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 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将法律条文铸于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贵族叔向以此举背离了“礼”的原则而强烈反对。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纷纷效仿郑国。该材料表明A. 儒家思想是人心所向B. 成文法的颁布符合新兴地主的利益C. 礼与法之争开始出现D. 严格执法是治国理政的最有效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子产将法律条文铸于金属鼎上,意味着通过法律来治理国家,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叔向认为这一举措违背了“礼”,说明子产的做法有助于打击贵族特权,因此各国纷纷仿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兴起,成文法的颁布有助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B正确;颁布法律不
2、属于儒家思想,排除A;C错在“开始”,排除;题干历史事件是颁布法律而非执行法律,而且D表述绝对,排除。2.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据此可知,当时A. 多元一体民族观念确立B. 文化中心向中原地区转移C. 黄河流城是发展生命线D. 防范大戎是周的核心任务【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示内容可知,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而这些诸侯国躲在黄河流域,说明黄河流域是发展的生命线,故选C;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念的确立是在秦统一以后,排除A;据图示内容无法看出文化中心的转移倾向,排除B;周的核心任务明显不可能是防范犬戎,排除D。故选C。3. 周太王(文王祖
3、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这说明当时A. 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 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C. 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 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周太王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并结合西周的政治制度可知,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材料中的做法明显不符合此方式,表明王位继承制度还未成熟。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度,而不是分封制度,A错误;此时选择继承人的方式是以血缘关系为主,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
4、标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兄终弟及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D错误。故选B。4. 皇帝派遣亲信宦官实施监察是唐代监察地方行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委派宦官巡察西南夷,代表皇帝整饬吏治、审理冤屈,拥有专断之权。这一做法A. 是三省制废弛的结果B. 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C. 使宦官掌握了监察权D. 保证了国家政治清明【答案】B【解析】【详解】唐太宗委派宦官巡查西南夷,并代表皇帝整饬吏治、审理冤屈,拥有专断之权,代表皇权的权威到达西南夷地区,有效的强化了中央政府在西南夷地区的权威,强化了中央集权,故选B;唐太宗委派宦官巡查西南夷与三省六部没有关系,不能体现三省制废弛,排除A;
5、唐太宗委派宦官不代表宦官掌握了监察权,排除C;题干中的措施并不一定能保证国家政治清明,排除D。故选B。5. 唐代以尚书省六部通过寺监和州县维持国家正常运行,以御史台三院(台院、殿院、察院)通过中央直贯基层的使职系统对政务运行中出现的违反律令格式犯罪行为进行纠核,即“台省”并列。据此可知,唐代A. 权力制衡特征明显B. “台省”平行和平等C. 行政效率得到提高D. 监察权成为最高层级【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行政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可知,尚书省负责各项行政事务的运作,而御史台负责国家的监察系统,各司其职,彼此制衡,故A项说法正确;两个权力机构的权力难以实现平行和平等,
6、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并未涉及行政效率的问题,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中体现不出监察权是最高层级,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6. 清朝继承发展明朝督抚制度的同时,在东北、外蒙和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内蒙古设立盟旗。以上这些措施A. 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 推动朝贡体系的发展D. 说明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清朝在地方管理上不仅有督抚制,还有将军辖区和盟旗,即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样,故选D;这些措施并不一定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治理方式的灵活多样,并不是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内部
7、的地方管理制度,朝贡体系属于对外交往,排除C。故选D。7. 19世纪30年代,有英国人描述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着棉、丝和皮毛。既然拥有这样大宗的土特产和农副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外地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一描述反映了A. 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特点B. 英国向中国资本输出的原因C.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经济影响D.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因此根据材料“他们不需要从外地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可知描述的是小农经济的特征,A正确;当时英国主要是向中国倾销商品,B排除;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940年,此时尚未
8、爆发,C排除;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鸦片战争的影响,D排除。故选A。8. 汉文帝时多次训诫百官要劝课农桑,并连续下诏减轻民众负担,让群臣对百姓鳏寡孤独穷乏之人举行赈贷。这些做法A. 为之后的国力强盛奠定基础B. 使儒学成为统治思想C. 有利于打击地方诸侯国势力D. 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汉文帝鼓励劝课农桑,实行轻徭薄赋,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赈贷,这些做法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农业发展,为之后国力强盛奠定基础,A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排除B;题干并未涉及削弱诸侯国势力的举措,排除C;题干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关,排除D。9. 山西平陆汉代壁画里描绘着这样的场景:
