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818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课件: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研透全国卷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广大师生在二轮复习有限的时间内针对备考,高效备考。将本部分置于开篇的理由有三:一是让考生明确考向,备考不走弯路;二是本书的编写以此为导向,后面的编排内容是对此部分内容的应用和印证;三是让考生先学会解题通法,有利于在以后的训练和考试中加以实践和运用。一、历史选择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1整体布局遵循考纲,科学统筹(1)时序化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的历史选择题基本遵循考纲,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古代、近代、现代)”的顺序编排,三部分的题量基本稳定,均为 4 道。(2)均衡化古代史: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在时段(朝代)、模块(政

2、治、经济、文化)的分布上相对均衡,先秦、两汉、两宋、明清是重点(南北朝、唐朝则在选考题中密集考查),重视对政治与文化、经济与文化的渗透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命题密集区,如中国近代化、近代初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民国初期、抗战史、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世界史:一般有一题考查对希腊民主制或罗马法的延展性认识,一题放在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另外两题较多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国际格局调整等主干内容,试题分布也相对均衡。2命题趋向稳中求变,变中出新(1)情境化创设新情境:命题者站在更高的学科高度和更宽阔的学科视野审视中学历史

3、教学,强调新材料的引用和新情境的创设,情境化已是高考命题的主流趋向。还原情境:主干知识常考常新,高考命题侧重于运用史料还原历史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纵观近年高考,突出了这一命题新趋向。(2)前沿化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强调鉴古知今,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题干中大量出现的“反映了”“反映出”“表明”“由此可见”“说明”等指示词,凸显高考命题的两大出发点:一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二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3试题设计立意高远,凸显能力(

4、1)材料化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高考命题者往往巧妙地将材料进行加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这也使得材料化的选择题,立意高远。近年全国文综卷历史命题者还有意追求选择题选项在字数、句式表述上的一致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择、判断的难度,凸显能力。(2)探究化从具体所涉及的考点看,全国卷重点考查的是历史学科主干而非教材主干。纵观近几年的试题,一些高频出现的考点如儒学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近代经济结构变动、19491966 年新中国

5、的建设探索、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苏联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美苏冷战等内容显然属于双重主干知识,既是现行教材的主干知识,又是学科绝对主干知识。这方面的高考试题都体现了探究化的特点。近年高考命题还涉及到汉朝外戚专权、历代货币问题(南北朝货币使用、北宋交子)、土地赋役制度沿革(宋代田制)、经济重心南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北洋军阀统治、美国南北战争背景、新兴独立国家崛起与国际经济旧秩序(南北问题)等许多考点则并非现行中学教材重点,甚至是教材语焉不详有所忽略的部分,而所有这些恰恰都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由此可见,命题者选材的标准是从学科本身出发而并不考虑太多中学教学及中学教材的

6、实际,这也是高考命题探究化的体现。4命题原则秉承传统,特色鲜明(1)平稳化近年高考命题总体稳定,无论是选择题的设置、难易度、题型都基本上保持了一贯的命题风格,体现了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及平稳过渡特点。近年高考命题的平稳化还表现在没有过于深奥的历史概念,也没有晦涩难懂的长篇文言文材料,试题基本以教材知识为依托,注重对能力的考查。(2)主流化高考考查侧重点大多是积极、进步的内容,重点关注的是历史事件的正面影响,对消极、落后、负面的内容考查较少。许多试题往往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客观呈现和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考查考生对时代背景、客观形势、主观目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正面立论多,定性评判少,如苏联的农

7、业集体化、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等。而像国共内战、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之类的重大历史事件,命题者则基本采取回避的做法。既然历史高考选择题的题型以材料式的选择题为主,也就是说,题干的表现形式就是给出各种形式的材料,如文字、图片、表格等,那么解题时同学们只要能够迅速、准确地依托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掌握研磨选项的技巧,将题干与选项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主动甚至立于不败之地。在此,笔者将依据多年备考经验总结的“四诊法”与大家共享。时空范围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它往往有助于排除与该时空条件无关的选项。高考选择题中常见的时空信息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时间常以年月

