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白领标准”之所以再度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主要因为人们总是对可望而不可即(j)的东西更感兴趣,于是在转发微信、微博的同时发发牢骚(so)。B. 十三陵(lng)景区的游览变成了“坐在车上看一看陵墓”,被削(xio)减的游览时间则用来安排购物,景区附近的玉器城和烤鸭店均设置得像谜宫,进去了就很难出来。C. 中国男子
2、篮球队在之前的两场主场比赛中赢得并不轻松,技术指标乏善可陈,明显落后于强劲(jng)对手,所以急需一场酣(hn)畅淋漓的大胜来渲泄此前的郁闷。D. 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zho)开,大会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主题,开诚布公,畅(chng)所欲言,共谋网络治理,共创未来机遇,共谱发展新篇。【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及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
3、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B项,削(xio)减xu,谜宫迷宫;C项,渲泄宣泄;D项,召(zho)开zho。故选A。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晚上更加寂寞。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B. 我不只一次跟同学讲过,要用学语文的方法学语文,可惜同学没有能够正确领会。C. 上面所说的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D. 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变化往往是缓慢而渐进的,不会千年不变,也不会一蹴而就。【答案】B【解
4、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幽僻”,幽静而偏僻,修饰“路”,使用正确。B项,“不止”,连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仅仅,不但、不是单一的。结合“一次”分析可知,“不只”改为“不止”。C项,“锱铢必较”,形容斤斤计较。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结合“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分析可知,使用正确。D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结合“缓慢而渐进”分析,使用正确。故选B。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汉石刻人物画、这些文物表明中
5、国传统绘画早就掌握了虛实结合的方法。B. 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实行“仁政”,认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C. 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如今人们已经没法弄清了。D. “的确,”他回答说:“他是个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但是他死掉了。”【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
6、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A项,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B项,(孟子)放到后引号外;D项,“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故选C。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实行这项计划,目的是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追讨被转移到境外的非法资产。B. 信息时代,传媒方式的变化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C. 对于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有效制止。D. 中国的现代汉语是受了西方语言学的影响,在实践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
7、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成分赘余,“目的是”“旨在”任去其一;C项,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去掉“对于”;D项,语序不当,“形成、完善和发展”应改为“形成、发展和完善”。故选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
8、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友情是什么?是黄鹤楼下“_”的伫立身影;是渭水岸边“_”的惜别依依;是塞北关外的“_”的豁达与宽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提示选择诗句的能力。此题是201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题,考点应该是简明、连贯、得体,这些诗句是大家熟知的,把诗句描写内容与描写的地点结合起来连贯一致
9、就OK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_。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友谊,_。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答案】山峰,放远了观望才觉得秀美。 友情,放远了回忆才觉得珍贵。【解析】本题考查“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仿写”的能力。这道题要求续写,这种仿用的基本做法是:按照既定的内容,仿照上文规定的句式,接着往下写。这种仿写的形式,与“扩展语句”相似,较高的要求是形神俱似。7.“言外之意”指话语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
10、列语段,写出画线句的言外之意。(1)传达室门口放着一只很雅致的花盆,司机小牛绕着花盆走了一圈,瞅着门卫张大爷问:“张大爷,这花盆挺好看的,放在这儿可惜了啊!”张大爷面无表情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张大爷的言外之意是:_(2)司机小牛经常把轿车停在单位大门外,张大爷不放心,终于忍不住问小牛:“小牛啊,把车停在这儿,不怕调皮的小孩子砸烂了玻璃、划坏了车子?”小牛不屑道:“张大爷,这是公家的东西!”小牛的言外之意思是:_【答案】示例:(1)公家的东西,私人不能随便拿。(2)汽车是公家的,坏了没关系。(语意相近即可。各2分,共4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解读对话的含意。前句表现了张大
11、爷维护公共利益,不徇私情的思想,所以言外之意是不能打公物的主意。后句是小牛对公车很随便,不爱惜,无所谓的态度。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
12、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泻导人情”、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礼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的。白居易认为这样做
