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年级联合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 1.梁任公在1901年发表的中国史叙论中,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一通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频繁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
2、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对其分期着眼点表述最准确的是A民族的融合 B文化的交融C种族的竞争 D民族的交涉2.下图为汉代推行的“推恩令”示意图,关于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旨在加强皇权 B废除了嫡长子继承制C兵不血刃的政治智慧 D政治变革与思想变革相背离3.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德名俱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这一政策A带有中央集权倾向 B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C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4.元代枢密院处理军务时,“每事与中书省共议,然后
3、奏闻”,而皇帝大多不愿意亲自处理政务,甚至“溺于娱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元代A.中书省职权与唐一致B.宰相的权力大大加强C.皇帝的权力严重受限D.枢密院职责有所改变5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载:“1603年,马尼拉的中国人遭到一次大屠杀;邻近的大陆福建省的一位官员却宽恕了这一屠杀,并谴责海外所有的中国人都是抛弃祖先坟墓的人,是不值得皇帝关心的人。同样,1712年,皇帝颁布了一条敕令,禁止中国人在东南亚经商和定居。”其实质反映了A明清政府奉行的“华夷”观念 B明清以来的“海禁”政策 C中国统治集团限制性的内向政策D当时中国人浓厚的宗法观念6.明清形成的戏曲天仙配里唱到:“你耕田来我
4、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从生产组织模式来看,这段唱词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自然经济C.小农经济 D.庄园经济7.东汉刘秀母舅樊宏在湖阳经营的田庄高楼连阁,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漆桑麻,闭门成市。佃客则根据田庄主人的需要,种植粮食、蔬菜、瓜果和各种经济作物及药材等。这表明当时A.土地私有制开始得到法律的保障 B.田庄自然经济特色鲜明C.地方豪强势力始终得到皇权保护 D.自耕农经济趋向于瓦解8.唐朝规定受田的农民要向国家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调”;为国家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
5、五分,称“庸”。这一规定A.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C.说明国家的赋役极其沉重D.表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驰9宋朝时期出现了一种“买扑”的经营方式,就是官府将作坊、店铺,乃至市场、税区租赁承包给民间工商业者经营。这一情况十分普遍,包括大量的酒坊、津渡、盐场、坑冶以上材料说明宋代A民营工商业发展相对优势 B工商业经营主体比较复杂C官营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D私营工商业发展束缚较多10.美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7-18世纪白银产量的1/3至1/2流入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入,满足了明中叶以来因普遍使用白银作为货币而对白银的大量需求。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6、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明朝实行了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D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迅速发展11.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A民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B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C“工商皆本”的前卫政策D农业生产的商品化12.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材料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统一性和连续性结合B变革性和多样性结合C多
7、样性和统一性结合D复杂性和创新性结合13.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齐、秦等国军队打败了楚国。战后,召集诸侯会盟,还派人把周天子召到河阳参会。孔子编撰春秋时,将此事记载为“天子狩于河阳”。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春秋作为史书是不可信的B.孔子反对一味固守传统做法C. 孔子意在强调晋文公遵守礼制D. 孔子想以此维护周天子的尊严14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归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A周公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B古人对周公维护社会稳定的肯定C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D中央政府政治上控制地方的需要15.武帝独尊儒术后,
8、在实际统治的过程中,并不是纯粹都用儒家思想,也采纳了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这个结论的历史依据是A.选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 B.下诏“尊高年,免赋役”C.实行盐铁专卖、对工商业加重税 D.晚年颁布轮台罪己诏16.下列言论的出现与下图属于同一朝代的是A. “天下为主,君为客”B.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C.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 “存天理,灭人欲”17.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既是人性也是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只要人们能尽力地扩充自己先天所固有的“善心”,即认识本性,同时也就是认识了天性。孟子的这一思想A.形成了天人感应的观念意识 B. 得到了宋明理
9、学的继承发展C.赋予了汉代儒学神秘的色彩D. 形成了儒学伦理的基本体系18.北宋僧人契嵩认为,佛教、儒教以及百家都是圣人之教,都引导人向善,只是各教教人为善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浅显、有的深奥、有的切近,有的玄远,但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这一说法旨在A争取更多信徒B促进三教合一C自由传播佛教 D打击儒学百家19.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为“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其意在强调A坚持儒家思想不可改变B坚持儒家思想与时俱进C发挥儒家思想实用价值D认识儒家思想历史作用20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人物言论与宋明理学相符的是A孔明:刑罚知其所加
10、,则邪恶知其所畏。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C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D. 李恢: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21.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A推动市民阶层的兴起B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C动摇了社会等级观念D具有平民意识色彩22明代徽州商人汪道昆曾说:“大江以南,新都以文物著。其俗不儒则贾,相代若践更。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孺”这反映了商人A与士相互竞争的强烈心理B改变政治地位的强烈愿望C社会地位低下的自卑心理D对传统儒学的反思与批
11、判23.分析下表,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结论正确的是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50332129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66A民办书院比例下降反映了古代文化的衰落 B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 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反映了思想控制的强化 D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24.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所评价的
12、是A. 李贽焚书藏书B. 顾炎武的日知录C. 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D.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二、非选择题(52分)25.中国知识分子是最具有现实感的群体。每当面临激烈社会变迁的时候,他们往往在社会变革中扮演最为激进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5分)材料一:春秋末到战国时期,下层平民中大量受过教育的“士”,或进入诸侯大夫的机构,或独立于社会,形成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人阶层,从孔子起到秦代干政的韩非、李斯是一类,自庄子起到秦末的鸡冠子(注:道家代表,终身不仕)又是一类,如果说春秋早期和中期,这批文化知识的拥有者大多还只能做卿大夫的家臣,像孔子的弟子,那么,战国时期则相当多的“士”
