容可以看出,英法抢劫圆明园,而这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B项正确;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应是日俄战争,不涉及圆明园问题,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城不仅仅是“两个文明人”,故D项
7、错误。6.(2015湖北联考)民族主义只有在短暂的时期内变得极为重要,即在民族建构、政府、外部威胁、领土争议,或内部受到敌对族群或文化群体的主宰危机时,民族主义才显得极为重要。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时期是()A.鸦片战争后B.甲午战争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抗日战争后【解析】选B。此题强调最能反映民族主义的重要性的时期,也就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C错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民族危机最严重,故B正确;抗日战争后进行的解放战争主要是国共两党的内战,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故D错误。【加固训练】(2014
8、徐州模拟)“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接着又完全吞并了这个国家。”这场战争是指()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C.九一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解析】选A。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军队“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军事实力提高,1894年在朝鲜平壤战役中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故A项正确。7.(2015皖南八校联考)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
9、()A.北京条约的签订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马关条约的签订D.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解析】选C。马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了沙市、重庆等通商口岸,使日本的侵略势力深入长江中上游。8.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B.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选C。图片反映的是开辟通商口岸不属于领土主权的破坏,故A错误;通商口岸不能说明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故B错误;左面图片显示通商口岸在沿海,右面图片反映通商口岸在长江沿岸,从而说明列
10、强侵略势力由沿海到内地,故C正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错误。9.(2015长郡中学模拟)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此种观点的本质是()A.认为战争有助于中国开化B.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C.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解析】选D。战争有助于中国开化,是“文明和野蛮之战”,并不是观点的本质,故A项错误;文明冲突
11、掩盖了侵略的罪行,故B、C项错误;日本为了掩盖侵略中国的罪行,主观地用文明冲突来解释,故D项正确。10.最近,一些学者针对史学界长期存在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观点提出疑问。切断清军、联军的交通与通讯,是义和团破坏电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观点说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时要()A.根据立场确定观点B.坚持采用革命史观C.透过现象深入本质D.正确对待西方文明【解析】选C。从表面上看义和团破坏电线是盲目排外,但其本质是出于反侵略斗争的需要,应该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故C项正确。【拓展延伸】“扶清灭洋”口号的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
12、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这个口号并不是经过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后提出来的。因此,它既是中外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11.(2015南京摸底)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中日甲午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解析】选C。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主要是英法联军,没有俄国军队,故A错误;中日甲午战争侵略中国的是日本,也没有俄国军队,故B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3、“八国联军”包括俄国,故C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侵略中国的主要是日本,故D错误。12.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解析】选C。从“20世纪的大幕拉开”“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可以看出,这是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最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拓展延伸】对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理解(1)
14、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2)设置特殊性质的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3)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力。(4)严厉“惩凶”,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5)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永远奴役中国人民。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偶然与必然工业革命英国明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材料二破坏与建设有人说,如果没有美国打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过渡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美国对日本侵略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15、给日本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材料三侵略与学习甲午战争之前,相对来讲,两国之间算是比较平等的。但是甲午以后这种局面就改变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那么大的转折,这跟两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经验教训不能够轻易忘掉,不过,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以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1)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一中的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10分)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50字左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3)根据材料三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结合20世纪上半期有关史实
16、说明为什么日本也输了。有人说“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从现代化角度谈谈你的理解。(8分)【解析】第(1)题,首先理清四个词语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试着分析其中的必然和偶然因素。如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积极向外扩张。明清时期的中国腐朽落后,特别是禁烟运动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借口。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是必然因素,禁烟运动只是偶然因素。第(2)题,美国侵略日本具有双重性:破坏性和建设性。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观点。第(3)题,“日本输了”着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的方面分析理解;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的现代化方面谈谈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答案:(1)
17、写作示例: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使英国迫切需要尽可能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英国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中国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必然)。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偶然)。(10分)(2)观点一:破坏性。美国打开日本的大门使日本的领土、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日本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观点二:建设性。美国对日本侵略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促使了新思想的产生,推动了日本改革,从而使日本
18、开始向现代社会过渡。观点三:二者兼而有之。破坏性,理由参考观点一;建设性,理由参考观点二。(观点合理,言之有理即可。8分)(3)原因:经过甲午战争日本割占了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拿到中国2亿两的赔款,很快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就导致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4分)理解:政治: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经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思想: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中国人进一步向西方学习,产生了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潮、民主科学思想等,进一步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4分)14.(2015湛
19、江调研)(26分)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桥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韩国国定教科书材料二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
20、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1)据材料一说明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因。(3分)(2)据材料指出韩、日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15分)(3)扶桑版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清战争”的阐述,哪些是中国史学界认可的事实?哪里又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8分)【解析】第(1)题主要原因应该抓住中日甲午战争对朝鲜的影响来分析,可得出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第(2)题第一问中对东亚的影响抓住材料一中“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和材料二中“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
21、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的信息可归纳出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秩序崩溃,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对世界的影响从材料二中“其后,列强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等信息可得出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二问对中国的冲击可从甲午战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发生的变化来分析。第(3)题第一问从甲午战争的结果、影响来分析,可得出日本战胜东亚大国中国,让世界大吃一惊;以此为转机,“列强”以租借地形式开始瓜分中国;第二问不能接受的事实,抓住材料二中“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的信息,可以看出其教科书把列强瓜分中国写为“进入中国”,同时丝毫看不到日本对侵占
22、中国领土的批判和反省。答案:(1)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3分)(2)对东亚的影响: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秩序崩溃;(2分)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2分)对世界的影响: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分)对大清王朝的冲击:清政府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分)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2分)清朝的领土和主权遭受严重损失,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巨额赔款使国力进一步衰弱;(2分)中国人在精神和信心上开始抛弃清王朝,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2分)(3)认可的:日本战胜东亚大国中国,让世界大吃一惊;以此为转机,“列强”以租借地形式开始瓜分中国。(4分)不能接受的:把列强瓜分中国写为“进入中国”,同时丝毫看不到日本对侵占中国领土(辽东半岛和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批判和反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