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清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二语文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蓑衣,最初是用草编织而成的挡雨器具。在我国上古时期,人们为了抵挡风雨的侵扰,起初只能用野草裹住身子,以遮雨水,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就记录了当时人们穿蓑衣的情况。“蓑笠,备雨服。”说明是充当雨具之用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姓在下雨天,通常是身着这种草衣来从事劳作的。蓑和笠的关系,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关系,所不同的是“笠”的制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笠”晴雨两用,既可避风雨,也可防烈日酷暑。蓑草的表皮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所以用来
2、制雨衣,雨水不易渗透。其为贱物,轻易可得,在很长时期内,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又发现了多种可用作雨衣的材料,但蓑衣并没有被淘汰,尤以农夫、渔人所用为多,历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那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蓑衣进一步的雨衣,是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后做成的,称“油衣”、“油帔”。晋书桓玄传:“(刘)裕至蒋山,使赢弱贯油帔登山,分张旗帜,数道并前。”除蓑革、油绢外,古代雨衣还有用粗麻、棕丝等材料制成的。棕丝是棕榈树皮上的一种纤维,经加工整理,也可编织成雨衣,俗谓“棕衣”。唐韦应物寄庐山棕衣居士诗:“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与此类似的
3、材料,还有油葵叶,也非常适宜制作雨衣。清李调元南越笔记中就有详细记载:“油葵生阳江恩平大山中,树如蒲葵,叶稍柔,亦曰柔葵,取以作蓑,御雨耐久。”这种雨衣仍以农夫、渔人所着为多。明代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种。宫廷内臣所穿雨衣,据刘若愚明宫史记:“用玉色深蓝官绿杭触或好绢,油为之,先年亦有蚕茧纸为之,今无矣。有斗钵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御前大臣值穿红之日,有红雨衣、彩画蟒龙方补为贴里式者。”贵族男女的雨衣,则用一种柔软而不渗水的高级玉草编织而成,取名为“玉针蓑”。红楼梦中,贵公子贾宝玉就穿这种雨衣。第45回:“只见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道:那里来的这么个渔翁?
4、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 斗笠则是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斗笠,又名箬笠,“楚谓竹皮曰箬”。有的斗笠,以葵叶铺陈笠盖,因而称之为葵笠。有的则以笋壳夹于竹篾中。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雨衣有多种,如蓑衣、棕衣、油衣、玉珍蓑等,这些雨衣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其所用材料日趋多样化,其制作亦日益考
5、究。B. 笠是蓑之配,可晴雨两用。斗笠是其中悠久的一种,通过国语、红楼梦可以看到,从战国到明清都在使用。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的就是渔翁穿蓑衣戴斗笠的情形,此中的蓑衣应该是由油葵做成的。D. 古人遇雨,最初不分尊卑,都穿蓑衣;但后来出现分化,宫廷贵族穿的往往是油衣、绢衣、玉针蓑等高级雨衣,普通百姓穿的往往是蓑衣、棕衣。2. 下列对“蓑衣”的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蓑衣的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人们用蓑草编织成蓑衣,裹住身子,抵挡风雨的侵扰。B. 关于人们穿蓑衣的情况,早在诗经小雅无羊就有记录,可见在当时蓑衣就已经被充当雨具之用了。蓑衣既能避雨,也能遮挡烈日。C
6、. 蓑衣的制作材料是蓑草,这种草表皮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雨水不易渗透,所以用来制雨衣非常合适。D. 后来,雨衣的制作材料日益丰富,用蓑草制成的蓑衣就只有农夫和渔人在使用了。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蓑和笠的关系,就像今日雨衣和雨帽的关系,所不同的是“笠”的制作原料是竹篾、箭竹叶等,有尖顶和圆顶两种类型。B. 蓑衣是一种具有平民性的雨具, 因为它的制作材料可以轻易得到,并且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C. 随着社会的发展,雨衣的制作材料也在不断的发展,由最初的蓑草,到后来的油绢、粗麻、棕丝、油葵叶等。D. 明代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种
7、。宫廷內臣所穿雨衣,也有用好绢或蚕茧纸做成的。【答案】1. C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此中的蓑衣应该是由油葵做成的”不合文意,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现在原文第二段,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蓑草的表皮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所以用来制雨衣,雨水不易渗透”来看,蓑衣应该是由蓑草做成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
