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670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亚洲大多数国家,有相当多的人对牛奶不适应,喝牛奶后常常发生肚子胀气、腹泻,甚至腹痛等现象,是因为对牛奶中乳糖不耐受的缘故,这也影响了人群饮奶率和饮奶量。乳糖不耐受,通常指由于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导致奶中乳糖消化吸收障碍而引起的以腹胀、腹泻、腹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在我国儿童和成年人中,由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所导致的乳糖吸收不良和不耐受的发生率比较高。尽管不食用乳制品就不会发生乳糖不耐受,但是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营养价值高同时又经济实惠可代替乳类制品的食品,如

2、果膳食中没有乳制品则机体很难获得充足钙质,完全不食用奶制品对人体健康不利。可选择特殊加工的乳类制品,如低乳糖乳制品、添加了乳糖酶的乳制品,也可在服用乳制品的同时口服乳糖酶制剂来增加钙摄入量。少量多次饮奶可减轻或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即使对于乳糖酶缺乏个体,也不是完全不能喝牛奶,通常可采用每次喝少量牛奶(120240ml)的方法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还可通过限制一天中摄入乳糖的总量解决这一矛盾,建议一次食用量以不超过250ml为宜。如果每次饮牛奶时能掌握合理的间隔时间和每日摄入总奶量,也可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避免清晨空腹饮奶。有乳糖不耐受者,不宜清晨空腹饮奶。在进食其他食物的同时饮用牛奶,

3、例如大多数有乳糖不耐受个体的经验证明,乳制品与肉类和含脂肪的食物同时食用,可减轻或不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用发酵乳(特别是酸奶)代替鲜乳。发酵乳中的乳糖已有20%至30%被降解,易于消化吸收;食用酸奶还能改善乳糖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一般情况下,牛奶和酸奶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相似。不过,发酵期间将消耗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产生叶酸;酸奶中的钙比牛奶中的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牛乳经过发酵,主要组成成分和形状发生了有益变化,营养价值有了进一步提高。通常,酸奶中的乳糖比牛奶低,而乳酸、半乳糖、肽、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则比牛奶高。并且,酸奶中的有益菌(如乳酸菌)进入肠道可抑制一些腐败菌的生长,调整肠

4、道菌群,防止腐败物对人体的不良作用,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研究表明,饮用低乳糖牛奶、酸牛奶或随餐饮奶与饮用普通牛奶比较,对于预防儿童发生乳糖不耐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其中以酸奶最佳。酸奶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含有双歧杆菌或嗜酸性乳酸杆菌的酸奶可治疗小儿腹泻,治疗效果甚至比抗菌素好,且没有副作用;饮用含有双歧杆菌或嗜酸性乳酸杆菌的酸奶可使肠道微生物群落恢复正常。我国居民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各种手段降低一次饮奶所摄入的乳糖含量可降低乳糖不耐受的发生,饮用低乳糖牛奶和酸牛奶或许是降低我国居民乳糖不耐受发生率的有效方法。与此同时,还需要提高人们对乳糖酶缺乏和不耐受的认识,了解科学饮饮奶的知识,

5、提倡人们每日饮12杯牛奶,这样除了能明显改善钙的营养状况外,还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节选自如何预防乳糖不耐受)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亚洲人都不适应喝牛奶,在我国的儿童和成年人中,喝牛奶引发的乳糖吸收不良和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较多。B. 对牛奶中乳糖不耐受,使乳糖酶缺乏、乳糖消化吸收出现障碍,以至许多人不爱喝牛奶,人群饮奶率和饮奶量都不高。C. 乳制品中含有人体生长所必需的钙质营养价值高,而且又经济实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尽可能地食用乳制品。D. 实验证明,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降低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或者避免乳糖不耐受症状,不要因喳废食而完全拒绝饮奶

