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二 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第8讲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国前期总述从清帝退位到东北改旗易帜(19121928 年),主要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 年)两个阶段 政治(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1928年东北改旗易帜,北洋军阀退出历史舞台(3)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繁荣
2、局面,随后陷入萧条,社会物质、习俗生活快速发展变化 思想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逐步中国化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_的开端。(2)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3)划时代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2中国共产党成立(1)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2)成立:1921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_。(3)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国共合作(1)标志:1924 年
3、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_的三大政策。(2)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了合作,推动了_的开展。工人阶级政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民大革命4北伐战争(1)进程:1926 年,广州国民政府发动以消灭北洋军阀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发展到高潮。(2)失败: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了_,导致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反革命政变二、民国前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背景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受“_”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
4、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实业救国(2)表现19121919 年,纺织业和_发展最快。代表人物有_、荣宗敬、荣德生等。(3)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_。面粉业张謇经济基础2民族工业的萧条(20 世纪 20 年代)原因: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军阀混战,社会秩序动荡,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3社会生活的变迁项目变迁 社会习俗(1)服饰更加西化(2)饮食_(3)婚姻仪式进一步变革交通(1)20 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2)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3)1920 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_拉开序幕中西结合中国民航项目变
5、迁 报刊业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共产党_等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报刊展开斗争,为争取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影视业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新华日报三、民国前期的文化1新文化运动(1)背景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袁世凯推行专制统治,_。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2)兴起: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尊孔复古青年杂志(3)内容提倡_,反对_。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_,反对旧文学。民主与科学专制和愚昧、迷信新文学(4)特点把救亡图存与思想改造相结合。认识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探索。从学习西方文
6、明转向学习苏俄。(5)影响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_、文化革新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_的开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启蒙五四运动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促进。(2)概况:1918 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_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1919 年,又发表_,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意义: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3新三民主义(1)确定:1924
7、年,国民党“一大”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旧三民主义发展为_。(2)内容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_”的政策。新三民主义耕者有其田(3)意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4毛泽东思想萌芽: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阐明_、农民阶级的重要性。无产阶级领导权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贡献(1)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3)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
8、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高频考点 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考题印证1(2014高考全国卷,T19)1926 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解析:选 C。从材料中的三民主义到三爱、三权可以看出 A项
9、“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从材料信息来看,蒋介石、孙传芳乃至四川有些军人也要标榜“主义”,说明民主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故 C 项正确。B、D 两项均属于没有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而得出的片面性结论。2(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1)1920 年 12 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析:选 C。从题干中
10、的时间信息入手,联系相关重要历史事件,可知“俄国式的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在当时中共早期组织成员看来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C 项正确。深化拓展解读孙中山的民族主义118941912 年,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具有“反满”的大汉族主义色彩(1)1894 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建立汉族政权的民族主义思想。(2)当时中国的民众,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对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关系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民主共和的观念不深刻,但是对于“反清复明”却是很容易接受的。
11、(3)民族主义不是首先指向帝国主义,而是首先指向满清,这在当时虽然具有大汉族主义的色彩,却是最有号召力、最有鼓动性的革命口号,有利于发动群众、团结同盟者,扩大革命阵线,它甚至会成为进行和完成民主革命所不可不同时解决的任务。21912 年民族主义由反满思想发展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思想(1)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孙中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平等,具有进步意义,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3)旧民族主义中“五族共和”不是指国内所有民族的平等,加上其是以汉族为中心的,所以仍带有一定
12、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19191924 年民族主义发展到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自决,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1)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和对旧民族主义的“大汉族主义”反思的基础上,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的建议,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明确地提出了“民族自决”的思想,即赞同中国境内各个民族共同享有民族自决的权利。(2)“民族自决”思想是孙中山民族观的一次进步和飞跃,它既体现民族平等的思想,也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思想经验。对点演练11912 年 2 月 15 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
13、。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实业救国思想解析:选 A。清帝退位后,孙中山率官员祭奠明太祖,这反映了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即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2(2017日照三模)1920 年 4 月,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有科学的威权;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要受科学的洗礼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陈独秀此语旨在()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B以理性精神为武器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C反思近代中国以西方为师
