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知能提升课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5页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4.特点(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
2、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6评价(1)必要性:从历史背景看,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帝国主义企图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扼杀在摇篮里;从苏俄自身看,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十分薄弱,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只能用特殊措施保卫革命果实。(2)不良后果:余粮收集制,既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政府控制过于严格使资产阶级站到反革命一边;取消商品贸易,否定货币和价值规律,使投机猖獗,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二、新经济政策(1921
3、1928年)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4.特点: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旧政策而言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
4、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6页主题(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1)具有“战时”“共产主义”双重特点;
5、(2)否定商品货币关系、靠军事手段管理;(3)违背经济规律。3多角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从经济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二、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
6、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的(政策)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限度。它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一种临时办法。列宁论粮食税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政策)是一种功劳”中“功劳”的表现,分析列宁认为“它”是“临时办法”的原因。教你读史史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实行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应了战争的需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是它又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正确途径,是“临时办法”。自主分析提示功劳:适应了战争需要,保障了战争供应,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原因:是在战争的特定环境下的非常措施;战后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史料二内战
7、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考史料二中的“权宜政策”是指什么?“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为“后退一步”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教你读史“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危机;“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自主分析提
8、示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危机。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主题(二)新经济政策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1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所有制形式: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2多角度看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阶级关系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
9、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1)不同点: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以公有
10、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相同点:前提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内容都涉及国民经济的工业、农业、商业和分配等各个方面目的都是对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的探索,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结果都起到了维护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作用,都被新的政策所取代二、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
11、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 “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思考根据史料,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教你读史史料中“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反映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说明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自主分析提示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意义: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史料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
12、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思考史料二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教你读史史料反映了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只能迂回过渡,采取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来发展经济。自主分析提示政策:新经济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失败(或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
13、的国家。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7页1“迅速恢复的国家机器比以往承担着更多任务,尤其是经济控制的职能。农民和工人阶级起来反对私有者,战争期间经济崩溃造成了城市和军队供给急需。还有一些党的干部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动人前景。”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根据材料“经济控制”“战争期间”“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战争(19181920年)结束后,于1921年推行的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式,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苏联模式在农业的表现,时间不符,故C
14、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19561964年)并不存在战争,故D项错误。答案:A2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相对于租让企业,租借企业比较多,仅1924年就由国家租出6 488个。但是,它们多是磨粉厂、碾米厂、榨油厂、制革厂甚至是一些小作坊,承租人多是原来的业主,另外大约有1/4的承租人是合作社。这表明当时苏俄(联)()A借助本国资本建立工业体系B准备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C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举借内债来解决民生方面问题解析:材料并不是借此建立工业体系,故A项错误;当时苏俄是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未涉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苏俄暂时将部分企业租让和租借,说明通过发展资
15、本主义的方式,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是承认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不是举借内债,故D项错误。答案:C3下表是苏联不同类型的商业在商业流转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统计表。它反映出()商业流转额中所占比重私营商业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1922年约73%18%9.5%1926年25%57%18%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明显效果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C苏联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D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解析:材料中私营商业比重下降,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比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221928年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
16、立,故D项正确。答案:D4据档案记载,1925年,苏联农民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他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主要说明当时()A粮食税挫伤了农民积极性B农民对集体农庄心有余悸C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D工业化政策引发农民不满解析:新经济政策实行过程中,农民既渴望致富又担心成为革命的对象,说明当时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故选C项;“粮食税”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而不是挫伤了农民积极性,排除A项;苏联农业集体化是在1929年开始的,与材料中1925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苏联工业化的是在1926年开始的,与材料中1
17、925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C知能提升课从“曾经的样板”到“绕不开的路”苏联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8页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方针: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2)工业化成就:两个五年计划都提前完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从一个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农业全盘集体化(1)历史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
18、粮食危机。(2)实施过程:开始:从1929年集体化运动开始。结束: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影响: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3苏联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2)主要表现:经济方面: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政治方面: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斯大林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思想文化方面:对