6、。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乳糖不耐受的人要想通过牛奶增加钙摄入量,可以在饮用时食用添加乳糖酶的乳制品,也可喝牛奶时口服乳糖酶制剂。B. 单次少量饮奶,减少身体所摄入的乳糖含量,如果一次性饮奶不超过250ml,通常情况下可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C. 乳糖不耐受者不要在清晨空腹饮奶,而应该将牛奶与肉类、含脂肪的食物同时食用,就可以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D. 酸奶中的乳酸菌可抑制腐败菌的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其中的双歧杆菌或嗜酸性乳酸杆菌可促使肠道微生物群恢复正常。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喝奶利于身体健康,可以选择合适时间,控制好每日摄入奶

7、量,或选取恰当的奶制品,通过科学饮奶来提高健康水平。B. 酸奶中的乳糖易于消化吸收,其钙质易于吸收利用,其中的有益菌可做为治疗小儿疾病的药物,酸奶就成为最佳奶制品。C. 酸奶比牛奶更适合于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低乳糖牛奶和酸奶或许是降低乳糖不耐受发生率、提高我国居民饮奶率的有效途径。D. 乳制品营养价值高又经济实惠,完全不使用奶制品对人体健康不利,尝试使用各种科学的方法降低乳糖不耐受发生率是必要的。【答案】1. B 2. C 3. B【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因果倒置,原文第一自然段“

8、由于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导致奶中乳糖消化吸收障碍而引起的以腹胀、腹泻、腹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以偏概全,绝对化,原文第五自然段“大多数有乳糖不耐受个体的经验证明”不是全部情况,“可减轻或不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不一定能避免。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

9、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歪曲文意,“其中的有益菌可做为治疗小儿疾病的药物”与原文不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秋天的况味林语堂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

10、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

11、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炼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哗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

12、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 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

13、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盗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二段欲扬先抑先介绍古诗文中秋天的特点“肃杀”“凄凉”,再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看法,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偏爱与钟情。B. 作者对客观景物的认知带有自己的主观情感,文中作者眼中的初秋是“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的美好景色,全无凛冽萧瑟之感。C.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借邓肯赞美秋天的佳句,批评了一些妇女们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而不识秋之美的见识偏狭,赞扬了邓肯的“识趣”。D. 本文语言精炼优美,行文舒缓悠游,侃侃而谈中不失风趣幽默,文中除主要运用比喻、对比外,还使用了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5. 本文行文独具匠心

14、,作者写“秋天的况味”,开篇却从抽烟的场景写起,试分析其作用。6. 文中自然段中写到“在四时中,我于秋是偏爱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偏爱秋的原因。【答案】4. C 5. (1)交代写作缘起,自然引出下文:在秋天的黄昏,独坐沙发抽烟,看到缭烟盘旋,感到热气温煦,联想到秋天,引出下文作者对秋天的感悟。营造氛围,奠定基调:通过对香烟烟气的描写,把读者带入秋天宁静、悠闲的氛围中,给人以亲切、闲适之感。 6. (1)秋不同于春、夏、冬,秋林更具古气磅礴气象,更具古色苍茏之概。(2)初秋代表成熟、温和,给人以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之感。(3)秋具有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特点,给作者以愉快的感受。(

15、4)秋景更华丽、更恢宏,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丽。(5)作者名为写秋,实际是借对“秋天”的描写,来礼赞人生之“初秋”。【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D项考核手法,BC项考核文章的内容,其中C项,理解有误,邓肯佳句中提及妇女情况,作者不含有批判之意。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答出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读者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此题从内容的角度看“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

16、云吐露,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等句子营造了宁静、悠闲的氛围,奠定亲切、闲适的情感基调从结构看“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自然引出下文。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6.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重点考核情节概括,情节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原因,作者的观点态度、情

17、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以及表达方式变换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概括答题要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爱港亲民护繁荣八乡村民也献上了自编自演的歌舞表演,摆开了只有重大节日和重

18、要庆典才会举办的特色盆菜宴。八乡乡事委员会增选执行委员邓强胜:我们军民之间多搞一些联谊活动,多多交流,加深我们的军民鱼水情。解放军进驻香港20年来,20多万台次车辆进出香港,没有一人违规违纪。为了减少对香港居民的噪音干扰,驻军每次组织实弹射击训练都会提前知会特区政府,空军组织飞行训练也会根据香港居民的生活习惯精心制定计划。八乡乡事委员会增选执行委员邓强胜:子弟兵很守纪律,在这里那么久,一点都没有扰民,没有人投诉。驻军官兵热心社会公益,先后19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成为香港献血最多的团体;17次参加香港“义务植树日”活动,义务植树92000多株。驻军官兵还多次开展慰老爱幼、关爱残障人士活动,组织军

