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月考试卷(4月25日)一、辨析病句(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确实看到中国走过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现在,中国人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该更自豪与自信。B. 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C. 芜湖市教育局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将从12月第2个星期一开始至次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止,取消市区中小学冬季早读制度。D. 中国李白诗歌节经过
2、十几年的积累,马鞍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诗歌吟诵到集歌舞、吟诗、经贸、旅游于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的节庆活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A项,“通过让”造成分残缺,二者必须删去一个。C项,“为了的宗旨”重复赘余或句式杂糅,可删除“的宗旨”,或者改为“以为宗旨
3、”。D项,“马鞍山成为节庆活动”搭配不当,主语应该是“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且“集歌舞、吟诗、经贸、旅游于一体”之后应加上“的系列活动”一类的词句。故选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
4、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联合国各成员国都有义务交纳会费,根据规定,美国资金必须负责联合国运行费用的20%。B. 80年代,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掀起高潮,现代派文学带来的影响不只是浮光掠影式的,而是深入到中国作家民族意识当中去的。C. 十一长假在即,有关部门就旅游景点门票是否提价一事作了听证,可是听证结果似乎很难让消费者满意。D. 走进长影世纪城,如同走进梦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体现着长影的魅力,体现着长春人的浪漫与热
5、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主谓宾搭配不当,“资金”不能负责费用。B项,关联词语运用不当,“不只是”改为“不是”。D项,缺少主语,“使”“体现”的主语是长影世纪城。故选C。【点睛】现代汉语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句法成分搭配时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
6、构规律:或者搭配在一起从逻辑上说不通;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准确辨析搭配不当,考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揣摩”入手:1揣摩主谓是否搭配不当。主语与谓语应该如何搭配,有着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如果违背了这种语法规则,就会产生语病,表情达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2揣摩动宾是否搭配不当。例如,“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一句中,“加快”与“规模”不搭配;再如,“上海不仅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而且在经济上也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改革”一句中,“采取”与“改革”搭配不当,应将上句中的“采取”改为“进行”,将下句中
7、的“改革”改为“措施”。3揣摩修饰语与中心词是否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例如,“我们有吃苦耐劳的人民,又有优裕的自然资源”一句中,“优裕”不能修饰“自然资源”,应将“优裕”改为“丰富”。第二,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例如,“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一句中,“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或“慎重”等。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人民网邀请教训部部长周济,请他就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回答网民的提问。周部长坦陈民众所指的当前高中教育以高考为中心的问题是正确的,但要彻底解决尚需时日。B. 学校
8、师资力量雄厚,既有丰富的旅游业实践经验,并赴国外留学进修的专业课教师,又有一批多年从事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课教师。C. “315”不是什么特定的节日,它所表达的是一种诉求和愿望:希望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关系,希望维权意识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希望我们的消费环境不断得到改善。D. 湖北代表团经过一天的热烈讨论,一套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法为民理念的议案终于产生,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
9、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A项,“周部长坦陈民众所指出的当前高中教育以高考为中心的问题是正确的”有歧义。B项,成分残缺,应在“丰富”前加上“具有”。D项,结构混乱,第一个句子中途易辙,对“湖北代表团的代表”这一主语没有进行陈述,就转到另一个主语“议案”上去了,可将“经过”移至“湖北代表团”前。故选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仅仅出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或细则中,而且可操作性不强,内容模糊,执法主体不明。B. 法国队的齐达内是2006年世界杯球员,在决赛中他头顶意大利队员马特拉齐,造成恶意犯规,被吃红牌罚下。C. 为改善
10、市容、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城管部门将组织开展早、夜市的规范和整治,对擅自占用城市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等公共场所经营的,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D. 香港市民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世界公民意识令人欣慰,相比之下,祖国内地某些人腰缠万贯却很少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现象,则令人遗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A项,语序颠倒,从逻辑上看,“可
11、操作性不强”应当放在“执法主体不明”后面。B项,句式杂糅,应去掉“吃。C项,成分残缺,“整治”后加“工作”。故选D。【点睛】辨析语序不当的方法1记一个典型句子,依据词性的对应性予以套用,以验证中心词前的多项修饰语的语序是否恰当。2复句中关联词语与主语的位置关系分两种情况:同一主语,关联词语在主语后;不同主语,关联词语在主语前。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徐州市五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多处非法经营的音像制品,近3万张盗版光盘被查获后销毁。B. 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C.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
12、脱不开关系,所以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D. 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的国内法,它不能超越国际法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等国际条约成为干涉中国内政的法律依据。【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搭配不当,“取缔”的应该是“场所”“摊点”,而不能是“音像制品”。B项,结构混乱,去掉“不会减弱”。同时,“中国经济
13、”是“投资者向往的地方”,主宾搭配不当。C项,不合逻辑,把“所以”改为“因为”。故选D。【点睛】巧用模型辨识结构混乱模型一:句式杂糅,即将两种结构的句式混在一起表达。如“主要原因是造成的”。模型二:前后勾连,即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话的开头,一般是前一句话的宾语直接做了后一句话的主语。模型三:中途易辙,即前一句只有主语与一个介宾结构的短语,接着后一句又另外起头,出现其他宾语,前后转换了话题(主语)。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和新华日报、群众杂志,是党中央和省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B. 中宣部派员分赴各省采访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情
14、况,集中展示各地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经验、新探索、新思路。C.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名教师如果缺乏高尚的师德,哪怕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再高,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D. 当前,着力改善困难群体生活,已成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B项,语序不当,“新经验、新探索
