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年高一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师大版高一下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354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一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师大版高一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高一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师大版高一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高一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师大版高一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高一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师大版高一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高一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师大版高一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1年高一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师大版高一下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教学目标1. 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情况;知道刘秀的“柔道”政策是“光武中兴”的原因所在;知道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的基本概况;知道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 东汉王朝衰败的主要原因。2. 从观察图像和阅读文献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掌握归纳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特征的方法;从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共同原因和作用;比较东汉豪强地主田庄与欧洲中世纪庄园的异同;比较王莽“治天下”与刘秀“安天下”的不同效果中,基本掌握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方法。3. 通过对王莽“托古改制”的分析,认识不合时宜、脱离实际的改革难以获得成功。通过对光武中兴出现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专制体制下王朝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2、息息相关。通过对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分析,认识大一统帝国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重点与难点重点:光武中兴,东汉的衰败难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及其对东汉政局的影响。说明:1“兴”指兴盛,“衰”指衰亡。兴盛主要是指光武中兴,东汉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衰亡主要是指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专政,政治腐败,最终引发了黄巾大起义,所以本课的重点是“光武中兴”和“东汉的衰败”。2东汉建立后,刘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因为刘秀本人是南阳豪强地主,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的。东汉

3、中期以后,从和帝开始,以后几代皇帝即位时年龄都很小,造成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政治越来越黑暗。本课难点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及其对东汉政局的影响。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由简要介绍汉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导入新课。说明本环节设计开门见山:人们提起中国,总要盛赞汉唐王朝,说明汉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说明汉朝在世界上的深远影响。但是说起汉朝,人们往往更多地记住了西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记住了西汉的一统天下。对东汉的历史,却感到比较陌生。是东汉经济不够繁荣、政治不够清明么?是东汉政权存在的时间太短、内容不够丰富么?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习东汉的历史作铺垫。2讲授“新朝建立及王莽改制”说明本

4、环节设计主要掌握新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及王莽改制的大致情况。思考:王莽改制为什么难以取得成效?王莽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王莽沿用西周法制、脱离实际;二是触动了贵族、官僚等势力集团的利益;三是人民也没有获得实惠;四是原来的社会矛盾未解决,又增加了新的混乱。3讲授“光武中兴”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含义。比较分析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异同。说明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首先掌握东汉建立的基本概况。然后提出问题:光武中兴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后,教师指出: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面临王莽留下的烂摊子,亲自参加过推翻王莽政权的农民

5、起义,亲身体验到农民的巨大力量的刘秀,决定采取安抚政策,以“柔道”治理天下。具体措施可以概括:一是简政以安民,即包括废除王莽的苛政,平反冤狱,释放犯人,也包括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节省开支;二是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减轻田租,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目的是缓解社会矛盾。三是重视人才和文化教育。引导学生阅读课本39页文字,了解汉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和刘秀重视人才的史实。光武中兴的含义:一是使衰落的汉朝重新振兴;二是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三是天下出现盛世局面。拓展: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异同。相同点: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

6、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但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不同点: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整顿,重视文化教育;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而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则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4讲授“东汉的衰败”提出问题:导致东汉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分析归纳。说明本环节是教学的难点。提出问题:导致东汉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归纳如下:一是刘秀的“柔道”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

7、,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二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三是外戚、宦官和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倾轧,激烈争斗,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教师可以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治体制切入,分析上述几点的关系。东汉建立后,刘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因为刘秀本人是南阳豪强地主,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的。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的年龄都较小,容易导致皇权旁落。豪强地主势力控制着东汉仕途之门,与外戚、宦官和士大夫交接、相互倾轧,统治集团内讧不断,东汉皇帝异常短寿,政治异常黑暗,终于导致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形成了军阀割据。经过黄巾起义的沉

8、重打击,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5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对东汉的历史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我们了解了东汉初的“光武中兴”,了解了东汉中期以后的黑暗政治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外戚宦官专权,终于导致黄巾起义爆发。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走向衰败。资料附录资料1:豪强地主战国以来,地主阶级除去经营土地(兼并)以外,要想加速上升,必须采取其他途径:一种是做官致富,一种是经商放债,一种是暴力掠夺。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人统称为豪强。一郡,甚至一乡、一里都有大小豪强。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有碍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所以秦、西汉两朝都曾经迁徙天下富豪到京城,削弱他们对地方的控制。豪强地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

9、类以经营土地为主,在朝廷有官爵,称为“上层豪强”;一类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兼营土地,被称为“下层豪强”。秦、汉都不允许下层豪强作官,在社会上也不被人尊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重农抑商)。武帝以后,豪强势力一直增长,西汉末年,朝廷对他们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王莽代汉后,想用改制的办法削弱部分豪强(主要是下层豪强)的财富,结果失败。刘秀称帝,主要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增长起来。不过光武帝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和农民战争对豪强的打击,部分地恢复了对豪强地主的管束,汉元帝(前48年即位)时,朝廷又逐渐对豪强失去了控制能力。到东汉后期,封建王朝的权力完全被豪强地主集团的代表所操纵。 人教版中国

10、古代史教学参考书资料2:外戚宦官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公元88年和帝即位以后),皇帝大多年幼无知(东汉中期从汉和帝至汉灵帝共8帝,除殇帝、冲、质即位不到一年以外,其他五位皇帝即位时,年龄最大者15岁,最小者仅10岁)。中央政权实际上控制在外戚和宦官手里。88年和帝即位(10岁),窦太后揽权,外戚开始专权;92年和帝联合宦官杀窦宪,宦官开始参政。107年安帝即位(13岁),外戚宦官并用,下层豪强开始进入仕途。安帝死,宦官杀外戚,立顺帝(11岁),宦官势力大进一步,下层豪强进入仕途被承认为合法。146年桓帝即位(15岁),外戚梁冀掌权。159年宦官杀梁冀,宦官独霸政权。下层豪强从此也可以做朝官。外戚是

11、上层豪强在中央政权的代表,宦官则是下层豪强在政治上的靠山。外戚宦官互相倾轧,反映了两派豪强地主集团之间的斗争。在斗争中两派豪强地主势力都遭到削弱,士族地主集团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外戚和宦官都是统治阶级内部最腐朽的政治势力。在他们的统治下,政治腐败,贿赂公行,贵族官僚生活无度,人民饥寒交迫,无衣无食。184年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书资料3:后汉书仲长统传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徒,众也;附,亲也。”新朝建立: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板书设计王莽改制及其失败王莽改制时间:公元25年建立者:刘秀东汉建立都城:长安东汉的兴衰原因:客

12、观: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政局动荡 主观: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以“柔道”治天下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经济上:释放奴婢,解决农业劳动力光武中兴结果:光武中兴局面形成原因:刘秀本身是豪强地主,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表现:政治上:把持中央地方大权 经济上:田庄兴盛,规模宏大原因:和帝以后皇帝即位年龄太小,皇权旁落。东汉的衰败外戚宦官专权表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结果: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训练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材料二: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引自后汉书光武帝纪请回答: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光武帝的措施是什么?目的如何?光武帝还有哪些措施?参考答案 措施: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光武帝还采取如下措施,简政安民:废除王莽时繁密苛重的法令,屡次大赦,平反冤狱,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节省开支,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文教治国: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扩大“太学”(中央官学)规模,建立“郡国学”(地方官学)等。.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