19、营开放,举办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和大学生军事生活体验营,不断增进与香港市民的感情。驻香港部队司令员谭本宏:香港广大市民对驻军的认同,实际上是对我们党、对我们军队、对“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认同。驻军依法履行防务,有效宣示主权,以爱港亲民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香港市民的广泛支持与爱戴。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驻港部队进驻香港之后,一直严格按照香港的基本法驻军法保卫国家,维护香港的稳定繁荣,得到香港广大民众拥护和支持。(摘编自央广网北京6月22日消息) 材料二:我们,是在一起的2003年6月23日,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向媒体和公众宣布,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香港从非典型肺炎疫区名单

20、中除名。2003年3月31日,是一个让香港淘大花园居民想忘记又难以忘怀的日子。非典”(SARS)疫情在淘大花园爆发,居民感染人数持续上升。特区政府史无前例引用“防止传染病蔓延规例”,宣布对“疫厦”淘大花园E座实施隔离。在非典冲击波中,和香港同胞们选择一起共渡难关,并始终同他们始终在一起的,就是血浓于水的内地民众和中央政府。支援药品,派驻医生,这份始终在一起的感人情谊,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中又多次出现。血浓于水,同舟共济,成为内地和香港解不开的结和情。(摘编自中国之声)材料三:港独,你选错了对象2017年12月16日,港专学院举行毕业典礼,虽然校方事前已公布了典礼中播国歌的相关规则,但当天却有两

21、名毕业生在奏国歌时拒绝肃立。学校立刻中止典礼,随后现场视频被部分有心之人传上网络,引起争议。对于争议,校长陈卓禧却是如此回应的,“港专作为一个爱国爱港的学校,必定高举爱国旗帜,这个是没有任何妥协余地的,即使殖民地时代都没有退缩过你们如果连这件事都不知道,那就是你们选错了学校!”“港独”,或许也是香港发展进程中不得不提的一个词。然而从香港中大女学生怒撕“港独”海报,到港校校长霸气回应“港独”,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容置疑,而香港同胞和内地站在一起的心更不需置疑。(摘编自中国之声)7.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八乡村民为解放军驻港部队献上了自编自演的歌舞表演,摆开

22、了隆重节日才举办的特色盆菜宴,加深了军民的鱼水情。B. 解放军驻港部队纪律严明,20年来,20多万台次车辆进出香港,从未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得到香港人民的认同和拥护。C. 驻军官兵爱港亲民,热心公益活动,是香港献血次数最多的团体,是义务植树数量最多的团体,增进了与香港市民的感情。D. 驻港部队与香港人民的融治关系,让我们看到了血浓于水的情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伟大之处。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2003年抗击非典一战中,中央政府、内地群众和香港民众一起并肩作战,最终将香港从非典型肺炎疫区名单中除名。B. 2003年3月非典疫情在香港淘大花园爆发

23、,为了防止居民感染人数持续上升,特区政府无奈对淘大花园实施全面隔离。C. 无论是非典疫情,还是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香港人民和内地人民都站在一起,或支援药品,或派驻医生,互相支持援助。D. 港专学院举行毕业典礼时,两名学生在奏国歌时拒绝肃立,典礼结束后,学校对两名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引发热议。E. 从陈卓禧校长坚持高举爱国旗帜,香港中大女学生怒撕“港独”海报,都可以看到香港同胞和内地站在一起的坚定信念。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香港人民和内地人民在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方面需要做出哪些努力。【答案】7. C 8. BD 9. (1)加强沟通交流,加深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2)在

24、各种困难面前,内地人民、香港人民要互相支持援助,同舟共济,共渡难关。(3)香港人民要自觉坚决维护祖国利益,坚决抵制“港独”行为,坚持“一个中国”的信念不动摇。【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无中生有,材料一第5段,并没有说是植树数量最多的团体。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范围扩大,材料二第2段,特区政府对“疫厦”淘大花园E座实施隔离,不是全部隔离。D项,歪曲事实,两名毕业生拒绝

