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393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化学(人教通用)一轮真题备选题库:第8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有关概念及影响因素1(2013山东理综,6 分)对于反应 CO(g)H2O(g)CO2(g)H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 H 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与热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放出的热量不变,A 项错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B 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

2、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C 项错误;原电池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D 项错误。2(2013安徽理综,6 分)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 MgO:MgSO4(s)CO(g)MgO(s)CO2(g)SO2(g)H0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 x 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 y 随 x 变化趋势合理的是()选项xyA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BCO 的物质的量CO2 与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CSO2 的浓度平衡常数 KDMgSO4 的质量(忽略体积)CO 的转化率解析:选 A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能

3、力。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A 项正确;增大 CO 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 CO2 与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减小,B 项错误;增大 SO2 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 K 不变,C 项错误;增大 MgSO4 的质量,平衡不移动,CO 的转化率不变,D 项错误。3(2013大纲理综,6 分)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 2 L 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在中充入 1 mol CO 和 1 mol H2O,在中充入 1 mol CO2 和 1 mol H2

4、,在中充入 2 mol CO和 2 mol H2O,700 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中 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的多D容器中 CO 的转化率与容器中 CO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 1解析:选 CD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理解能力。容器中反应从正反应建立平衡,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中反应从逆反应建立平衡,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此正反应速率不同,A 项错误;容器、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同,由于容器绝热,因此反应温度不同,平衡常数不同,B 项错误;容器中反应达平衡的过程放出热量,容

5、器中反应达平衡的过程吸收热量,因正反应放热,逆反应吸热,因此两容器中反应进行的程度均小于恒温容器中的,则容器中 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的多,容器中 CO 的转化率与容器中 CO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 1,C、D 正确。4(2012安徽理综,6 分)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催化剂,2CO2(g)S(l)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 SO2 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

6、衡常数不变解析: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因此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不断变化,A 项错;因硫为液态,故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反应速率不变,B 项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SO2 的转化率降低,C 项错;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故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D 项正确。答案:D5(2012全国理综,6 分)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催化剂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 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C增大

7、 CO 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解析:选项 A,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压强对 CO 的转化率无影响;选项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提高 CO 的转化率;增大CO 的浓度会降低 CO 的转化率;选项 D,更换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答案:B6(2012重庆理综,6 分)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H1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 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 z 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

8、z 气体,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解析: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后,第二个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反应器内温度升高,第一个反应平衡向左移动,c 的物质的量减小,选项 A 错误。等压下通入 z 气体,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体系温度升高,选项 B 正确。选项 C,由于容器体积不变,通入惰性气体不影响各种物质的浓度,所以各反应速率不变。选项 D,等容时,通入 z 气体,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答案:A7(2011江苏,4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 MgCl2(l)=Mg(l)Cl2(g)的 H0、S 0B水解反应 NH4 H2ONH

9、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对于反应 2H2O2=2H2OO2,加入 MnO2 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 O2 的生成速率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热效应、电化学和化学平衡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能力A 项,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 H0,由于产物中有气体,故 S0,正确;B 项,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时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不正确;C 项,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阳极也发生氧化反应,故不正确;D 项,升温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而加入的 MnO2 是催化剂,故也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答案:AD8

10、(2011安徽理综,6 分)电镀废液中 Cr2O27 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27(aq)2Pb2(aq)H2O(l)2PbCrO4(s)2H(aq)H0 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图象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物质转化率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化学图象的认识该反应放热(HT1、p1p2.升高温度水蒸气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热,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 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增加 CO 浓度 减压 加催化剂 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 COCl2 转化率的是()AB

11、CD解析:本题考查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从不同层面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则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正确;恒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错;增加 CO 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降低,错;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减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错;恒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向气体增加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正确答案:B12(2009广东,3 分)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提

12、纯将不纯的 TaS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TaS2(s)2I2(g)1123 K1023 KTaI4(g)S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 的量保持不变B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 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 TaI4 和 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解析:A 项,TaI4 主要存在于高温区B 项,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基本保持不变D项,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cTaI4cS2cI22,与二者的乘积成正比答案:C13(2009福建理综,6 分)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