8、力,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表述错误,原文是说“我国在上古时期,人们为了抵挡风雨的侵扰。起初只能用野草裹住身子”,而编织加工成挡雨的工具是在以后。B项,“蓑衣既能避雨,也能遮挡烈日”不合文意,原文“既可避风雨,也可防烈日酷暑”说的是“笠”。D项 ,“只有农夫和渔人在使用”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在很长时期内,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
9、穿这种蓑衣”,选项缩小了范围。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B项,“并且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错,原文是说“在很长时间内”,丢掉了这个时间限制。此外“只要” 和“都”绝对化。故选B。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海南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尽早启动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制度改革。据该提案的第一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介绍,现行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名录大部分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
10、前,国家至今未能与时俱进开展清理调整工作,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制定的具体政策规定、审批条件差别很大,亟待改革和规范。(摘编自工人日报)(摘编自360百科)材料二: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目前延迟退休方案仍在抓紧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目前,我们正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会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均预期寿命40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3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也下降到31。延迟退休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复旦大
11、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认为,上海一个女性能活到85岁,如果55岁退休,后面要领30年养老金。如果不改革政策,老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啃小”,增加下一代人的负担,这从代际公平上来说不太好。材料三:3月12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议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在回应委员呼声时表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不仅是60岁,从长远来看恐怕还要有所延迟。”汤涛表示,无论是从养老金方面,还是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来说,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2017年,俄罗斯就已经做出了延迟退休的规定。不过,汤涛也表示,不少职工对于延迟退休有着不同的意见,例如一些女职工,长期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工作,从体
12、力劳动和危险性的角度考虑,她们不愿意延迟退休。对此,有委员建议,对企业干部,可以参照政府部门的规定予以优先解决,而对职工,则允许其自我选择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对此,汤涛说道:“我赞同你的观点。”在2016年3月2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需要遵循多项原则:一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我举个例子,比如5年以后,你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以后,那你可能是60岁零3个月退休,这样大家便于接受。”时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的尹蔚民说,“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那他可能是
13、60岁零6个月退休。”二是区别对待,分步实施。尹蔚民表示,根据国家现在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并提前公示,做好预告。(摘编自工人日报)材料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曾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会渐进式实施。2017年没有出台相关方案,如果2018年出台,2023年落地实施的话,以下四类群体会受影响:(1)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即1973年及以后出生的女性;(2)小于等于55岁的女性干部,即国家文件规定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
14、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3)小于等于55岁的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即1968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4)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即1963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按照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同时达到65岁。在美国,职工延迟到70岁退休,可以比在65岁退休多拿40%的退休金。发达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65岁,女性为60岁65岁;发展中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60岁,女性为55岁60岁;50岁退休为全世界最早退休年龄。多数国家普遍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或者计划提高退休年龄。如美国将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韩国