9、地主庄园的城堡及依附的“部曲”、“兵家”,是对抗农民的工事和武装;地主监督农民从事耕种;双牛牵引耧车和大型犁铧。可见平陆壁画A. 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普遍使用B. 印证了汉朝社会矛盾突出的事实C. 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相关史料D. 体现山西艺术创作水平日臻成熟【答案】C【解析】【详解】山西平陆汉代壁画描绘了地主庄园中的武装,地主监督农民耕种,铁犁牛耕的使用,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地主庄园文化、农耕文化等,即平陆壁画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相关史料,故选C;从山西平陆壁画中使用先进生产技术,不能说得到普遍运用,A错误;仅从地主庄园中的工事和武装不能印证社会矛盾突出的事实,B错误;材料显示壁画的内容,不能
10、体现壁画的艺术创作水平,D错误。10. 如表为中国古代粮食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知A. 农业经济没有发生本质变化B. 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摇摆不定C. 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D. 明清时期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A【解析】【详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尽管粮食总量在中国古代有所发展和提升,但是人均占有量却直至清前期也没有得到大的突破,甚至反而还因为人口的增长而有所下滑,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选A;材料中的数据无法说明政府对土地兼并现象的态度,排除B;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还和人口的多少有关联,故无法得出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结论,排除C;材料中的数据无法
11、说明雇佣关系的出现,因此也无法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结论,排除D。11. 下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一些记述。其反映了这一时期( )出处记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A. 土地买卖趋向合法化B. 豪强地主左右着国家政局C. 自耕农经济持续衰退D. 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表格中的史料记载汉朝时土地买卖逐渐盛行,而土地买卖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由此说明当时封建土地
12、私有制日益发展,故选D;A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反映了土地买卖的盛行,没有说明豪强地主左右国家政局和自耕农持续衰退,排除BC。故选D。12. 明朝积极建立朝贡体系,对夷国贡期的规定和执行比较严格。清朝建立后,要求朝鲜、琉球、安南等附属国初次朝贡时,必须缴纳前朝封诰印敕,“亦照旧例封赐”。此后,清政府把贡期延长,使各国朝贡频次减少。清王初这样做旨在A. 昭示改权的合法地位B. 沿袭前明的朝贡体系C. 减轻双方的财政负担D. 拓展国家的政治版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朝对夷国贡期有严格规定,到了清朝则是“亦照旧例封赐”,但把贡期和朝贡的频次减少,就是清朝代替明朝,通过诏示
13、改变体现其合法地位,故选A;根据材料“必须缴纳前朝封诰印敕”“清政府把贡期延长,使各国朝贡频次减少”可知并不是沿袭前明的朝贡体系,B错误;贡期延长,朝贡频次减少,可以减少朝贡方的财政负担,不是减轻双方负担,C错误;朝鲜、安南是中国的附属国,并不属于国家的政治版图,D错误。13. 隋朝在楚州(今江苏淮安)设漕运专署;宋于此设江淮转运使,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淮入汴而至京师;明清继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查、催促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北盐南运等筹运工作。这表明A. 南方经济与运河息息相关B. 大运河运输线路始终未变C. 漕运兴盛得益于政府重视D. 漕运是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14、】根据材料“隋朝在楚州(今江苏淮安)设漕运专署”“宋于此设江淮转运使”“明清继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查、催促漕运事宜”可知漕运兴盛得益于政府重视,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南方经济与运河的关系,A错误;“始终未变”不符合史实,B错误;漕运是一项经济措施,D说法过于笼统,排除。14. 北宋时期,白银跻身于流通领域,从而形成了铜钱、铁钱、楮币和银两并行的过渡性货币体系。汴京、临安城内出现了“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即不同货币的兑换处。这反映了A. 商业规模的扩大交易频繁B. 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C. 白银开始出现货币化趋势D. 城市发展打破了空间限制【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可知,北宋时期白银
15、已开始跻身是商业规模扩大、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的政府放松了“抑商政策,B项错误;材料无法证明北宋白银才开始出现货币化趋势,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当时的城市打破了坊市的界限,D项错误。15.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A. 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B. 玄学逐渐成统治思想C. 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D. 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
16、造诣”并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可知,魏晋时期儒道佛三教之间相互影响,出现三教并立、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佛道三教的碰撞与融合而不是儒学地位的动摇,A错误;儒学自汉武帝后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思想,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佛道三教的碰撞与融合,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故选D。16.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孔子主张“保守”,那么先秦诸子不“保守”的就极少了。如果说到“消极”,孔孟大儒的消极因素更多。如果说到“专制”,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都符合。这说明A. 思想一统趋势已经出现B. 固化价值判断影响历史理解C. 诸子百家互相交流借鉴D.
