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292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历史通用一轮练习:必修部分 专题十 专题综合检测(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综合检测(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河南郑州模拟)1920年冬,苏俄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人民委员部建议由国家直接组织农业生产,向农民发放种子和征收农产品,同时取消商业,打击农村集市贸易。这一建议()A成为国家调整政策的依据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C忽略了社会形势的新变化D有利于摆脱经济的困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粮食人民委员部建议由国家直接组织农业生产,向农民发放种子和征收农产品,同时取消商业,打击农村集市贸易”可知,反映的是用行政命令对经济进行干预,而且否定了市场

2、及商品货币关系,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结合材料时间和所学可知,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映了苏俄领导人企图以此直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忽略了社会形势的新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调整政策,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摆脱经济的困境,故D项错误。2(2019吉林长春3月质量监测)1923年秋,苏联经济陷入了低谷,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应该加强经济计划以同资产阶级的破坏做斗争。这一主张()A反映了阶级斗争的严峻形势B折射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C促进了社会主

3、义政权的巩固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23年秋”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时期。这一时期,苏联采取了一些资本主义方式发展经济,材料中“应该加强经济计划以同资产阶级的破坏做斗争”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和艰难,故选B项。3(2019江苏宿迁期末)某一时期,苏联的股份制公司从2个逐年增加至191个。其中64个为合营股份公司,34个是私营公司,61个是国营股份公司,2个是合作社股份公司。这些公司的总股金为343亿卢布,其中国有股为145亿卢布。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最可能是()A19171918 B19221925C19351937 D1954196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

4、此时具有较多的股份制公司,其中不乏私营公司,故推断这一时期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故B项正确。4(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B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D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30年5月,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造成政治危机

5、,使美国政府对与其意识形态对立的苏联更加戒备,政府高度敏感,故选B项。美苏争霸发生于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当时苏联正在开展经济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没有受挫,排除C项;根据材料“收紧了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可知,美国政府只是限制苏联的人口流动,并没有阻断国际人口迁移美国,排除D项。5(2019河北邢台联考)1929年的最后一周,美国政府在追加了约3亿美元的信贷资金后,胡佛总统对此评论说:“以前没有一位总统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说明当时美国()A坚守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开始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政策C尽力为罗斯福新政创造条件D认识到了经济危机的严重

6、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29年”“政府在追加了约3亿美元的信贷资金”可以看出,胡佛政府在1929年就开始以信贷扩张的方式干预经济,这说明美国政府开始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佛政府的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经济危机严重性的认识,故D项错误。6(2019辽宁葫芦岛调研)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答案D解析材料

7、中反映的是社会保障,与政府机构改革无关,排除A项;B、C两项本身正确,但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不符合材料“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排除;根据材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可知,罗斯福注重社会保障,是为了保障底层群体的收入,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7(2019河南洛阳联考)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而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A分权制衡机制削弱新政的效果B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经济形势影响司

8、法解释的变化D政府的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答案C解析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排除B项;从1935年到1937年的两个案例,说明联邦法院顺应大危机下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解释,故选C项;美国最高法院独立行使权力,与美国总统相互制约,排除D项。8(2020广东东莞开学考)下表为某国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比例表(单位:%),它反映的史实最可能是()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192839.560.5193253.446.6193757.842.2194061.238.8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B苏联国家工业化迅速推进C德国采用第二次工业革

9、命成果D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2040年代该国家生产资料比重逐年上升,消费资料比重逐年下降,投资超过了消费,苏联在20世纪2040年代实行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发展滞后,符合表格数据,故B项正确。其他国在此时期,经济发展情况均与表格数据不符,故排除A、C、D三项。9(2020广东东莞开学考)美国某报纸在2015年3月的报道中称: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倡议建议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据此可知,这一报道认为中国()A将丧失自己的黄金储备B积极改善与美国的经济关系C尝试通过亚投行对

10、欧洲进行经济援助D将在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不会丧失自己的黄金储备,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积极改善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故B项错误;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不是为了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故C项错误;“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说明中国将在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10(2019云南昆明摸底)1980年以来,有学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部分成员深受经济危机打击时才伸手援助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但也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亚洲人和70%的非洲人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他们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

11、金组织()A打破了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税壁垒B防止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C致力于缓解成员的国际收支平衡D延缓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部分成员深受经济危机打击时才伸手援助”以及有调查显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等可知,C项正确。11(2019福建泉州单科质检)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二战中功勋卓著,战争结束后,举行大选,保守党只获得了197席;而将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社会化列为自己目标的工党却赢得393席,工党领袖艾德礼当选首相。工党得以上台执政主要是由于()A二战后人民普遍反对战争与渴望和平B工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C工党的主张顺应战