15、领取养老金的年龄2013年由60岁调整为61岁,2033年将提高至65岁。加拿大政府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60多个国家的统计,中国女职工50岁退休,中国是全世界中等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摘编自劳动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行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名录大部分形成时间较早,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制定的具体规定、审批条件差别很大,亟待改革和规范。B. 延迟退休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C. 2017年,俄罗斯已经做出了延迟退休的规定,因此我国也将很快推出延迟退休的
16、政策,以顺应大势。D. 如果延迟退休方案按材料四的方案落地实施,女性工人将最先受到影响,其次是女性干部和主要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工人。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比发展中国家平均要高5岁,我国拟将退休年龄向发达国家靠拢,这说明我国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B. 从材料四来看,在美国,65岁即可退休,但本人如果愿意在70岁退休,则会比在65岁退休多拿40%的退休金。C. 虽然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不少职工对于延迟退休有着不同的意见,对此,有委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D. 如果延迟退休方案在2023年落地实施,那么一部分“60后”会受到影响,对“70后”
17、和“80后”影响更大,对“90后”来说,则完全赶上了。6. 国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是基于哪些考虑?延迟退休政策怎样才能顺利推进?请简要分析。【答案】4. C 5. A 6. 第一问: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40多岁,如今已超过73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大大下降,已下降到31。现行退休制度不利于代际公平,会增加下一代人的负担。第二问: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便于人们接受。区别对待,分步实施。根据国家现在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提前公示,做好预告。让人们有延
18、迟退休的心理准备,便于人们接受。【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C项,“因此”错误,强加因果,根据文本内容,俄罗斯做出延迟退休的规定和我国也将很快推出延迟退休的政策之间无因果关系。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A项,“我国拟将退休年龄向发达国家
19、靠拢,这说明我国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不合文意,根据文本内容,退休年龄向发达国家靠拢,并不能说明我国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本题要求回答国家推出延迟退休政策的原因,以及延迟退休政策怎样才能顺利推进。根据材料二“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均预期寿命40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3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也下降到3:1。延迟退休是应对养老金
20、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可知,人均寿命的增加、养老金收不抵支和代际公平都是国家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考虑的因素。根据材料三第二段“一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二是区别对待,分步实施”和材料四第一段“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会渐进式实施”可知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
21、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赌水顾文显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后,团长只带着30多人冲出重围,一路狂奔甩脱了日本兵的追击,30多人几乎瘫倒在一座小山脚下,30多张嘴裂出了无数道血口子,大家已几昼夜滴水未进,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警卫员爬到旁边拐弯处,喊不出话来,他只能举起手臂示意。团长把残部带过去,发现山脚的乱草里隐藏着一个两只脚大小的窟窿,窟窿里静静地卧着一泓清水30多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有水,就有了命,否则,他们就算是逃出了敌人的包围,也得活