13、反应(CH3COCH3Br2HCl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 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初始浓度 c/molL1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 t/sCH3COCH3HClBr20.800.200.00102901.600.200.00101450.800.400.00101450.800.200.0020580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增大 c(CH3COCH3),v(Br2)增大B实验和的 v(Br2)相等C增大 c(HCl),v(Br2)增大D增大 c(Br2),v(Br2)增大解析

14、:A 项,由实验和对比可知增大 c(CH3COCH3),反应时间变少,v(Br2)增大B项,实验和反应时间相同,起始 Br2 的浓度相同,则 v(Br2)相等C 项,比较实验和可知,增大 c(HCl)时,反应时间缩短,v(Br2)增大D 项,比较实验和可知,增大 c(Br2)时,v(Br2)相同,故选 D.答案:D考点二 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14(2013江苏,4 分)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 2 L 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在中充入 1 mol CO 和 1 mol H2O,在中充入 1 mol CO2

15、和 1 mol H2,在中充入 2 mol CO 和 2mol H2O,700 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中 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的多D容器中 CO 的转化率与容器中 CO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 1解析:选 CD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理解能力。容器中反应从正反应建立平衡,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中反应从逆反应建立平衡,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此正反应速率不同,A 项错误;容器、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同,由于容器绝热,因此反应温度不同,平衡常数不同,B 项错误;容器中反应达平

16、衡的过程放出热量,容器中反应达平衡的过程吸收热量,因正反应放热,逆反应吸热,因此两容器中反应进行的程度均小于恒温容器中的,则容器中 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的多,容器中 CO 的转化率与容器中 CO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 1,C、D 正确。15(2013福建理综,16 分)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 H2S 废气制取氢气,既价廉又环保。(1)工业上可用组成为 K2OM2O32RO2nH2O 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的氢气。已知元素 M、R 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3 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 27,则R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常温下,不能与 M 单质发生反应的是_(填序号)。aCuSO4

17、溶液bFe2O3c浓硫酸dNaOH 溶液eNa2CO3 固体(2)利用 H2S 废气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多种。高温热分解法已知:H2S(g)=H2(g)1/2S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 H2S 分解实验。以 H2S 起始浓度均为 c molL1测定 H2S 的转化率,结果见上图。图中 a 为 H2S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 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 H2S 的转化率。据图计算 985 时 H2S 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 K_;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 b 向曲线 a 逼近的原因:_。电化学法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上图。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

18、、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_;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氢气的制取和电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挖掘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1)由题给无机材料的化学式 K2OM2O32RO2nH2O 可知,M 的化合价为3,R 的化合价为4,再根据二者位于第 3 周期,质子数之和为 27,确定 M 为Al,R 为 Si。Si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常温下铝不能与三氧化二铁和碳酸钠反应。(2)由图象可知,在 985 时,H2S 的转化率为 40%,则 H2S 的浓度变化为 0.4c molL1,生成的 H2 的浓度为 0.

19、4c molL1,生成的 S2(g)的浓度为 0.2c molL1,则 K0.2c120.4c0.6c23(0.2c)12。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所以曲线 b 向曲线a 趋近。由题给装置图可知,采用气、液逆流方式,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由装置图可知,反应池中 FeCl3 与 H2S 反应生成了 S 沉淀,所以 FeCl3 作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反应方程式为 2FeCl3H2S=2FeCl2S2HCl,生成的 FeCl2 进入电解池生成 FeCl3,FeCl3 再进入反应池,电解池中还有氢气放出,则反应方程式为 2Fe22H=通电 2Fe3H

20、2。答案:(1)b、e(2)23 0.2c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H2S2FeCl3=2FeCl2S2HCl 2Fe22H通电,2Fe3H216(2012江苏,4 分)温度为 T 时,向 2.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50150250350n(PCl3)/mol00.160.19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 50 s 的平均速率 v(PCl3)0.0032 molL1s1B保持其他

