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863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0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04、教招干货高频考点及易出题型汇总(14页).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简)尊重家长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家长教育的潜能,形成教育共识;有利于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形成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化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形成教育的合力。(简)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家长。(简)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联系性和一贯性;有利于能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判)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热爱学生时其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时我国教育方针对教师的根本要求;热爱学生时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多、简)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

2、: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简)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要深入了解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要始终信任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平等对待学生。(多)严格要求学生的道德特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多、简)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明确教书的内容;把握育人的方向;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简

3、)教书育人的途径: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要勤于学习,用于实践;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教育之中。(简)严谨治学的途径: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知识;教师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所必备的道德品质。教师招聘考试干货集锦第1 页 共14页(简)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教师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教师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简)教师的道德品质具有以下特征:教师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对教师道德要求和教师个体独特个性表现的结合;教师道德品质是教师个人意志的凝结;

4、教师道德品质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教师道德品质具有动态的稳定性。(简)实践教育创新的师德规范有哪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具备独立获取、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重)如何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敢想敢做、不断探索;学校要为教师的教育创新提供条件。(简)环境道德的内容:与自然协调发展;合理使用物质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判)道德范畴是反映人们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它包括义务良心公正和荣誉等。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反映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并成为教师内心信念而对教师行为发生影响。(判)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5、,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须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重)教师职业道德范畴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通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其二它必须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显示教师认识与掌握职业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其三它必须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教师的内心,并能时时指挥和影响行为。(简)教师义务的作用:首先教师认真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减少和协调教师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其次教师自觉履行教师义务有利于在教育工作中自觉遵

6、循教师道德要求,选择最佳教育行为;最后教师积极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多)教师公正的内容: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奖罚分明。(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有利于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第2 页 共14页早就新一代人才;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多)教师道德修养实际就是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意志、培养习惯的过程。(多、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提高教师道德认识(进行师德

7、修养的必要前提)、陶冶教师道德情操、磨练教师道德意志(把师德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养成良好的教师道德行为习惯(师德修养的最终结果)的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单)中小学常规管理有利于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能够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学生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单)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应该建立什么机制:建立激励性、发展性评价机制。(多)学生管理的方法:班级管理法(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活动教育、情景陶冶、实践锻炼);自我管理法(指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包括:加强学校民主建设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搞好学生组织建设,强化学生自

8、我管理;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思想教育法。(判)学生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学生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多)学生管理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示范性原则、程序性原则、社会协调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简)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地学生管理目标;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单)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单)1862 清政府京师同文馆,产生班级授课制最早雏形,1901 年“废科举,兴学堂”普及。(多)班级管理的特点: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判

9、)制定明确、恰当的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开始,它关系到班级管理目标的成败。(多)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依据:基本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多)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原则:保持一致性和体现针对性;包含全面和突出重点;难度适宜和易于评价。第3 页 共14页(简)构建班级文化的意义:营造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班级文化,可以为学生树立典型化的人格榜样;构建和谐班级文化,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多)班级文化的特点:教育性、凝聚性、制约性、自主性。(多)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简)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管理:精心装点教室,营造积极向上的

10、物质文化氛围;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多)班主任培训的途径:开展全员培训,实施岗前培训,进行专项培训。(简)班主任评价的作用:目标导向作用,反馈调节作用,监督促进作用,保证作用。(多)团干部的作用:先锋作用,核心作用。(简)团干部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的培养;协作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培养。(简)培养学生会干部:选拔贤能,加强学生会形象建设;奖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势利导,提高学生会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简)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引导与管理:以“教育引导”取代“强制管理”;利用“参照群体”,发挥个体的“领头羊”效应;加强教育

11、互动,形成教育合力。(简)素质教育是存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往的教育一般只着重于对学生的共同要求,扼杀了学生的个别性。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即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理)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

12、力是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简、论)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现代教育,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第4 页 共14页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和探究。应试教育的缺点: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教育。(简)现代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身心发展迅速;能动性;完整性的人;个性化和差异性的人。(简)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

13、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里健康等内容。(判)教学技能既表现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多)教育技能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发展性,操作性,整体性。(多)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原则。(单)“角色扮演”就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受训者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中扮演教师和学生等不同角色,用类似演戏的方式来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水平。(判)微格教学不能

14、代替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而只是培养和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之一。(判)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一环。(多)备课的类型: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多)备课的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简)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通览教材,全面理解;精读教材,深层领会;还要对教材进行精细加工实现教材的再创造。(单)按照一定教学实践可以把教学进度计划分为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教学进度计划(即教案)。(判)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15、。(判)立体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过程第5 页 共14页与方法是关键性目标。(判)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是外显的而不能是内隐的。(简)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打的要求。要通读教材;内容项目要齐全;分析要准确深入;教学目标要明确,进度要合理科学;措施要得力。(简)教案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课型;教学方法;媒体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单)电子教案是指采取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设计、制作、使用与储存的一种多媒体教案。(判)课件是电子教案中的一个