25、肃立时,学校立刻中止典礼。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组织军营开放,举办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和大学生军事生活体验营,不断增进与香港市民的感情”概括第一点;根据“在非典冲击波中,和香港同胞们选择一起共渡难关,并始终同他们始终在一起的,就是血浓于水的内地民众和中央政府”概括第二点;根据“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容置疑,而香港同胞和内地站在一起的心更不需置疑”概括第三点。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

26、角度进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

27、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俄直集贤院。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

28、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分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属文动笔如飞 属文:写文章。B.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 困穷:走途无路。C. 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效法。

29、D. 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道:方法。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风俗日以衰坏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不如因善遇之C. 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 制芰荷以为衣兮D.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B.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C.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D.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

30、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社稷是古代帝王祭祀的神灵,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后代社稷指国家。B. 母忧指母亲去世。古时官员父母去世,官员要停职回家守丧,称为丁忧。C. 召,这里有征召、召唤之意,即由君主征召来授予官职或者另有调用。D. 制置三司条例司是宋代主持变法的临时官署名,掌管筹划国家经济,制定新法。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安石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年少时勤奋好学,读书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下笔如飞即刻成文,见到的人无不叹服其文章精妙。B. 王安石议论高奇,颇有论辩之才。他写文章善于雄辩

31、和旁征博引,能自圆其说;议论起变法,他引经据典,别人都驳不倒他。C. 王安石敢作敢为,矢志改革。任职集贤院期间,向皇帝上万言书,论说改革的重要性,提议变法,在神宗支持下颁行新法。D. 王安石性情倔强,刚愎固执。凡事固执己见,甚至认为自然变化不足以畏惧,祖宗不值得效法,他人的议论不值得顾忌。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2)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答案】10. B 11. D 12. A 13. A 14. C 15. (1)译文:人们都不了解你,都认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通晓政治事务。(2)译文:(王安石)遇事(无论)不

32、管对与错,都相信(坚持)自己看到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解析】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困穷:匮乏。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D项,都

33、表“用来”;A项,表修饰/表并列;B项,依靠,凭借/趁机;C项,表认为/把作为。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易更革”作“吾所改”的谓语,不要断开;“倾骇天下之耳目”作“不至乎”的宾语,不要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

34、析。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社”指土神,“稷”指谷神。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时间错位,上万言书不是任职集贤院期间,变法是在任参知政事期间。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

35、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知:了解;以为:认为;但:仅,只是;晓:通晓;无:无论,不管;可否:赞成与反对,对与错;执意:坚持自己的意见。参考译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

36、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

37、人还会认为这是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不久王安石任直集贤院。朝廷多次下达委任他担任馆阁职务的命令,他都辞谢了; 士大夫们都恨自己不能结识他, 朝廷多次打算委派他担任名利优厚的美官, 只是怕他不就任。王安石因母亲去世离任, 一直到英宗朝结束, 朝廷多次召他, 他都不肯起复任职。北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爱卿你的才能,都认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懂得政治事务。”王安石回答说:“经术学问正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只是后来很多所谓“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庸俗之人,因此世上俗人才都以为经学不能辅

38、佐治世罢了。”皇上问:“既然这样那么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现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认为是对的。于是开设增置三司条例司机构,任命他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并负责。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方田等等变法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颁布执行新法。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

39、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与季节,一个“异”字突出了边塞奇异的景物特点。B.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侧面烘托出塞外环境恶劣,暗示将士们戍边的艰苦。C. “长烟落日

40、孤城闭”写了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一派壮阔而宁谧的塞外独特风光。D. 全词描写了“边声”“羌管”“长烟”“落日”等事物,视觉与听觉结合,极具画面感。E. 这首词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情调苍凉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17. 这首诗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6. BC 17. (1)思乡思亲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征夫泪”也写出了思乡情切。(2)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不建立军功、勒石燕然,不谈归还之计,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3)功业难成的感伤,将军与士兵一样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