21、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 c(PCl3)0.11 molL1,则反应的 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 mol PCl5、0.20 mol PCl3 和 0.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 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0 mol PCl3 和 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 的转化率小于 80%解析:A 项,反应在前 50 s 的平均速率为0.16 mol2 L50 s0.001 6 molL1s1,A 错;B 项,由表格数据可知平衡时 c(PCl)30.20 mol2 L0.1 molL1,升温时 PCl3 浓度增大,则该反应是吸

22、热反应,H0,B 错;C 项,由平衡常数 K0.20 mol2 L0.20 mol2 L0.80 mol2 L0.025 molL1,而 Qc0.20 mol2 L0.20 mol2 L1.0 mol2 L0.02 molL10.025 molL1,故 C 项中起始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 v(正)v(逆),正确;D 项,根据反应:PCl3(g)Cl2(g)PCl5(g)起始浓度(molL1)1 1 0转化浓度(molL1)xxx平衡浓度(molL1)(1x)(1x)x根据 K 正 1K逆,则 K 逆40 x1x1x,解得 x0.85,即 PCl3 的转化率为 85%,故 D错。答案:C17

23、(2011北京理综,6 分)已知反应:2CH3COCH3(l)催化剂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 CH3COCH3,分别在 0 和 20 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代表 0 下 CH3COCH3 的 Yt 曲线B反应进行到 20 min 末,CH3COCH3 的 v0 v20 1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 Y0 到 Y0.113,CH3COCH2COH(CH3)2 的 n0 n20 1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对平衡移动的理解和对图象的识别能力温度升高,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缩短,因此 b

24、 曲线对应的温度为 20,A 选项错误;温度升高,速率加快,B 选项速率之比应小于 1;由图象可知,达到平衡时 b 曲线丙酮的转化率较低,C选项错误;在两曲线交点处,两种温度下转化的丙酮量相等,D 选项正确答案:D18(2011四川理综,6 分)可逆反应X(g)2Y(g)2Z(g)、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 1415C达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511D在平衡()和平衡()中,

25、M 的体积分数相等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知识,题目通过三种情况下隔板的位置变化并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考查平衡移动、转化率、反应热等,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选项 A,比较平衡()、(),降温时隔板向左移动,说明反应平衡向右移动,故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 B,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隔板右边体系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体积由 2 个单位扩大至2.2 个单位,则达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 22.21011.选项 C,设平衡()时反应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x mol,平衡()时隔板两边压强相等,相同压强下,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则有x22.82.2,解得 x2811,则 X 的转化率为

26、3 mol2811 mol1 mol511.选项 D,由于体系温度变化,所以平衡()、()中 M 的含量不可能相等答案:C19(2010安徽理综,6 分)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180催化剂2N2(g)3H2O(g)H,即 CH4 的平均生成速率的关系为 vvv;前 12 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作用下,收集的 CH4 最多(2)该反应中,CH4 的用量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二者成正比例关系假设 CH4 和 H2O 的起始量均为 x mol,结合平衡时 n(CO)0.10 mol,有:CH4(g)H2O(g)=CO(g)3H2(g

27、)起始浓度(molL1)x x 0 0变化量(molL1)0.100.100.100.30平衡浓度(molL1)x0.10 x0.100.100.30结合 K cOOc3H2cCH4cH2O0.100.303x0.102 27,解得 x0.11 molL1,CH4 的转化率0.100.11100%91%.(3)结合题目所给的两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将两方程式作差即可答案:(1)vvv(2)如图91%(3)CO2(g)3H2O(g)=CO(g)3H2(g)2O2(g)H1008 kJ mol123(2010山东理综,6 分)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SO22H2OI2=H2

28、SO42HI 2HIH2I2 2H2SO4=2SO2O22H2O(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反应易在常温下进行b反应中 SO2 氧化性比 HI 强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 H2Od循环过程产生 1 mol O2 的同时产生 1 mol H2(2)一定温度下,向 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HI(g),发生反应,H2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HI)_.该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 K_.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 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 2 倍,则_是原来的 2 倍a平衡常数 bHI 的平衡浓度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