13、就十分风光常常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于是“思想”便出现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葛兆光中国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士”如何处理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关系(2分)。说明当时“士”的“思想”出现“独立的发展空间”有何有利条件。(6分)材料二:北宋士大夫表现出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从建国初赵普的屡次谏言,到中期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无不反映出宋代士人为维护封建政权而做出的最大努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当时士人中间并不是个别现象,这同前代士人逃隐山林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宋代科举制的完善,给普通士人入仕打开了方便之门。全国各地不论是京畿,还是闽、蜀、两广等
14、偏远地区,到处都是读书应举之人。士人挑灯夜读,为求取功名奔波于漫漫求仕途中。由于科举朝着重策论、轻诗赋,重能力、轻浮文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士人具有以文章为工具,利用经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士人改变了以往的治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士人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摘编自宋馥香略论北宋士风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士风的主要特征(4分),并分析其原因(6分)。材料三: (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黄仁宇万历十五年(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贽的学说“
15、破坏性强”的表现(4分)及“当时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3分)26.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展开长期的争论。(12分)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有许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但传统的儒家思想起了阻碍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明清封建专制政权推行的一整套方针政策,使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很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成熟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坚固,自给性比较完整,上层建筑比较强大,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整机能,不容易被冲破和瓦解。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 海外华人变化表年
16、代人口(单位:万)资料来源 宋代经济中心南移至明代海禁开放的六百多年中数万厦门大学历史所:东南亚论文集 明代海禁开放至鸦片战争三百多年中十几万至一百多万1879300李长傅:中国殖民史189940019057601921860南洋研究2卷第5号19311282南大与华侨11卷3号1940195619621963850140016001700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19752200陈烈甫:东南亚州的华侨、华人与华裔19822400中国百科年鉴1984近3000人民日报朱国宏论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现象自产生到现代,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代早期的国际迁移,即始发阶段。唐
17、宋元明时期进入自发迁移阶段。明中叶以后,开始进入被迫迁移阶段。“一战”到建国时期,处于推动迁移阶段。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据朱国宏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的历史观察整理材料二 明代后期,正值西欧殖民者在东亚海域为争夺中国商品而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时,“隆庆开关”开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处口岸,允许泉州和漳州的商人对外贸易,并且仍禁止对日贸易。尽管如此,仍使中国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大量的海外贸易船涌向马尼拉等地,以中国的生丝、丝织品换取大量的墨西哥银元和日本白银,随之亦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浪潮。 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
18、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后期形成海外移民浪潮对中国的主要影响。(9分)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年级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DCABC 610: CBBBA 1115: DCDCC 1620: CBAAC2124: DACD25.(1)关系处理: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为诸侯国出谋划策;或脱离现实政治,追求精神自由。(2分) 条件:经济上,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动; 政治上,诸侯争霸,各国笼络人才。 文化教育上,私学的兴起,教育的发展(或周王朝对文化教育的垄断被打破);(6分)(2)主要特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读书入
19、仕愿望强烈;兼具文章、经术的文化风格(经世致用)。(任意两点)(4分)原因:科举制度的完备;理学的形成;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少数民族的威胁;内部统治的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任意三点)(6分)(3)表现:否定孔子和儒家经典的神圣性;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肯定人的正当私欲;抨击礼教,倡导个性自由解放,主张男女平等等,极大地冲击了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4分)条件: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滞,新兴社会力量弱小;专制高度发展,思想僵化等。(3分) 26.(1)如果选择观点一,可以举例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如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白银货币普遍化;实物地
20、租到货币地租的转变;再例举传统儒家思想中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内容;最后说明为什么儒家思想的阻碍作用居上风。 (2)如果选择观点二,可以列举明清封建专制政权的具体政策是如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可以从在市场、劳动力、资金等方面论证。(3)如果选择观点三,可以用史实说明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经济结构上和上层建筑上是怎样自我调整和加固的,如明清是如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专制达到顶峰;如何在经济上进行调整,发展封建经济。其次,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无力冲破和瓦解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可以列举封建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措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说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没有能发展到冲破封建制度的程度。 27.特点:迁移过程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移民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迁移性质基本上是和平的;迁移动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受国内环境影响;迁移的进行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6分)(任意4点)(2)影响: 带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增加了国民收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经济的松动;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封建统治受到一定的冲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造成国内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9分)。(任意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