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3861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推荐 专题6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6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一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美苏由盟友变成了 对手 雅尔塔体系(形成于 二战后期 ): 美苏 主导,奠定了两极格局的 框架 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苏矛盾 日益加剧 2、过程:美国发动冷战:冷战 含义:美苏之间除 战争 形式之外的一切对抗实质:遏制 苏联 和 共产主义 , 确立美国的 霸主 地位A.舆论上:发表“ 铁幕 ”演说拉开“冷战”序幕B.政治上:出台“ 杜鲁门主义 ”“冷战”正式开始C.经济上:提出“ 马歇尔计划

2、 ”扶植西欧,遏制苏联D.军事上:成立 北约 美国一极形成苏联进行反击:A.成立 经互会 (1949)针对“马歇尔计划”B.成立 华约 (1955)针对北约, 苏联 一极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正式形成 二、两极世界的对抗1、总体局势:全面“ 冷战 ”,局部 热战 2、两种对抗:“冷战”:A.原因:美苏 均势 、人心 思安 政治对抗:成立 西德 ,分裂德国 成立 东德 ,封锁 柏林 ;朝鲜 的分裂B.表现 经济对抗:“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 军事对抗:北约 华约 ;古巴 导弹 危机消极影响 世界被分为 两半 ,阻碍 交流 和 发展 C.影响 严重威胁世界 和平 与 安全 积极影响 避免了新的 世

3、界大战 爆发 孕育了世界 多极化 的力量热战: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第二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欧洲联合在两极格局下, 西欧意识到只有 联合起来 , 才能保证其安全1、原因 西欧在对二战的反思中,认识到应该走 合作 发展之路共同的地域使欧洲拥有 共同 的文化遗产和心理 认同 感2、关键: 法德 两国实现和解,其原因: 法德是宿敌 欧洲 煤钢 共同体(1951)3、过程 欧洲 经济 共同体(1958) 欧洲 共同体(1967) 欧洲 原子能 共同体(1958) 西欧国家经

4、济实力 大大增强 ,成为美国 竞争对手 4、影响 美国霸主地位 严重削弱 ,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世界出现了 多极化 趋势二、日本崛起1、原因:外因美国推动日本进行 民主改革 铲除 军国主义 的社会经济基础美国帮助日本恢复 经济 (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给日本大批 军品 加工定单)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是制裁和遏制,后来为什么要变成扶持呢?随着“冷战”的加剧, 美国要使日本成为亚洲反共的桥头堡内因日本政府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 贸易 立国”“ 出口 第一”的口号 日本加强政府 投资 ,重视 教育 80年代,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经济 大国, 2、影响 日本谋求 政治

5、 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挑战了美国 霸权 , 冲击着 两极 格局三、不结盟运动兴起1、目的:摆脱美苏的 控制 ,维护自身的 独立 2、标志: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3、政策:非 集团 ,不 结盟 4、影响: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 登上了国际舞台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两极 格局四、中国振兴成为世界政治舞台重要力量本讲知识网络:欧洲联合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世界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日本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中国振兴成为世界政治舞台重要力量第三讲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6、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 瓦解1、东欧剧变外因 斯大林 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戈尔巴乔夫 政治 改革的影响原因 帝国主义 和平演变 战略的影响 执政党的 失误 和 腐败 内因实质: 社会制度 发生根本变化: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2、苏联解体内因 斯大林 模式的弊端历史原因(根本原因)原因 戈尔巴乔夫 政治 改革的错误现实原因帝国主义 和平演变 战略的影响外因标志:“ 独联体 ”的建立或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1991、12)实质: 社会制度 的根本变化: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 瓦解 二、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7、 和平 与 动荡 并存三、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 超 多 强 ,多极化趋势 加强 1、美国两极格局结束后唯一的 超级 大国“一 超 ”2、欧盟(1993年正式建立)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多 强 ”3、日本谋求 政治大国 地位4、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 军事 力量5、中国成为最大的 发展中 国家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瓦解本讲知识网络: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瓦解的标志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美国两极格局结束后唯一的 超级 大国 欧盟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多极化趋势加强 日本力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中国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专题6训练1(2012年上海