14、的近代化探索D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解析:选 B。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学习西方科学的态度,不是全面学习,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对西方科学的认识“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陈独秀当时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反思,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以科学方法对待西方科学,而不是批判的态度,故 D 项错误。盲点 中国现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建立考题印证(2017遵义高三联考)中华实业界评价:民国政府“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忭,咸谓振兴实业在
15、此一举,不几年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材料说明()A专利权的授予促进经济发展B国家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前提C列强一战时放松经济侵略有利经济发展D工商界的实业救国思想促进经济发展解析:选 B。依据材料,专利权授予,前提是政府颁布的一些条例及“注册”,故 A 项错误;凡注册者,均受政府保护,激发了工商界热情,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国政府的推动作用,而不是列强放松侵华的外部环境,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工商界的实业救国思想,故 D 项错误。知识补缺1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开始着手经济法制的建设。2北洋政府成立后,经济法制体系的建设得到继续。袁世凯当政时期,尽管在政治上倒行
16、逆施,但是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顺应工商界的要求,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据不完全统计,北洋政府颁布的主要经济法规有 76 项之多,内容涉及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如著名的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矿业条例森林法等。这些法规体系颁布后成为北洋政府时期经济法制体系的基本框架,虽然未必各项法规条例都得到完全遵照执行,但是毕竟使工商实业的发展有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总体而言,民国成立后的经济法制体系建设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在法制管理下的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也较多地考虑和保护了资本所有者及从业者的利益诉求。对于当时中国近代
17、民族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些法规条例有些还为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修订沿用。对点演练1蒋立文认为,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开办银行,为工商业提供贷款服务;裁撤厘金、苛税;劝用国货、抵制洋货等。这些政策虽未完全实施,但在一定程度上()A有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独立和发展B推动中国大批轻工业产品输入欧洲市场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D促使西方列强工业品逐渐退出中国市场解析:选 A。据材料“蒋立文认为,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开办银行,为工商业提供贷款服务;裁撤厘金、苛税;劝用国货、抵制洋货等”得出这些政策虽未完全实施,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独立和发展,故 A 项正确;中
18、国大批轻工业产品输入欧洲市场是在一战期间,故 B 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故 C 项错误;这些有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独立和发展,但不能说促使西方列强工业品逐渐退出中国市场,故 D 项错误。2(2017泉州高三质检)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系根据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订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由农商总长张謇邀请原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这表明北洋军阀政府()A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B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C经济立法借鉴清政府的经验D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解析:选 A。由材料中“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
19、,在经济立法时,由农商总长“复加审视”,“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可见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故 A 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断北洋军阀政府经济立法维护的特定阶级的利益,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经济立法借鉴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定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而非借鉴清政府的经验,故 C 项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北洋军阀政府经济立法的目的,故 D 项错误。视点 从通史视角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考题印证(2015高考全国卷,T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20、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解析:选 D。本题关键信息是“皖直交斗”。材料“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反映了当时中国处在大分裂时期,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局面出现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 D 项符合题意。模块整合北洋军阀统治的时期及七大政治特点1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 1928 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 16年。2七大政治特点(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主要事例有:控制内阁,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解散议会和国民党,
21、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复辟帝制,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与俄国签订中俄声明,导致外蒙古实际上成为俄国的殖民地。(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3)帝国主义乘中国政权交替之际,大肆侵略中国,主要有俄国对外蒙古的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侵占山东并欲独霸中国。(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派,交替控制中央政权,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5)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如反张勋复辟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以及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发动的新文化运动等。
22、(6)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通过北伐战争,最终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7)帝国主义在中国各自寻找代理人,对中国分而治之,加紧争夺中国,日本和美国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力量。对点演练1(2017江南十校高三联考)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说明()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民主革命逐步转型C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D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解析:选 D。“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不能体现民族危机,故 A 项错误;“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
23、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信息不能体现社会的转型,故 B 项错误;“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不能体现北洋军阀统治腐朽,故 C 项错误;“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信息说明中国在这一时期比过去又有了一些进步,故 D 项正确。2(2017雅安高三诊断性考试)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不敢轻易废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B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C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D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解析:选 B。由“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可见其现代政治意识是有的,故 A 项错误;军阀实行专制统治却不得不用民主共和作招牌,可见其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统治的支撑,故 B 项正确;民主和军阀统治是相对立的,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民主被扼杀,故 D项错误。专题强化训练(八)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