19、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成为一股社会风潮。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3)历史影响:经济上: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政治上:在当时的形势下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思想上: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4)启示: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
20、主义法制。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3成就:使农
21、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4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在当前俄国的教科书中,把20世纪2030年代之交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奴法”。)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苏联后期的三次改革均是为解决苏联模式
22、的弊端而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的改革,三次改革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背景措施结果赫鲁晓夫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模式 的弊端日益显露(1)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2)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勃列日涅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2
23、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1)经济: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2)政治: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9页主题(一)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探索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1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
24、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2苏联模式的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3苏联模式的影响(1)积极影响: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
25、影响: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苏联模式”的经验及教训(1)经验: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的创立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2)教训
26、: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思考史料指
27、出了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为此采取的措施。教你读史史料中斯大林强调了重工业建设的原因。画线处表明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画线处表明苏联的重工业基础薄弱;画线处表明发展重工业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自主分析提示措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条件。史料二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以上史料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思考根据史料并结
28、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其启示。教你读史史料说明了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解读史料时注意数据的变化。画线处则说明苏联制定完备的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自主分析提示原因: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体制;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恢复等。启示: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主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针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项目“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
29、度上放松经济管理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劳动者态度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分配制度“大锅饭”现象严重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二、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
30、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思考史料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教你读史史料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解读史料注意转折词“但是”的运用。处画线部分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处画线部分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自主分析提示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史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
31、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思考根据史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结果如何?教你读史史料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心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在军事工业方面,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未得到解决。自主分析提示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导致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落后。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1页1下图为苏联“一五”和“二五”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情况。据此可知()A苏联在“二五”计划时调整了产业结构比例B苏联模式不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C计划经济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D重工业的增长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一五”和“二五”计划时期农业从负增长到
32、有所发展,说明在“二五”计划时针对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上,调整了产业结构比例,故A项正确。答案:A2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他的观点()A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B为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C坚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走集体化道路D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存在分歧解析:题干中“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推知当时还有不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声音,结合所学苏联模式,故选D项;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是苏联模式,排
33、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理论为苏联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乃至是共产主义社会,排除B项;苏联农业集体化排斥市场,排除C项。答案:D3前苏联时期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斯大林在办公室发现了老鼠,他跟加里宁省主席抱怨这件事,后者想了一会说:“你干嘛不立个牌子上面写着:集体农庄?这样一半老鼠会饿死,另一半则会跑掉”。这则笑话体现了()A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B帝国主义对苏联经济的封锁C苏联经济体制弊端凸显D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巨大成功解析:由材料中笑话内容可知“集体农庄”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的消极影响,体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故选C项;材料中笑话是斯大林与加里宁省主席之间的对话,反映了苏联“苏联模式”
34、下集体农庄的弊端,与外部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的和平演变无关,与外部帝国主义对苏联经济的封锁也无关,排除A、B两项;由材料中笑话可知苏联农业集体化造成农业发展缓慢,粮食减产,D项既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答案:C4下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对图示理解正确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C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D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解析:据材料“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可知玉米种植面积达到最大时,玉米的产量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不结合当时苏联实际情况,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化,故选C项。答案:C高
35、考研究课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考纲卷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考情分析全国卷2014新经济政策;2013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苏联模式从考情统计来看,高考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和赫鲁晓夫改革上,尤其是苏联模式,高考不断地变化角度,反复命题。对苏联模式的考查,其结论有时是教材没有的,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空间条件下进行思考,得出新结论,体现了高考对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素养能力的考查。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引领、热点的渗透两种考查方式更应该加以重视全国卷