22、活渴死!可大家把目光投向团长时,团长却一摆手,说:“慢。”团长皱起眉头,端详这个小泉眼一阵:怪怪的,四周没发现野兽踩踏的爪印,哪怕有溅在边上的水滴也好,至少说明有动物饮用过它了。然而,没有。小泉眼静得跟死人一样,满满的,一滴也没有外溢不久前,曾经发生过一支小部队误饮毒泉后全体死亡的事件,全军上下都通报过的。假如这次一下子误饮中了毒,这些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勇士们,就得软绵绵地倒下!空气仿佛要凝固了,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好多人心里说,喝它一阵,就是毒死,也比渴死强。团长凝望着远方,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也就是说,舍了这眼小泉,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找到水源的,成败在此一赌,得有人
23、先尝这水!团长吩咐几个强壮些的战士到附近看看,哪怕是抓到一只小蜥蜴,让它来试水。然而,大家失望了。团长用眼神命令大家别动,他走到小窟窿边蹲了下去。“团长!”几个沙哑的声音止住了团长的行动,谁都有义务先闯这道水关,只有团长不可以,他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是部队的灵魂。几名精壮的警卫冲了上来,要求尝这水,保护首长是他们的义务。团长摇摇头,他还在沉思,在这一泓摸不透底细的泉水面前,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有些优柔寡断了。突然,那个受伤的号兵挣扎着站了起来:“团长,让我来试试。”团长一下子呆住了。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号兵的身上,他年龄最小,又是那么痩,抵抗力最弱了,何况还受了伤,轮也轮不到他。刚才突围出来时
24、,团长竟然还背着他跑了很长一段路,怎么可能让他先尝这水呢!然而,团长盯着号兵的脸凝视了好久,才郑重地说:“谢谢你,如果发生意外,我会告诉你娘,你表现得很勇敢。”团长认识小号兵的娘?众人都很疑惑。号兵神色庄重地蹲下,双手捧起一捧水,像捧起这支部队生的希望,他运足气,咕咚咚,连喝了三大捧。战士们听见,团长捏着皮带的手指关节嘎嘎地响,团长的眼睛盯着西方的一抹晚霞出神。号兵抹了抹嘴报告说:“报告团长,水很甜,肚子没疼,就是有点儿咕噜。”团长又盯了号兵片刻,突然笑了:“小家伙,你肚子里没食,它不咕噜才怪呢!同志们,可以喝水了,小心点儿,别弄脏了它。”团长拍拍号兵的头:“你很勇敢呀!”“爹”号兵刚说出一个
25、字,就被团长严厉的目光给噎了回去。这支队伍借着月光,喝足了小泉眼的水,肚子里填饱了草根,他们在团长的率领下,雄赳赳地上路了。没有人议论号兵是团长儿子的事,但是,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团长只带着30多人突出重围,战士们几昼夜滴水未进,突出了战斗的惨烈和日寇的凶残,交代了小说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B. 团长认识号兵的娘,号兵喝水时团长紧张的动作和神态,小说中的这几处暗示,与结尾处号兵喊团长“爹”的情节相照应,构思巧妙。C. 团长和战士们在“赌水”的过程中争先恐后,不计较个人生死,这不仅体现了浓浓的战友情,也揭示了这支队伍
26、能死里逃生的原因。D. “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这两句话平实质朴,表现了作者对语言的雕琢,也展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底。8. 小说中的团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9. 小说以“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结尾,是哪些原因让每个人都鼓足了劲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 D 8. 勇敢坚强。率队伍突出重围。细心谨慎。发现水源,不急于饮水,想办法试水。大公无私。抢先试水,不忍心让别的战士试水,却允许自己的儿子试水。严厉慈爱。对儿子的态度既严厉又慈爱。 9. 身体方面原因:战士们喝足了水,吃饱了草根,因此有了劲儿。精神方面原因:(1)无私奉献的精神,每个人为了队伍,都甘
27、愿牺牲自己;(2)感动的心情,被团长父子感动,化作必胜的信念;团结的力量,队伍在团长的带领下,团结一致面对困难。【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作品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这两句话平实质朴”表述错误,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应是“生动形象
28、”。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能力。分析概括散文人物形象,首先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相关事件进行筛选和提取,然后进行整合、提炼和概括。从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后,团长只带着30多人冲出重围”可以看出团长勇敢坚强。从第3段“团长皱起眉头,端详这个小泉眼一阵:怪怪的,四周没发现野兽踩踏的爪印,哪怕有溅在边上的水滴也好,至少说明有动物饮用过它了”,继而想办法试水,可以看出团长细心谨慎。从第4段“团长用眼神命令大家别动,他走到小窟窿边蹲了下去”,及让受伤的号兵(团长的儿子)试水等方面可以看出团长大公无私。从第5段“刚才
29、突围出来时,团长竟然还背着他跑了很长一段路”和第6段结尾“号兵刚说出一个字,就被团长严厉的目光给噎了回去”可以看出团长严厉慈爱。【9题详解】题考查对小说结尾的原因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时,根据小说情节对结尾进行原因探究,分析结尾对表现主旨的作用。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喝足了小泉眼的水,肚子里填饱了草根,他们在团长的率领下,雄赳赳地上路了”可知,战士们喝了水,体力恢复了,因此身体上有了劲儿,这是身体方面的原因。根据“没有人议论号兵是团长儿子的事,但是,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可知,战士们被团长父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在团长的带头作用下,每个人为了队伍都甘愿牺牲自己,战士们心中都有了必胜的信念,团结一致
