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45020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四川省树德中学2020届高考理综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适应考试理科综合 第 1页共 6 页高 2017 级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命题人:高 2017 级生物、物理、化学备课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o59Sn119Ce140第卷(选择题共 126 分)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边界相同C没有原生质层的动物细胞不会发生渗透作用D溶酶体能释放水解酶分解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2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

2、细胞色素 c 的参与。细胞可通过不同的信号传递系统传递凋亡信号引起细胞凋亡。其中一条途径如下: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 c 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 Apaf1 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色素 c 位于线粒体内膜,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B细胞色素 c 功能丧失的细胞也可能合成 ATPC若 Apaf1 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 c 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D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凋亡3下列研究方法或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恩格尔曼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水绵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结果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科学家在 DNA 双螺旋

3、结构模型构建中,应用了 x 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法D科学家采用差速离心法,证明了 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下列有关突触描述不正确的是A递质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电位变化B突触是由突触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C人类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的突触结构建立有关D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5为研究植物激素对细胞的影响,某活动小组用 2,4-D、NAA 培养拟南芥细胞,其中组不添加外源生长素类似物,组添加适量 2molL-1 的 2,4-D,组添加等量 2molL-1 的 NAA,均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部分实验结果见表(分裂指数指处于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组别细

4、胞形态(放大倍数相同)细胞长宽比1.411.081.54分裂指数()1.052.840.49根据实验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2,4-D、NAA 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B2,4-D 能促进拟南芥细胞的分裂,而 NAA 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组的作用是作对照,此实验设计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D结构 A 被挤到了细胞的一侧,可推测组细胞已成熟6某雌雄同株植株(2N14)的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植株繁殖过程中偶见三体和三倍体的变异植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株的染色体组和基因组中所包含的基因数目相同B该植株出现宽叶和窄叶两种性状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三倍体植株的出现可能

5、是因为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D正常植株、三体和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都可观察到 7 个四分体7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服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母发动机使用的燃料“重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B建造航母甲板使用的特种钢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将航母舰体与电源负极相连可以保护舰体不被海水腐蚀D航母通信系统上大量使用的光导纤维属于硅酸盐8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 12g 碳原子的碳化硅晶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2NAB含 2molNH4+的氯化铵溶液中氯离子数为 2NAC100mL12molL-1 浓硝酸与过量 Cu 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6、0.6NAD.14g 聚丙烯完全燃烧耗氧气 33.6L(标准状况)9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达芦那韦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B1 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 7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代物有 5 种同分异构体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ABCD实验Cu 片与足量浓硫酸加热反应,冷却后,再将冷水缓慢加入盛有反应混合物的烧杯中取少量某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 浓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现象电流计指针先向一边偏转,片刻后反向偏转溶液变蓝加热,

7、肥皂液中立即产生无色气泡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结论铁片作负极,片刻后铜片作负极证 明 反 应 生 成Cu2+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溶液中含有 NH4+11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 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所组成的化合物,E 为单质。已知室温下,0.1 molL1A 的水溶液 pH 为 1,B 分子中含有 10 个电子,D 具有漂白性,五种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只有两种BZ 元素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CW、Y 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一定低于 W、Z 组成化合物的沸点DD 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 8e稳定结构高

8、考适应考试理科综合 第 2页共 6 页12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制备 KMnO4 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极甲、乙、丙、丁均为惰性电极)。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为正极,丙为阴极B丁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nO42-e=MnO4CKOH 溶液的质量分数:c%a%b%D标准状况下,甲电极上每消耗 22.4L 气体时,理论上有 4molK+移入阴极区13298K 时,向 20 mL 浓度均为 0.1 mol/L 的 MOH 和 NH3 H2O 混合液中滴加 0.1 mol/L 的 CH3CO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电阻率(表示电阻特性的物理量)与加入 CH3CO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

9、示。已知 CH3COOH 的 Ka=1.8105,NH3 H2O 的 Kb=1.8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性:MOHNH3 H2OBc 点溶液中浓度:c(CH3COOH)c(NH3 H2O)Cad 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减小后增大Dd 点溶液的 pH5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对物理学发展过

10、程中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B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成因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D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15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 A、B、C 从图示位置分别以相同的速度 v0水平向左抛出,最终都能到达坐标原点 O.不计空气阻力,x 轴所在处为地面,则可判断 A、B、C 三个小球A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动量变化率之比为 123B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之比为 123C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为 149D到达 O 点时,速度方向

