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六)(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早期的王位继承并没有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说明西周早期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故B项正确
2、;材料强调的是王位继承方式,并未涉及分封制,故A项排除;通过材料无法得知此时的王位继承是否以“贤能”为标准,故C项排除;根据材料“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及史实可知,西周早期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2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B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D不同思想文化碰撞交融D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出现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的发展挑战了
3、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但整个封建时代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儒、佛、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影响,而C项只关注了佛、道思想而忽视了儒家思想,片面理解材料信息,故排除。3大医精诚出自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写道:“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一言论()A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B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C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B根据材料“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
4、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可知,这体现了历代医者秉承济世为怀的信念,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千金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作,理学是宋代才出现的,排除A项;千金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医学理论涉及不多,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医者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故排除D项。4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A君臣关系平等 B恢复官僚政治C限制君主权力 D改革选官制度C根据材料“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等可知,黄宗羲欲借助官僚体制限制
5、君主权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限制君主权力,未体现君臣关系平等,故A项错误;自秦汉至明清中国一直实行官僚政治,故B项“恢复官僚政治”的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改革选官制度的内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从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到刘知己“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再到龚自珍的“出乎史,人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反映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是()A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 B以书写信史为追求目标C以秉笔直书为记事原则 D以官修史书为史学正统A根据材料“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等
6、可知,中国史学研究重视为现实服务,体现出经世致用的特点,故A项正确;尽管书写信史、秉笔直书、官修史书都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但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C、D三项排除。6下图是近代开埠通商后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变化情况折线图。据此可以推知()A近代小农经济逐渐丧失主导地位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国内市场规模变化主要取决于外国进口产品D民族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D从图中不难看出,1869年到1909年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中国本国产品商品总值一直高于进口产品商品总值,而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本国产品商品总值增长的重要原因,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近代中国小农经济一直占
7、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商品出口情况,所以无法得出B项结论;分析折线图可知,国内市场规模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本国产品,故C项错误。7据统计,1887年中国各种官田和屯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8%,此后逐年下降,到1933年已减至3.3%,国有土地迅速私有化。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政治运动冲击传统秩序B西学传播强化私有观念C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发展D政府顺应时势进行改革A1887年至1933年,中国社会动荡,政治运动不断,政权更迭频繁,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有效地控制中国社会。在此时段内,国有资产包括土地流失严重,故A项正确;私有观念的强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
8、促进国有土地私有化,但无法解释清末民初短期内的土地私有化现象,故B、C两项排除;材料所述时段内,国内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无法推动切实有效的私有化改革,故D项错误。8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提出,红军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前提条件是:“(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确定实施战略转移军事方针B尝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意在通过军事手段实现逼蒋抗日D认识到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B由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提出“立即保证民众
9、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等可知,中国共产党尝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A项中的“战略转移”指的是长征,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通过“军事手段”逼蒋抗日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1935年的华北事变标志着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9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一幅漫画。该作品意在说明我国()A国民经济恢复加速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工业化建设进入快车道D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C注意漫画中的时间信息“1953”“1954”,再结合“自行车”“摩托车”“烟囱”“工厂”等信息可知,漫画表示的是三大改造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进展迅速,故C项正确;国民经济
10、恢复在1952年基本完成,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结束于1957年,与漫画时间不符,排除B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指的是19561966年,故D项错误。10从1987年开始,我国将出口商品计划从1 000多种减少到100多种,其中指令性计划只占30%左右;并开始尝试运用税收、价格、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健全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商标等管理手段,来调节对外贸易。这一变化()A说明我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B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C表明我国外贸机制发生根本改变D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B1987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是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的要旨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
