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1.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中,能反映墨家思想的是A. “无为”B. “仁政”C. “尚贤”D. “法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故选C;“无为”是道家的主张,“仁政”是儒家的主张,“法治”是法家的主张,与墨家不符,排除ABD。2. 董仲舒认为“天”能够根据帝王的行为和功绩而制造出“美祥”或是危害”“怪异”等事件。此思想A.
2、 强化了尊卑等级关系B. 强调“天”为君主服务C. 有利于遏制君主暴政D. 旨在神化封建皇权专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意思是如果帝王对国家治理得好,天就会以“美祥”来褒奖, 如果治理得不好,天就会以“怪异”来“谴告”,这就是要求帝王行“仁政”爱百姓,因而有利于遏制君主暴政,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等级关系,A项错误;材料认为“天有独立的意志”,说明其不是强调天在为君主服务,而是君主服务于天,B项与材料不符,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要求帝王避免受到天的“谴告”,D项不符合题意。3. 国史十六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与友人郊游,友人质问:先生以为“天下无心外之物”,那么这些花自开自落,与我的
3、“心”有何相干?他回答得很肯定:“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里的“他”是指A. 朱熹B. 王守仁C. 王夫之D. 顾炎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天下无心外之物”可知该人主张心外无物,所以指的是王守仁,故选B;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排除A;王夫之和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与“心外无物”的思想不符,排除CD。4. 李贽被同时代的人当作是“异端”,思想与主流社会格格不人,一生穷困潦倒。下列言论属于李贽“异端”思想的是.A. “君主天下之大害也”B. “存天理,灭人欲”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4、”【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异端”指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不符的思想和意识。中国古代尊孔子为圣人,而“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明显与传统思想不符,体现了其的离经叛道,与题干要求相符,D项正确;A项是黄宗義的言论,排除;B项是朱熹的言论,排除;C项是王阳明的言论,排除。故选D。5. 古希腊哲学家中曾提出“认识你自己”名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人是A. 苏格拉底B. 普罗塔戈拉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主张,故选A;普罗塔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排除B;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
5、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但没有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排除C;巴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主张,与题意不符,排除D。6.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认为:“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这里的“灿烂星云”是指A. 文艺复兴B. 宗教改革C. 启蒙运动D. 城市兴起【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可知这是在意大利发生的;成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说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此可知,它是指文艺复兴,A正确;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兴起,传播到其他国家;启蒙
6、运动兴起于英国,高潮在法国,排除BC;“城市兴起”不足以成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排除D。7.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转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不需要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 )A. 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B. 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 冲击了教会思想垄断D. 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转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不需要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这使人们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冲击了教会的思想垄断,C正确;A说法违背史实;材料只是动摇了天主教的权威,人们仍然信奉上帝
7、,B错误;D违背史实。8.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伏尔泰这句话主要表达了A. 人生而平等的思想B. 三权分立的思想C. 民主共和的思想D. 主权在民的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体现的是伏尔泰对等级制度的批判,主张人生而平等,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A。9.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 火药加速了骑士阶层的衰落B. 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C. 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
8、D. 印刷术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制于中国的社会环境,三大发明并未促进中国社会转型,因此B错误,符合题意;ACD均是关于三大发明的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故选B。10. 汉书中说:“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后世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下列文学成就最早体现出“大一统”气度的是A. 汉赋B. 楚辞C. 乐府诗D. 唐诗【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体现的是“大一统”气度,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11. 脸谱在世界戏剧史上独特的创造,中国戏曲
9、的象征。它由演员用各种色彩在脸部勾画出一定图案,富于装饰性和夸张性,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容貌特点,以下关于脸谱的含义正确的是()A. 红脸表示赤胆忠心B. 黑脸代表沉稳刚毅C. 白脸代表公正无私D. 蓝脸代表勇武鲁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戏曲中脸谱的各种颜色具有不同的含义,其中蓝色代表勇武鲁莽,故D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红脸代表英勇忠贞,黑脸代表正直无私,白脸代表阴险狡诈,其他三个选项表述错误,故排除ABC。12. 由于近代人们对世界图景的认识主要来自物理科学,所以说,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也革新了人们眼中的世界图景。这是因为,这两大理论A. 深人对微观世界的研究B.
