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玉溪市景东一中2018-2019学年6月份考试高一化学一单选题(共23小题,每小题2.0分,共46分)1.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是( )A. 焰色反应是黄色B. 溶液有咸味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 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则焰色反应是黄色可知含钠离子,与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含氯离子。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离子检验中试剂选择及方法选择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
2、意检验氯化钠时既要检验阴离子、又要检验阳离子。2.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古铜色的硬铝制造,取硬铝样品作如下实验:取硬铝样品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溶液中存有不溶物,过滤得到的残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中仍存有不溶物。(已知:硅不与盐酸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由此可推知,硬铝的组成可能为( )A. Al Cu Mg SiB. Al Mg Si ZnC. Al Fe C CuD. Al Mg Zn Fe【答案】A【解析】由于样品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且有不溶物,说明该样品中除了含有排在氢前的活泼金属外,还含有不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而该不溶物中
3、有能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根据题意说明该不溶物中应该含有Si,还含有既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也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后的金属,所以硬铝的组成可能为Al、Cu、Mg、Si,答案选A。3.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B. 液氮可用于医学和高科技领域,制造低温环境C. 高温或通电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D. 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时,氮气作还原剂【答案】D【解析】【详解】A.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故A正确
4、;B.液氮气化吸热,所以可以制造低温环境,故 B 正确;C.高温或通电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为高能固氮的过程,故C正确;D.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氮气中N的化合价从O降低到-3,作氧化剂,故D错误。故选D。4.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相同的烧杯,再分别向两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向另一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铜、铝合金,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该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 )A. 6427B. 83C. 31D. 13【答案】D【解析】【分析】稀硫酸质量相等,加入金属的质量相等,反应后太平
5、仍然保持平衡,则两侧托盘中质量增重相等,令Mg的质量为24g,根据方程式计算质量差,令Al的质量为x,再根据2Al+3H2SO4Al2(SO4)3+3H2,表示出生成氢气质量,利用增重列方程计算Al的质量,进而计算Cu的质量,据此解答。【详解】令Mg的质量为24g,则:Mg+H2SO4MgSO4+H2 质量增重24 2 2224g 22g设Al的质量为x,则:2Al+3H2SO4Al2(SO4)3+3H2227 23x x故24g-x=22g,解得x=18g,故Cu的质量=24g-18g=6g,该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6g:18g=1:3。故选D。5.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能大量
6、共存的是( )A. pH7的溶液:Cu2 Na Mg2 NO3-B. 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Fe3 NH4+ Cl NO3-C. 所含溶质为NaOH的溶液:K SO42- NO3- HD. 在碱性溶液:K HCO3- Br Ba2【答案】A【解析】【详解】A、pH7的溶液显酸性,这些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Fe3、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HCO3与OH反应生成CO3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6.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NO2、NO含氮氧化物是
7、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B. 对酸性物质的排放加以控制,开发新清洁能源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C. 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答案】C【解析】【详解】AN的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发生,则NO2、NO含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A正确;B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发生,为减少酸雨发生,酸性物质的排放加以控制,开发新清洁能源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B正确;C溶解CO2的雨水为正常雨水,而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错误;D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可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则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D正确;答案选C。7.将100mL 3mo
8、lL1的盐酸逐滴加入到100mL2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A. 6.72 LB. 3.36 LC. 4.48LD. 2.24 L【答案】D【解析】【详解】将酸滴入碳酸钠中,H少量的,首先H和CO32生成HCO3,无气体生成;当所有的CO32转化为HCO3时,H再与HCO3反应生成CO2和水。生成NaHCO3的过程中,H过量,CO32少量,计算消耗的HCl,以及生成的NaHCO3HCl Na2CO3 = NaHCO3NaCl, 0.1L3molL1 0.1L3molL1 0.1L3molL1生成CO2的反应中,NaHCO3过量,剩余的HCl不足,用剩余的
9、HCl计算CO2的量;HClNaHCO3=NaClH2OCO2。剩余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1L3molL10.1L2 molL10.1mol,则CO2的物质的量也为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L。故选D。8.唐三彩、秦兵马俑制品的主要材料在成分上属于( )A. 氧化铝B. 二氧化硅C. 硅酸盐D. 合金【答案】C【解析】【详解】唐三彩、秦兵马俑制品由粘土经高温灼烧而成,属于硅酸盐产品。故选C。9.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纯净的液氯不能用钢瓶贮存B. 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C. 不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