29、衡时 H2 的体积分数(3)实验室用 Zn 和稀硫酸制取 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_,产生 H2 的速率将增大aNaNO3bCuSO4cNa2SO4dNaHSO3(4)以 H2 为燃料可制作氢氧燃料电池已知 2H2(g)O2(g)=2H2O(l)H572 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 228.8 kJ 电能时,生成 1 mol 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衡理论和反应热中的相关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题中 3 个反应相加,即得总反应式 2H2O=催化剂 2H2O2,因此选项 c 符合题

30、意由于 H2SO4 是一种强酸,很稳定,因此使 H2SO4 分解需要相当高的温度,选项 a 错反应中SO2 作还原剂,HI 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 SO2 强于 HI,则氧化性 HI 强于 SO2,b 错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选项 d 也错本题应选 c.(2)结合图象根据速率的定义 vct可得 v(H2)0.1 mol/L2 min0.05 mol/(Lmin),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之比得 v(HI)2v(H2)0.1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c2HIcH2cI20.8 mol/L20.1 mol/L0.1 mol/L64.由于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

31、不变,a 错由于题中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改变条件后的平衡和原平衡等效,因此选项 b 正确,d 错误HI 的浓度是原来的 2 倍,由于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c 错(3)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减小,溶液中 c(H)减小,酸性减弱,故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加入 NaNO3,则相当于溶液中存在 HNO3,此时将不产生 H2 而产生 NOx;加入CuSO4 后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加入 Na2SO4 后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加入 NaHSO3 后,由于发生反应 HHSO3=SO2H2O,溶液中 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综上分析可知选项 b 符合题意(4)当生成 1

32、 mol 液态水时,共放热 286 kJ,故能量利用率为 228.8286100%80%.答案:(1)c(2)0.1 molL1min1 64 b(3)向右 b(4)80%24(2009广东,10 分)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CH3(l)H2O(l)HCOOH(l)CH3OH(l)H0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组分HCOOCH3H2OHCOOHCH3OH物质的量/mol1.001.990.010.52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 T1 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下图:(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

33、见下表:反应时间范围/min05101520253035404550557580平均反应速率/(103 molmin1)1.97.47.84.41.60.80.0请计算 1520 min 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_ 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度为_molmin1(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_.(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HCOOHcCH3OHcHCOOCH3cH2O,则该反应在温度 T1 下的 K值为_(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 T2(T2 大于 T1),画出温度 T2 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

34、意图解析:(1)15 min 时甲酸甲酯转化率为 6.7%,20 min 时甲酸转化率为 11.2%,则其减少量为:1.0011.2%1.006.7%0.045 mol.平均反应速率为:v 0.045 mol5 min9103 molmin1.(2)由表中数据及(1)中计算出的 152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可知,反应前期反应速率增加,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增加更快,反应后期反应速率又减小结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推测是反应中生成的甲酸具有催化作用反应初期生成甲酸量少,催化效果不明显,反应速率较慢,随着生成甲酸量增多,催化效果显著,反应速率明显增大,到反应后期,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35、使反应速率减小(3)平衡时甲酸甲酯转化率为 24.0%,则:HCOOCH3H2OHCOOHCH3OH起始量 1.00 1.99 0.01 0.52反应量 0.24 0.24 0.24 0.24平衡量 0.76 1.75 0.25 0.76则 KcHCOOHcCH3OHcHCOOCH3cH2O 0.250.760.761.750.14.(4)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时间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T2 比 T1 温度下甲酸甲酯转化率要高;抓住这两点,则不难画出示意图答案:(1)0.045 9.0103(2)该反应中用酸具有催化作用反应初期:虽然甲酸甲酯量较大