12、后资本主义新变化D英国要在两大阵营对峙中寻找平衡答案C解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工党的主张顺应了这一趋势,得以上台执政,故选C项。保守党也没有鼓吹战争,A项不是工党上台的主要原因,排除;工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排除B项;当时两大阵营尚未形成,排除D项。12(2019江西名校二检)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现象的出现()A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受益于经济多极化的作用C表明欧美发展不平衡加剧D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优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20世纪5070年代高速发展,原因主要是第三

13、次科技革命及国家对经济干预等的影响,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罗斯福新政的借鉴,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与刚刚出现的经济多极化趋势无必然关系,B项错误;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欧美经济发展间的不平衡缩小,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日本等国并未参加经济集团,但发展速度较快,这无法体现区域集团化的优势,D项错误。13(2019山西太原五中5月模拟)1948年南斯拉夫被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后,与苏联和东欧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1963年8月,赫鲁晓夫赴南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

14、明赫鲁晓夫()A决心摒弃斯大林体制进行经济改革B开始探索新的建设道路与美争霸C承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D希望借此重新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答案C解析南斯拉夫从1950年开始逐渐抛弃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材料“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表明赫鲁晓夫承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故C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错在“开始”,排除。14(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1978年,苏联向西方出口石油增加了5%,但其外汇收入却增加了2.5倍,达到了140亿美元。苏联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和粮食的财政硬通货中60%以上是石油收入。这一现象()A体现出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显著B助

15、长了苏联低效僵化体制的发展C说明苏联的工业正快速健康发展D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苏联石油出口收入,在外汇收入中比重较大,经济结构存在一定问题,故A、C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而石油出口发展势头良好,又使苏联低效僵化的体制得以维持,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美苏争霸问题,故D项错误。15(2020湖北天门起点考)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A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

16、削弱B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C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交给相关公司承担”和“成本更低”等信息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故选B项。材料没有反映西方国家行政能力的变化,排除A项;二战后西方国家就建立起福利制度,排除C项;“福利国家”制度缩小规模,是国家适当减少对经济干预的表现,排除D项。16(2019河南郑州一测)1957年到1970年间美国母公司从2800家上升到3500家,子公司数从1万家增长到2.5万家。1970年,美国跨国公司营业额占商品总出口的一半以上,进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17、。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这20年间,西欧共同市场国家的跨国公司规模增长2倍,日本增长3倍。这表明,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A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B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C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D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日欧跨国公司在快速增长,这说明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C项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材料未体现多极化趋势,A项错误;B、D两项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17(2019江西抚州联考)下面是一幅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漫画。其主要寓意可能是()A扩大经济合作范围融入全球化B提升整体实力应对外部挑战C打破地域障碍加强制度化建设D减少贸易壁垒以便优

18、势互补答案D解析漫画表现了众人高举APEC的大锤砸破了贸易的高墙,说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减少贸易壁垒以便优势互补,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亚太经合组织打破贸易壁垒,无法体现“扩大经济合作范围”,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提升整体实力应对外部挑战”,排除B项;根据“trade”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意在减少贸易壁垒,并非打破地域障碍,C项错误。18(2019安徽凤阳中学月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出现了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组织。不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展开了连横合作。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之间就政治、经济问题的探讨业已制度化。这说

19、明()A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名不副实B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加速发展C经济合作的地域障碍日渐消失D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导向全球化的趋势答案D解析A项中“名不副实”、C项中“日渐消失”的说法均过于夸大,排除;材料中未提及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排除B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材料中“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组织”即为其具体体现,故D项正确。19(2019河北邢台八校联盟)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

20、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A“福利国家”制度 B知识经济(新经济)C经济全球化 D第三产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遗传基因”“卫星定位”“软件”“因特网”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结合所学可知,知识经济是一种以人才为动力、依靠高新技术发展经济的模式,故B项正确。“福利国家”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稳定社会秩序的方式,与材料内容无关,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错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D项错误。20(2019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期末)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世贸组织共收到202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

21、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这种差别说明()A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B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占比较小C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答案D解析世贸组织中美国和欧盟起诉次数占据总量一半以上,说明国际贸易规则对于发达国家十分有利,对于发展中国家较为不利,故D项正确。发展中国家也大多加入世贸组织,故A项错误;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21题26分,第22题22分,第23题12分,共60分。21(2019辽宁五校协作体模拟)阅读下列材

22、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政府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该法案明确提出“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这激起了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热情。在苏联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私人投资的住房建设占总数的22.5%。国家除了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赁,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免费租赁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苏联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维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并要求住户至少居住三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人员流动,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但是国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设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摘编自沈晓龙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