13、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诗人了。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选自中国美学史大纲,有删改)8. 下列说
14、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白居易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B. 白居易的美学思想合理因素多,但也有偏激之处。C. 李白、杜甫的诗与白居易的诗主旨完全不同。D. 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9. 下列作品的内容符合白居易美学观点的一项是( )A. 诗经硕鼠B. 雨霖铃C. 声声慢D. 虞美人10. 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影响的一项是( )A. 突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B. 统治者允许并鼓励老百姓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有利于巩固统治。C. 批评梁、陈以来的诗歌创作有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倾向。D. 强
15、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积极作用。【答案】8. C 9. A 10. D【解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李白、杜甫的诗与白居易的诗主旨完全不同”错误。依据第四段“李白的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可知,说他们诗的主旨“完全不同”是不符合文意的。故选C。【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
16、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如本题,需要找到体现白居易美学观点的语句,然后理解语句意思。A项,结合文本内容“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积极作用”分析,依据“补察时政”“泻导人情”作判断。A项,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头,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B项,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
17、楚情状。C项,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D项,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故选A。【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结合“他在论证诗歌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的”“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
18、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等分析可知,A项、B项、C项,从第二段到第四、五段依次说了这三点。D项,结合“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积极作用”分析,是白居易的主要观点。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
19、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
20、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
21、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各题。甲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
22、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
23、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茶末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
24、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乙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
25、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
26、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节选自祝福)11. 本段文字描写王熙凤出场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2. 王熙凤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有“一箭三雕”的作用,请作简要概括。13. 结合选文,概括林黛玉和鲁四老爷各是怎样的人。【答案】11. 出场特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产生好奇,吸引读者,为人物的性格塑造做铺垫;解释了王熙凤的性格,放诞无礼,泼辣,圆滑;表明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 12. 一是称赞黛玉美丽,姿容仪表好;二是称赞贾氏三姐妹姿容仪表好;三是讨得贾母欢心。
27、13. (1)林黛玉:小心谨慎,知礼,聪慧。(2)鲁四老爷: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思想上反动、守旧、自私。【解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语句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本段文字描写王熙凤出场的特点,结合文本内容“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分析可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样写的好处,需要结合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如在如此严肃的场合下,她敢大声喧哗,显示自己对远客到来的关心和她和贾母的关系非同寻常,表明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写出了王熙凤
28、的性格,放诞无礼、泼辣等,深刻地、全面地展现了她的性格特征,丰富人物形象。这样的出场,还可以吸引读者。【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结合“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况且这通身的气派”分析,直接称赞黛玉美丽,姿容仪表好;“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称赞嫡亲的孙女(贾氏姐妹)姿容仪表好,称赞了在场的迎春、探春等嫡亲的孙女们;三是讨得贾母欢心,阿谀贾母。【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29、。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分析,黛玉小心谨慎;结合“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分析,黛玉知礼、聪慧。结合“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分析可知,案上的几本书,写出了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迂腐和顽固;房间的布局及陈设,反映了鲁四老爷思想上反动、守旧、自私。【