11、企业自主权,国家采用经济手段来管理对外贸易,正是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故B项正确;我国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主要是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A项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故排除;材料信息表明当时我国外贸机制有所调整,但尚未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得出D项结论。11与希腊诸城邦不同,罗马公民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安东尼努斯颁行了著名的卡拉卡拉敕令,规定凡是居住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的自由人全部享有罗马公民权。这一敕令旨在()A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B适应民主制度的发展需要C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D使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C罗马帝国212年颁布的卡拉卡拉
12、敕令,授予被征服地区的自由民以罗马公民身份,目的在于调节罗马公民与被占领地自由民之间的矛盾,以此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卡拉卡拉敕令只是扩大了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并未扩大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故A项错误;公元212年处于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实行君主专制而非民主制度,故B项错误;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故D项错误。1215世纪前后,意大利的许多市民虽然十分蔑视和反感腐败的教会,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仪式却采取了默认态度并坚决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以世俗享乐满足肉体需要,以宗教活动满足精神需要。这说明当时()A教会放松对市民生活的控
13、制B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C文艺复兴运动缺乏社会基础D社会观念处于转型时期D15世纪前后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材料信息显示当时的意大利市民既未放弃传统的宗教仪式又追求世俗的物质享乐,这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观念正处于转型时期,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教会对市民生活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中意大利市民对日常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采取默认态度并坚决维持,表明此时人文主义思想尚未得到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意大利的许多市民十分蔑视和反感腐败的教会,由此可见此时的市民阶层已然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故C项错误。13在工业革命中白手起家的新兴工业巨子们虽站到了财富的顶峰,但
14、却始终被以贵族文化为主导的英国社会视为“暴发户”。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效仿贵族的生活方式,将追求完全的“贵族化”作为目标,这腐蚀了他们的事业心和创业精神。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B经济发展导致贫富差距拉大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传统观念有碍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D贵族文化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被视为“文明”“进步”的标志,对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进入“上流社会”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在追求“贵族化”的道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这体现了某些传统观念对英国工业发展的阻碍,故D项正确;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A项
15、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工业资产阶级向贵族文化靠拢,而不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C项错误。14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决定在所有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给予企业一定的独立性,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有权自由支配自有流动资金,有权建立奖励基金和特别经理基金。这说明苏联()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仍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C尝试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D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B国家给予企业一定的独立性,与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私营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故B项正确;抓住关键时间“1930年”,当时正值苏联向斯大林模式过渡时期,A项说法不成立;C项不符合史实;
16、当时的苏联并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15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针对日本发动的“七七事变”发表了著名的“隔离演说”,宣称“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齐心协力,反对那些正在造成国际无政府主义状态和不稳定局势的行为”;同时他又表示要“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去防止卷入战争”。这说明()A美国外交深受历史传统影响B美国放弃中立维护在华利益C日本侵华行为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D美国积极倡导组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A罗斯福的“隔离演说”表明美国有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想法,但受传统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又不想卷入战争,这反映出当时美国外交受到了历史传统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国际社会强烈谴责”材料无从
17、体现,C项错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才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战国中期青铜量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左壁刻有铭文:“十八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材料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则富。”摘自商君书材料三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班固
18、汉书食货志(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各自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的史料价值。(9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6分)解析第(1)问,分析某一史料的“史料价值”的基本思路是判断史料形式,阐述史料的作用,据此回答问题即可。第(2)问体现了“小切口、深分析”的设问方式,考生答题不能超越“经济改革”的范畴,可以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来评价商鞅经济改革。答案(1)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能直接印证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3分)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或一手史料),能直接反映商鞅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3分)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评价商鞅经济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19、。(3分)(2)从商鞅经济改革推动秦国及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作答。例如,商鞅的经济改革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3分)从商鞅经济改革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的角度作答。例如,商鞅的经济改革导致人民赋役沉重,加重了人民负担;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3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下图是1910年至1920年日本棉纱对华出口情况示意图。据森时彦1910年代的中国市场与日本棉纺织工业材料二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胶州海关洋货直接进口情况简表。(单位:百万海关两)国别1921年1922年1931年日本