10、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C. 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D. 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量子理论与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也为现代其他自然科学提供了全新的理念、理论和方法,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相对论,故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13. 19世纪中叶,生物学领域诞生了一项理论,颠覆了上帝造人的传统观念。该理论是A. 经典力学B. 进化论C. 量子论D. 相对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是19世纪中叶,范围是生物学领域,意义是颠覆了上帝造人的传统观念,可以得出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
11、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B项正确;经典力学是17世纪的物理学的发展成就,A项错误;量子论和相对论是20世纪物理学的理论框架,C和D项错误。14. 科技革命带来了新发明、新创造,丰富并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同时,还出现许多新的职业。下列新职业按其出现的先后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B. 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C. 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D. 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分别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12、、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因此C项正确;ABD项排序错误。15.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当时中国人对应当如何自救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祖宗之法不可变D. “速立宪法、改良政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速立宪法、改良政治”,D正确;A是新思想萌发的表现,排除;B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C是顽固派的主张,排除。故选D。16.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
13、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对照三民主义的内涵,处应是A. 民族B. 民权C. 民生D. 民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主要目标是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A正确;民权主义的核心是建立民主共和国,B排除;民生主义强调的是平均地权,C排除;D不属于三民主义范畴,排除。故选A。17.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民国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与此改变有关的事件是A. 二次革命B. 护国战争C. 新文化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文学革命,倡导白
14、话文改革,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18.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以下毛泽东的著作的出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新民主主义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论十大关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发表于抗日战争,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后,因此正确排序是,B正确,ACD排除。故选B。19.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把以他们为代表的三代
15、领导集体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确定的 ( )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B.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C.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D.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答案】B【解析】【详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分别体现的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被写入党章分别是在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主旨,排除。20.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天后,按预
16、定 计划返回了地面。该事件表明中国A. 开始掌握卫星发射技术B. 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C. 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D. 航天技术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了地面”体现的是中国的航天技术在当时已经迈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D正确;我国掌握卫星发射技术是在1970年,A排除;2003年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B排除;1990年我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C排除。故选D。21. 20世纪50年代后期,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通现出一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
17、重要地位的作品。其得益于A. “双百”方针B. “教育革命”C. “二为”方向D. “三个面向”【答案】A【解析】【详解】1956年我国提出双百方针,主张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是的文学创作出现了繁荣的盛况,A正确;教育革命是1958至1960年开展的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政策,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二为”方向是指“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提出时间是在1980年,排除C;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长期战略指导方针,与题干时
18、间不符,排除D。22. 1978年春天,李天来高考后来到沈阳农学院就读蔬菜专业,开始了解决我国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的棚菜人生”。据此可知,“棚菜”院士李天来A. 受益于我国高考制度恢复B. 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大学生C. 见证了“双百”方针问世历史出管小D. 科学研究受到了“文革”的干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1977年,我国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李天来参加当年冬天进行的高考,1978年春到沈阳农学院就读,A项正确;1978年春,“文革”已经结束,改革开放尚未开始,排除BD两项;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双百”方针,C项错误。23.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情节的
19、离奇和对人物性格人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这一创作风格属于A. 现代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魔幻现实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24. 19世纪后半期,一批青年画家醉心于光和色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他们的画作体现的流派是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画派D. 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世纪后半期以及“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可知,
20、这是印象派的特征,C正确;浪漫主义强调表达个人情感,排除A;现实主义注重批判性,排除B;现代主义侧重抽象,与题干特征不符,排除D。25. 卓别林讽刺法西斯的大独裁者、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名垂青史的经典之作,是因为A. 他们的作品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B. 该作品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社会责任感C. 借助科技的进步丰富了表现手法D. 战争时期的人们因精神危机而寻求寄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法西斯侵略扩展的背景下,卓别林导演大独裁者对法西斯头目希特勒进行辛辣讽刺;毕加索在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重镇格尔尼卡、杀害无辜的事件之后,创作格尔尼卡,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二
21、者的作品因为蕴含着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成为不朽之作,故B符合题意;两个作品并不是因为经济效益而名垂青史,说法错误,故排除A;格尔尼卡并未借助科技,故排除C;战争时期的人们因精神危机而寻求寄托,与两个作品成为经典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D。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在人心,无问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 天无可分,地无可割。王者虽为天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贪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为己土乎?王夫之读
22、通鉴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 由于历史的局限,王阳明心学毕竟无法承担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但是,在明中叶至明清之际巨大的历史变动和思想嬗递过程中,王阳明心学毕竟高扬了唯心主义式的主体意识,毕竟也曾“震霆启寐,烈耀破迷”,激发过人们“性灵”的火花,吸引过人们“解缆放船,纵横由我”,唤醒了人们去“破块启蒙”。刘辉平王阳明心学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王阳明的主要观点。(2)材料二中,王夫之在抨击当时政
23、治制度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对策?(3)结合材料三的观点,论述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对明中期后儒家思想的新发展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观点:要加强道德修养;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致良知。(2)现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家天下。对策:分散天子的权力。(3)联系:心学促进思想解放,挑战传统儒学,明清之际在政治上表现为批判封建专制。评价:一方面,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另一方面,无法承担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解析】【详解】(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盖人心之本体
24、即是明德”可概括为要加强道德修养;根据材料“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可概括为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根据材料“苟能致知,皆能明德”可概括为致良知;根据材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可概括为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现象,根据材料“王者虽为天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等信息可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家天下等方面概括现象即可。第二小问对策,根据材料“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可从分散天子的权力方
25、面概括对策。(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联系,结合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可从心学促进思想解放,挑战传统儒学;明清之际在政治上表现为批判封建专制等方面归纳它们之间的联系。关于对明中期以后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的评价,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批判继承)和局限(无法形成思想解放)等方面进行简要评价即可。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等,这是解答试题
26、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王阳明心学、明清进步思潮等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27. 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薄伽丘 图二马丁路德 图三卢梭(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的三次运动,请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指出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
27、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实践。(3)材料一中图三所反映的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建立民主政治,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开展了哪些运动?请列举这些运动的名称。【答案】(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挑战教皇权威、理性主义(2)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政治实践:美国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总统所掌握。(3)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解析】【分析】试题分析: (1)图一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图二马丁路德是德意志宗教
28、改革的领袖;图三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核心思想分别是人文主义、挑战教皇权威和理性主义。(2)材料二指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联系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这是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
29、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劾总统和高级文官。三个部门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3)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建立民主政治,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详解】2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源曾经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
30、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2)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他们这一观点?(3)较之材料一、二,材料三的内容又有何进步之处?(4)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关系?有什么重大影响?【答案】
31、(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民权之说”。(2)反映了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历史的反动。(3)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4)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解析】【分析】(1)本题据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
32、制之”、据材料二“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国内“民权之说”是大祸两个方面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的不同之处。(2)本题据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洋务派的角度回答是近代哪一派的观点。再从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说明怎样理解这一观点。(3)本题据材料三“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等方面回答内容其进步之处。(4)本题据材料四“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方面回答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再从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方面回答有什么重大影。【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