41、伤落泪。【解析】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BC项考核诗句的内容,D项考核手法,E项考核语言风格,其中B项,曲解文意,塞外的大雁过早地离开塞外向衡阳飞;C项,氛围特点有误,不是“宁谧”之景,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肃杀之景。1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

42、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结合词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征夫泪”分析思乡思亲之情;结合“燕然未勒归无计”分析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出女主人公终日早起晚睡,辛苦劳作的两句是“_,_。” (2)离骚中表现屈原忧愁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 (3)岳阳楼记中用比喻手法写无风时明月倒映湖中的美景的一句是“_。”【答案】 (1). (1)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2)忳郁邑余侘傺兮, (4).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5). (

43、3)静影沉璧【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夙”“侘傺”“靡”“忳”“寐”的写法。三、语言文字运用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教育家蔡元培任职北大校长期间,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沉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食品安全问题与老百姓的利益休戚相关,各级政府部门都应予以高度重视。 “外卖将带来一场

44、生态浩劫”这样的消息并非耸人听闻,据统计,全国每天丢弃的外卖一次性餐具达2000万个,污染十分严重。 现在很多青年人把娱乐明星、网红束之高阁,疯狂崇拜,这种现象透露出一部分人信仰缺失,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善美境界,他们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中国女留学生江歌因救助好友刘鑫而被陈世峰杀害,事后当事人刘鑫和陈世峰推卸责任的冷漠态度,让江妈妈和广大网友义愤填膺。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焕

45、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改为息息相关;耸人听闻:故意夸大事实,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不一定存在的事)改为危言耸听;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指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望文生义;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孜孜以求:孜孜:勤勉的样子。求:探求。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文化小康”建设重在改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搞好精神文明,因此教育不仅要引导人格的不断攀升,更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见字如面通过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领会中国人

46、的精神情怀。C. 物理学家霍金在开通微博后,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350万,他备受瞩目不光因为他对 相对论的贡献,还因为他的个性与人格魅力。D. 我国正处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节点,需要以世界一流的 工程教育为转型发展输送一流的“大国工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语序不当“不仅”“更”两分句互换位置;B项,句式杂糅,“通过为主要形式”改为“以为形式”或者“通过的形式”;C项,中途易辙,“物理学家霍金”后无谓宾成分。点睛:结构混乱是常

47、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以为形式”和“通过的形式”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21.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对于古代经典,不必因为它承载着传统而视为累赘包袱,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经过解释和引申

48、,“旧经典”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项A但因此既也只有才B可因此既又如果就C但因为既也只要就D可因为既更只有才A. A B. B C. C D. D【答案】A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篇目,由此引发了新一轮“文白”之争。有人认为,_ ,没有必要再学习文言文了;而另一方则认为,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精粹,_。但是,这种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完全对立起来的思路是否有必要?实际上,_,它们使用着同样的文字,传承着同一种文化,

49、表达着同一个民族的思想。【答案】 (1). 现代人使用的是白话文(文言文已经过时了) (2). 应大大提高在教材中的比例(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它) (3). 文言文与白话文有着紧密联系 23. 对联,又叫对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这幅对联的下联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请你稍作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上联: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下联:纵酒放歌暖日融泥喜万木春 修改为:_ 四、作文【答案】下联改为“纵酒放歌喜日暖泥融万木春”【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仿写句子的能力,重点考核对联,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形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

50、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题中“见”对应的应是动词,“山青水绿”应对应并列短语,“千帆过”应对应主谓短语。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里,我们往往疲于奔波赶路,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年终岁尾,让我们盘点一年来的收获,来感受一种独特的幸福。尤其是迈入高中校园的同学们,结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收获了新知识、师生情、同窗情等等,远离父母在外求学的同学一定也对父母之爱有了新的感受吧。总之,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体会到更多的幸福。请你从个人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以“盘点幸福”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记叙文。【答案】盘点幸福新年伊始