15、、新思路”应改为“新思路、新探索、新经验”。C项,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教书育人”后补上“的重任”。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引起”。故选A。【点睛】辨析成分残缺或赘余,是考生作答病句题的一个很大的难点。要想突破该难点,考生应掌握以下三个技巧:1残缺赘余,语感为要作答病句辨析题,尤其是辨析句子是否存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的语病,其解题技巧有很多,然而凭借良好的语感做题才是首要的技巧。在此方面,考生一定要做到心态平和、镇定自信。考生要相信这样一条阅读规律:一般地说,读过之后,感觉顺畅、连贯的句子往往是“没有语病的一句”;而读了之后,感到好像少点什么的句子,往往就是“成分残缺”的句子。
16、当然,良好的语感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有意识地多读经典文章、多做模拟题训练得来的。2四个警惕,诊断残缺(1)警惕滥用介词而造成主语残缺。(2)警惕暗中更换主语而造成主语残缺。(3)警惕缺少谓语动词而造成谓语残缺。(4)警惕复杂长句中缺少动词所支配的宾语而造成宾语残缺。3四个探查,清点“赘余”(1)探查定语与中心语是否重复,造成赘余。(2)探查补语对中心语是否做多余的补充说明,造成赘余。(3)探查虚词是否滥用,造成赘余。(4)探查成语、词语意思重复造成的赘余。由于成语本身具有某个意思,而语境中又使用了具有这个意思的词语,就会造成意思重复而形成句子成分的赘余。比如“各自分道扬镳
17、”“让人贻笑大方”“忍俊不禁地笑”“海内外闻名遐迩”“潜移默化地影响”“独自孑然一身”等。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呼吸,有抗腐烂的能力才不腐烂的。B. 1932年,他的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不仅填补了国内地质学领域的空白,还一跃成为国际地位。C. 现代生活产生了许多文明病,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我们过度使用生命,不懂得节制与生生不息的道理。D. 余华的兄弟不惜笔墨地渲染暴发户李光头的种种劣迹:玩世不恭,下作,粗俗,丑陋。作家对此态度很暧昧,是客观展示还是玩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
18、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A项,重复累赘,应删去“才不腐烂的”。B项,“专著”和“成为国际地位”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造成的”。故选D。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B. 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
19、记述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该书以图文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C.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D.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要求各地各部门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措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
20、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成分残缺,“表达了”后面缺少宾语“愿望”。C项,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先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再“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D项,“解除”和“措施”搭配不当。故选B。二、文学文化常识(每题3分,共30分)9.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B. 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C.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
21、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D. 岁在癸丑:古人常用地支十个字和天干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指永和九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D项,岁在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指永和九年。故选D。10.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
22、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B. 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C. 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D. 望:农历小月十五。既望:望日后一天,农历小月十六。【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古文,是很多高中生一听就头大的语文难点,而且往往也是众多学生考试当中的“丢分大户”。其实,如果平时学习中能积累一些古文方面的常识,那么试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
23、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望: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既望:望日后一天,农历小月十六,大月十七。故选D。11.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晦:农历每月第一天。朔:农历每月最后一天。B. 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D. 洞箫:管乐器的一种。【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
24、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故选A。1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赋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B. 赋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C. 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D. 阴阳: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
25、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故选
26、D。13.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B. 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C. 上古时期,姓氏有别。姓的偏旁为“女”,反映初民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只有通过不同的姓来区分不同的部落。D. 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
27、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等。B项,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故选B。14.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夏商周三代,常以封地名、国名、官职名、居住地、职业技艺及祖先的字为氏。B. 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C. 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D. 青冢,指杨贵妃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古文,
28、是很多高中生一听就头大的语文难点,而且往往也是众多学生考试当中的“丢分大户”。其实,如果平时学习中能积累一些古文方面的常识,那么试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D项,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故选D。15.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B. 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C. 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庙号。D. 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能
29、力。 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等。C项,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故选C。【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