36、,但甲酸量很小,催化效果不明显,反应速度较慢;反应中期,甲酸量逐渐增多,催化效果显著,反应速率明显增大;反应后期:甲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成主导因素,特别是逆反应速率的增大,使总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为零(3)0.14(4)考点三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25(2013福建理综,6 分)NaHSO3 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 KIO3 氧化,当 NaHSO3 完全消耗即有 I2 析出,根据 I2 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 NaHSO3 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 0.020 molL1的 NaHSO3 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 40.0m

37、L 混合,记录 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上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 之前与 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 b、c 两点对应的 NaHSO3 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 a 点对应的 NaHSO3 反应速率为 5.0105 molL1s1D温度高于 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象的分析判断能力、信息的挖掘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由题给图象可知,温度低于 40 时,温度升高,溶液变蓝的时间短,但温度高于 40 时情况相反,A 项正确;因为 b、c 两点的温度

38、不同,反应速率不可能相等,B 项错误;图中 a 点,所用的时间为 80 s,则 NaHSO3 的反应速率为:(0.020 molL110.0 mL103 L/mL)(50 mL103 L/mL)80 s5.0105 molL1s1,C项正确;由题给条件,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可知,所以温度高于 40时,淀粉易糊化,不宜作该实验的指示剂,D 项正确。26(2013浙江理综,6 分)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 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 NH3 和(NH4)2CO3 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 CO2 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反应:2NH3(l)H2O(l)CO2(g)(NH4)2

39、CO3(aq)H1反应:NH3(l)H2O(l)CO2(g)NH4HCO3(aq)H2反应:(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H3请回答下列问题:(1)H3 与 H1、H2 之间的关系是:H3_。(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 捕获 CO2 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 T1 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 CO2 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 t 时刻,测得容器中 CO2 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 T2、T3、T4、T5 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 CO2 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

40、图 1)。则:H3_0(填“”、“”或“”)。在 T1-T2 及 T4-T5 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 CO2 气体浓度呈现如图 1 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反应在温度为 T1 时,溶液 pH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 2 所示。当时间到达 t1 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 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 t1 时刻后溶液的 pH 变化总趋势曲线。(3)利用反应捕获 CO2,在(NH4)2CO3 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 CO2 吸收量的措施有_(写出 2 个)。(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 CO2 捕获剂的是_。ANH4Cl BNa2CO3CHOCH2CH2OHDHOCH2CH

41、2NH2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等。意在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2反应即得反应,故 H32H2H1。(2)由图 1知,反应在 T3 时达平衡,随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该反应的焓变小于零。(3)要提高CO2 的吸收量,即要求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故降低温度、增大 CO2 浓度(或分压)均可。(4)作为 CO2 捕获剂的要求是能吸收 CO2,具有碱性即可。答案:(1)2H2H1(2)T1T2 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 CO2 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4T5 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

42、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 CO2 捕获(3)降低温度、增加 CO2 浓度(或分压)(4)B、D27(2012福建理综,6 分)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 TiO2光催化染料 R 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 050 min 之间,pH2 和 pH7 时 R 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 的降解速率越小CR 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 2025 min 之间,pH10 时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0.04 molL1min1解析:选项 A,在 050 min 之间,pH2 和 pH7 时 R 降解百分率相等,A 正确;选项 B,溶液的酸性

43、越强,R 的降解速率越大,B 错误;选项 C,由题给信息,无法得出该结论,C 错误;选项 D,在 2025 min,pH10 时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2104 molL15 min4106molL1min1。答案:A28(2011江苏,4 分)700时,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 t2t1):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01.200.60t10.80t2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 t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0.40t

44、1molL1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 mol CO 和 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 n(CO2)0.40 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 CO 转化率增大,H2O 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升高至 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 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条件及化学平衡常数表示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A 项,t1 时 CO 减少 0.40 mol,则 H2增加 0.40 mol,用 H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0

45、mol2 Lt10.20t1 mol/(Lmin),故不正确;D 项,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从 t1 到 t2,H2O(g)已不再改变,表明已达到平衡状态,则 700时的平衡常数0.4 mol2 L0.4 mol2 L0.8 mol2 L0.20 mol2 L1,升温到 800,平衡常数变为 0.64,则表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表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BC29(2011福建理综,6 分)25C 时,在含有 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 c(Pb2)和 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