17、专制集权理论适应政治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体现保守性,但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首创私学,促进教育发展,具有进步性,因此,对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时代和阶级背景,材料中固化价值判断不利于得出客观、全面的历史解释,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思想一统的趋势、诸子百家互相交流,排除AC;D材料信息不能看出专制集权理论是否适应政治需要,排除D。17. 孟子主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认为记载了武王伐纣时“血流漂杵”的武成(尚书中的一篇)只有二三成可信度,因为周武王是仁人,“何其血之流杵也”。这表明A. 战国时期儒家经典备受质疑B.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C. 年代久远导致历
18、史真假难辨D. 价值理念影响对历史的认知【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认为记载了武王伐纣只有二三成可信度,因为周武王是仁人,何其血之流杵也”来看,孔子认为武王以有道伐无道不会导致血流成河,便认为历史文献的真实度不高,表明了人的价值理念对历史的认知有一定的影响。D正确;孟子对尚书部分内容的怀疑,不能体现儒家经典受到质疑,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价值理念对孟子的影响,不能体现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价值理念对历史的认知的影响,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假难辨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故选D。18. 汉初存在多种社会势力,包括六国宗室和贵族后裔、私人豪富、强宗豪右、封君、军功地主等。
19、这些社会势力形成各自的社会秩序,与国家对立甚至冲突。这种状况A. 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体制B. 使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状态C. 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威胁政权稳固D. 影响了董仲舒的学术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汉初多种社会势力的存在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社会的大一统是现实需求,在思想上需求一种大一统的理论主张也就迫切需要,这种社会形势是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主张,在思想上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故D符合题意;汉朝实行的还是中央集权专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排除A;汉朝最终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没有陷入分裂割据,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势力威胁中央集权,不是土地兼并的问题,排除C。
20、故选D。19. 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的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中指出,道家黄老“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这说明当时A. 黄老之学符合统治需要B. 道家学说集百家之大成C. 社会思想领域复杂多元D. 不同学派开始相互借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道家黄老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意思是司马谈认为道家思想对儒家、墨家、名家、法家思想采取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态度,表明当时社会思想领域复杂多元,故选C;材料显示黄老之说融合多家学说,没有体现符合统治需要,A错误;B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体现道家思想融合其他学派,没有体现不同学派相互借鉴,D错误。20. 王守仁说:学者
21、不是不可以治生(通过经商等方式来解决基本生活需要),但要平衡好治学与治生的关系,能做好这一点,即使终日做买卖,也不会妨碍其成为圣贤。据此判断,王守仁的态度是A. 治生应为治学服务且不妨碍治学B. 格物致知有其合理的成分C. 学者可以经商但不应谋求过多利润D. 经商是学者治学的重要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要平衡好治学与治生的关系,即使终日做买卖,也不会妨碍其成为圣贤”说明王守仁认为治生与治学之间不存在矛盾,治生可以为治学服务而且不影响治学,关键是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故选A;格物致知是朱熹的观点,排除B;王守仁的观点是学者可以通过治生解决生活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排除C;经商是学
22、者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而不是治学的重要手段,排除D。故选A。21. 宋代。张载提出“为往圣维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安石主持编订三经新义、程颐著盾易程氏传、朱嘉编搋四书章句集注.这说明该时期A. 空疏无具的风气盛行B. 科举制发展亟需标准化教材C. 理学三成为主流思想D. 儒士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张载、王安石、程颐、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思想家,“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体现出理学思想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空疏无具的风气,排除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只是说明四位思想家的思想和成就,无法体现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排除C。
23、22. 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A. 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B. 使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的统治工具C.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D. 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可知是日本割占台湾,使东南失去了屏障;“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是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始工厂,影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由此可知黄遵宪的“新约”是马关条约,标志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即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故选D;