30、点睛】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三、古诗文阅读(共36分,选择题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
31、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
32、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谋:阴谋B. 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塞、闭C. 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D.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哀:悲哀15. 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斯固百世之遇也A.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 亦以明死生之大C.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D. 苟以天下之大16. 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 戍卒叫,函谷举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 显荣于身后17.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段把五人的表现
33、同缙绅的所作所为进行比较,使读者领会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B. 文段将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与五人激于义而死加以对比,突出五人之死意义重大,也更加热烈地颂扬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献身精神。C. 文段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荣耀与高爵显位之人老死于家中默默无闻加以对比,突出五人之死死得其所。D. 五人墓碑记并不孤立歌颂五人。作者在对比中,指斥了阉党,暴露批判了“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和“缙绅”“高爵显位”等;在映衬中,赞美了周顺昌,肯定了“郡之贤士大夫”。18. 把文中的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2)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34、发其志士之悲哉?【答案】14. D 15. B 16. D 17. C 18. (1)他们可耻的人格,下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么样呢?(2)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奴仆一样来使唤,怎么能够(像这样)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哭泣,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哀”,结合“斯墓之徒有其石也”分析,“悲哀
35、”错误。应该是动词,为哀,惋惜。故选D。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例句和B项中“之”的用法相同,助词,的;A项,动词,到、往;C项,代词,代书;D项,定后的标志。故选B。【16题
36、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项,“为所”表被动,被动句;B项,“举”,被攻占,被动句;C项,“为所”表被动,被动句;D项,“于身后”,是状语后置句。故选D。【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文段将五人激于
37、义而死的荣耀与高爵显位之人老死于家中默默无闻加以对比”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分析可知,文段是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荣耀与假设五人老死于家中默默无闻加以对比。故选C。【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其”,代词,他们;“人”,人格;“贱”,下贱的;“视”,比较、比照;“之”,助词,的;“固”,到底;“何如”,怎么样。(2)“以”,介词,把;“隶”,像对待奴仆那样(
38、名词作状语);“之”,代词,他们;“安”,疑问副词,怎么;“屈”,使动,使屈服;“扼腕”,紧握手腕,表示振奋、惋惜;“扼腕墓道”,扼腕(于)墓道(省略句);“发”,抒发;“其”,代词,他们;“之”,助词,的;“悲”,悲慨。【点睛】参考译文: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
39、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
40、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19.下面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阙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A. 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的高峻陡峭和刺破青天的气势。B. 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的气势,也写出波涛给人的心理感觉。C. “拍”字不仅写出大浪撞击江岸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听觉效果。D. “卷起千堆雪”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波
41、涛翻卷、浪花激溅之状。【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采用拟人手法”错误。“卷起千堆雪”,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把激起的浪花比作雪,用了比喻的手法。故选D。【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42、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20.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阙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A.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句用典,典故中套着典故.拓展了语言的内涵,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郁感。B.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运用省略、倒置的手法,使语言有一种顿挫苍凉的艺术效果,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C
43、.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语气强烈,满腹积郁喷泻而出。与“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忧愤异曲同工。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诗人用廉颇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主题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直抒胸臆”错误。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