30、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16.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在皇上身边做文书工作。B. 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C. 贾人:商人。D. 出官:(京官)外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
31、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项,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故选A。17.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B. 教坊:唐代官办管领武术、军队训练的机关。C. 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D.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于文化常识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平时复习主要是识记,多多益善;
32、另外便是做题时仔细认真沉着冷静的心性培养。B项,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故选B。18.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B. 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C.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而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
33、骑、游击为“六军”。(3)指唐之禁军六军。D. 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太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故选D。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普遍意
34、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成为大众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成为国际共识。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社会积累的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着重培养自食其力的本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创造的精神。显然,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可以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为自我服务的技能以及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培养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
35、百业分工和个人职业倾向,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有意义,都很光荣。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属于一种高级的社会实践,是了解与服务社会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是强国富民的大事。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主要解决认识深化、知行统一问题,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侧重技能培养,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就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体脑结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内容。德智体美劳五育
36、并举,全面贯通,在劳动教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劳育、把握劳育、实现劳育。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健体、育美作用。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内容价值,生活劳动着重解决个人自理问题,生产劳动侧重解决物质财富创造问题,服务劳动侧重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要看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基因,重视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
37、教育的光荣传统,培养时代新人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极为迫切。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现代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培养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还培养大国工匠,也培养创造发明的科学大师,形成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从简单体力劳动引向创新创造复杂劳动,加快教育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建设。(摘编自曾天山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落实机制)1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人类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B. 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
38、、社会实践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C. 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贯通,其它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D. 劳动教育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形成整个社会都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20.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点明劳动和劳动教育概念内涵的目的是为后文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B. 在论证劳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前,文章论证了劳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C. 在讨论劳动教育的特殊价值时,文章从五育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说理明白。D. 文章讨论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落实机制,同时指出劳动教育在目前的重要性。2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劳动是人
39、类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劳动的对象有自然、社会两方面。B. 劳动和教育结合能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能培养合格的劳动者。C. 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原因是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D. 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含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重视劳动教育的传统。【答案】19. D 20. A 21. C【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选正确选项。A项,
40、“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表达片面,原文“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类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夸大其词,原文“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B项,“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缺少限制条件,原文“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缺少“一般意义上的”。C项,“其它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曲解文意,原文“在劳动教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并未说“其它四育能在劳育
41、中实现”;“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有无法替代的”这才是“劳育的独特价值”。故选D。【2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A项,“目的是为后文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理解错误,原文“要看到劳动教育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故选A。【21题详解】
