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 胃中的牛奶 口服的抗菌药物 肌肉注射青霉素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有: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如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血
2、浆蛋白等);细胞分泌物(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如CO2、水、尿素等)。【详解】血液不属于内环境,血浆才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错误;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正确;葡萄糖、CO2和胰岛素属于内环境,正确;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错误;胃液是外分泌液,其中的牛奶不属于内环境,错误;口服的抗菌药物存在于消化液中,不属于内环境,错误;肌肉注射青霉素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分类记忆属于内环境的各类物质,还要明确几类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外分泌液中的各种消化酶;细胞内液中的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2. 内环境的成分是可以相互转
3、化的,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血浆与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返回血浆,A、B、D均错误,C正确。3.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的pH值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下列哪个选项的物质有关( )A. 水B. 氨基酸C. 葡萄糖D. HCO3-、HPO42-【答案】D【解析】血浆中的HCO3-和H2CO3、HPO42-和H2PO4-组成缓冲对,可以维持正常人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选D。4.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 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 外
4、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高等动物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首先外界食物要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进入血浆,然后随血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各处,再从血浆中出来到达组织液,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所以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B正确。考点:外界环境、内环境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5. 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d的亚显微结构棋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中的f结构是效应器B. 兴奋在甲图中的d结构上可以双向传递C. 乙图中的B可以是细胞体或树突的膜D. 当甲图
5、的b处兴奋时,膜内的电流是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反射弧、 突触的结构以及兴奋的传导过程及原理。脊髓灰质的前角粗大,与之相连的是运动神经元;后角狭小,与之相连的是感觉神经元。【详解】甲图中的f结构是感觉神经元的一部分,是感受器,A错误。甲图中的d结构是突触,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B错误。乙图是突触,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组成,B是突触后膜,是胞体或树突的细胞膜,C正确。当神经纤维兴奋时,膜内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而膜外相反,D错误。【点睛】区分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的方法:有凹沟的一面脊髓前面,与前面相连的是传出神经;前角
6、粗大,后角狭小;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6.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A. 刺激B. 兴奋C. 神经中枢D. 反射弧【答案】D【解析】【分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选D。【点睛】本题是一道基础性的题目,主要考察了反射的结构基础,注意识记反射的概念及其完成的两个基本条件:完整的反射弧和有效刺激。7. 以下哪项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点A. 微量和高效B. 通过体液运输C. 作用于靶器
7、官、靶细胞D. 作用时间短暂【答案】D【解析】【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调节相对于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详解】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因为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说明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A不合题意;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分泌后释放到体液中,由体液来运输,B不符合题意;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不合题意; 激素调节经体液运输,相对于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D符合题意。8. 一般来说,当人们感到口渴时,其体内的A.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8、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答案】B【解析】当人们感到口渴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其合成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重吸收,选B。9. 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调节速度快 调节速度慢 作用的范围广泛 作用的部位准确作用的时间短 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分析可知神经调节速度快,正确;通过分析可知神经调
9、节速度快,不是调节速度慢,不正确;通过分析可知神经调节作用比较局限,不是范围广泛,不正确;通过分析可知神经调节作用的部位准确,正确;通过分析可知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短,正确;通过分析可知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短,不是作用的时间比较长,不正确。故选D。【定位】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点睛】(1)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2)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3)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
10、节作用途径作用时间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10. 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部位分别是A. 骨髓、骨髓B. 脊髓、胸腺C. 骨髓、胸腺D. 胸腺、骨髓【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正确,A、B、D均错误。【点睛】理清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的过程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1.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
11、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 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 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 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 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其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甲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遮住,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会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乙的尖端感受到右侧光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偏高,尽管下部用锡箔纸遮住,但不影响效应的发生,故乙向右生长。丙中云母片
12、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并向下运输,胚芽鞘仍直立生长。丁的尖端尽管受到了单侧光影响且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因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下部不能受到生长素的调节效应而不生长不弯曲。戊的尖端尽管受光均匀,但因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途径被云母片阻断,使尖端下面的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导致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而弯向右侧生长。故选D。12.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A. 氨基酸B. 吲哚乙酸C. 乙酰胆碱D. 胆固醇【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化学本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详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正确,A、C、D均错误。13. 下列能体现生长素作
13、用的两重性的是( ) 顶端优势 茎的向光性 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2、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详解】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正确;茎的向光性中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错误;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
14、长,是因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正确;茎的背地性中近地侧和远地侧均为促进作用,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长素两重性的识记和理解,生长素的两重性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以及细胞的年龄等有关;考生应能够识记体现两重性的相关实例。14.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的是A. 赤霉素B. 细胞分裂素C. 脱落酸D. 2,4-D【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对
15、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常见的植物激素种类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都是植物激素,故A、B、C不符合题意;2,4-D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的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D符合题意。【点睛】熟记植物激素种类以及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区别。15. 植物激素可以调控植物的许多生命活动。以下激素与功能配对正确的是A. 脱落酸一促进种子萌发B. 赤霉素一促进细胞分裂C. 乙烯一促进果实成熟D. 细胞分裂素一促进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分析】部分植物激素的作用如下:1、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
16、和果实发育;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主要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详解】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种子萌发,A错误;赤霉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B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持续39.6高烧时,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引起组织水肿C. 严重腹泻病人血浆渗透压可能正常,无需补充水和无机盐D. 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下,血浆的化