20、30.0039.0740.50美国2.705.5914.55英国1.482.458.52据茅家琦中国旧海关史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棉纱对华出口变化的基本趋势,并指出19151920年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8分)解析本题以20世纪初列强对华贸易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当时中国时代特征的认知情况,且带有山东地方特色。第(1)问,分析示意图中折线的走向即可;第(2)问,解答解释类非选择题的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具体步骤是先提炼材料所揭示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据此对材料进行分析并说明即可
21、。答案(1)基本趋势:先上升后下降。(2分)主要原因: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或提倡国货、抵制日货);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2)在胶州海关的贸易中,日本占绝对优势,英美迅速增长。(2分)一战后,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华盛顿会议后仍然保留了大量特权;华盛顿会议后,中国重回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英美在华势力迅速恢复;1929年经济危机冲击下,列强加强了对华商品倾销。(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949年以后,革命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由边缘走向中心。1954年,胡绳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确立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叙述框架:开端于1840年鸦片战争,下限为1919年五
22、四运动,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为主线。此后,戊戌维新因“改良”而逐渐趋向负面评价,辛亥革命亦因“不彻底性”而评价低落,只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标杆而成为研究热门。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学界出现若干学术争论,包括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农民战争评价问题等。1979年,戴逸提出不能用阶级斗争代替一切,生产斗争、科技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这一主张得到广泛支持,对生产力的研究形成热潮。随着研究视野的开阔,人们注意到中国近代史还存在着另一个过程,即追求近代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史研究逐渐由比较偏重政治史发展为多领域百花齐放
23、的局面,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完整的研究体系。据王建朗中国近代史研究70年(1949201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解析本题以史学发展研究为切入点,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新中国成立以来,近代史研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前后,不论是指导思想、研究领域还是研究成果,近代史研究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总体上讲,近代史研究受到时代背景、政治形势、国家战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答评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先摆明观点,也就是点出评述对象,然后就评述对象从背景、原因、特点、影响等多个角度展开全面论述。具体到本题
24、,考生可以把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代史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然后从原因、影响等方面对两个阶段分别加以分析。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要做到表述成文、层次分明。答案示例:观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2分)阐释: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近代史研究以革命史观为基本指导思想,偏重政治史、革命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突破革命史观的局限,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近代史研究主要服务于巩固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之后又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因此近代史研究多偏重于政治史、革命史;改革开放后,近代史研究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工作中心转移和“双百”方
25、针恢复等因素的影响下,得以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历史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影响了对若干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及历史学科建设;改革开放后,近代史研究更加客观、全面,推动了史学研究和社会的进步。总之,历史研究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发展。(10分)19对外援助是美国实现其战略意图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下表反映了二战后美国政府主要对外援助情况。时间颁布的法案内容1947年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两国政府的军队,帮助其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48年经济合作法案成立经济合作署来管理对外经济援助,先后向
26、西欧各国提供131亿美元的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1961年1961年对外援助法案削减军事援助,强调经济援助,新设国际开发署负责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更优惠的资金援助,帮助其同共产主义的蔓延及贫困所导致的威胁与不稳定作斗争1980年非洲开发基金法案授权设立非洲开发基金会,主要向那些难以从政府计划、非政府组织获得资助的非洲社区团体和小企业提供无偿援助1989年支持东欧民主法案授权总统对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进行2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以推动当地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进程1992年支持自由法案授权总统给予苏联各加盟共和国4.25亿美元援助,期望以此推动新独立的独联体国家推
27、行市场经济和实现民主据刘恩东美国民主输出的法律体系与对华民主输出法律支持机制采用一个合理的时空尺度,对二战后美国主要对外援助情况进行阶段划分并加以说明。(14分)解析“对外援助是美国实现其战略意图的重要手段”直接点出了本题的主旨。合理整合表格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考生可以采用归纳法或者以合并同类项的思维方式重新整合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信息,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就美国的援助方式和战略意图展开说明。答案二战后初期,主要援助对象是希腊、土耳其和西欧国家。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战略,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企图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5分)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主要援助对象是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美苏争霸愈演愈烈,为了争夺“中间地带”,美国不断增加对新兴独立国家的援助。(5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援助对象是东欧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美国加大“和平演变”力度,颠覆社会主义,输出资本主义模式。(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