30、面对困难。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种谊字寿翁。熙宁中,兄古入对,神宗问其家世,命谊以官。从高遵裕复洮、岷,又平山后羌,至熙河副将。使青唐,董毡遣鬼章迎候境上,取道故为回枉,以夸险远。谊固习其地里诮之曰尔跳梁坎井间谓我不知远近邪命趋便道鬼章怒胁以兵谊声气不动卒改涂外为路都监。自兰州渡河讨贼,斩首六百,累转西京使。元祐初,知岷州。鬼章诱杀景思立,后益自矜,大有窥故土之心,使其子诣宗哥请益兵入寇,且结属羌为内应。谊刺得其情,上疏请除之。诏遣游师雄就商利害,遂与姚兕合兵出讨。羌迎战,击走之,追奔至洮州。谊亟进攻,晨雾蔽野,跬步不可辨。谊曰:
31、“吾军远来,彼固不知厚薄,乘此可一鼓而下也。”遂亲鼓之。有顷,雾霁,先登者已得城,鬼章就执。谊戏问之曰:“别后安否?”不能对,徐谓人曰:“我生恶种谊,今日果为所擒。天不使我复有故土,命也。”遂俘以归。拜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徙知鄜州。夏人犯延安,赵禼使谊统诸将。敌闻谊至,皆溃去。延安人谓:“得谊,胜精兵二十万。”进熙河钤辖、知兰州。兰州与通远皆绝塞,中间保障不相接,腴田多弃不耕,谊请城于李诺平以扼冲要。会迁东上阁门使、保州团练使,卒,年五十五。谊倜傥有气节,喜读书。莅军整严,令一下,死不敢避;遇敌,度不胜不出,故每战未尝负败。岷羌酋包顺、包诚恃功骄恣,前守务姑息,谊至,厚待之。适有小过,叱下吏
32、,将置法,顺、诚叩头伏罪,愿效命以赎。乃使输金出之,群羌畏惕。及洮州之役,二人功最多。(节选自宋史种谊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谊固习/其地里诮之曰/尔跳梁坎井间/谓我不知远近邪/命趋便道/鬼章怒胁/以兵/谊声气不动/卒改涂/B. 谊固习/其地里诮之曰/尔跳梁坎井间/谓我不知远近邪/命趋便道/鬼章怒/胁以兵/谊声气不动/卒改涂/C. 谊固习其地里/诮之曰/尔跳梁坎井间/谓我不知远近邪/命趋便道/鬼章怒胁/以兵/谊声气不动/卒改涂/D. 谊固习其地里/诮之曰/尔跳梁坎井间/谓我不知远近邪/命趋便道/鬼章怒/胁以兵/谊声气不动/卒改涂/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33、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代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B.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熙宁、元祐等。C. 夏人中的“夏”是指北宋时的西夏,是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D. 知兰州中的“知”指主管,即管理相关事务,这里强调担任兰州的行政长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种谊幸得授官,连获战功。兄长种古入见皇帝,神宗问种家家世,后授种谊官职。种谊随高遵裕收复洮州、岷州,又平定山后羌人,官至熙河副将。B. 种谊刺探敌情,上疏除敌。鬼章诱杀景思立,并到宗哥处请求增兵入侵,且勾结投降归附的
34、羌人为内应。种谊刺探到情况,上疏请求除掉鬼章。C. 种谊威震敌胆,为民赞誉。敌人进犯延安,种谊受命统领诸将,当敌人听到种谊来到延安,敌军溃败。延安百姓赞誉种谊的重要性胜过精兵二十万。D. 种谊治军有方,屡战屡胜。种谊治军严正,只要上级军令一下,即使是死他也不逃避;遇到敌人,一往无前,振奋士气,所以每次战斗从未失败。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军远来,彼固不知厚薄,乘此可一鼓而下也。(2)适有小过,叱下吏,将置法,顺、诚叩头伏罪,愿效命以赎。【答案】10. D 11. A 12. D 13. (1)我军远来,敌人本来不知道实力的强弱,我军趁这大雾可以一鼓攻下。(2)他们刚好
35、有小过失,种谊叱令下放交给吏员治罪,将依法惩处他。包顺、包诚磕头认罪,情愿效命来赎罪。【解析】【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考生要注意理解画线句子的文意,“谊固习其地里”的意思是“种谊本来熟悉那里的地理”,代表着一句话的结束,这里要停顿;而“鬼章怒”的意思是“鬼章发怒”,是一个完整的单句,这里要停顿,接着“胁以兵”的意思是“用兵器威胁他”后面要停顿。故选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据王力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所言,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
36、后由父亲命名。故选A。(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遇到敌人,一往无前”错误,原文是“遇敌,度不胜不出,故每战未尝负败”,意思是“遇到敌人,估量打不胜就不出战,所以每次战斗从未失败。”所以种谊在临敌时是有考虑估量的,而不是任何情况都一往无前。故选D。(4)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固:本来,原本。厚薄:强弱,大小,优劣
37、等。下:攻下,战胜,打败,攻破,攻克等。适:刚好,恰好,恰逢。下:下放,移交,下交等。置法:依法惩处。伏罪:认罪,服罪,领罪等。【点睛】(4)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种谊字寿翁。熙宁年间,
38、兄长种古入见皇帝,神宗问他的家世,授予种谊官职。种谊跟随高遵裕收复洮州、岷州,又平定山后羌族人,官至熙河副将。种谊出使青唐,董毡派鬼章在边界上迎候,鬼章故意取道曲折,来显示他们道路的险远。种谊本来熟悉那里的地理,责备鬼章说:“你在浅井中跳动,以为我不知道道路远近吗?”命令走近便的路。鬼章发怒,用兵器威胁他,种谊声色不变,终于改变路线。种谊出朝为路都监。从兰州渡河征讨敌寇,斩首六百,多次迁转为西京使。元祐初年,种谊任岷州知州。鬼章诱杀景思立,后来更自恃强大,大有窥测旧地之心,叫他儿子到宗哥那里请求增兵入侵,并且勾结降附的羌族人为内应。种谊刺探到他的情况,上疏请求除掉鬼章。皇帝下诏派游师雄到种谊那
39、里商议得失,就和姚兕合兵出去征讨。羌族人迎战,种谊把他们打退,追击逃兵到洮州。种谊赶快进攻,早上大雾掩盖山野,半步路就看不清。种谊说:“我军远来,敌人本来不知道实力的强弱,趁这大雾可以一鼓攻下。”他就亲自击鼓进军。一会儿,雾散了,先登上的人已经攻克了城池,鬼章被抓住。种谊开玩笑问他说:“分别之后安好吗?”鬼章不能回答,后慢慢地对人说:“我生来就憎恨种谊,今天果然被他捉住。天不让我重新占有旧地,这是命。”于是种谊就俘虏鬼章回来。朝廷授予种谊为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改为鄜州知州。西夏人侵犯延安,赵禼派种谊统领诸将。敌人听到种谊来到,都溃败逃离。延安人说:“有了种谊,胜过精兵二十万。”种谊升任熙河钤
