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力学习目标:1、认识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3、会画力的示意图。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重点、难点:力的概念的理解。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同学们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产生力的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人拉车:_对_施加了力。 2.压路机压路:_ 对_施加了力3.人提水桶:_对_ 施加了力 4.人推桌子:_对_施加了力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力的概念力是_对_的作用。产生力必须有_个物体。所以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施加力的物体叫_,受到力的物体叫_。探究二、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演示实验:物体受力后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弹簧受拉力后会_,受到压力后会_。如在小球运动的正前
2、方放置一个磁铁,小球运动的速度将_,如将磁铁放置在侧面,小球通过的路线是_,运动的方向将_,综合上述现象可知,物体受力后_或_将发生改变, 这叫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归纳:力的作用效果:_、 _探究三、力的三要素1.用力投球时,用力越_,球飞的越远。这说明力的_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用力向前推车,车向前走,向后推车,车向后走,这说明力的_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两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的远近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那次更容易推开?答:_。这说明力的_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归纳:1.力的_、_、_叫力的三要素,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单位是_,符号是_。托起 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探究四
3、、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_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末端的 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 表示力的大小。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_。还要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训练:1.小明用F=1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小车。2.用F=5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探究五、情景回忆:(学生体会生活回答)(1) 实验:用手去拍打桌子,手对桌子施力了,但手会_,说明 _ (2)看课文第5页图7.1-8,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_。说明 。结论: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同时一定会受到_物体对_物体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两个物
4、体发生力的作用时,相互之间产生_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_;方向_,这样的两个力我们把他们叫做_力。当堂检测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用羽毛球拍击球时,施力物体是_,受力物体是_。2.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过程,磁铁对铁钉有_力。是否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答:_。是否必须有两个物体?答:_3、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 。4、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