24、A是南京条约的影响,B是辛丑条约的影响,C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影响,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3.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全部财政收额为1387万元,所借内外债占813%,其中外债就占613%。这导致了()A.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 列强承认新生的南京临时政府C. 动摇了清政府封建经济的根基D. 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出软弱性【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借的外债大部分是向西方列强所借,所以在对外政策上会表现出软弱,依赖于西方,故D项正确;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承认列强在华特权和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故A错误;承认新生政权的主要标志是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故B项错误;近代以来,封建经济只是逐步
25、瓦解,但一直占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24. 按照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地主、资本家等剥削阶级都被剥夺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则明确规定了没有阶级区别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 最低革命纲领的制定C. 正确革命道路的形成D. “左”倾思想彻底肃清【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代替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1年中央苏区剥夺剥削阶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策,在1939年边区政府改变为“没有阶级区别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项正确;1922年中共制定最低革命纲领,与抗战时期民主范围的扩大
26、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中共形成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不是边区政府将选择权和被选举权扩大的主要原因,无关,C项错误;1939年中共尚未彻底肃清“左”倾思想,D项错误。25. 如表是晋察冀边区7个县的村代表和县议员的统计。其中,地主、富农、商人在当地总人口数中仅占9.9%。这说明边区政府阶级构成在村代表中比例在县议员中比例工人和贫农49.2%35.5%中农37.9%51.6%地主、富农、商人12.9%12.9%A. 民主的渐进性B. 领导权产生变化C. 民主的广泛性D. 落实三三制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地主、富农、商人在当地总人口数中仅占9.9%,但是在村代表、县议员的比例却高于其占总
27、人口数的比例,结合统计区域是晋察冀边区可知,这说明当时中共边区政府中实行的民主具有广泛性的特征,C正确;民主的渐进性指的是历程,跨时段的变化,题干并未体现出历程性,排除A;从阶级构成比例来看,工人、农民所占比例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其领导权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三三制原则指的是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26. 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 “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
28、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A. 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B. 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C. 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群众基础广泛D. 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导致民族危机加深,国人试图通过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运动来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A选项符合题意。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从农村为国家、民族寻找出路,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共的土地革命,C选项错误。1919年发生五四运动,D选项错误。27. 刘少奇系统地从经
29、济角度阐释了中国走向新民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还不具备,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需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经济。这一经济理论提出的背景是A.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 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还不具备,需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经济”可知,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所以综合判断背景应该是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故选C;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提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纲领,排除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建立农村
30、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不符合“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经济”,排除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还不具备”,排除D。28. 1947年12月,在中共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孤立蒋介石的问题,过去在长时间内没有得到解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比较孤立。进入抗战时期,蒋介石逐渐失掉人心,直到抗战胜利以后这一两年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材料说明A. 国共之问存在的力量对比问题得到根本解决B. 土地革命时期被孤立的根源就是政策上亲苏C. 中共一直是抗战的主力并取得最终的胜利D.
