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31430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 五四运动(1919年)1.背景。(1)国际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召开巴黎和会,处理战后问题。 (2)国内背景。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军阀割据、混战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尤其是学生的思想解放。(3)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主要过程。阶段中心主力主要斗争方式(1)第一阶段北京学生罢课、游行示威(2)第二阶段上海工人罢工、罢市、罢课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拒绝和约签字)。4意义。(1)性质:彻底地不妥协

2、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3)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形成“五四精神”。识记导图五四运动的“一、二、三、四”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条件。(1)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2)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3)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的酝酿。(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时间、地点:1921年7月;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2)会议内容。确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

3、导工人运动。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初期斗争实践。(1)中国共产党二大:1922年7月召开,制定民主革命纲领。(2)领导工人运动。(3)中国共产党三大:1923年在广州召开,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巩固自查如何理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的“新”?答案: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的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新的革命范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三 国民革命(19241927年)1.政治基础。以“党内合作”为方式的第一次国共合作。2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3革

4、命目标。打倒军阀除列强。4主要过程。(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2)初期发展:成立黄埔军校;组建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根据地。(3)军事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1927年)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成果: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南方工农运动发展。(4)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5主要意义。(1)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巩固自查你能从下面漫画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答案:图示体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时代主题,说明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拥有

5、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大革命取得巨大历史功绩的主要原因。四 国共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1)背景。1927年以进攻城市的武装起义受挫。主要起义: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八七会议的召开: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2)道路开创: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道路实践。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武装斗争:1930年起,组织反“围剿”斗争,巩固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经济建设: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识记导图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央所在地的变化巩固自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进攻目标有什么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进攻对象都指向蒋介石,这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峙;两次起义都以占领大城市为目标,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盲目照搬俄国式“城市中心”革命道路。易错修正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共识。答案: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革命道路抉择上,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农村包围城市”和“城市中心论”的分歧。2战略转移红军长征。(1)长征原因:“左”倾军事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长征概况。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空间:南方(中

7、央根据地出发)西南西北(吴起镇、会宁会师)。(3)长征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长征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铸就了“长征精神”。识记导图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易错修正遵义会议清算了“左”倾错误。答案: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但没有完全清算“左”倾错误,从思想上清算

8、“左”倾错误是在抗战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主要集中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美国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他各国相继仿效。新约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中国收回部分关税及其他一些主权。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交涉,由于列强借故拖延,双方迟迟不能签约。“改订新约运动”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部分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其有关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规

9、定,实质是一纸空文。核心一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史料1:中国历史上不乏爱国主义,从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过零丁洋诗篇、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郑成功收复台湾、邓世昌壮烈殉国,都洋溢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只有五四精神才第一次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启蒙与救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传统的爱国主义具有了现代性的精髓。这是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独特性所在,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文化觉醒的重要体现。摘编自胡伟从近代史到现代史的转折点(解放日报2019年5月14日)史料2: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

10、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史料3:对外而言,五四运动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下滑、国家利权不断丧失的趋势对内而言,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历程,经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组织,产生了工人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性质亦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6卷)史料探究依据史料1、2、3,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史料研读史料1研读:第层信息反映了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但古代爱国主义具有忠君和大汉族主义倾向,明末至清末

11、的爱国主义具有救亡图存的特征。第层信息反映了五四运动丰富了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民主、科学、救亡与图存有机融合,具有现代性特征。第层信息强调了五四运动促成了文化觉醒。综合各层信息,史料1从爱国主义的传承与发展角度阐述了五四运动的意义。史料2研读:属于论点型史料,重在找论点。第层信息强调了五四运动促进了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的觉醒。第层信息强调了五四运动推动梁启超大中华民族思想的形成。史料3研读:史料3为陈述型史料,重在抓关键词,获取信息。第层信息反映了五四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层信息反映了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而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层信息反映了五四运动是中国民

12、主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的多元意义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转折点。(1)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民主革命新的革命力量,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创造了阶级、思想条件。2爱国主义精神的新发展。(1)弘扬和丰富了爱国主义精神,赋予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有机融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现代性。(2)唤醒了民众,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3中国现代化的新方向。(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走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这种意识的形成对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