11、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 1491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2101,原线圈输入的交流电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接有滑动变阻器 R 和额定电压为 12V、工作时内阻为 2的电动机。闭合开关,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表示数为 1A,则A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22 VB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12WC通过电动机的交流电频率为 100HzD若电动机突然卡住不转,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17如图所示,曲线是一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其半径为 R,曲线是一颗绕地球做椭圆运动卫星轨道的示意图,O 点为地球球心,AB 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己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

12、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 G,地球质量为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椭圆轨道的长轴长度为 RB卫星在 I 轨道的加速度大小为 a0,卫星在 II 轨道 A 点加速度大小为A,则 a0AC卫星在 I 轨道的速率为 v0,卫星在 II 轨道 B 点的速率为 VB,则 V0VBD若 OA=0.5R,则卫星在 B 点的速率RGMVB3/218图中甲是匀强电场,乙是孤立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丙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a、b 位于两点电荷连线上,且 a 位于连线的中点),丁是等量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a、b 位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一个正检验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分别从四个电场中的 a 点由静止释放

13、,动能 Ek 随位移 x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线 所示,其中图线 是直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对应的图线是B乙对应的图线是C丙对应的图线是D丁对应的图线是19质量均为 m 的两物块 A、B 之间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其劲度系数为 k,再将物块 A、B 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斜面的等高处,如图所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与斜面均能保持静止,已知斜面的倾角为,两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和水平地面间有静摩擦力B斜面对 A、B 组成系统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为 2mgsinC若将弹簧拿掉,物块有可能发生滑动D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222cossinmgk20如

14、图,在水平面内固定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无限长光滑金属导轨,其间距为 L,电阻不计在虚线 l1的左侧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在虚线 l2 的右侧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两部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 Ba、b 两根电阻均为 R 的完全相同的金属棒与导轨垂直,分别位于两块磁场中,现突然给 a 棒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2v0,在两棒达到稳定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金属棒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B最终两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都是 v0Ca 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等于 a 棒的发热功率Da 棒在达到稳定之前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2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并排放两个完全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A、B,质量均为

15、m,其中物块 A 被一条遵守胡克定律的弹性绳连接,绳另一端固定在高处 O 点,弹性绳的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 k,当物块 A 在 O 点正下方时绳处于原长状态。现使物块 A、B 一起从绳和竖直方向夹角为=60开始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一释放时物块 A 对物块 B 的推力为34 kLB物块 A 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为 2 3LC从静止到物块 A、B 分离,绳对 A 做的功等于 A 对 B 做的功D从静止到物块 A、B 分离,绳对 A 的冲量大于 A 对 B 的冲量高考适应考试理科综合 第 3页共 6 页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16、必须做答。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2(6 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Hz。(1)甲同学实验时得到的纸带点迹清晰且第 1 点与第 2 点间的距离为 1.5 cm,则造成该现象的主要操作原因是_。(2)乙同学按正确操作也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一个点为计时零点,测出后面各点到该计时零点的距离 h,及记录各点对应的时刻 t,作出 htt 图象如图所示,由实验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 g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同学从资料上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9.8 m/s2,他发现重力加速度 g 的

17、测量值与实际值有差异,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可能为_。23(9 分)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1)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略测量,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0 挡并调零后,两表笔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进行测量,表盘指针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测量值更准确,“选择开关应置于_(填“1”、“100”或“1K”),并两表笔短接,调节图乙中_(“A”或“B)重新调零后进行测量。(2)若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去探测一个正常的二极管,某次探测时,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与二极管正极相连的是多用电表的_(选填“红表笔”或“黑表笔”)。(3)如图丙是一个多用表欧姆挡内部电路示意图。电流表满偏电流 0.5 mA、内阻 10;电

18、池电动势 1.5 V、内阻 1;变阻器 R0 阻值 05 000。该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池电动势为 1.5 V 刻度的,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 1.45 V、内阻增大到 4 时仍可调零。调零后 R0 阻值将变_(选填“大”或“小”);若测得某电阻阻值为 300,则这个电阻的真实值是_。该欧姆表换了一个电动势为 1.5 V、内阻为 10 的电池,调零后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其测量结果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24(12 分)足够长木板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木块 A、B 静止放置在长木板上,木块 C 固定在长木板上。木块 A 和 B 的质量 mA=mB=m,木块 C 的质量为 mC=2m,长

19、木板的质量为 m,木块 A、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5,木块间的距离均为 d,若给木块 A 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已知木块间碰撞后均粘在一起以共同速度运动,且碰撞时间极短,木块可看作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求:(1)A 与 B 碰撞后瞬间的速度;(5 分)(2)AB 与 C 碰撞后瞬间 ABC 共同的速度。(7 分)25(20 分)某研究机构进行带电粒子回收试验的原理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距 d=0.5m,长度 L=0.3m,现在两板上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方波形电压,图中 U=5104V,T=310-7s.当 t=0 时,上板比下板的