8、日、朝代、历史阶段等形式呈现。隐性时间常以人物、著作、历史事件或提示性关键词等形式呈现;隐性时间容易被考生忽视,从而影响了解题正确性。题干材料中的空间信息,如相关国家、区域、方位、具体地点等,往往也是选择判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1诊断时空在选择题题干材料的审读、诊断中,要特别注意材料的主干主语、关键词(对于关键词汇要充分理解它的内涵与外延)。此外,还要注意挖掘材料的隐含条件,厘清材料信息的逻辑关系,有时甚至是句式语气的把握,等等。当然,最关键的是对题干中新材料、新情境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透彻的审读、诊断,明确材料的主旨信息。2诊断题干材料“透彻”意味着透过现象看本质。材料字里行间

9、所隐含的间接有效信息、隐性信息往往包含着许多深意,对正确解答试题有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透彻解读信息即对材料进行合乎事理或道理地解读,并且加以正确地辨别、区分,不能过分解读材料,抑或是人为地拓展、延伸材料合理解读信息即准确地把握概念或历史事物的内涵和外延,解读信息必须符合史实或真实情况,尤其是对概念的外延,既不能自以为是地扩大,也不能自以为是地缩小准确解读信息选择题的材料信息往往有一至两个层次,甚至两个以上的层次,正确的选项往往是能照顾到材料信息的多层性、全面性并加以完整概括的选项。如果是片面、局部地反映材料信息则往往是错误的选项,即“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选项完整解读信息3诊断设问角度在题

10、干审题中,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关系到选择的角度与方向,关系到能否判断出正确结果。如“由此可知”“这一论断(认识)”“它指的是”等引导语,主要考查考生依据所学知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判断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反映”“说明”“表明”等引导语,实际上是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透过材料现象来解释或认识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或规律,典型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考查特点。如果是“主要原因”,则以找寻根本原因作为首选;如果是“主观上”,则要聚焦在主观动机和目的上。4诊断备选项选择题的备选项,除正确选项外,其他三项往往由错误项、无关项或干扰项组成。在四个备选项诊断中,应先排除错误项、无关项、

11、干扰项,最后找出正确项。其错误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题干的时空定位或人物、事件不符的;(2)偏离材料主题或观点的,未能全面、深刻反映材料信息(甚至画蛇添足)的,以偏概全的;(3)与设问角度或方向相背离,答非所问的;(4)曲解材料信息,扩大内涵的;(5)混淆概念、史实错误或偷梁换柱的;(6)表述过于绝对的(如“最早”“标志”“完全”“彻底”等,这类绝对化结论,除非是教材结论,否则往往是错误选项);(7)与题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选项(需要进一步结合题干中限制性条件,并通过对各选项的对比、斟酌,最后选出最深刻、最贴切的那个选项)。二、历史材料问答题(第 40 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201

12、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0 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2013全国卷)爱因斯坦热在世界和中国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3全国卷)古代与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2014全国卷)清朝早

13、期和晚期移民东北对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2014全国卷)宋应星、牛顿的科技成果及影响比较设问角度主题定位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0 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0 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2015全国卷)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比较(1)结合材

14、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2015全国卷)儒学从先秦到汉代、宋代及近代的发展演变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0 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2016全国卷)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趋势和16

15、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过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2016全国卷)清中期人口膨胀现象与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0 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2017 全 国 卷)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欧洲民族主义对亚洲的影响(

16、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2016 全 国 卷)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对比及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0 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2017全国卷)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和祖国统一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7、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017全国卷)中国矿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0 题的命题呈现如下特点:1从命题形式上看命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围绕某个主题纵向展开,二是围绕某话题进行横向中西对比。其中卷更偏好于前者,如2013 年的海洋利用题、2015 年的儒学题、2016 年的人口膨胀题、2017 年的民族主义题等;而卷则更偏重于后者,如 2013年的爱因斯坦热题、2015 年的孟子和苏格拉底题、2016 年的移民题、2017

18、年的矿业政策题等。2从材料选择上看材料的选择以文字材料为主,极少采用图表形式(仅 2016 年卷);设问以两问(共 3 小问)居多,前后问题关联,往往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架设桥梁;重点考查概括、比较、分析、说明、评价等思维能力,答题角度往往聚焦在对背景、原因、作用(影响、意义)的概括分析上及对观点、主张的评价认识;答案简洁,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学术化色彩;答案角度周全且聚焦,既强调思维的全面性、缜密性,又重视答题的针对性。3从主题设计上看命题的主题往往聚焦在一些既具有鲜明学科特点、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甚至是社会及国际热点问题,使考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 2013 年卷的