40、辖、兰州知州。兰州和通远都是隔绝的要塞,中间亭障和防御设施不相连接,肥沃的田地多数放弃不种,种谊请求在李诺平筑城以扼守要冲。升东上阁门使、保州团练使时,去世,年五十五岁。种谊倜傥而有气节,喜欢读书。治军严正,命令一下,虽死他不逃避;遇到敌人,估量打不胜就不出战,所以每次战斗从未失败。岷州羌族酋长包顺、包诚恃功骄纵,前任太守一味姑息,种谊到任,待他们很优厚。他们刚好有小过失,种谊叱令下放交给吏员治罪,将依法惩处他们。包顺、包诚磕头认罪,情愿效命来赎罪。他们便叫人交罚金释放,众羌人害怕而服从了。到洮州之役时,包顺、包诚二人的功劳最多。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重展西湖二首(其一)宋庠
41、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注】西湖是指河南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西湖原分东西两半,中间以横堤相隔。皇祐年间,宋庠贬官知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一项是A.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诗人善于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B. 第四句中一个“展”字,不但照应了标题中的“重展西湖”,而且也表明了湖面开阔了,诗人极目远望,心胸为之宽广。C. “都浸月”用得很妙,生动地写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辉之状。一个
42、“烟”字,不但描写出了迷蒙的夜色,也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心情。D. “更因”承接上文,诗人借用“云窦”比喻从横堤上凿开的孔穴中滚滚流出的湖水。东半湖水深、水位高,水源源不断流注到西半湖,于是东西两湖连成了一片。15.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凿通西湖后的喜悦之情。颔联寓情于景,写出了重展后的西湖胜景。“忘情地”写出了鱼鸟的欢情,以及诗人见此而喜悦的心境。“展尽”一语双关,既写湖面开阔,又写出了诗人极目远眺,胸怀顿觉舒旷。热爱自然、厌恶官场的感情。尾联即景抒怀。诗人想做一个渔翁,有归隐之意,希望朝廷赐一个闲散的州郡,能恬适清闲地度过一生。“
43、愿”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也暗示了厌恶官场庸俗的生活。【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心情”错误,“过寒新树便留烟”,意思是说,在朦胧的月色中,经受夜晚寒气的新枝摇曳,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烟”在古代诗歌中有烟火、水气、雾气
44、、花草树木散发的水气等意思。这里,一个“烟”字,不但描写出了迷蒙的夜色,也表现诗人追求闲静、恬淡而美好的生活境界。选项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品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把握。颔联承首联而来,写重展后的西湖胜景。诗人写道:“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由于凿通了东西两湖,西湖的面积扩大了,西湖的水也加深了,真有“极目天”的视野,这样,鱼和鸟生活的天地更广阔了。诗人用“忘情地”写出了鱼鸟的欢情,以及诗人见此而喜悦的心境。下一句中的“展”,不但照应了标题中的“重展西湖”,而且也表明了湖面开阔了,
45、诗人由此而表现出来的宽广的胸怀。尾联即景抒怀。诗人写道:“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使君”在古代是太守、郡守、刺史等地方官的称呼。这时宋庠正贬官许昌,为知州,故自称“使君”。“直欲”即“真欲”或者“真想”。“称渔曳”就是做个渔翁,意即归隐。下句“愿赐闲州不计年”的意思是说,但愿朝廷赐给我一个闲散的州郡,让我在大自然恬适清闲的环境里度过一生。其中的“愿”字,不但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也暗示了厌恶官场庸俗的生活。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
46、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名句名篇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47、的句子是:_ ,_。(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_ ,_。(3)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 ,_。【答案】 (1). (1)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2)东船西舫悄无言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5). (3)无边落木萧萧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
48、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 喧豗、砯、壑 (2).舫、悄、唯 (3).萧、滚。【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
49、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第II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熬”字的分量和境界,平时也许察觉不出来,但关键时刻高下立判,最有说服力的是竞技场上的较量。就拿摔跤、柔道等赛事来说,双方体能势均力敌,竞技水平 。两人刚交手时 ,几个回合下来, ,特别是到了相持阶段,就看谁能“熬”得住了。谁的心理强大,意志坚定,最终“熬”了下来,谁就是胜者;谁的心理脆弱,精神崩溃,最终“熬”不住了,谁就必输无疑,前面的拼搏 。在“熬”的过程中,力量渐渐发生微妙变化,在最后时刻决定输赢。平常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不论是熬得出名堂,还是熬不出名堂,都得熬。问题是要理性地面对这个“熬