10、的水蒸气D. 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答案】D【解析】【详解】A.干燥的氯气和铁不反应,纯净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故A正确;B.氯气和液氯是同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故B错误;C.氯气和浓硫酸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D.氯气有毒,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损害作用,可用于制作毒气炸弹,故D正确。故选D。10.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的无色溶液,且在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下列四个离子组能达到要求的是( )A. Na、K、SO42-、ClB. Cu2、K、SO42-、NO3-C. H、K、HCO3-、ClD. Mg2、Na、Cl、
11、SO42-【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离子能否共存,若离子间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不能共存,在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lmol L-1,要注意溶液呈现电中性,溶液中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详解】A.若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1mol/L,溶液中正、负电荷的总数不相等,故A错误;B.Cu2+的水溶液为蓝色,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H+和HCO3-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故C错误;D.本组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故能共存,溶液呈现电中性,溶液中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该题易出现的错误是容易忽视题中的部分信息,判断错误。如
12、忽视“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仅考虑离子之间相互不发生反应而错选A项,或忽视“无色溶液”的信息而错选B项。11.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如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C. 催化剂a 附近酸性减弱D. H将在催化剂b表面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装置图中电子的流向,判断催化剂a为负极电极反应:2H2O-4e-O2+4H+,酸性增强;催化剂b为正极,电极反应:CO2+2H+2e-HCOOH,酸性减弱,总的电池反应为
13、2H2O+2CO22HCOOH+O2,该过程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该过程中是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B.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催化剂a表面物质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催化剂a为负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4e-O2+4H+,生成H+,酸性增强,故C错误;D.由H+迁移的方向可知,H+迁移到b表面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以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移动方向,为易错点。12.2006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
14、展”。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为满足人类发展对水的需求,我们应优先开采地下水B. 在工业生产中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使原料尽可能被利用C.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D. 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减少尾气排放【答案】A【解析】分析:善待地球、珍惜资源应减少资源开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以此解答该题。详解:目前世界多个地方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水缺乏现象,大量开采地下水,会改变地质结构,不符合主题,A错误;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使原料尽可能被利用,可节约资源,所以B正确;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主题,C正确;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减少尾气排放,可降低环
15、境污染,符合主题,D正确;正确选项A。13.海水中含量最多离子是( )A. 钠离子B. 氯离子C. 钙离子D. 镁离子【答案】B【解析】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氯离子,它存在于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中,B正确。14.可逆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molL1min1)表示,逆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molL1min1)表示,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确的关系是( )v(SO2)v(SO2) v(O2)v(SO2)v(SO3)v(O2)v(SO2) v(SO2)v(O2)v(SO3)A. B. C. D. 【答案
16、】D【解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v正v逆。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化学平衡时,v(SO2)2v(O2)v(SO3)v(SO2)2v(O2)v(SO3)。15.山梨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为CH3CH=CHCH=CHCOOH。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与钠反应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山梨酸中含有羧基故可与金属钠和碳酸钠反应,故A、B正确;山梨酸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山梨酸中含有碳碳双
17、键,故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D正确,此题选C。考点:考查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性质及应用16.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即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B. 22 g P4S3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C. 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D. 该物质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答案】B【解析】A. 该物质中硫的化合价为-2,磷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1.5价(1个+3价、3个+1价),A不正确;B. 22 g P4S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含0.3mol S ,故含硫原子数目约为1.8061023,B正确;C.