44、益壮,仍不忘为国效力的壮志。最后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故选D。【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
45、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21.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A. “江城”句中“如画里”是说风景像图画中画一样美丽。B. “秋色”句中“老梧桐”是说梧桐树的年岁很大了,“老”即古老。C. “临风”句中“临”是面对着的意思,“谢公”即谢眺,“怀”是缅怀的意思。D. “两水”句中“两水”指围绕宣城的两条溪水
46、,意思是说两条溪水清如明镜,将宣城镶嵌在镜的中央。【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老即古老”错误。“老”是诗中是形容词作动词,写出秋
47、色已深。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故选B。【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内容。(只选3小题)
48、(1)复道行空,_?_,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2)多情应笑我,_。人间如梦,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_,_,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则胜负之数,_,_,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_,_。(朱自清荷塘月色【答案】 (1). 不霁何虹 (2). 高低冥迷 (3). 早生华发 (4). 一尊还酹江月 (5). 千古江山 (6). 英雄无觅 (7). 存亡之理 (8). 当与秦相较 (9).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10).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
49、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霁”“冥”“尊”“酹”“当”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谁都承认,读书是一项高雅有益的活动,它能使人精神富足催人向上;谁都知道,读书又是一项渐趋式微的活动,手不释卷已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为了让读书重新成为一种时尚,前些时候英国影星艾玛沃特森将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地铁的任一角落,并在书里夹有一张留言条,以此来推广地铁阅读和全民读书;不久之前黄晓明等一批中国演艺界文化界人士也在北上广
50、等城市发起了中国版的“地铁丢书”活动,以期唤醒人们的读书意识。对这一活动,有人点赞,有人响应,有人追随;也有人吐槽,有人质疑,有人大泼冷水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明确文体,不能写成诗歌;不得少于7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地铁丢书”纵是作秀又何妨爱迪生曾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可见,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阅读,不仅能增长知识,同时也不失为休闲放松的好方式。近日,英国演员艾玛沃特森将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地铁的角落,并在书里夹有留言纸条,
51、以此来推广地铁阅读和全民读书,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日前,为鼓励人们在互联网时代多读书,分享阅读的快乐,演员黄晓明在北京开展中国版“地铁丢书”。诸多演艺界和文化界人士也在北上广等地的地铁上开展“丢书大作战”。中国版“地铁丢书”,一时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网友纷纷表示要前去“捡书”。一场名为“地铁丢书大作战”的活动,顿时引发了舆论争议。有网友认为,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广阅读,而发动明星丢书,也是考虑到通过明星效应,可以引起更多关注和参与。更多的网友则是在质疑,指出活动的形式大于意义,其实质是一场商业营销活动,而明星的加入,使得其更像一场“作秀”。虽然“丢书大作战”带有真人秀色彩,但通过“作秀”,唤醒
52、民众“沉睡的阅读”,岂不是很好的推广方式?今天,更多的人变成了低头族,然而低头看的不是书,却是手机。“地铁丢书”就像一道闪光,将一些人的目光吸引到书本上,何必过度苛责。“这个活动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可行性不是很高。”网友的质疑也不无道理。“捡书”之人未必真看,为了“丢书”而丢书的大有人在,此外,参与活动的图书是否符合读者阅读兴趣,也无从得知。“只有营销,没有情怀”,中国版的“地铁丢书”,扎到大众阅读的痛点。“地铁丢书大作战”活动的意义在于唤醒沉睡的阅读习惯,是促进全民阅读的积极探索。但是,最难做到的是持之以恒。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也就不可能真正从阅读中有所
53、收获。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取决于这座城市里面人的文明素质,主要体现在市民精神面貌、言行举止上,连续三年,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用共享唤醒沉睡的阅读,让读书尽可能地覆盖到更多的人群,让书店在城市中仍能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文明与文化行为之间相辅相成,一味模仿,并不能带来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升。当读书不包含功利的因素,当阅读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阅读的社会”就会水到渠成。城市推崇阅读,阅读改变城市。让阅读拥有生命力,为城市注入沁人心脾的诗书之气,还需要持久的努力。【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54、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地铁丢书”是个实验性的活动,唤起人们阅读意识的象征性意义更甚于带动人们迅速地一头扎进书海,没有理由仅因为其是“舶来品”就以“与国情不符”为由率先加以否定。中国版“地铁丢书”的传播效应必然可观。那些与国际接轨的“挑战”或“实验”,总是能够受到城市年轻人的极力追捧,尤其是与精神层面有关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中国版“地铁丢书”的行为迅速发酵,无疑表明了一个问题:展现了这个时代的读书焦虑。我们对于读书的缺乏,对于精神层面
55、缺乏追求却渴望追求的心态,对不读书的过度焦虑,造成了号召全社会读书的景象。中国版“地铁丢书”的意义更像是一次对心灵的提醒。阅读的普遍性还需要更多的时日来达到,阅读的意义不一定是带来“成功”,而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知识层面以及开阔眼界。中国版“地铁丢书”意义在于不管你是谁,你是什么身份,让你从玩手机的低头一族重新找回对最原始的阅读的喜爱。只有这样,才能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现在里,找回我们内心的宁静,追求我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版“地铁丢书”行为,也是有效仿国外的必要,引起大众重拾对阅读的兴趣。参考立意:可从正面阐述理由:活动推广读书的理念是正确的,在较大程度上引起了中国人对书籍、