50、”字,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了应有的境界来。人生征途,有时候顺风顺水,有时候崎岖难行。只有处顺境不耽溺,处逆境不服输,才能“熬”出名堂来。当然,这里的名堂不限于功利,还应有更高的境界,正像智者告诉我们的那样,顺境熬秉性,逆境熬心志,岁月熬人也树人。()。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各有千秋 难舍难分 筋疲力尽 前功尽弃B. 各有千秋 难解难分 遍体鳞伤 付诸东流C. 旗鼓相当 难舍难分 遍体鳞伤 前功尽弃D. 旗鼓相当 难解难分 筋疲力尽 付诸东流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问题是要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辩证
51、地认识这个“熬”字,在平凡生活中“熬”出应有的境界来。B. 问题是要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应有的境界来。C. 问题是要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了应有的境界来。D. 要做的是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了应有的境界来。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熬掉的是幼稚,熬得的是成熟;熬去的是浮躁,熬出的是淡定B. 熬出的是淡定,熬去的是浮躁;熬得的是成熟,熬掉的是幼稚C. 熬去是浮躁,熬出的是淡定;熬掉的是幼稚,熬得的是成熟D. 熬得的是成熟,
52、熬掉的是幼稚;熬出的是淡定,熬去的是浮躁【答案】17. D 18. B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第一空修饰的是“经济水平”,应该用“旗鼓相当”。难舍难分:形容彼此感情很好,难以抛舍分离。难解难分:双方相持不下(多指竞争或争吵、打斗),
53、难以分出胜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第二空语境介绍的是双方难分胜负,“难解难分”使用恰当。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第三空上下文语境分别是是“几个回合下来”和“特别是到了相持阶段,就看谁能熬得住了”,强调的是双方疲乏应该用“筋疲力尽”。付诸东流: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第四空强调“前面的拼搏怎么样”,应该用“付诸东流”。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
54、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画横线的句子“问题是要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了应有的境界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辩证地认识”应在前,“理性地面对”应在后;二是错用时态助词“了”,应该改成“问题是要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应有的境界来”。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括号内要补写的语句是对语段的小结,应由语段的思路指导。补写的内容本身,是四个对称的分句,内部逻辑性较强。虽然“浮躁”“淡定”“幼稚”“成熟”都是一个人的性格
55、表现,但“浮躁”“淡定”是相对短时间的特点,“幼稚”“成熟”是相对长时间的特点,因而“浮躁”“淡定”在前,“幼稚”“成熟”在后,照应前文“熬人”和“树人”。同时,反面的应在前,正面的在后。故选C。20.中学生李阳写了篇论文,想向一位慕名久已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他就给王编辑写了张便条。便条中有几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加以改正。王编辑:您好!我到寒舍拜访您,但不幸您不在家。我把拙文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本人一向有写作雅趣,学习之余,偶有所得,自觉错处颇多,但苦于自己不能斧正。您是本市研究诗经的大家,望工作之暇不吝赐教,修改润色。此致编安!市第一中学高三(2)班李阳20年12月9日【答
56、案】将“寒舍”改为“贵府”或“您家”;将“不幸”改为“不巧”;将“拜读”改为“费心一读”;将“雅趣”改为“爱好”;将“斧正”改为“修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主要是谦词和敬词的运用。如称别人要用敬词,说自己时要用谦词,出题者常常混用。“寒舍”是谦辞,一般是自己对自己住所的谦称,此处对王编辑的住所应使用敬称,可改为“贵府”或“您家”。“不幸”指不好的事,词义过重,应该为“不巧”。“拜读”也是谦辞,此处使用对象不当,将“拜读”改为“费心一读”。“雅趣”用在此处有自吹自擂之嫌,应将“雅趣”改为“爱好”。“斧正”是书面语用词,用在便条里不合语境,应将“斧正”改为“修改”
57、。21. 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4分)【答案】答案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解析】根据漫画展开合理想象,注意场景和主题的要求,必须按要求使用两种修辞手法,语言尽可能生动形象。【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情景扩写的能力。四、写作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生只做一件事?太无聊了!跟你有同样感慨的人大概不在少数,从“斜杠青年”近些年来的大行其道就可窥见一二。“斜
58、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的代名词。斜杠青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与“用一世执一事”的人不同,斜杠青年代表着人们对可能性、对自由的向往。但一个踏踏实实的斜杠,并不容易被划下,斜杠青年,并不是将自己的职业侧面简单罗列,而是真正拥有多种行业间平行切换并获得价值的能力。那么,你是愿意将来成为一名这样的斜杠青年,还是愿意在专一职业领域坚持到底?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