46、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Sn(NO3)2 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 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 H0D25C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2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知识及考生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平衡移动方向等问题的能力由于固体量改变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 项错误;加入固体 Sn(NO3)2 后,溶液中 c(Sn2)增大,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 c(Pb2)增大,B 项错误;升高温度时 c(Pb2)增大,表明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吸热,正反应的 H0,C 项错误;由图象中平衡时两种离子的浓度及平衡常数表达式知,25C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2

47、,D 项正确答案:D30(2010四川理综,6 分)反应 aM(g)bN(g)cP(g)dQ(g)达到平衡时,M 的体积分数 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z 表示反应开始时 N 的物质的量与 M 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同 z 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 Q 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 z 时,升高温度,平衡时 Q 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 z 时,增加压强,平衡时 Q 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增加 z,平衡时 Q 的体积分数增加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学平衡的移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可逆反应中,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 错;由两个图象可知,M 的体积分

48、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即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故平衡时生成物 Q 的体积分数增加,B 正确;同为 650、z2.0,压强为 1.4 MPa 时,y(M)30%,而压强为 2.1 MPa 时,y(M)35%,即增大压强,平衡左移,故平衡时 Q 的体积分数减小,C 错;由图象可知,同温、同压时,若 N 的物质的量增加,而 M 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尽管 z 越大,y(M)减小,平衡右移,但 Q 增加的物质的量远小于加入的 N 的物质的量,此时 Q 的体积分数减小,D 错答案:B31(2012山东理综,16 分)偏二甲肼与 N2O4 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3)2NH2(l)2N2

49、O4(l)=2CO2(g)3N2(g)4H2O(g)()(1)反应()中氧化剂是_。(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2NO2(g)()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为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一定温度下,反应()的焓变为 H。现将 1 mol N2O4 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 3s 后 NO2 的物质的量为 0.6 mol,则 03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O4)_molL1s1。(4)NO2

50、 可用氨水吸收生成 NH4NO3。25时,将 a mol NH4NO3 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 b 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molL1。(NH3H2O 的电离平衡常数取 Kb2105molL1)解析:(1)反应()中 N2O4 中 N 由4 价变为 0 价,N2O4 作氧化剂。(2)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说明升温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3)该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气体分子数逐渐增多,而压强保持不变,则容器体积逐渐增大,气体密度逐渐减小,达平衡时

51、保持不变,a 对;该反应的 H 始终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b 错;该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N2O4 的量逐渐减小,恒压过程中容积体积增大,N2O4的浓度减小,v6(正)逐渐减小,达平衡时保持不变,c 错;N2O4 的转化率逐渐增大,达平衡时保持不变,d 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保持不变,平衡常数不变。v(N2O4)12v(NO2)12 0.6 mol1 L3 s0.1 molL1s1。(4)NH4NO3 溶液中由于 NH4 水解,溶液显酸性,滴加氨水后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bcNH4 cOHcNH3H2O,而 c(OH)107molL1,

52、则 c(NH4)200 c(NH3H2O),故 n(NH4)200 n(NH3H2O),根据电荷守恒,n(NH4)n(NO3)a,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a200molb La200 b molL1。答案:(1)N2O4(2)吸热(3)a、d 不变 0.1(4)NH4 H2ONH3H2OH 逆向 a200b32(2011全国理综,15 分)反应 aA(g)bB(g)催化剂cC(g)(H”、“v(A)v(A)(3)(B)0.19(19%)(4)向正反应方向 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 C(5)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注:只要曲线能表示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及各物质浓度的相对变

53、化比例即可)33(2010广东理综,6 分)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请 完 成 B2H6 气 体 与水 反 应 的 化 学 方程 式:B2H6 6H2O=2H3BO3_.(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 H3BO33CH3OHB(OCH3)33H2O 中,H3BO3 的转化率()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由此图可得出: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该反应的 H_0(填“”、“”或“”)(3)H3BO3 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B(OH)4(aq)H(aq)已知 0.70 molL1 H3BO3 溶液中,上述反应于 298