19、海洋利用题、2014 年与 2016 年卷的移民题及 2016 年卷的人口题、2015 年卷的儒学演变题及卷的法制观念题,甚至包括 2016 年卷的福利制度题,2017 年卷的矿业政策问题与卷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问题,无不与当前海洋开发与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内人口流动与国际移民现象、人口控制与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儒学与传统文化复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福利制度利弊争论、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祖国统一等诸多现实热点问题息息相关,深刻体现命题者的现实关怀及以史为鉴的学术智慧。而从学科角度看,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以之为切入点,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考查考生的史料研

20、读、阶段特征把握、综合分析和阐释论证等能力,考查考生以科学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及近代化史观等各种新史观、新角度,关注思考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形态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从而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目标。历史材料问答题的解题主要分四个步骤,第一是审设问,第二是读材料,第三是列提纲,最后是答好题。第一步: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设问审读是解题的最重要环节。因此,答题之前,一定要全面准确地审读设问,明确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与要求。高考主观问答题的设问审读,一般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审答案来源纵观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无外乎两种形式,一是“据材料”

21、,二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若是“据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依据材料作答,答案需要提炼、概括、归纳、抽象等;若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在材料和教材中,作答既要充分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又要利用教材结合点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二审时空限制要注意审清设问中的显性或隐性的时空范围;时空范围制约着解题的取向,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故要审清时空,并在一定时间、空间下理解和解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三审提示词语(即怎么答)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常见提示语有:指出、概括、简述、分析、阐述、说明、论证、总结、评价(或评析、评论)、评述、比较等。设问中的这些行为动词既体现了试

22、题对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方法的考查,又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因此,要认真审读设问中的这些提示语,准确掌握解题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相应中心词内涵提示语背景、原因、影响、作用、特点、特征等即归纳、总结,归结事物的相关要素,简明扼要的指出概括内容、措施、观点、意义等即介绍、表达,回答“是什么”,无 须 分 析“为 什么”“怎么样”指出事件、现象、人物及观点的异同等即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比较启示、经验、教训等即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总结原因、过程、做法等即解释、解说说明背景、原因、认识、启示、意义、影响、作用等即找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关系分析原因、影响、过程等即陈述、总结

23、,回答时表述要“简”,要点要“全”简述相应中心词内涵提示语四审答题中心语及求答语(即答什么)首先是审清中心语,以明确答题范围或角度要求。这是整个题目设问所围绕的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思想、人物、国际关系等知识领域。其次是求答(答项)语:如背景类(背景、原因、条件、意图等)、性质类(实质、本质)、过程类(表现、内容、措施)、影响(作用、意义、地位),以及特点、异同点、胜败原因、启示与认识等。主要求答语的思维切入点如下表所示:思维切入点求答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措施(内容、表现)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国际国内,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

24、等原因(背景)类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具体特点类宏观上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在把握史实的基础上找出该阶段带有普遍性,与其他阶段相比又带有差异性,体现其特质的方面。语言要简洁、概括,要上升到史观高度阶段特征类特点类积极消极,直接间接深远(由近及远),当时以后,对内对外等影响(作用)类思维切入点求答语材料反映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得出的经验或教训,应该努力的方向或整改措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等体会(启示)类“由到”“越来越”“之前之

25、后”等变化(趋势)类思维切入点求答语在考试中,上述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环节判断失误,都会造成答非所问。为此,在审题中要使用各种形式的符号,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进行标识,以提醒自己不要忽略设问中的任何要求。第二步:读材料获取解读信息要周全 一、读什么读全、读懂、读透读全指全面阅读情景材料。文字型材料一般包含引言、正文、出处三部分。正文是材料的核心,而引言及出处往往为考生所忽略,但二者往往有时给考生提供答案方向,有时蕴含重要的解题信息,有时可以给解题提供知识背景等,阅读材料时应引起重视。若是图表型材料则要全面认真阅读标题、图表、图例及文字信息等。读懂获取、利用、解读有效信息。阅读文字型材料时,首先,

26、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史”(史实),哪些是“论”(观点、评论);哪些是“概括”,哪些是“阐释”。其次,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并列语(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而且)、转折语(虽然、但是、尽管、然而转折语后面往往是中心)、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以至于)等。第三,要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一般与上句是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省略号(省略号后面的一句尤其要注意,多是关键性结论)、引号(注意引号的几种用法)、句号(判断材料有几层意思)、括号(括号内常有注释或解释)等。读透指真正理解材料要体现的史实,去伪存真,把握作者真实的意图。二、怎么读粗读、细读、重点读第三步:列提纲回扣教材不漏点