18、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C不正确;D. 该物质分子中有3个PP键是非极性共价键,D不正确。本题选B。1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烃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 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烃C. 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 烃完全燃烧后一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C【解析】【分析】分子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烃类,即烃中不能含有碳、氢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据此进行解答。【详解】A.烃中只有碳氢元素,所以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为烃,故A正确;B.烃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但是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物不一定为烃,如乙醇等,故B错误;C.含有碳氢元
19、素的化合物不一定为烃,也不一定是有机物,如NaHCO3,该化合物中含有C和H元素,但是不是有机物;故C错误;D.烃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所以烃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故选BC。18.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B. Ba(OH)28H2O与氯化铵反应C.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 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选;B.Ba(OH)28H2O与氯化铵反应是吸热反应,但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中
20、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不选。故选C。【点睛】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答题时还需要明确物理变化中的放热或吸热不能归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19.某气态化合物X含C、H、O三种元素,现已知下列条件:X中C的质量分数;X中H的质量分数;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X对氢气的相对密度;X的质量。欲确定化合物X的分子式,所需的最少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先
21、确定该有机物的实验式,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详解】根据可以确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进一步可以确定该有机物的实验式,由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综上所述,最终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的最少组合是。答案选A。【点睛】本题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难度不大,掌握原理即可。20.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H2O和SO2,该化合物可能不含有的元素是()A. CB. HC. OD. S【答案】C【解析】有机物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判断,C、H、S必须来自有机物,因此可能不含有氧元素答案选C。21.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
22、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 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 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 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A物质增加了1.2mol、D物质增加了0.4mol、B物质减少了0.6mol、C物质减小了0.8mol,所以A、D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B、C为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4,反应方程式为:3B+4C6A+2D,故A错误;B、反应到1s时,v(A)=0.3mol/(
23、Ls),v(C)=0.1mol/(Ls),所以v(A)v(C),故B错误;C、反应进行到6s时,v(B)=0.05mol/(Ls),故C正确;D、反应进行到6s时,v(A)=0.1mol/(Ls),v(B)=0.05mol/(Ls),v(C)=0.067mol/(Ls),v(D)=0.033mol/(Ls),所以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普通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C. 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普通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
24、化为电能,故A正确;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故B正确;C.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故C正确;D.锌锰干电池中,锌是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D。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B. 所有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C. 含有离子键的物质肯定含金属元素D. 只要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就属于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A错,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也可以是单质;B错,如稀有气体不含有任何化学键;C错,如铵盐,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它属于离子化合物;D正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就属于离子化合物分卷II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54分)24.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得到的Cl2中
25、会混有HCl,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甲同学的示意图,所需实验装置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装置_。(2)装置中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_、_、_。(3)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为_。(4)装置中Cu的作用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设计仍然存在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此,乙同学提出气体通入装置之前,要加装一个检验装置,以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你认为装置应放入_。(6)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紫色石蕊试液,如果观察到_的现象,则证
26、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答案】(1)(2)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3)MnO2+4H+2Cl-Mn2+ Cl2+2H2O(4)Cu + Cl2CuCl2(5)湿润的KI淀粉 (6)溶液只变红,不褪色【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目的为证明实验室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所以先制备氯气,然后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再除去氯气,最后检验氯化氢,所以用浓硫酸除水,用铜除去氯气,用硝酸银检验氯化氢,所以顺序为。(2)装置酯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3)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和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