16、独立的部分。(判)课件与电子教案的区别:电子教案主要为教师使用,其中包含有教学步骤设计等内容,多为对整堂课的全面设计,而课件不见教师自己可以使用,有时也供学生使用,重点体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即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简)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判)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判)课堂教学技能分为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授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倾听技能、课堂对话技能、课堂板书技能、教学反馈和强化技能、结课技能、不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判)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多)课堂导入的作用

17、:集中注意;引发兴趣;进入课题。(单)讲授时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简)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要与板书、体态语配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提问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的不同,第6 页 共14页可以把提问分为特指式提问、泛指式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和自答式提问。(多)根据提问的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把提问分为总分式提问、递进式提问、连环式提问和插入式提问。(简)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合理地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提问目的要明确;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单)课堂倾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心去理解和感

18、受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简)课堂倾听的基本要求。创设平等的师生对话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欣赏学生的独特性;要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倾听后腰及时进行反馈。(多)课堂对话的基本要求:营造对话的气氛;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真诚的倾听学生言说;要及时指导和修正对话。(简)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文字要精当;书写要规范;时机要恰当。(判)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信息往返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多)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四个方面。(简)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

19、的;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反馈必须准确;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单)教学强化的类型: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四种类型。(简)教学强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目标要明确;强化态度要诚恳;强化时机要恰当;强化方式要灵活;强化要与反馈有机结合。(单、多)结课的方法:归纳结课、比较结课、活动结课、悬念结课。第7 页 共14页(多)结课的基本要求:结课要有针对性;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结课要简洁明快;结课要有趣味性。(简)布置和批改作业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有效地调控教学。(简)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1,布置作业:内容要精

20、心选择;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题目要有启发性;形式要灵活。2,批改作业:批改作业要及时;批改方式要灵活;要尊重学生;批改态度要认真;批改符号要统一;批改要与讲评紧密结合。(简)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要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将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多)教态语言的特征:辅助性,连续性,表情性,动作性,情景性。(多)教态语言的功能:教育功能,传递信息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强化功能。(简)听课的基本要求:要认真记录;要善于思考;听课后腰及时总结交流评价。(多)教学反思的特点:超越性,实践性,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简)教学反思的作用。教学反思

21、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判)道德的起源,不应从人们的意识中去寻找,也不应从社会生活之外去寻找,而只能从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去探求。(判)道德与政治、法律一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判)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必然有什么样的道德。(判)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多)行为习惯的特点:稳定性,群众性和持久性等。(多、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要内容。第8 页 共14页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热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22、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把这些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并成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自然的行为准则的过程。(判)教师职业是一种道德服务,教师本身的人格、道德修养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判)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判)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成员也具有教育价值。(多、简、判)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贯穿于教育劳动的始终,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

23、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多)教师职业道德包括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等等,这些都是调整教师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简)教师注重礼仪的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简)学生应尽的义务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论、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式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

24、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无论在只是上还是在智力上教师之余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种优势存进学生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教育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的人,学生个体身心的发展不是外在因素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是教师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通过学生内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我们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师为生纲,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

25、系;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式一种朋友似的友好帮助的关系。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专制型的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一种放任主义的偏向。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在第9 页 共14页教育中被异化为人-物关系,使师生关系失去了道德上的规范,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只是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以为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26、,一直是教育史上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论)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指

27、示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感性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等。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存进二者统一在统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同时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的知、情、意的统一。教学具有教育性

28、,由赫尔巴特提出。(论)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具有战略意义,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影响。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第10 页 共14页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简)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简)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

29、等多种因素。(论)我国中学生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睹有计划的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

30、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基本要求是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穿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方式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判)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判)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31、判)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时相对持久的。(判)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多,单)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律,联系律,准备律。(单)强化油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第11 页 共14页(判)惩罚和负强化是有所不同的。(判,单)学习需要时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判)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判)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是所有动机划分中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育实践剧院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单)归因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

32、控制归因。(单)遗忘是犹豫在学习和回忆之间收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单,判)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的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判)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判)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判)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判)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判)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面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判)练习时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判)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

33、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单,判)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单)所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判)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作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第12 页 共14页(论)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时一个复杂的过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1,发现问题。能否发现问题,这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

34、知识经验等有关。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我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即通过时间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推论来淘汰错误的假设。(判,单)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判)依从分为从众和服从。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

35、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论)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教师如何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地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地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2,树立良好榜样。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4、价值辨析。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

36、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洗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第13 页 共14页(判,选)心理评估的含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的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简)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小组辅导。(简,多)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

37、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发,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单)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非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简)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判)个别化教学时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简)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简)教学能力的结构。1,全面掌握与科学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分析编排意图和特点;把握教学内容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学中的重难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2,表达能力(口头、准备性、生动形象性、系统连贯性)。3,组织能力。4,教育机制。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对症下药;善于掌握教育分寸。第14 页 共1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