31、 中共走向逐步胜利得益于政策的适时调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是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的变化,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是因为不断调整政策,最后取得胜利,故选D项;A项力量对比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是在三大战役结束之后,排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从1927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由于毛泽东发挥了领导作用,亲苏不明显,B错误;中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但并不一直是主力,C错误。29. 五口通商后,列强在中国设洋行收购生丝。洋行按先给生丝定级,再按级定价的方式收购。当时,在国外市场出现中国的低级丝质量反优于其他地方高级丝的现象。这反映出A. 中国缫丝业执行更严格的标准B. 中国生丝具
32、有更强的竞争力C. 中国的生丝遭到列强低价掠夺D. 通商促进中国缫丝技术提升【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中国生丝顶级定价权在洋行,所以会出现国外市场出现中国的低级丝质量反优于其他地方高级丝的现象,这说明列强通过生丝市场中价格的主导权,以低价掠夺中国的生丝,C正确;生丝品级是由列强制定,由此不能说明中国的缫丝业执行更严格标准,排除A;B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题干未提及中国缫丝技术的变化,排除D。30. 张之洞主张“开利源,以救中国之贫弱”,担任湖广总督后,在武汉发展实业,兴办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从侧面反映了晚清A. 张之洞率先兴办洋务运动军事工业B. 实业救国思潮开启了武汉
33、近代化之路C. 地方官员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影响D. 湖北的发展得益于中央政府的重视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张之洞主张创办近代企业,发展实业,有利于近代社会的转型,因此体现了地方官员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影响,C正确;张之洞之前已经有人创办洋务企业了,排除A;材料与实业救国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中央的政策,排除D。31.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上海的对外贸易总值增长了倍,但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比重却从超过60%下降到55%。这反映了当时A. 上海经济地位的动摇B. 列强商品输出的扩大C. 民族工业布局的调整D. 贸易商品种类的增加【答案】B【解析】【详解】19世纪6
34、0年代到90年代,上海的对外贸易总值增长,但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比重却有所下降,说明列强在华商品输出的口岸增多和经济侵略的扩大,B项正确;19世纪后期上海经济地位并未动摇,A项错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民族工业布局并没有调整,C项错误;贸易商品“种类”的增加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32. 1876年,英国人巴尔福说道:只要中国依赖无知的官员管理所有涉及兵工厂的事务, 只要这些官员怀有私心,只对能迅速增加自己私利的事物感兴趣,那么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兵器、弹药,还有战舰,就必须不断地从欧洲购进。这可以用来说明洋务企业A. 对西方产品过度依赖B. 催生了新的生产方式C. 受到欧美列强的控制D.
35、管理体制尚存在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中国的官员因管理不善、怀有私心,导致一部分兵器、弹药,还有战舰质量差,不得不从外国进口,由此说明洋务企业因为是政府官员管理,存在的很大的弊端,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洋务企业的性质及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而不是强调对外国的依赖,排除A项;材料强调洋务企业的弊端,而不是其对新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C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33. 据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约占当时上海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状况说明上海A. 利于孕育引领中国社会变革的力量B. 已
36、经完成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化C. 是中国西方色彩最为浓厚的城市D.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答案】A【解析】【详解】上海工厂众多,交通便利,有大量的工人,这构成了较为坚实的无产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期间,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有力力量,A正确;近代上海依然以轻工业为主,而且通过题干无法判断上海的产业结构,排除B;题干未将上海和其它城市进行对比,因此无法得出其是西方色彩最浓厚的城市,排除C;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排除D。34. 20世纪中国曾出现两次工业向西部内陆地区迁移的现象,一次在30年代中后期,一次是60年代后。这两次A. 都受到外交环境变化影响B. 都伴
37、随着教育中心的转移C. 都推动合理工业布局的形成D. 完全由政府主导向西迁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沿海工业内迁是受到日本侵华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是受到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因此这两次受到外交环境的变化影响,A正确;B与材料无关,排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但是并非合理,C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35. 有学者分析近代中国话语流变,列出一个图示(如下图),认为近代中国是在1900前后出现了与“国家”相关的“国民”概念,同一时间还出现了与“国民”相关的“民”、“新民”等一些概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臣民”时代的知
38、识分子完全站在君主的角度发声B. “国民”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 “国民”等新概念的出现反映了民众的革命热情高涨D. 民族危机的加深推动从“臣民”到“国民”的话语流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从“臣民”到“国民”的演变,反映了随着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民主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思想受到冲击,人们的民主意识、国家意识增强,故选D;A表述太绝对,错误;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国民”等新概念的出现与无法体现民众的革命热情高涨,排除C。【点睛】36. 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说:“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
39、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这实际上说明A. 传统夷夏观有一定的突破B. 林则徐是一个坚定的抵抗派C. 古代中国军事技术的先进D. 士大夫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等信息可知,认为林则徐能够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战胜英国侵略者,因为奸臣的破坏,林则徐无法施展其才能,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说明当时的士大夫对当时中西方没有正确的认识,实质上体现了士大夫天朝上国的观念,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士大夫传统夷夏观念,没有体现其突破,A项错误;林则徐