13、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核心二国民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史料1: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

14、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摘编自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史料探究依据史料1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史料研读研读技巧:抓住“与辛亥革命相比”,注意形成比较研读意识。分层研读:第层信息体现国民革命以国共合作的方式进行;第层信息体现国民革命群众基础广;第层信息体现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新,以新三民主义为主要指导思想;第层信息反映了国民革命追求“自主独立”“现代民族国家”,体现国民革命有反帝要求。史料2: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

15、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摘编自第一次握手史料探究依据史料2,概括国民革命的历史贡献。史料研读研读技巧:叙述型和论点型史料结合,注意提取信息和理解隐含信息。分层研读:第层信息强调了国民革命在反帝反封建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即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根基;第层信息反映了国民革命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第层信息强调国民革命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综合研读:史料2从民主革命任务达成和进程两个角度阐述了国民革命的影响。国民革命的特点及历史意义1国民革命的特点。(1)革命目标成熟。“打

16、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2)群众基础广泛。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3)席卷地区广大。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4)指导思想创新。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5)革命军队新型。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6)革命形式多样。军事战争、工农运动等多种革命方式同时进行。(6)革命影响深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2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1)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

17、。国民革命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核心三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史料: 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当时是有不同意见的:一种意见是:“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另一种意见是:1928年中国共产党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

18、发点”。史料探究史料反映了哪两种革命道路?你同意哪一种意见?为什么?史料研读意见一研读:体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第层信息强调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必然选择;第层信息强调农村革命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意见二研读:第层信息强调依靠无产阶级在城市的革命引领农民暴动来取得全国革命胜利,这反映出此时中国共产党中央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城市。对比研读: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的思想分歧,在提取两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实际分析可知,意见一符合中国的国情。正确认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工农武装割据”形成。19281930年,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

19、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2“工农武装割据”的成功之处。(1)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才取得了最终胜利。(2)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在中国建立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3在当时的地位。总体来看,当时

20、党内关于工农武装割据在夺取全国政权斗争中的作用、怎样看待和处理农村斗争及城市斗争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分歧。1935年初,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思想上和军事上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018全国卷)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明素养本题从五

21、四运动后国内对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切入,考查思想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先导,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研题干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争论内容救国走“俄国式”道路?发展实业?采用劳工主义?辨选项选项辨析A毛泽东等人通过井冈山地区的革命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A项错误B材料并未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 B项错误C五四运动后的这场争论有利于人们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D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一直存在分歧,D项错误定答案C深发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

22、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再次点燃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革命热情,增加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数量,并且让他们的革命能力得到提高,加速了知识分子向革命者转变的速度。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让中国的革命走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2019全国卷)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

23、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解析: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素养。依据时间“1919年11月”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大义当前,绝不退让”说明五四运动后民众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故B项正确;“趋于一致”表述绝对化,并且材料没有提及改造的道路,A项错误;没有涉及个人主义问题, C项错误;当时只有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D项错误。答案:B2(2017北京卷)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

24、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素养。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 A项错误;根据 “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可知,毛泽东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反对国民党,与“国民党合作”不符,C项错误;D项与“国民革命”时间不符。答案:B3(2017海南卷)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

25、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解析: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素养。1927年正处在北伐战争时期,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但不能决定战争走向,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共合作关系的破裂, B项错误;材料说下层民众运动是一种危险,说明这位国民党领导人对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的误解敌视,反映出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故C项正确;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表达了对工农运动重视,但不能据此推断是“开始”,D项错误。答案:C4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

26、,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解析: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政治口号钻进“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的脑子里”说明广大民众自觉地接受了革命的要求,故A项正确;“打倒土豪劣绅”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口号,B项错误;一个口号无法表明理论发展状况, C项

27、错误;近代中国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革命性质始终没有变化,D项错误。答案:A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素养。依据信息“广东共产”“广州政府”“勾联俄国”可知是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是南京临时政府,A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 C、D两项错误。答案:B6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析: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根据时间“1930年”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这些措施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进而粮食增产增收,故A项正确;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进攻与粮食增产没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1930年,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建设是为了工农武装割据,C项错误;D项因果倒置。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