36、2017史料使用与鉴别;2016苏联模式的工业化成就;2015苏联模式;2013苏联模式2019勃列日涅夫改革全国卷2018赫鲁晓夫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改革;2017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全国卷201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2页(2018高考全国卷)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苏联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知识定位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
37、”和“历史解释”两个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材料给出了具体时间“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通过时间来判断,我们推知发生在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历史解释要对题干中七年经济计划的内容作出解释,理解七年经济计划提出的目标是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尤其是发电量、钢铁产量成倍增加,说明仍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而推断赫鲁晓夫改革仍未摆脱苏联模式尝试解答_解析材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未能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1959年仍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新经济政策截然相反,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苏联工业化战略,与管理体制的变化无
38、关,故D项错误。答案A(2014高考全国卷)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知识定位本题考查苏联工业化初期的建设。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个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由“1928年”可知处于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的过渡时期,政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历史解释“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说明苏联工业化初期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的技
39、术优势,与新经济政策中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相吻合尝试解答_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答案D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2页(一)已考视角1命题点:勃列日涅夫改革(2019高考全国卷)下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表(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
40、15亿煤3.9亿3.35亿肉2 500万1 230万蔬菜与瓜类4 700万1 300万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解析:由材料得出1970年煤钢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但肉、蔬菜瓜果关系民生的产量远未达到预期,可知苏联模式下农业、重工业比例失衡,凸显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而非经济政策,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农业,而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工业上,排除C项;1970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没有改变,排除D项。答案:A2命题点:史学理论史料使用与鉴别(2017
41、高考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解析:材料信息“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体现了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有主观性且被多次修改,记述未必准确,可信度也未必比其他研究著作高,故A、B两项错误;版本新旧与否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答案:D3命题点:赫鲁晓夫在农业领域改革的尝试(2017高考全国卷)1953年,苏
42、共中央决定,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斯大林体制在农业中的问题主要是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中物质报酬发放次数的增多,工资制度的改革都是在试图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D项错误。答案:A4命题点:苏联农业与工业化建
43、设的关系(2015高考全国卷)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发展工业,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粮食产量下降,出口反而增加,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故B项错误;从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
44、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二)待考视角5命题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A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B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解析:由材料“1919年”可知,这时苏俄采取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因此俄国兴起了“背口袋活动”。人们背着口袋
45、往城市运粮,莫斯科居民所需粮食的2/3是这些人解决的,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故选D项。答案:D6命题点:新经济政策“农民能保存部分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商业的自由也恢复了,91.4%的商业企业是私人企业,手工业和私人小工业可以自由发展,实物工资也取消了。”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苏俄(联)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从材料“农民能保存部分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农产品”“手工业和私人小工业可以自由发展”中可以看出,当时苏俄农民可以出售农副产品,私人企业和中小企业自由发展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现象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有关,故B项正确
4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故A项排除;农业集体化与“农民能保存部分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农产品”不符,故C项排除;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体制的修补,不符合“91.4%的商业企业是私人企业”,故D项排除。答案:B7命题点:苏联工业化的特点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和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A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B没有得到人民的普遍支持C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D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解析:苏联的工业化是在牺牲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而且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材料中“用
47、未来的砖头建设现实的工厂”表明当时苏联的工业化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苏联人民对工业化的态度,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规律的政策,“苏联模式”显然违背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项错误;苏联的工业化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不是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故D项错误。答案:A8命题点:“苏联模式”据史料记载,1917年至1940年,苏俄(联)有段时间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粮食不断减产,牲畜不断减少,经济结构畸形化趋势明显。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经济濒临崩溃B政府调整政策,重视发挥商品市场的功能C德军全面入侵苏联,卫国战争正式爆发D计划经济体制
48、确立,国家资源分配不均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下“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滞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材料现象是计划经济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故D项正确;A项是19181921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重视发挥商品市场的功能,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发展,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1941年德军全面入侵苏联,C项时间范围与材料不符,排除。答案:D9命题点:苏联农业集体化下表为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表。这表明当时苏联()年份粮食产量(
49、单位:万吨)征粮量(单位:万吨)1930年2 2907801931年1 7607001932年1 280770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做出巨大贡献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以恢复国民经济解析:表格内容主要反映了乌克兰地区的粮食产量和征粮量,没有反映发展重工业政策的优劣,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苏联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并未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故排除B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930年到1932年,乌克兰地区在粮食产量严重下降的情况下征粮量没有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当时苏联工业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对粮食的需求巨大,说明农民为当
50、时苏联的工业化做出巨大贡献,故选C项;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与表格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答案:C10命题点: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斯大林认为,农民必须为工业化缴纳“贡税”,必须义务缴纳农产品。赫鲁晓夫取消了义务交售制,改为统一采购制,并提高农副产品的征购价格。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B彻底解决了苏联农业问题C促进苏联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解决了苏联粮食不足问题解析:据材料“斯大林认为必须义务缴纳农产品。赫鲁晓夫改为统一采购制,并提高农副征购价格”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故选A项;材料“改为统一采购制,并提高农副产品的征购价格”体现的是改变农产品的交售方式,但不能彻底解决苏联农业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并不能改变国民经济结构,排除C项;改变农产品的交售方式难以解决苏联粮食不足的问题,排除D项。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