20、电势高。现有比荷为 qm=1.0108C/kg 的正离子组成的粒子束,沿两板间的中心线 O1O2以速度 v0=1.0106 m/s 射入,离子打到金属板上即被吸收。紧靠平行金属板右侧边界区城内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电荷收集板(厚度不计),收集板可以沿纸面上下左右平移并且长度可以调节,当离子碰到收集板左侧或右侧时会立即被吸收。整个装置置于真空环境中,不考虑离子的重力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忽略离子运动对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和极板的边缘效应。(1)粒子射出电场时的位置离 O2 点的分布范围;(8 分)(2)若右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0.2T,要使所有进入右侧磁场区域的离子

21、都能被收集板收集,求对应收集板的最短长度 x;(6 分)(3)若右侧磁场区域仅为一圆形匀强磁场,撤去收集板后,要使射出电场的粒子经该圆形磁场偏转后都能通过圆形磁场边界的某一点处,而便于再收集,求该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半径和相应的磁感应强度大小。(6 分)26(14 分)铈是稀土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其在电子材料、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广泛。现以氟碳铈矿(含CeFCO3、BaO、SiO2 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铈(CeO2),并测定其纯度。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稀土离子易和SO24 形成复盐沉淀:Ce2(SO4)3Na2SO4nH2O=Ce2(SO4)3Na2SO4nH2O(复盐沉淀);硫脲:一种有机物,结构

22、简式为H2N-CS-NH2,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为(SCN2H3)2;Ce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 Ce4;高考适应考试理科综合 第 4页共 6 页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时,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2)CeFCO3 中 Ce 元素的化合价为,滤渣 A 的主要成分是。(3)焙烧后加入硫酸浸出,稀土的浸出率和硫酸浓度、温度有关,如图所示,应选择的适宜的条件为,图中硫 酸 浓 度 过 大 时,浸 出 率 减 小 的 原 因是。(4)加入硫脲的目的是将 Ce4还原为 Ce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6)取所得产品 CeO28.0g,用 30 mL 高氯酸和 20 mL

23、磷酸混合液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配成 250 mL溶液。取 25.00 mL 溶液用 0.2000 molL-1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滴定,已知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Fe2+Ce4+=Fe3+Ce3+,达 到 滴 定 终 点 时 消 耗 硫 酸 亚 铁 铵 溶 液 20.50mL,则 该 产 品 的 纯 度为。27(15 分)无水四氯化锡(SnCl4)用于制作 FTO 导电玻璃,FTO 玻璃广泛用于液晶显示屏、光催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底等;军事上四氯化锡蒸气与 NH3 及水汽混合呈浓烟状,可制作烟幕弹。实验室可用熔融的金属锡与干燥氯气利用下图装置制备四氯化锡。有关信息如下表

24、:化学式SnSnCl2SnCl4熔点232246-33沸点2260652114其他性质银白色固体金属无色晶体,Sn()易被氧化无色液体,易水解(1)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先慢慢滴入浓盐酸,待观察到现象后,开始加热装置丁。反应开始生成SnCl4 时,需熄灭酒精灯,可能的原因是。(3)装置己的作用有。(4)C12 和 Sn 的反应产物可能会有 SnCl4 和 SnCl2,为防止产品中带入 SnCl2,除了通入过量氯气外,应控制温度在_范围内。(填标号)a114232b 232652c 6522260(5)为了确认丁中 SnCl2 的生成,可选用以下_检验。(填标号)a稀盐酸b 滴有

25、 KSCN 溶液的 FeCl3 溶液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6)碘氧化法滴定分析产品中 Sn()的含量。准确称取 11.90g 产品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 0.1000molL-1 碘标准溶液滴定。若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会使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此时消耗碘标准溶液 50.00mL,则产品中 Sn(II)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8.(14 分)全球碳计划组织(GCP,The Global Carbon Project)报告称,2018 年全球碳排放量约 371 亿吨,达到历史新高。(1)中科院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功

26、能复合催化剂,实现了 CO2 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其过程如图甲所示。已知:CO2(g)+H2(g)=CO(g)+H2O(g)H=+41kJmol-12CO2(g)+6H2(g)=CH2=CH2(g)+4H2O(g)H=-128kJmol-1。则上述过程中 CO 转化为 CH2=CH2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下列有关 CO2 转化为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CO2 转化为汽油的转化率高达 78%B.在 Na-Fe3O4 上发生的反应为 CO2+H2=CO+H2OC.中间产物 Fe5C2 的生成是实现 CO2 转化为汽油的关键D.催化剂 HZSM-5 可以提高汽油中芳香烃的平衡产率若在