27、联系教材知识,做出准确判断;联系题目提问,寻找相应信息;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做到按顺序,列要点(全面考虑,精炼简洁)。第四步:答好题逻辑条理重规范(1)规范:标题化、序号化、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2)简洁:详略得当、精准整洁。(3)科学:叙述有序(时间、空间、逻辑);条理清楚(概括、准确、精炼);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论证有力(抓住要点、切中要害)。答题时要严防以下几类失误:(1)审题不严密,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或遗漏问题要求(特别是“分别”“各”等字眼,对比“异同”的“同”等)。(2)阅读材料不够细心,遗漏有效信息,即不能“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28、,对有效解读不“完整”。(3)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教材学习相结合,只用教材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作答,不能两者互补,致使答案不全面,遗漏答案要点。(4)把几个问题合并作答。要尽量将问题拆解为具体的小问,一问一答,问与问的答案之间要区隔开来。(5)观点、立场错误,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6)不能史论结合,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7)答题针对性差,不着边际;答案层次不清、杂乱无序,要点不清晰、条理不清楚、表达不准确;缺乏逻辑,前后矛盾,因果颠倒。(8)答题欠规范,文字书写潦草,难以辨认。(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9、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

30、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一步: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第二步:读材料获取解读信息要周全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31、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所在。启 蒙 思 想 的 传播,抨击专制制度。隐性信息:人权宣言的发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材料为分总结构,此为结论性语句。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

32、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材料为总分结构,此为论点所在。民 族主 义主 张发展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所在。隐性信息:“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时代背景。第三步:列提纲回扣教材不漏点第四步:答好题逻辑条理重规范(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追求民

33、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三、历史开放性试题(第 41 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1 题(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2013全国卷)“清太和殿”与“英国王宫白金汉宫、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图片对比比较两幅地图,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

34、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3全国卷)“东汉十四州”与“唐开元十五道”地图对比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2014全国卷)“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时期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2014全国卷)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目录设问角度主题定位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1 题(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表格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2015全国卷)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

35、览表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2015全国卷)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乘法公式)设问角度主题定位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1 题(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1 题(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2016全国卷)晚清被迫和主动开放的一系列通商口岸示意图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2016全国卷)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

36、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2016 全 国 卷)卢 梭 社 会 契 约 论 关 于“人民主权”的论述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1 题(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017全国卷)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17全国卷)钟表的演变所反映的科技与生活的变化表格为1417世纪中外历

37、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017全国卷)1417世纪的中西方历史比较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 41 题的命题呈现如下特点:1从命题的主要形式上看从 2012 年至 2016 年,全国高考历史卷开放性试题即第 41 题的命题形式几乎一年一变,已使用的材料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括文献摘引、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从设问形式看,主要有观点评析或论证(如 2016年卷、2016 年卷、2017 年卷)、提取相关信息(如 2013 年卷、卷、201

38、4 年卷的“比较相同点或不同点”,2015 年卷的“指出变化趋势”,2016 年卷以及 2017 年卷、卷的“提取有关信息”)并进行说明或分析、提出修改意见并加以说明(可分为“增添完善型”和“变更删除型”,如 2014 年卷、2015 年卷)等。从发展趋势看,这种开放是全面而科学的开放:首先,不再指定考生对某一特定观点进行论证,而是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一些史料,进而让他们自主选择和确定出待论证的观点,可供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途径越来越多;其次,“一题多解”成为高考历史试题的一种常态,命制者一方面通过提供信息量大、开放度高的材料为“多解”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评分办法上逐步从“参考答案”向“示例”

39、“答题要求”和“评分说明”过渡;而在“答题要求”上以“观点明确”取代以往常用的“观点正确”,这“一字之变”也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评价观念的一个重大转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言之成理、自圆其说。2从命题的考查重点上看虽然第 41 题的命题形式变动不断,但其考查重点始终指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其中“论证和探讨问题”是考查的重中之重。从“答题要求”上看,结论性的答案不仅要“观点明确”,而且要用准确、可信、充分的史实加以证明,做到史实与观点紧密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凸显对“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

40、历史学科核心要求的考查;鼓励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材料信息进行审视、加工和重新厘定,大胆挑战权威,修订或否定“定论”,提出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自成一说、富于个性的见解,凸显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一考试大纲最高能力目标的考查及对培养“创新意识”的关注。3从命题的史观引领上看命题者重视引导考生用不同的理论解释历史。2011 年以来,新课标全国卷第 41 题已先后运用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整体史观、生产力史观、社会史观等设计题目,极大开拓了考生乃至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界的视野,赋予了科学唯物史观以崭新的生命力。因此,第 41 题从根本上体现了引导考生用发展了的现代唯物史