40、是一个坚定的抵抗派,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但是士大夫天朝上国的观念,对中西方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强调古代中国军事技术的先进,C项错误。37. 1918年严复慨叹:“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天地,泽被寰区。”这说明严复主张A. 学习西方进化论变革制度B. 利用本土文化救亡图存C. 融合中西方文化维新变法D. 与时俱进适应主流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严复认为民国成立以来一直血战,和法国大革命并无差异,认为国人在三百年间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因此认为孔孟之道“真
41、量天地,泽被寰区”,由此可知,严复主张利用儒学实现救亡,B正确;严复的慨叹中肯定了儒学的价值,而非进化论,排除A;维新变法时间是在189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1918年的主流文化是“民主”“科学”,否定传统文化,这与严复主张孔孟之道不符,排除D。38. 自宋以后,历代皆有反对缠足的声音,主要着眼于妇女的痛苦。19世纪90年代末,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呼声更为强烈,但普遍以妇女缠足导致国民赢弱从而影响国家富强立论。这反映了A. 男女平等学说的传播B. 变法舆论氛围的形成C. 民族生存危机的加剧D.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从着眼于妇女个人痛苦,到普遍指责其“导致国民赢弱”
42、、“影响国家富强”, 反对缠足的理由发生的重大变化,反映了19世纪末民族生存危机的加剧,C项正确;男女平等学说的传播不能导致人们从国家富强角度反对缠足,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变法舆论氛围的形成”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BD两项错误。39. 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A. 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B. 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C. 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D. 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可知郑观
43、应等人认为设立议院,实行选举,君民共同来治理国家,是一种初步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但为维新运动探索了道路,创造了条件,故选B;中体西用主要学习器物,材料学习制度,A错误;材料内容与民族工业无关,排除C;材料内容与暴力革命无关,排除D。40. 1903年,陈独秀认为人民群众是“草野愚民”,“每喜从同,恶德浊流,惰力甚大”。1920年,他则认为“今日的世界,不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乃是数千年来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这一变化反映了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 知识界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C. 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D.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答案】A【解
44、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03年时候陈独秀对人民群众是持蔑视态度;1920年陈独秀认为资本主义应该被抛弃,认识到创造世界的是工人,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性,联系所学可知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后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选A;材料体现陈独秀对人民群众的认识,不能表示知识界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过于绝对化,B错误;1919年以前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41. 1919年12月,李大钊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中指出,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劳工神圣”的新伦理,就是适应
45、人类一体的道德、世界一家的社会之道德。这表明当时A. 进步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的探索B. 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了先进的国人C. 唯物史观逐渐成为了国人的共识D. 新文化运动推崇的道德观渐入人心【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关键信息“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劳工神圣”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内容,再结合“1919年12月”这一时间,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影响到了像李大钊这样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故B项正确;“开始”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共识”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推崇的道德观是什么,排除D项。42.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
46、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A. 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B.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D.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有七编。民法典传统上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市场经济领域,还有调整非经济领域、婚姻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领域,是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故选D;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已经不适
47、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A错误;中共十八大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处理国内各种民事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并不是与国际接轨,C错误。43. 对如图漫画所体现的制度认识正确的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制度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职工代表大会体现的是职工通过代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突出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题意,C正确;我国