27、一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2 和 H2,加入催化剂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只生成 C5 及其以上的烷烃类物质和水,则起始时 CO2 和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低于。(2)研 究 表 明,CO2 和 H2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可 以 合 成 甲 醇。反 应 方 程 式 为:I.CO2(g)+3H2(g)CH3OH(g)+H2O(g)。一定条件下,往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 mol CO2 和 3.0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相同时间内 CO2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催化效果最佳的是催化剂_(填“A”、“B”或“C”);b 点时,v(正)_ v(逆)(填“”、“

28、(2 分)8.310-4(kPa)-2(2 分)升高温度,反应 I、II 的反应速率均加快,但反应 II 的反应速率变化更大(2 分)35.(15 分)(1)(2 分);哑铃(纺锤)(1 分)(2)SP2;SP2(各 1 分)正四面体(2 分)15;热水破坏了三聚氰胺分子间的氢键,使三聚氰胺分子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溶解度增大(各 2分)(3)碳纳米管的每一个碳原子只形成三个共价键,剩余一个价电子可在分子内自由移动(2 分)(4)103A4592 32553.4 10N()()(2 分)36.(15分)(1)萘(1分)(2)醚键、酯基(2分)物理部分:14D15C16D17D18.AC19B

29、D20BD21AD22(1)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2)9.5重物和纸带受到了阻力【解析】(1)第 1 点和第 2 点之间的距离为 1.5 cm,远大于 2 mm,说明实验操作时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了。(2)由 hv0t12gt2,得012hvgtt,结合图象可知 12.05 0.1520.4g,解得 g9.5 m/s2,实验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明显小,原因可能是重物和纸带受到阻力作用。23(1)1(1 分)B(1 分)(2)黑表笔(2 分)(3)小290准确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gERgrR0,则 R0EIgRgr,因为式中 E 变小,r 变大,故 R0 将减小;因为该欧姆表的刻度是按电池电动

30、势为 E1.5 V 刻度的。测得某电阻阻值为 300 时,电流表中的电流 IERR,其中 REIg,当电池电动势下降到 E1.45 V 时,此时欧姆表的内阻 REIg,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ERR,解得真实值 R290。该欧姆表换了一个电动势为 1.5 V、内阻为 10 的电池,调零后测量某电阻的阻值的测量结果准确,因为电源的内阻的变化,可以通过调零电阻的阻值的变化来抵消。24(1);(2)【详解】(1)对木块 A1ag(1 分)木块 A 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地面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为 高考适应考试理科综合 第 9页共 6 页由于 ,所以木块 A 滑动时木板静止不动(1 分)对木块 A 解得 (

31、1 分)木块 A 与木块 B 碰撞,木块 A 与木块 B 组成系统动量守恒,则有 (1 分)解得(1 分)(2)对碰后的木块 AB (1 分)木块 AB 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对木板 解得 (1 分)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木板 木板 联立解得,或 (舍去)(1 分)木块 AB 的速度为 (1 分)木板的速度为 (1 分)木块 AB 与木块 C 碰撞,木块 ABC 和木板组成系统动量守恒,则有 (1 分)解得 AB 与 C 碰撞后瞬间 ABC 共同的速度 (1 分)25(1)第(1)问 8 分,第(2)问 6 分,第(3)问 6 分。34.【物理选修 3-4】(15 分)(1)ABD【解析】A在波动图

32、像中,一个完速正弦波(或余弦波)对应长度为一个波长,由图可知甲、乙两列波的波长均为 4m,故 A 正确;B、C取甲、乙两个相邻波峰为研究对象,甲、乙两列波的波速大小均为11(0.5)m/s5m/s22 0.15svt 故 B 正确,C 错误;D、E从图上可以得出甲、乙两列波的波形第二次完全重合波形运动距离为20.5m5m5.5mx 需要时间225.50.55s22 5xtsv故 D 正确,E 错误;【解析】(1)设光进入液体的折射角为,根据折射定律知:n 可知:sin=/2 解得:45 由图可知,PQ=MN=S1N-S1M,其中 S1N=2dtan600 S1M=2dtan可知光斑移动的距离:2(tan 60tan)xd=8 3 cm(2)光在液体中传播的距离2 sin 45ds 光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cvn光在液体中的传播时间stv解得91.1 10 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