59、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人人斜杠,何以精专?“斜杠青年”的定义是:他们不满足于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有人认为“斜杠青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青年都选择多元生活,其专业程度又怎么能比得上只专注于一门事业的人?人人斜杠,何以精专?国家就像一部庞大机器,每个劳动者都是国家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只有每部分零件都发挥其最大的能力,整个机器才会运行的更有效率。青年人兴趣广泛固然是好事,可若放眼整个社会,其利弊便有待商榷。法国著名画家约瑟夫雷杜德,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玫瑰花。任凭法国革命
60、大潮汹涌,政权更迭,甚至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是画他的玫瑰花。整整20年,雷杜德以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完成玫瑰图谱,书中169种楚楚动人的玫瑰,成为世界玫瑰的经典。约瑟夫只为画玫瑰而来,只专注于一项事业,以一种近乎于痴的态度投身其中,他唯一的事业是绘画,唯一的身份是画家,成功的秘诀便是精专。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需要专注、执着的时代,我们需要真正沉下心来,去做我们最擅长最感兴趣的工作。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只能择其一而为之。古往今来,成就大事的人,必是专注于一念的人唯有专注最动人可是,在如今的生活压力下,又有几人有“板凳要坐十年
61、冷”的勇气?斜杠,表示多一种选择,自然,多一种选择多条路,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甘于寂寞,于滚滚红尘中,坚守一些东西。 战后日本工业为何崛起迅速?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本国工业中培养专业性人才,只精通于一处,并采用终身聘用制,于是,无数精专于一处的工人使日本整个工业体系有了质的飞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为一大事来。”是啊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不知道有多少聪明人一生都没有做好一件事。做一件事很容易,但专注的做好一件事很难。 我们可以给自己打出很多标签,但我们需要真正有建树于一个领域,否则,标签在再多,也毫无用处。只有沉下心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于一处专注,方能有所作为。人生为一大事来,人人
62、斜杠,何以精专?【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斜杠青年是一个新生词,其含义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切入点,由此可以有如下角度:从其特点谈“多元思想与多元生活”“生活需要多样化”;从赞美的角度看,“斜杠青年”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从专家的角度看,可以分析“斜杠青年”的意义;从反对的角度看,“斜杠青年”对职业的专注度值得思考。此题注意明确自
63、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此题可从“斜杠青年”本身、赞同、反对的角度分析。参考立意:1.从有人赞成的角度看,“斜杠青年”的出现有其必然因素应该是其中之意。2.从专家认识角度看,斜杠青年的意义也应是一种立意。3.从反对者角度看,“斜杠青年”对职业的专注度值得思考。素材:1.要想成为斜杠青年,先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连一件事都做不好,休想兼顾两件甚至多件事。不仅仅要做好本职工作,你还要又快有好的做好本职工作,这样你才会有多余时间做其他事、学习其他技能。2.懒是一种病!得治!要想成为一个斜杠青年,你必须比别人勤奋、比别人更加努力。做斜杠青年意味着你要比别人做更多的工作,这就要求你必须要勤奋。要想有回报,
64、必须得有付出。3. 万事开头难,想要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你必须顶住开头难的压力。所以你不能中途放弃,当然这是在选择正确的前提下,一旦放弃前功尽弃。成功的道路往往是不拥挤的,因为很多人中途就放弃了。4.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而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这无疑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一个人只适应,习惯了一种角色和工作,那么他的生活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慢慢的对生活感到厌烦,也失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幻想与憧憬,最后导致过上一种消极的生活。行文结构:1.拟一个观点明确的题目,如本题“人人斜杠何以精专”。2.写出“斜杠青年”的定义,引用材料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人人
65、斜杠,何以精专?”3.先来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指出“青年人兴趣广泛固然是好事,可若放眼整个社会,其利弊便有待商榷”。4.接着举例阐述“约瑟夫只为画玫瑰而来,只专注于一项事业,得出“成功的秘诀便是精专”,并联系古今中外典型事例论证“做一件事很容易,但专注的做好一件事很难”。5. 结尾部分提出“只有沉下心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于一处专注,方能有所作为”应照应材料以及题目和开头,用“人人斜杠,何以精专?”总结全文。【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
66、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 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此题可从“斜杠青年”本身、赞同、反对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