27、Cl2+2H2O。(4)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方程式为Cu + Cl2CuCl2。(5)装置是微粒检验氯化氢气体,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应排除氯气的干扰,在吸收氯气之后要检验氯气是否完全除去,根据氯气的氧化性分析,可以用湿润的KI淀粉,若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还有氯气,若不变蓝,则说明氯气完全除去。(6)若硝酸银溶液改为紫色石蕊溶液,氯化氢溶于水显酸性,会使石蕊变化,但有氯气会先变红后褪色,若溶液只变红,不褪色,说明气体为氯化氢气体,不是氯气。考点:氯气的制取和性质25. 下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物质已经略去)。
28、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1)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常用加热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物质C,其化学方程式为: ,干燥C常用 (填写试剂名称)。(3)E物质遇到D物质时,会观察到 现象,若用排水法收集F,则最终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4)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4NH3+5O24NO+6H2O(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碱石灰(3)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NO(4) 2Na2O2+2CO2=2Na2CO3+O2【解析】试题分析:(
29、1)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则B为氮气,A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D,则A为二氧化碳,D为氧气,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是水。则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E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F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G为硝酸。所以C到E的反应为4NH3+5O24NO+6H2O 。(2)实验室用加入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干燥氨气用碱石灰。(3)一氧化氮遇到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若用排水法收集,则二氧化氮会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收集到的气体为NO。(4
30、)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考点:无机推断【名师点睛】无机推断题要抓住突破口,例如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或溴蒸气,常见的无色液体为水,淡黄色固体为硫或过氧化钠等。26.某学生为探究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一氧化碳还原得到黑色的Pd。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上图各装置连接完整:c接f,_接_,_接_,_接_。(2)若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在加稀盐酸时,发现碳酸钙与稀盐酸不能接触,而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
31、是_(填字母)。A硝酸钠溶液 B四氯化碳C苯 D稀硝酸(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二氧化碳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_时,再点燃酒精灯。此步操作的目的是_。(4)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足量,假如反应过程中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写出两种情况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装置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装置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装置中钠的质量为0.46 g,充分反应后,将装置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 m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气体,且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_。【答案】 (1). g (2)
32、. d (3). e (4). a(b) (5). b(a) (6). h (7). ABD (8).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免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干扰实验 (10). 2Na2CO2Na2CO3CO (11). 4Na3CO22Na2CO3C【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实验室中常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需要用装置除去,然后用装置干燥,然后在中进行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然后用检验反应产物,据此进行连接装置;(2)所选试剂的作用是增大溶液体积,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3)空气中的氧气、水能与钠反应,需要排尽空气,避免干扰
33、实验,据此判断;(4)根据题干信息及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然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n=mM计算出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V/22.4Lmol1计算出标况下224m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从而得出反应后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该固体只能为C,说明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详解】(1)探究钠与CO2的反应,首先用盐酸和碳酸钙在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出来的HCl,需要用装置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l,然后用浓硫酸干燥,再在中进行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最后用装置检验反应产物,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c、f、g、d、
34、e、a(b)、b(a)、h;(2)A加入硝酸钠溶液后,增大了盐酸的体积,可以使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A正确;B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稀盐酸,加入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层在混合液下层,从而使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B正确;C苯的密度小于盐酸,加入苯后,苯在混合液上层,无法使稀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C错误;D加入稀硝酸后,可以增大溶液体积,使溶液与碳酸钙接触,故D正确;故答案为ABD;(3)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所以点燃酒精灯之前应需要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以便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O2、H2O干扰实验;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证
35、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尽;(4)装置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则黑色沉淀为Pd,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CO;装置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O,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2Na2CO3+CO;装置中钠的质量为0.46g,钠的物质的量为:n(Na)=0.46g23g/mol=0.02mol,将装置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mL(标准状况)CO2气体,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2)=0.224L22.4L/mol=0.01mol,则反应后生成