4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C项“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表述不全面,原文“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可见“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只是“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其中一个原因。故选C。四、文言文阅读(
43、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每题5分,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
44、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候赢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于抱关。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
45、,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伸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谢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选自后汉书范式列传)2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B. 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C. 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D. 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2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
46、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B. 辟,指征召出仕,与文中“举州茂才”都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C. 夷,古时对我国东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可用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D. 后汉书,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 合称“前四史”。2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式信守承诺,按时拜访老友。范式在太学求学时跟张劭关系很好,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要去拜见张劭家人,到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前往。B. 范式接受重托,不负同窗之谊。范式与陈平子虽同窗却从未见过面,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将身后事情托付给范式,范式将平子视作死友,照料平子的妻
47、儿。C. 范式不求回报,淡泊名利。范式将平子的灵枢护丧完成后就哭着离去,后来有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范式受到三府征召,但他都没应召。D. 范式偶遇故友,为他深感惋惜。范式与孔嵩本是好友,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孔嵩,为他处境感到惋惜。2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2)乃相责让曰:“孔伸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谢之。【答案】22. C 23. B 24. D 25. (1)他的朋友南阳人孔蒿,家中贫穷,父母年老,就改变姓名,受雇(被雇佣)成为(担任)新野县阿里街的差
48、役。(2)就相互责备说:“孔仲山是善良之士,难道可以偷他的东西吗!”于是将马送还,向他道歉。【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未竟”是对“先佣”的陈述,翻译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二者主谓关系联系紧密,独立完整的句子,中间不可断开。“不肯去”为承前省略,主语为“嵩”,故在其前断开,排除AB。“街中子弟”为后文“皆服其训化”的主语,“厉行”的主语为“嵩”,都是主谓成分完整的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原文翻译:“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
49、肯离开。孔嵩在阿里,为人端正,砥砺操行,街中的少年都服从他的训导德化。”故选C。【23题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与文中举州茂才都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错误。“辟”是中央官署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官,再向朝廷推荐;“举州茂才”是由地方官推荐人才。故选B。【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理解文意,把握结构思路,了解写作特色。本题涉及的多为理解词句含义或者思想内容、写作
50、用意,结合文本细心揣摩即可。C项,“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错误。由“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可知,应为“县府挑选”并非“主动担任”。故选C。【2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1)乃,就;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被动句,翻译为“被”;卒,差役。(2)责让,斥责,谴责;孔伸山善士,判断句,翻译为“是”;侵盗,偷盗;谢,道歉。【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
51、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
52、不通时,用意译。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他年少时到太学游学,当太学生,同汝南人张劭结成朋友。张劭字元伯。二人一道告辞回家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将回来,将去拜访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后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母亲说:“分开两年,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这么相信?”元伯回答:“巨卿是守信用的人,一定不会失约。”母亲说:“既然如此,我就为你酿酒。”到约定的那天,巨卿果然来到,到堂上拜见、喝酒,尽情欢乐而别。后来范式到京师,在太学接受教育。当时太学生长沙人陈平子也一同在太学学习,与范式没有见过面,但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
53、,对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位有志之士,能够托付死后的事情。我死以后,可将我的尸体埋在范巨卿的门前。”接着撕开丝帛写了一封信,留给巨卿。平子死后,他的妻子根据他的话去做了。当时范式刚好回来,看了书信,见到坟墓,悲伤感动,对着坟墓作揖哭泣,将平子视作死友。于是他照料平子的妻子儿子,亲自护送平子的灵枢到临湘。距临湘还有四五里地时,他将平子在丝帛上写的信放在灵枢上面,哭着告辞离去。平子的兄弟知道以后,找范式找不着。长沙的佐理上计事务的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三公府同时召他,他不应召。范式被州府举荐为茂才,经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他的朋友南阳人孔蒿,家中贫穷,父母年老,就改变姓名,受雇在
54、新野县匣里当负责街道治安和打扫的差役。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而县府挑选孔嵩当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他,叫声孔蒿,抓住他的手臂说:“您不是孔仲山吗?”对着孔嵩叹息,谈及过去的经历。范式说:“我受到国家的重用,当上州牧职位,而您身怀道术,隐藏自己,身处士卒之中,不也可惜了吗!”孔嵩说:“候赢长期从事低贱的职业,晨门对管城门觉得快意。孔子想住在九夷的地方,不嫌九夷的鄙陋。贫穷是士人自然的事情,难道算鄙贱吗!”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肯离开。孔嵩在阿里,为人端正,砥砺操行,街中的少年都服从他的训导德化。他终于被三公府召用。孔嵩到京师,路上在亭中住宿,盗贼们
55、一道偷了他的马,不久他们打听到是孔嵩的马,就相互责备说:“孔仲山是善良之士,难道可以偷他的东西吗!”于是将马送还,向他道歉。孔嵩做到南海太守。范式后来调任庐江太守,有威望,卒于其任。五、默写(每空1分,共10分)2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 ”写刘裕北伐时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气势。(2)韩愈师说中用一句“_”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_”的糊涂做法。(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