17、学成分、pH保持基本稳定【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持续39.6高烧时,正常人体的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A项错误;B、营养不良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引起组织水肿,B项正确;C、严重腹泻病人血浆渗透压可能正常,但因选择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应予以补充,C项错误;D、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下,血浆的化学成分、pH保持基本稳定,D项正确。故选AC。17.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未受刺激时的外正内负
18、为静息电位受刺激后形成的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BD两侧都在外或内没有电流形成,故选AC【点睛】18.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血液传播B. 性行为传播C. 母婴传播D. 空气传播【答案】ABC【解析】【分析】【详解】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行为传播、母婴传播,所以ABC选项正确。19. 为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列有关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B. T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 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
19、应T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答案】AB【解析】分析】【详解】A、在体液免疫清除抗原的过程中,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正确;B、T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B正确;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D、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D错误。故选AB。20.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少B. 饥饿时正常人体内胰岛素含量会增加C. 失水过多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 适量赤霉素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答案】AB【解析】【分析】1、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2、饥饿时正常人体内血糖含量低,胰
20、高血糖素含量会增加;3、 失水过多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4、赤霉素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适量赤霉素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详解】A、单侧光照射后,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少;A错误;B、饥饿时血糖含量降低,则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错误;C、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和植株增高,则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纤维的长度,D正确。故选AB。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21. 如图是高等
21、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其中A代表_,B代表_,C代表_。(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E_。(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系统。(4)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填“升高”或“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答案】 (1). 内环境 (2). 血浆 (3). 组织液 (4). 淋巴液 (5). 消化系统 (6). 泌尿系统 (7). 消化、循环 (8). 降低 (9). HCO3-
22、(或NaHCO3)【解析】【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直接参与的器官与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据图分析:A表示血浆,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D表示消化系统,E表示泌尿系统。【详解】(1)图中虚线内物质是细胞外液,总称为内环境,其中A代表血浆,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2)图中,营养物质经过D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经E泌尿系统排出体外。(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
23、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4)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HCO3-(或者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2. 下图甲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标号_代表感受器;当图中神经纤维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2) 图乙是图甲中结构_的放大,该结构决定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24、的传递方向只能是_。图乙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_,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答案】 (1). (2). 外负内正 (3). 局部电流 (4). (5). 单向的 (6). 受体【解析】【试题分析】本试题主要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名称,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和在突触传递规律的有关知识。(1)图甲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是突触;神经纤维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
25、荷移动,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2)图乙是突触结构模式图,是图甲中突触的放大,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23. 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
26、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激素乙通过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答案】
27、(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 体液运输 (3). 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 (4).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5). 等于 (6).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 (7). 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8). 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示增加产热量的方式有骨骼肌战栗和甲状腺激素调节,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
28、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收缩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图示增加产热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即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高温持续期,人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5)体温上升期,由于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
29、状,因此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的过程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判断图中两种激素的名称以及各自的作用,明确任何条件下只要体温恒定,则产热量一定与散热量相等。24. 下图为体液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_免疫。(2)A、B的名称分别是_、_。(3)当抗原初次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填编号)过程发挥体液免疫作用。(4)为了预防疾病,我们常常注射疫苗,疫苗相当于免疫反应中的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_来预防疾病。(5)如果图中所示的病原体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抗体也会攻击人体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
30、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填“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或“免疫缺陷病”)。【答案】 (1). 非特异性 (2). 效应T细胞 (3). 抗体 (4). (5). 记忆细胞 (6). 自身免疫病【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液免疫过程的有关知识,以及细胞免疫和免疫失调的有关知识点。(1)图中是吞噬细胞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是非特异性免疫;(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A为效应T细胞,只有浆细胞才能分泌抗体,B为抗体;(3)当抗原初次侵入人体后,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与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并
31、将该物质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刺激下,B细胞会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据图示就是通过过程发挥作用;(4)为了预防疾病,我们常常注射疫苗,疫苗相当于免疫反应中的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5)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酿脓链球菌时,抗体也会攻击人体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心脏瓣膜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点睛】解答本题
32、的关键在于能将示意图和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就能顺利解答。25. 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部位激素的相对浓度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茎尖幼叶伸长茎侧 芽成熟叶根根 尖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3)由表中可知植物成熟叶含有较多的_,其作用是_。(4)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_实
33、现的。(5)以上可以看出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_的。【答案】 (1). 促进果实的成熟 (2). 吲哚乙酸 (3). 脱落酸 (4).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5). 细胞的伸长 (6). 细胞分裂 (7). 相互协调、共同调节【解析】试题分析:(1)植物激素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促进生长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赤霉素、促进细胞分裂的细胞分裂素、抑制分裂促进衰老和脱落的脱落酸、以及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而表格中有四种,缺少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3)从表中可以看出,成熟的叶片中有较多的脱落酸,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4)幼叶和伸长的茎中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因此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伸长,而不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5)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