54、K 达到平衡时,c 平衡(H)2.0105 molL1,c 平衡(H3BO3)c 起始(H3BO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H2O 的平衡浓度不列入 K 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以及外界条件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时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及处理数据的能力(1)B2H6 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B2H66H2O=2H3BO36H2;(2)从图中分析可得,333 K 下 t20 min 时达到平衡,313 K 下 t40 min 时达到平衡,而 303 K 下 t50 min 时达到平衡,即升

55、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H3BO3 的转化率越大,说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 H0.答案:(1)6H2(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依题意 H3BO3(aq)H2O(l)B(OH)4(aq)H(aq)起始时各物质浓度/molL10.7000平衡时各物质浓度/molL10.702.01052.0105KcBOH4cHcH3BO32.0105 molL12.0105 molL10.70 molL15.71010 molL1考点四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34(2013新课标全国理综,14 分)在 1.0 L

56、密闭容器中放入 0.10 mol 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A(g)B(g)C(g)H85.1 kJmol1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时间 t/h0124816202530总压强 p/100 kPa4.915.586.327.318.549.509.529.539.53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 A 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_。(2)由 总 压 强 p 和 起 始 压 强 p0 计 算 反 应 物 A 的 转 化 率(A)的 表 达 式 为_,平衡时 A 的转化率为_,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 K_。(3)由总压强 p 和起始压强 p0 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

57、质的量 n 总和反应物 A 的物质的量n(A),n 总_mol,n(A)_mol。下表为反应物 A 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 a_。反应时间 t/h04816c(A)/(molL1)0.10a0.0260.006 5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 c(A)变化与时间间隔(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_,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 12 h 时反应物的浓度 c(A)为_molL1。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平衡转化率、化学平衡常数及物质浓度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1)A(g)B(g)C(g)的正向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的吸热反应,故可通过降低压强、升温等方法提高 A 的

58、转化率。(2)在温度一定、容积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求解平衡常数时,可利用求得的平衡转化率并借助“三行式”进行,不能用压强代替浓度代入。(3)n(A)的求算也借助“三行式”进行。a0.051,从表中数据不难得出:每隔 4 h,A 的浓度约减少一半,依此规律,12 h 时,A 的浓度为 0.013 moL/L。答案:(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2)(pp01)100%94.1%A(g)B(g)C(g)010 0 0010(194.1%)0.1094.1%0.1094.1%K0.094 1 molL120.005 9 molL1 1.5 molL1(3)0.

59、10pp0 0.10(2pp0)0.051 达到平衡前每间隔 4 h,c(A)减少约一半 0.01335(2013山东理综,15 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 TaS2 晶体,发生如下反应:TaS2(s)2I2(g)TaI4(g)S2(g)H0()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若 K1,向某恒容容器中加入 1 mol I2(g)和足量 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_。(2)如图所示,反应()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 T2 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 TaS2 粉末和少量 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 T1 的一端得到了纯净 TaS2

60、 晶体,则温度 T1_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3)利用 I2 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成 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 I2 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25时,H2SO3HSO3 H的电离常数 Ka1102molL1,则该温度下 NaHS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b_molL1,若向 NaHSO3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I2,则溶液中cH2SO3cHSO3 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1)在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61、中,固体和液体的浓度不列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设容器的容积是 V L,TaS2(s)2I2(g)TaI4(g)S2(g)起始浓度/molL1 1/V 0 0转化浓度/molL12xxx平衡浓度/molL1 (1/V2x)xx则 KcTaI4cS2c2I2x21V2x 21,x 13V,则 I2(g)的平衡转化率是2 13V1V66.7%。(2)根据平衡移动及物质的提纯,在温度 T1 端得到纯净的 TaS2 晶体,即温度 T1 端与 T2 端相比,T1 端平衡向左移动,则 T1T2。生成物 I2(g)遇冷可在管壁上凝结成纯净的 I2(s),从而循环利用。(3)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色,当滴入最后

