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高一历史课时作业(含解析) 人教新课标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1课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288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一历史课时作业(含解析) 人教新课标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1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高一历史课时作业(含解析) 人教新课标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1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高一历史课时作业(含解析) 人教新课标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1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对应学生用书第131页)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赫鲁晓夫改革1(易)、2(易)勃列日涅夫改革3(中)、4(中)戈尔巴乔夫改革5(易)综合6(中)、7(中)一、选择题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是指

2、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是指赫鲁晓夫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2.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苏联”“垦荒”等信息可推断,这一措施应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选C项。3.(2011年宁波检测)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

3、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这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 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基础工业解析:B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主要强调了军事工业的发展,这体现出其改革重点为重工业。4.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解析: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联经济改革内容的比较分析能力。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C两项错误;B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新经济体制注

4、意运用价值规律,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5.1991年12月25日,一面带有斧头镰刀图案的红色旗帜永远落下了帷幕。回顾它所经历的岁月,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斯大林继续沿用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C.赫鲁晓夫时期提出的“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脱离实际D.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最终使美苏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解析:B该题目为逆向选择题。B选项表述错误,应修改为斯大林废止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农业的集体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6.二战以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行改革

5、,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A.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B.没有把握本国国情,改革指导思想出现偏差C.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D.对农业重视不够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A、C、D三项都是影响因素,但不是根源,故排除。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

6、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材料三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1953年下台: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1964年下台:1982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根据材料三,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归纳能力。第(1)问,列出名称即可。第(2)问,从材料二中进行归纳,注意限定在“经济方面”。第(3)问,注意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3)从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GDP平均增长率对比来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一段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就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的厄运。他们的改革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