51、,人们习惯对自己过去的一年进行一个总结,并对今后的一年寄予希望。此时,有的人喜欢盘点收获,也有的人盘点财富,而我想盘点一下属于自己的幸福。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人们在向往幸福,追求幸福,企盼幸福。我们把精力花在我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以为那就是我们的幸福源泉,可是却很少静下心来,盘点一下我们自己已经拥有了多少幸福。我觉得在一年即将结束,或者新的一年刚刚到了的时候,是我们盘点幸福的最好时机。在这个时候,我感到最大的幸福就是我还活着,不但活着,而且是健康地活着。一个人活在世上也能算作幸福吗?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如果我不活着,那幸福对我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庆幸我所出生的年代。如果中国早十年实行计划生

52、育,那我绝对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所以,我时时感谢我的父母给我这个宝贵的生命。不论我的生活多么艰难,有时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但是一旦想到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并且像所有的父母那样对自己的孩子寄予无限希望,我就顿时信心百倍,振作起精神来好好活着。自杀的人是不懂得什么是幸福的。不管他们有多少理由走上绝路,他们的遭遇多么令人同情,但是丧失了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的信心的人,实际上是丧失了对幸福的追求。一个不懂得活着即幸福的人,哪怕得到自己所要的一切,也注定不会感到幸福。我感到幸福,因为我在想吃的时候可以吃,想睡的时候可以睡觉。记得看过一段禅宗的公案,大意是一个人向禅师问询什么是禅,禅师说: “饿

53、来吃饭,困来即眠。”当时我觉得这个标准也太低了,那修禅跟猪狗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呢?可是想一想,现在很多人为了挣钱,为了奋斗,为了成功,为了生计,他们哪里顾得上“饿来吃饭,困来即眠”呢?现在人们都知道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睡眠和有规律的饮食,而现代都市人的病症多数是与睡眠和饮食有关的。也许我是一个不求上进、身无重担的人。我所失去的是名誉、地位和财富,而让我得到的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幸福。不为生活发愁,这是我的另一种幸福。很久以前有一位大师给我算命说,我这一辈子不会大富大贵,但也不缺钱。原来不解其意,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领会到其中的奥妙,原来我是“贫而有余胜过富而不足”。我对物质的欲望永

54、远都不超出我的经济条件所允许的范围,那么我就不会为没钱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所困惑了。生活里,我们往往可以做到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也能把事情办好。实在条件不允许,那就静下心来想一想,没有那个东西,是不是依然可以生活?养成了这种习惯和思维方式,我就不会为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而发愁和烦恼了。我感到幸福,还因为我的人身是自由的,我可以借助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去自由地思考。一个人可能会受到客观的限制,只能生活在某一个区域(比如不能随便出国),干某一种职业,接触某一类人,但是这些限制并不能束缚你的思维,你的观察。有时候,当我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就想,不管生活有多么难,至少我还

55、可以思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感受到自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可以写下稍纵即逝的思绪。能够享受独处,在内心深处想自己愿意想的事情,难道这还不够幸福吗?我能够盘点的幸福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有人也许要说,我的幸福感太低级了,太容易满足了,连活着,吃饭,睡觉这些人类基本的生存都当作幸福来陶醉,那生活也真是太没趣了。我不懂得别人是怎么追求幸福的,我也不会用“知足常乐”来自诩,更不会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给自己解心宽。我不跟别人比,我只是用心来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哪怕我津津乐道的幸福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所盘点出来的幸福是我的个人财富。可惜,这种财富却不能与别人分享,也不能转让,更不能用来换取

56、别的财富。这是因为,如果你不认为这些是幸福,那么送到你手里你也会不屑一顾;相反,如果你认为这些是幸福的话,那么不必寻求了,你自己其实早就拥有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的题目,话题是“盘点幸福”,是一个动宾短语,立意的重心在于“盘点”,那盘点什么,材料中给出相应的提示“结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收获了新知识、师生情、同窗情”“对父母之爱有了新的感受”等,可从中选取一种作为立意的对象,还要注意“盘点”的是“幸福”,所以在写这些内容是要写“幸福感”。文体要求写记叙文,注意记叙的要素,写出细节,通过细节体会其中的幸福,如从“离家后对父母的爱重新感受”这一角度行文,可以把自己离开父母和以前在

57、父母身边对照,从中体会在父母身边的“幸福”。点睛: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要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