23、代苏联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研究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部分)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从罗斯福新政到约翰逊“伟大社会”时期(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两国出现住房危机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两国解决住房问题的共同之处。(8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0分)答案(1)背景:苏联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过快,城镇人口急剧增加;

24、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失灵,破产和失业问题严重。(8分)(2)共同之处:国家高度重视;立法保障;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主要面向普通民众。(8分)(3)差异:苏联一直无法完成住房建设计划;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分)原因:苏联:原有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解决住房问题是为发展工业服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采用计划经济体制,重积累,轻消费,缺乏可持续性。(4分)美国:经济基础雄厚;将解决住房问题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结合;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运用信贷等手段,将短期救济与长期计划相结合,具有可持续性。(4分)解析第(1)问,实际上是分析城市人口增长与住房不能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及其出

25、现的原因,苏联主要是工业化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美国则是经济危机造成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美国解决住房问题时采取的措施,然后比较得出二者的共同之处。第(3)问,需立足于美、苏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及原因。22(2019江苏淮安一模)统一强大的欧洲一直是欧洲人的梦想,英国的态度却复杂多变。阅读材料:材料一戴高乐曾说,为使复兴的欧洲大陆能有一个符合我们时代条件的平衡,我们觉得应该在欧洲实现某些集团,当然,各国的主权不应受到损害。法国方面认为,主要在经济上和我们一起实现一种最广泛的西方集团会带

26、来许多好处皮埃尔热尔贝著,丁一凡等译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材料二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很奇怪的想法,即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英国与“欧洲”之间没关系。这固然是一种岛国心态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有一个帝国,它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帝国利益与欧洲的利益又往往是冲突的。后来的事态发展迫使英国把注意力转向欧洲,英国在60年代经济境况十分不好。二战后英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二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欧洲拴在一起。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三英国的离开本身就是对欧盟行为体角色能力的削弱,而由此引发的消极影响也会打击其他成员国对欧盟制度体系以及欧洲一体化发展的

27、信心;从长远来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重新考量欧盟机构与成员国政府之间的权责分配,同时正视眼前的多重危机并尽快做出调整。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巩潇泫、贺之杲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概括戴高乐关于欧洲复兴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相关国家为实现“最广泛的西方集团”而采取的重大措施。(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英国脱欧对欧盟

28、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变化的根本因素。(6分)答案(1)主张:在不损害各国主权的前提下,进行欧洲经济联合。(4分)措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欧洲共同体。(4分)(2)变化:由排斥到参与。(2分)原因:英国经济境况不好(或改善经济状况的需要);帝国瓦解;两极格局影响。(6分)(3)影响:消极,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破坏了欧洲一体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积极,推动了欧盟的制度改革,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4分)因素:国家利益。(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在欧洲实现某些集团各国的主权不应受到损害。主要

29、在经济上和我们一起实现一种最广泛的西方集团”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时间限定并结合欧共体建立的过程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很奇怪的想法,即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二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欧洲拴在一起”可以看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变化主要经历了由排斥到参与的过程。第二小问,结合英国的经济、政治状况及两极格局的影响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英国脱欧对欧洲来讲,阻碍了一体化的进程,破坏了一体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欧盟的体制改革,为未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借鉴。第二小问,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转变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

30、益的要求。23(2019安徽三校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塞缪尔亨延顿,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他在1996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材料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尽管如此,国际上仍然

31、存在不少杂音。对此,习近平主席2018年6月10日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发表讲话时明确指出,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表示,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阅读上述两段材料,围绕“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冲突”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成理)(12分)答案(示例)观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分)阐述:亨廷顿认为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这是因为冷战

32、后美国企图构建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步崛起,美国日益感受到威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供了理论支撑。历史上文明的交流互鉴曾经推动过东西方文明的大发展。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了欧洲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而东学西渐也有助于启蒙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而西学东渐,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冷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文明多样发展、文明多元共存是基本现实。对于文明之间存在的差异,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这正如20世纪70年代

33、,中美两国在冷战阴云下,突破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藩篱,推动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最终实现了合作共赢。这种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可以取长补短。例如鸦片战争后作为传统农耕文明的中国开始积极向西方工业文明学习,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断兴起,由此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借助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计划手段,逐步克服了经济危机,开启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时代,成为推动战后西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8分)由此可见,文明可以实现交流互鉴,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超越文明冲突,这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分)(提示: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文明的多元、共存、交流、包容。围绕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冲突,充分考查学生中外关联,史料实证和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只要观点明确,史实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 1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