36、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说明钠完全转化成了碳酸钠;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残留的固体只能为C,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点睛】本题利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正确理解题干信息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4)为易错点,需要根据题中信息及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物、生成物,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试根据表中的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中铝所作的电极(指正极或
37、负极)_(填“相同”或“不相同”)。(2)实验中铝为_极,电极反应式为_;石墨为_极,电极反应式为_;电池总反应式为_。(3)实验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理由是_,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4)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为_。【答案】 (1). 不相同 (2). 负 (3). 2Al6e2Al3 (4). 正 (5). 6H6e3H2 (6). 2Al6H2Al33H2 (7). 负极 (8).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9). Al3e4OHAlO22H2O (10). 另一个电极材料的活动性和电解质溶液【解析】分析:(1)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
38、中,活泼金属作负极;(2)实验3中Al为负极,石墨为正极,电池反应为2Al+6HCl2AlCl3+3H2;(3)实验4中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Al失去电子,Al为负极;(4)在原电池中,失电子的极是负极,得电子的极是正极,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需要从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出发。详解:(1)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则实验1中Mg的活泼性大于Al,所以Al作正极,而实验2中Al的活泼性大于Cu,所以Al作负极,因此实验、中铝所作的电极不同;(2)实验3中铝是活泼的金属,石墨是能导电的非金属,因此Al为负极,电极反应为2Al6e2Al3;石墨为正极
39、,其电极反应为6H6e3H2,因此电池总反应为2Al6H2Al33H2;(3)实验4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而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所以铝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4)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一定要看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铝是否参与反应,金属铝参加反应,失电子作负极,反之作正极,即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为另一个电极材料的活动性和电解质溶液。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原电池原理及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原电池反应及正负极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来
40、分析正负极,尤其是铝、铁参与的原电池,需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性质。28.请观察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通入空气的导气管插入乙醇中的主要目的是_。(2)乙装置用揉乱的铜丝的主要目的是_。(3)乙装置的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若有23g乙醇发生反应,至少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的空气的体积是_。(4)该反应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实现:取一束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丝变黑,趁热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又变红;如此反复多次即可。请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可以通过观察气泡的流速调节空气的进入量 (2). 有利于气体流通,并增加反应接触面积
41、 (3). 2CH3CH2OH+O22CH3CHO+2H2O (4). 4e- (5). 26.7L (6). 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解析】【分析】(1)反应时要控制空气的流量;(2)揉乱的铜丝可增大铜的表面积;(3)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根据氧气求电子转移数目,根据方程式计算;(4)加热时铜与氧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详解】(1)反应时要控制空气的流量,所以通过观察试管中气泡的流速调节空气的进入量,故答案为:可以通过观察气泡的流速调节空气的进入量。(2)揉乱的铜丝可增大铜的表面积,有利于铜与乙醇接触;故答案为:有利于气体流
42、通,并增加反应接触面积。(3)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中氧气中氧元素从0价降低到-2价,有2个O原子,所以一共得到4e-,若有23g乙醇发生反应,则n(CH3CH2OH)=0.5mol,所以消耗的氧气为n(O2)=0.25mol,氧气占空气体积分数为21%,则需要空气的体积为22.4L/mol=26.7L;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4e-;26.7。(4)加热时铜与氧气生成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2Cu+O22CuO,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uOCH3C
43、HO+Cu+H2O;故答案为: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29.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可合成下列物质(部分条件未标出):按下列要求写出:(1)聚乙烯的结构简式是_,乙醛的结构简式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是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是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是_。【答案】 (1). (2). (3). CH2=CH2+Br2CH2BrCH2Br (4). 加成反应 (5). (6). 加成反应 (7). (8). 氧化反应【解析】【详解】(1) 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
44、反应生成聚乙烯,结构简式为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 ;(2)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3)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方程式为: ;(4)乙醛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酸,方程式为: 。30.已知:RNO2 RNH2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2)图中“苯”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_,_。 (3)B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_种同分异构体。(4)有机物 的所有原子_(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答案】(3)6 (4)不【解析】试题分析:(1)A为硝基苯,根据信息可知B为,根据A、B的结构可知,甲基取代硝基苯苯环上硝基间位的H原子生成B,反应方程式为:+CH3Cl+HCl;(2)与水反应生成,根据信息可知为或,由转化关系图可知硝基苯发生间位取代,卤苯发生对位取代,所以卤苯,为;(3)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其二氯代物为,所以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有6种;(4)中甲基为四面体结构,所以所有原子不是在同一平面上。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及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