41、观解释历史的命题思想。解答这类题目,既要有史观的总体引领渗透,又要有史实合理、充分、有序的铺陈;既要宏观把握,又要细节展开;既要发散思维,又要聚敛思维,通过两种思维形式的结合,实现答案组织在高度与深度上的圆满统一。1明确备考方向(1)开放性试题答题的基本要求强调史实清楚、概念清晰、对历史的时代背景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够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趋势和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梳理知识线索,理清历史脉络,把握住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包括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特别是历史知识间的规律性联系,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能力,从而为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奠定基础。简而言之,考生

42、对所学知识做到“熟知”是不够的,在最后阶段要达到“真知”“会用”的境界。(2)开放性试题在答题思维上倡导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考察历史,多角度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史观指导上表现为科学唯物史观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多元并存。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及应用的基础上适当了解各种新史观的主要观点,学会多元、全面、深刻地看待历史问题,提高理论认知素养,将史观分析法运用在答题当中,从而使答题说理更为透彻,答案立意更为高远和丰满。(3)开放性试题在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客观辩证、一分为二,语言表达上强调观点鲜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论证充分、文字通顺、自

43、圆其说。因此,考生不能盲目地陷入题海战术,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 SOLO评价理论对重要模拟试题的文字表述进行对比分析,学会旧题新做,通过对评分标准和参考示例的学习研读,准确界定自身思维能力所达到的层次,找出差距,往更高一级的水平努力靠拢,不断提升,从而逐步从只懂罗列史实、不会表达观点向有选择、有组织地择取相关史实,提炼观点,到最后形成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的文字表达的方向努力,懂得将自己的思考融入文字中,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2了解评卷的基本角度(1)观点的明确性和准确性。(2)论证的角度与深度、广度。(3)与材料的结合度及逻辑表达等。所以,开

44、放性试题评卷的一般套路为:观点分/论据分/结构分/逻辑分/表达分/整体评价分。3把握答题的基本原则开放性试题不管如何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抓住下面五大基本原则,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注:是什么你所认同的观点是什么。以“我认为”,或“我同意”“我反对”等用语引领自己的看法。为什么即理由是什么,多从几个角度进行论证,必须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怎么样最后进行小结或提升。用“所以”“因此”“总之”等用语,表明自己的结论是建立于扎实的因果推理之上的。(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

45、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题示例 1(1)提出观点:我认为科技进

46、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2)论证观点: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3)小结: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断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解题示例 2(1)提出观点:我认为科技进步推动钟

47、表的普及使用。(2)论证观点: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但日晷计时一般由政府控制。近代科技的产生,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但当时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钟表还不能普及使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1850 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钟表得到了普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进步,20 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随时都可佩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21 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3)小结: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而钟表的普及使用反

48、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四、历史选做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以选修 1 为例)设问角度主题定位(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2013全国卷)唐朝两税法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2013全国卷)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改革”模块选做题的考查内容、设问与作答方式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改革”模块

49、选做题的考查内容、设问与作答方式一览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2014全国卷)南 朝 山 泽 管 理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2014全国卷)魏晋法律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2015全国卷)清朝养廉银制度(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

50、改革的意义。(2015全国卷)唐代币制改革设问角度主题定位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改革”模块选做题的考查内容、设问与作答方式一览表设问角度主题定位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改革”模块选做题的考查内容、设问与作答方式一览表(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2016全国卷)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2016全国卷)晚清军事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

5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2016全国卷)唐太宗谱牒改革设问角度主题定位2013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改革”模块选做题的考查内容、设问与作答方式一览表(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2017全国卷)隋代法律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2017全国卷)清末北京街道管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

52、代工资改革的意义。(2017全国卷)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从近五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12 道“改革”模块选做题看,命题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考查的主题不拘泥于国家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和教科书内容,其选取的标准主要源自课程标准不是具体的模块学习内容要点,而是整个模块的学习指向“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只要能承载这一目标的素材均可进入命题人的视野之中。2突出对“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的考查。由于试题材料选取的依据不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特定知识,而是