56、阅读的关注;活动给了人们一个读书的契机,关于图书共享的理念和理想是值得继续发扬的;丢书活动本身的意义,不在于“丢”,而在于“捡拾”,它是一次捡拾心灵的提醒等。也可正反辩证分析,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如“地铁丢书”纵是作秀又何妨;“地铁丢书”展现了读书焦虑等。也可以从反面分析立意,如功利化读书使阅读之路越走越窄;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每件事的前提。如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读书不应该功利化”。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读书的功利化,使得我们的读书两极分化:要么一本正经为各种实用书籍耗尽精力,要么自由放任在各种网上段子、软文的海洋里浮沉。而高品位的名著、经典却鲜有问津者。“地铁丢书”正是绽放在如此背
57、景下的一朵“奇葩”。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应当看到造成当今社会读书活动式微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网络等媒体的冲击,更多的是人们读书观念的转变。因此,分析造成今天读书风气走弱的原因,寻找振兴读书风尚之道。写作时,需要联系现实,探究原因,也需打开思路,提出建设性的方法。【素材】事情的意义不以成功与否来考量。“地铁丢书”活动最终能取得多大的成功,获得多大的效益,谁也无法断定,甚至它有可能就像一阵轻风掠过水面,风过之后一切依然故我。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认定这一活动毫无意义,至少它体现出那些有识之士对推进全民阅读的关注和付出,会让已经与书籍渐行渐远的人们意识到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让整日沉湎于网络浅阅读的人们意
58、识到经典的深厚而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地铁丢书”活动的发起者尽管都有着良好的初衷,但这样一项在异域搞得风生水起的活动,在移植到了我们的国土上之后却显得多少有些冷清。这背后有着很多的原因: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主观的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在充分了解现实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而不是华而不实,讲求实效而不是追求热闹。推进全民阅读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但如何去推进还需要从长计议,需要各个阶层的人士细加思量。“地铁丢书”的出现,反映了读书活动的式微,也反映出有良知的人们对读书这一提高人类素质、提升人们文化品位的活动重新成为一种时尚的期望。 最近一位叫雷海为的外卖小哥儿火了,他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59、上逆袭夺冠,战胜了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彭敏。彭敏是何许人也?曾经多次参加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并多次斩获冠军,实力强劲,不可小觑。或许有人要问了,雷小哥其貌不扬的凭什么拿大奖啊?让我来引用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的话来回答你吧!她说:“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都会绽放出格外夺目的光彩。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想起前几天营养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咱们国家的文化平均水平仅在初中阶段,也就意味着一个综合国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大国平均读书量少之甚少。我们都知道犹太人爱书,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仅-图书馆
60、就1000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仅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就有100万人办借书证,在人均拥有图书,出版社及读书量居世界第一名。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这样的民族,个人修养、自信心、自豪感而产生的凝聚力会强大到无比惊人,任谁都打不垮击不倒! 读书不仅有益民族、国家,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受益匪浅的大好事。当步入书籍的世界,你会喜爱上简爱里那个长相平庸却极其自尊的小简爱;会赞美巴黎圣母院里那个丑陋异常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会崇拜那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平民艺术家约翰.克利斯朵夫;甚至还会同情那个滑稽可笑,一直在做骑士梦的堂吉柯德。请
61、放下手机,拿起书本来慢慢品读吧!当有一天你爱上读书后就会深刻体悟到董卿所言:如果我几天不读书,就像几天不洗澡一样难受。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而我也想说:心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人的财富非金钱,恰是读书好时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有责任使阅读风靡神州大地,使阅读进入华夏子孙的心中。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吧!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天,南京国学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少年。,他请求馆长允许他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虽然不太相信一年之内读完数万卷书,但还是同意了少年的请求.。在人们
62、不解的目光下,少年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紧张的读书生活。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还是他。日复一日地少年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就这样,每天读书达十几个小时,终于用一年的时间,少年奇迹般地把数万卷书读完了,而且还搜集到数百万字的资料。后来一部中国思想史从他的笔下诞生。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正是他从苦读中得来的。这位有志少年,便是今天复旦大学的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老先生。先生说: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
63、翻阅中国历代文集。 先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言论。言在后,行胜于言。获悉蔡校长的成名经历,我感受颇深:我们不读书,活该肤浅!【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