8、历史,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 ) 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宪章 D马歇尔计划【考点】冷战主要表现【解析】材料中的“外国势力”指的是苏联,苏联控制东欧,美国控制西欧。此材料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抨击苏联对东欧的影响,说明美苏冷战已经形成,选D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表明美国在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对抗东欧的企图。【答案】D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

9、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考点】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影响【解析】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政府曾照会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答案】C3(2012年海南卷历史,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

10、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洲一体化【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二战时,是法西斯国家,曾经入侵波兰,而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说明局势趋向缓和,因此,D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B项说法错误;C项无从体现。【答案】D4(2012年江苏历史,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

11、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谋求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力求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形象,故选B项。【答案】B5(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32题)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80

12、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从战后的国际情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A在冷战背景下,日本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D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从材料信息看,时间界定在20世纪5080年代,在此期间日本主要依附于美国。6(2012年陕西省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题32题)有人把苏联的一次行动称为“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了一只刺猬”。下列图片反映了

13、此“行动”的是1955年成立华约组织 1961年修建柏林墙 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62年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从材料看,苏联的行动造成美苏关系紧张,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处于核战争状态,故D正确。7正在蔓延的“欧债危机”,对欧盟领导人的智慧产生了严峻的考验。而法、德两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欧洲的神经。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

14、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二 “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在地图上是可以看到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2)戴高乐的“欧洲观”的核心是什么?依据材料简述这一核心的主要内容。(5分)材料三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1951法、德六

15、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法德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73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1974欧洲理事会成立1979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1981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1986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1993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1995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2002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3)根据材料指

16、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进程中的两大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的第五次扩大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次扩大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重大变化。(5分)【解析】第1问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实际考查了二战后欧洲所面临的严峻的形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对材料二的分析、理解来回答戴高乐的“欧洲观”的核心及主要内容。第3问根据表格所列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回答一体化中的趋势,可以了解到经济一体化程度和政治一体化不断提高。第五次扩大的背景,联系到原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被纳入,可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角度回答。第五次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指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7、【答案】(1)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资本主义世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组成了以英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西欧的控制。(4分)(2)核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内容:欧洲联合必须以法国和德国的和解为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使欧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欧洲。(5分)(3)趋势: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单一的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双重性组织发展。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5分)8(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39)(26分)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

18、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中国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日本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印度1849年英国

19、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阿拉伯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伊朗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据辞海等整理问题:(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10分)(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3)充分利用本

20、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9分)【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民主政治、法国民主政治、辛亥革命【解析】本题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切入考查探求中西近代民主政治的相关事实,突出了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突出现实性),注重史实的再现、分析与比较认识。第(1)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的共和国典型(美国与法国),然后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史实再现和历史概念,结合相关史实回答。第(3)问首先要根据材料提炼 “不流血方式实现政权过渡”“共和制”“宪法”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答案】(1)美利坚合众国。(2分)其宪法是近代世界第

21、一部成为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3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分)其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3分)(2)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倒行逆施。(1分)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并成为国王。(2分)詹姆士二世逃亡。(1分)没有流血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3分)(3) 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4分)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2分)革命

22、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1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1分)9(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1934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

23、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材料三: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2)概括材料二中

24、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考点】孝文帝改革、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民族问题为主线,考查社会热点问题民族问题。第(1)问要立足材料概括和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分析。第(2)问(2)孙中山认为汉、满、蒙、回、藏五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华民族武装起来,赶走侵略者,“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这些主张的进步意义

25、从推动民主革命、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3)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在政治教材中有介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势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可以从巩固国家统一、开发边疆、推动经济发展、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等角度分析。【答案】(1)原因: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4分,每点2分)说明问题: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4分,每点2分) (2)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4分,每2分)进步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6分,每点3分)(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3分)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9分,每点3分。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