62、一滴 I2 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则说明达滴定终点。由 I22e2I,H2SO32eSO24,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则有 I2H2SO3,再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4)H2SO3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 KacHSO3 cHcH2SO3,NaHSO3 的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hcH2SO3cOHcHSO3 cH2SO3KwcHSO3 cHKWKa11014110211012。加入 I2 后 HSO3 被氧化为 H2SO4,c(H)增大,c(OH)减小,Kh 不变,由 KhcH2SO3cOHcHSO3 得cH2SO3cHSO3 KhcOH,所以该比值增大。答案:(1)cTaI

63、4cS2c2I2 66.7%(2)I2(3)淀粉 I2H2SO3H2O=4H2ISO24 (4)11012 增大36(2012天津理综,6 分)已知 2SO2(g)O2(g)2SO3(g);H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 和 1 mol O2;(乙)1 mol SO2 和0.5 mol O2;(丙)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 p:p 甲p 丙2p 乙BSO3 的质量 m:m 甲m 丙2m 乙Cc(SO2)与 c(O2)之比为 k:k 甲k 丙k 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 Q

64、:Q 甲Q 丙2Q 乙解析:根据等效平衡原理,甲容器与丙容器中平衡属于等效平衡,平衡时有 p 甲p 丙,乙容器与甲容器相比,若两个容器中 SO2 转化率相同,则 p 甲2p 乙,但因甲容器中的压强比乙容器中的压强大,故甲容器中的 SO2 转化率比乙容器中的大,p 甲2p 乙,A 错。同理分析知 B 对。选项 C,甲、乙两容器中,SO2、O2 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反应中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21,故平衡时两容器中 c(SO2)与 c(O2)之比相同,C 错。选项 D,由等效平衡原理知,Q 甲Q 丙H,Q 甲与 Q 丙不一定相等,D 错。答案:B37(2012新课标全国理综,15 分)光气(CO

65、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 CO 与 Cl2 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与 CO2 进行高温重整制备 CO,已知 CH4、H2 和CO 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 kJmol1、285.8 kJmol1 和283.0 kJmol1,则生成 1m3(标准状况)CO 所需热量为_;(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COCl2 的分解反应为 COCl2(g)=Cl2(g)CO(g)H108 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

66、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 10 min 到 14 min 的 COCl2 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计算反应在第 8 min 时的平衡常数 K_;比较第 2 min 反应温度 T(2)与第 8 min 反应温度 T(8)的高低:T(2)_T(8)(填“”或“”);若 12 min 时反应于温度 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 c(COCl2)_ molL1;比较产物 CO 在 23 min、56 min 和 1213 min 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 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_;比较反应物 COCl2 在 56 min 和 1516 mi

67、n 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_v(1516)(填“或“”),原因是_。解析:(1)实验室通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备氯气。(2)根据题意得: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 CO(g)12O2(g)=CO2(g)H283.0 kJmol1 H2(g)12O2(g)=H2O(l)H285.8 kJmol1 由()2 得:CH4(g)CO2(g)=2CO(g)2H2(g)H247.3 kJmol1据此可知生成标准状况下 1 m3 CO 所需热量为 1 000 L22.4 L/mol247.3 kJ2 mol 5 520 kJ。(3)首先

68、明确 H2O2 的还原产物是 H2O,然后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出 CHCl3 与 H2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再根据原子个数守恒,用观察法即可判断出另一种产物是 HCl。(4)第 8 min 时的平衡常数 KcCl2cCOcCOCl2 0.110.0850.040.234。从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可知,从第 4 min 开始,平衡正向移动。由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因此有:T(2)v(23)v(1213)。在 56 min 和 1516 min 时反应温度相同,但 1516 min 时各组分的浓度都小,因此反应速率小。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5.52103 kJ(3)CHCl3H2O2=HClH2OCOCl2(4)0.234 molL1 v(23)v(1213)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