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专题二 师说(第一课时)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45454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专题二 师说(第一课时)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专题二 师说(第一课时)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专题二 师说(第一课时)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专题二 师说(第一课时)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专题二 师说(第一课时)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专题二 师说(第一课时)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年级学科高一年级课题师说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2、掌握积累“师、传、从、道、惑、受、贱、孰、贻、圣、愚、群、足、攻、经”等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所以”这些文言虚词。3、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4、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5、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学重难点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

2、背诵课文。4、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教学课时三课时备课人胡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远古,教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可以一见;然而在一段历史时期,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不是很浓,在元代,甚至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文化大革命时的“臭老九”之称便由此而来教师地位之低,从师风尚不浓,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唐朝这种风气已然出现,尤其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当时的情况正如韩愈的盟友柳宗元所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愈的这篇战斗檄

3、文师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诵点拨(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2、初步把握课文内容(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

4、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指点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第四段,疏通翻译(重点强调“经传”“贻”的理解和句式“不拘于时”):“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他“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教师点拨】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

5、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三、解题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由此可以看出题目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

6、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问题三】那么,古人从师的道理是什么呢?课文中的原文是怎样说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点拨分析】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

7、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四、再读课文(一)研读课文第一段1、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学者:古:求

8、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古:用来的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类活用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4、讨论: (1)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 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2)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9、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啊!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 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历史和现实中,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 “一文之师”吗? (3)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

10、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 那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师: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

11、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 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毛泽东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毛泽东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毛泽东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毛泽东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师: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

12、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趴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5、背诵本段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让学生课外搜集韩愈的名言警句:(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2)不塞不流,不行不止(原道)(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初春小雨)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