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右图表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图中的太湖石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解析:材料中提示“太湖石由石灰岩组成”,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变得玲珑剔透。答案:C下图是我国某中学生去广西旅游时绘制的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第23题。2.图示地区的地貌类型是()A.花岗岩地貌B.喀斯特地貌C.黄土地貌D.风力地貌3.塑造图示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作用B.喀斯特作用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解析:第2题,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广
2、西境内,且图中河道宽阔,水流平稳,水中倒映着孤峰残丘,应为喀斯特地貌。第3题,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是喀斯特作用。答案:2.B3.B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完成第45题。4.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B.C.D.5.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物质循环有关的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A.只有B.只有C.只有D.解析:黄土桥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海蚀桥主要分布在基岩海岸地带,是海浪侵蚀的结果;喀斯特溶蚀桥主要出现于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是常见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碳循环、水
3、循环、生物循环都密切相关;风蚀桥则是分布于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严重。答案:4.A5.D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6.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B.C.D.7.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严重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解析:由图可知,地表发育着峰林,地下发育着溶洞、石笋和石钟乳等,该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这种地貌主要在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分布地区形成的。第6题,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溶洞和地下河,再后就是岩溶
4、水滴落,逐渐沉积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等地下地貌景观。第7题,因该地是喀斯特地貌地区,可溶性岩石遭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地表水流入地下河,土壤贫瘠。答案:6.D7.C8.关于桂林山水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B.气候炎热多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C.风力沉积作用强烈,沉积地貌发育D.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解析:桂林山水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桂林山水的形成基本不受风力作用影响。答案:C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
5、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下面左图为某区域图,右图为该区域气温降水图。(1)右图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2)根据左图,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突出地貌类型发育的自然条件有哪些?(3)试述该地的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的作用。(4)图示地区为湿润区,但当地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俗语。请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加以解释。解析:第(1)题,该地区最低月均温在0 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第(2)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再结合图
6、例可知该地区碳酸盐岩广布,从而确定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主要从岩石类型、气候方面分析。第(3)题,湿热多雨的气候可为喀斯特地貌形成提供水分条件,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第(4)题,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地貌特征分析。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2)喀斯特地貌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岩石: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3)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使地表水、地下水流动性强,利于对岩石的溶蚀和侵蚀。(4)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地下河,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表水蒸发量较大,工农业用水量较大,地表水相对不足,因此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之说。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