56、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孤独、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 ”代之。(5)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_,_。”【答案】 (1). 金戈铁马 (2). 气吞万里如虎 (3). 古之学者必有师 (4). 小学而大遗 (5). 江山如画 (6). 一时多少豪杰 (7). 这次第 (8). 怎一个愁字了得 (9). 长太息以掩涕兮 (10). 哀民生之多艰【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
57、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戈、虎、师、遗、豪、第、得、兮、哀。【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
58、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六、语言文字及运用(共2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揭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信。“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以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_,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
59、次在明清时期。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明清是印章热的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_,促成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藏印、鉴赏印、考订印等等,_。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_,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 ),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2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功成身
60、退 层出不穷 俯拾皆是 因而B. 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不一而足 然而C. 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不一而足 然而D. 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俯拾皆是 因而2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B. 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C. 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D. 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2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
61、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B. 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C. 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D. 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对秦汉范型来说【答案】27. C 28. B 29. B【解析】【2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和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
62、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对于本题,第一组:功成身退:大功告成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韬光养晦: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后文有“权力的卸除”,与之相呼应,此处应选“功成身退”。第二组: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印学理论应该是接连出现的,应选“层出不穷”。第三组:俯拾皆是:意思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不一而足: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此处在列举印章丰富的品类之后,应选“不一而足”。第四组:因而:表示因果关系;然而:指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因前后分句是转
63、折关系,此处应选“然而”。故选C。【2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六种常见语病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在解题时可用语法分析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有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语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等问题。有时,结合语境,抓住句子的标志性词语,运用排除法解答,也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对于本题,从关联词搭配来看,“无论是还是都”为一个整体,排除C、D两项。从语序看,是先“外
64、形”,然后深入到“印文、章法”;从“蕴含”和“呈现”补语看,“蕴含”搭配“着”,“呈现”搭配“出”为宜。排除A项。故选B。【2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关注前后文,确保所填句子在逻辑上通顺;二是注意陈述对象一致,确保所填句子在陈述事件时不出现中途易辙的问题。对于本题,根据前文“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可知,括号处承接前文,应先介绍“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的概况,故排除A、D项。根据后文“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可知,括号处的主语是“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是针对“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
65、作”而言的,故“对秦汉范型来说”应置于“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前,与B项相符。故选B。30.下面有一则征稿启事的片段,请找出五处表达不当的地方并修改。本校向来有“激情岁月文学立世”的优良传统,我校莘莘学子众多,正值青春年华,才思敏捷,人才辈出,我们十分期待你们的参与,希望同学们能够踊跃赏脸投稿,千万不要有绠短汲深之虑。来稿如果一经采用,我们定将及时通知,不负同学们的芹意。【答案】(1)应删除“众多”;(2)应删除“赏脸”;(3)“绠短汲深”应改为“顾虑”;(4)“如果”和“一经”应保留其一(5)“芹意”应改为“美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
66、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1)“莘莘学子”和“众多”语义重复,删除“众多”(2)“赏脸”指给面子,用于请对方接受请求或馈赠,不合语境,故应删除。(3)“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大,难以胜任(多用作谦辞),不合语境,此处应改为“顾虑”。(4)“一经”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如
67、果”表假设。二者重复,“如果”和“一经”只能保留一个。(5)“芹意”谦辞,微薄的情意,不合语境,应改为“美意”。31.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每条不超过25个字。_ _【答案】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小;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大;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使会腰椎受力(或:负荷)加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答题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需认真理解题意,厘清各项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来解答问题。由图表可知,人平躺时腰椎受力为25,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为220,人在站立时腰椎受力为100,人在站立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50,坐着时腰椎受力为140,坐着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85。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点睛】所谓“图表”,是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高考卷中出现的图表类材料有流程图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或表,然后设置一到两个题目,题目内容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