48、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错误,A排除;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有,错误,BD排除。故选C。44. 1964年9月,全国计划会议召开,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会议集中讨论了计划工作的改进问题,首次提出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A.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B. 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 是对人民公社化的否定D. 促进了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可知,当时的中央政府一定程度上调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放了部分权力,这有利于对当时的国民经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故选A;当时
49、的中央政府仍坚持大权独揽的原则,这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并未被冲破,排除B;人民公社被取代和否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中的原则是对整个计划经济体制而言的,而非针对工农业的经济比例问题,排除D。45. 下表为19521953年农户实际购买力支出结构情况(单位:%)统计表,从该表可知河南9个乡广东12个乡鄂湘赣3省10个乡1952年1953年1952年1953年1952年1953年购买生活资料73.1872.1971.8165.3979.3478.52购买生产资料26.8227.8128.1934.6120.6621.48A. 农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B. 农业改造的完
50、成促进了农业发展C. 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 新中国经济带有明显的地域不平衡【答案】C【解析】【详解】1950年6月1952年底,我国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所以1953年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支出较上年有所增长,C正确;从表中可知,农民购买生活资料的支出确实有所减少,但变化不大,因此“明显下降”夸大其词,排除A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完成,排除B项;表中数据无法全面反映新中国的各地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46. 中国从来没有进行五年计划建设的经验,1952年8月-1953年5月,中国派代表
51、团赴苏联学习。代表团成员主要是由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李富春以及能源、冶金、国防工业部门和军队方面的领导组成。这说明中国A. 重工业是国家战略重点B. 已经走上苏联式工业化道路C. 全面移植了苏联的制度D. 计划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派遣代表团人员分管工作“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李富春以及能源、冶金、国防工业部门和军队方面的领导组成”可知,此次向苏联学习的重点是重工业,由此说明重工业是国家战略的重点,A正确;1953年一五计划刚刚开始,尚未走上工业化道路,排除B;C不符合史实,而且从题干可知这一时期中共刚刚开始派遣代表团向苏联学习,无法判断是否全面移植了苏联的制度,排除
52、;1954年开始编制一五计划纲要,1955年通过,因此在1953年不可能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47. 1952年,全国卫生会议确定“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四项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A. 导致医疗卫生领域出现“左”倾B. 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C. 确立了医疗卫生的统一管理制度D. 适应了资金缺乏人才不足的国情【答案】D【解析】【详解】卫生工作四项原则中的“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提出主要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困难有关,需要发动群众运动配合,适应了资金缺乏人才不足的国情,D正确;左倾体现的是脱离国情,不顾实际,而材料中的“卫生工作四项原
53、则”的提出是符合国情的,A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48. 下表是建国后某次会议的部分决议内容。据此判断这次会议是第一,必须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第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轻工业。 第三,今后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发展农业。 第四,这种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体,同时附有在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A.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B. 中共八大C. 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指出这种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体,同时附有在
54、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提出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并且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私有制,这符合材料中对某次会议决议的描述,故B项符合题意;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排除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主要是筹备新中国的成立,故排除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故排除D。故选B。49. 1955年,针对万隆会议上某些国家提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用的词汇”的言论,周恩来说:“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A. 以联合国为中心B. 坚持独
55、立自主原则C. 以广交朋友为宗旨D. 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可知当时中国外交突破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故选D项;新时期中国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排除A项;根据材料“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可知当时中国外交强调“和平共处”,并非“独立自主”,排除B项;根据材料“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可知当时中国外交强调“和平共处为宗旨”,并非“以广交朋友为宗旨”,排除C项50. 毛泽东在1925年12月发表的中国社
56、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买办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并分析了各自的经济地位和对待革命的态度。这有利于A. 推动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B. 探索合乎国情的革命道路C. 构建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D.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5年”“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买办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分析了各自的经济地位和对待革命的态度”等信息可知,毛泽东详细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地位和革命态度,有利于正确认识并团结不同阶级,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C项正确;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A项错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主要