53、随机选取的、学生普遍感觉陌生的教材之外的不确定知识,因此题目重点考查的并非对特定陈述性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能力,而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积累总结提升而来的程序性知识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能力及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对历史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学习规律和学科素养的运用能力。3从时段看,中国古代史是考查的重中之重,除 2013 年卷、2016 年卷和 2017 年卷、卷涉及中国近现史外,其他8 题均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相关。4从材料呈现方式看,以文字材料为主,较少采用一手材料尤其是整段的文言史料,材料通常以缩写、改写、摘编的方式呈现,层次大多为“补充介绍背景列举改革措施内容交代结果影响”的三段式结构,不在阅

54、读上设置人为障碍,重点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5 频 繁 使 用“概 括”“指 出”“说 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1把握专题之“魂”如商鞅变法,作为一次社会转型的改革,其变法的每一项措施(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军功爵制”等)都旨在削弱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加强新兴封建地主的权力,这就是商鞅变法的“魂”。而如将它推演成

55、“削弱(废除)封建地主贵族特权,加强新兴资产阶级权力”,则可以作为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 1861 年改革的“魂”;如果再将其进一步推演成“削弱(废除)旧的统治阶级的特权,加强新兴阶级的权力”,则又可以作为所有社会转型改革的“魂”。而这个“魂”就是在学习特定知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知识,是专题学习的主线。2强化能力之“本”在学习特定知识过程中,是否记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在理解上下功夫,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深化、内化、结构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掌握获取同类知识及解决同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鉴于全国卷选做题特别重视“概括”这一基本历史认识能力

56、的考查,应在实战训练中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意识地加强“概括”能力。这些训练法包括:关键词与核心句训练法。前者指平时阅读教材或试卷时,习惯性地圈阅、提炼、旁注关键词,由关键词理解材料的中心观念,学习用关键词构思内容较复杂的论证;后者指阅读时能够准确快速找出整段材料中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核心句,区分核心句与拓展句,分析拓展句是如何对核心句予以论证的。观点与史实的准确区分。懂得区分材料中观点部分与史实部分的区别;剔除概括中主观加工、自行发挥的成分,使它仅仅是对材料内容的客观浓缩与再现。掌握必要的史学概念和术语并将之运用于论证中、养成条理化表达的习惯、对已做出的概括性答案进行“再概括”(合并、删除一

57、些重复、冗余的话语,使答案浓缩精简到无法再减的极致)等。最后使自己的概括能达到这样的标准:抽象性:使用精短恰当、具有一定内涵包容性的表述对材料内容予以浓缩和提炼,将完整的叙述转化为概念术语式的表达,将定量的描绘转化为定性的判断,言简意赅、提纲挈领,透过历史现象直抵其核心本质。准确性:概括的目标是“再现”,必须忠实所概括对象的客观性,尊重材料本意,不能断章取义、随意发挥、自由想象;要把握好材料的层次,清晰提取出材料所包含的各个要点,每个要点都应当有各自独立的内涵,彼此泾渭分明。完整性:立足于题目所指定的全部材料,对材料进行地毯式的摸排,力求呈现材料蕴含的全部要点;概括不仅要充分整理隐性信息,而且

58、要深刻挖掘隐性信息。针对性:所概括的答案必须针对问题所问,角度要尽量发散,但始终聚焦在设问的指向上,防止偏题、跑题。逻辑性:所概括的诸要点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逻辑关联,讲求概括的“条理性”,意味着各要点之间须内涵分明,而要点与要点之间构成一个言之成理的话语序列。3由表及质之“深”选修 1 模块试题紧扣当前热点,历史现实性意识考查成为潮流。其中第(2)问最能体现命题者的意图。试题主要以“作用”“影响”“意义”设问,要求考生在对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特点了解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考生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

59、价值和作用。历史地思考现实问题是得高分的手段。历史知识,既具有史料的客观属性,又包含主体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在其中。选修 1 的试题关注了时政信息和学术热点,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照。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历史地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学会历史地思考现实问题。在材料之外的“社会现实”是答案拓展的方向,是满分之答的核心所在。比如 2017 年全国卷“工资改革”题,其中第(2)问答案“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联系“社会现实”的体现。4开阔视野之“度”中国古代和近代改革史是复习的重点,除了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考点及一些整体性、带有转型特征的重大改革外,对历朝历代政治、经济领域的一些重要专项改革也应予以适当关注,如政治上的官员选拔任免及监察制度、地方行政与边疆管理制度、少数民族的制度变革等,经济上的土地制度、赋役制度、货币制度及贸易管理制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