57、是秋收起义后转向农村,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这时期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指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问题,D项错误。二、材料阅读5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是1910年代日本棉纱对华出口情况示意图据森时彦1910年代的中国市场与日本棉纺织工业材料二 如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胶州海关洋货直接进口情况简表(单位:百万海关两)据茅家琪中国旧海关史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棉纱对华出口变化的基本趋势,并指出19151920年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组数据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58、。【答案】(1)基本趋势:先上升后下降。主要原因: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或:提倡国贷、抵制日货);民族工业的发展。(2)在胶州海关的贸易中,日本占绝对优势,英美迅速增长。一战后,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华盛顿会议后仍然保留了大量特权;华盛顿会议后,中国重回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英美在华势力迅速恢复;1929年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列强加强对华商品倾销【解析】【详解】(1)基本趋势:根据材料一种的曲线图可以看出,日本棉纱对华出口的基本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1920年正值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打击了日货在华的市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
59、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本身会抵制日本来华货物量。(2)解释:根据胶州海关洋货进口数据可以看出,在胶州海关的贸易中,日本占绝对优势,英美迅速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华盛顿会议后仍然保留了大量特权,因此其占据了对华贸易优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后,中国重回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英美在华势力迅速恢复,因此英美对华货物输出量在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列强为转嫁危机,加强对华商品倾销。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49年以后,革命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由边缘走向中心。1954年,胡绳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确立了中
60、国近代史的基本叙述框架:开端于1840年鸦片战争,下限为1919年五四运动,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为主线。此后,戊戌维新因“改良”而逐渐趋向负面评价,辛亥革命亦因“不彻底性”而评价低落,只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标杆而成为研究热门。在20世纪70年代来和80年代,中国历史学界出现若干学术争论,包括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农民战争评价问题等,1979年,戴逸提出不能用阶级斗争代替一切,生产斗争、科技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这一主张得到广泛支持,对生产力的研究形成热潮。随着研究视野的开阔,人们注意到中国近代史还存在着另一个过程,即追求近代化的
61、过程。中国近代史研究逐渐由比较偏重政治史发展为多领域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完整的研究体系。据王建朗中国近代史研究70年(19492019)根握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层次1: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阶段特征。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近代史研究以革命史观为基本指导思想,偏重政治史、革命史;改革开放以来,突破革命史观的局限,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层次2:阐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阶段差异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元代史研究主要服务于巩固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62、的需要,之后又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近代史研究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和“双百”方针恢复等因素的影响下,得以迅速发展。层次3:说明不同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历史影响,概括史学研究与时代环境的关系.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历史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影响了若干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及历史学科建设;改革开放后,近代史研究更加客观、全面。历史研究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革命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由边缘走向中心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为主线包括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农民战争评价问题对生产力的研究形成热潮”可
63、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阶段特征为主题从如基本指导思想,偏重研究领域及研究体系的发展进行阐述;根据材料“戊戌维新因改良而逐渐趋向负面评价,辛亥革命亦因不彻底性而评价低落1979年,戴逸提出不能用阶级斗争代替一切”可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阶段差异为主题,结合所学从巩固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左倾错误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和“双百”方针分析阐述其原因即可;根据材料“1949年以后,革命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由边缘走向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来和80年代,中国历史学界出现若干学术争论由比较偏重政治史发展为多领域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完整的研究体系”可以史学研究与时代环境的关系为主题,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环境对历史研究视角、历史事件的评价及历史学科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