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071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甘肃省甘南州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甘南州2019年4月高三联考试卷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叙述有误的是( )A. 原核生物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物质运输效率较高B. 线粒体内膜是需氧呼吸的场所之一,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C. 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D. 核孔是某些蛋白质、DNA和R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速率越快;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附着在线粒体内膜上,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出去;

2、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原核生物体积较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较大,即相对表面积大,物质运输效率高,A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就附着在线粒体内膜上,而酶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因此内膜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B正确;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以分泌小泡的形式进行相互转换,因此分泌蛋白的分泌越多,高尔基体膜更新越快,C正确;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DNA不能通过细胞核,D错误。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

3、分离开来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最多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是观察有丝分裂的好材料。【详解】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正确;经解离后的细胞已经是死细胞,不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错误;制片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正确;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错误。故选C。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种子“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甜玉米和非

4、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种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非甜”为显性性状,两种亲本均为纯合子B. “甜”为显性性状,两种亲本均为纯合子C. “甜”为显性性状,“非甜”玉米亲本均为杂合子D. “甜”为显性性状,“甜”玉米亲本均为杂合子【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详解】A、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纯种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既有同株间的异花传粉,也有不同种间的异花传粉,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

5、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这样甜玉米必然为纯合子,由于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种子,说明亲本非甜玉米也是纯合子,正确;以此类推,B、C、D错误。故选A.【点睛】考生应注意:1.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2.判断显隐:无中生有为隐性。4.下列关于体外处理 “蛋白质DNA 复合体”获得 DNA 片段信息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 如图所示,过程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高效性B. 若该“蛋白质DNA 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则可能存在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C. 过程的酶作用于非结合区 DNA 的磷酸二酯键D. 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

6、是 mRNA 的起始密码子【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 复合体”获得 DNA 片段信息的过程,其中表示用DNA酶处理“蛋白质DNA 复合体”,去除部分DNA;表示用蛋白酶处理去除蛋白质;表示测序过程。【详解】如图所示,过程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错误;S 型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B错误;过程的DNA酶可水解DNA分子,其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C正确;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基因上的启动子,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别图示中各序号的含义,区分启动子和起始密码子,再根据题意作答

7、。5.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体液是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都存在于细胞内B. 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C. 血液、组织液、淋巴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叫内环境D. 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不需要经过内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体液及其组成成分、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人体体液是指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其中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A错误,B正确;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

8、组织液和淋巴,C错误;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需借助神经递质才能完成,而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需在组织液中通过扩散才能到达突触后膜,因此需要经过内环境,D错误。6.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本实验中,所用试剂应处理月季插条的形态学下端B. 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激素类似物甲、乙直接参与了月季插条的细胞代谢C. 该实验不能证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两重性D. 由图中数据初步显示,两种植物激素类似物对月季生根表现出拮抗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浓度为0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

9、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050mol/L范围内;而曲线中激素类似物乙的实验浓度对微型月季生根均具有抑制作用。【详解】本实验研究的是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应用试剂处理月季插条的基部,即形态学下端,A正确;植物激素只起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错误;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都是促进生根,没有体现两重性,C正确;通过对图示的分析可知,以图中浓度为0的组别做参考,使用一定浓度的甲和乙,月季生根数分别增加和减少,说明甲和乙对月季的影响是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故甲、乙激素在促进月季生根方面具有拮抗作用,D正确。

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二、非选择题7.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膜的功能时,先去除外膜,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是好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长期共生而形成的,依据此学说,可推测线粒体的外膜与原始真核生物的_(细胞结构)在化学组成上相似,主要成分都是_。(2)为研究线粒体内膜的具体功能,科研人员利用_的原理,使线粒体的外膜先吸水涨破,经_

11、(实验技术)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3)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既是一种_,也是ATP合成酶,其中_是疏水的。为了研究F0F1颗粒物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研究人员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跨膜H+浓度梯度条件下,含F0F1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_,说明F1颗粒的功能与催化ATP的合成有关。(4)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_(填字母)。a.水 b.丙酮酸 c.葡萄糖 d.ATP e.核苷酸 f.氨基酸【答案】 (1). 细胞膜 (2). 蛋白质和磷脂(脂质) (3). 渗透作用 (4). 离心

12、技术 (5). 离子通道(通道蛋白) (6). F0(尾部) (7). 只含F0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 (8). abdef【解析】【分析】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但其基因组大小有限,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除了为细胞供能外,线粒体还参与诸如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线粒体负责的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是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分别对应有氧呼吸的第二、三

13、阶段。【详解】(1)“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是好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长期的共生而形成的,依据此学说,可推测线粒体的外膜与原始真核生物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相似,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和磷脂(脂质)。(2)渗透作用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会持续不断的吸水;当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根据外膜与内膜包裹的基质的大小、密度、质量等不同,可以利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开。(3)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内膜也是一层生物膜,上面附着在许多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在结构上是一种通道蛋白,其由亲水的F1(头部)与疏水的F0(尾部)组成。

14、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用尿毒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含F0的小泡分开,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含F0的小泡不能合成ATP,则证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合成。(4)线粒体基质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同时还有DNA,所以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水、丙酮酸、无葡萄糖、产生ATP,有核苷酸和氨基酸及RNA聚合酶等。故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abdef。【点睛】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还原性氢);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

15、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反应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反应式:2C3H4O3 (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

16、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8.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和花色产生代谢途径,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叫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_。(2)花色遗传遵循_定律;基因型为_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都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若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所得植株中可育的紫花纯种所占比例是_。(3)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花白甲,F1表现为紫花,F1自交,F2表现为紫花白花=97实验2:白乙白丙,F1表现为紫花,F1自交,F2表现为紫花白花=9

17、7若要鉴定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你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实验条件满足要求):让该植株分别与亲本白乙、白丙杂交。结果及结论:若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_(或A_bb);若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答案】 (1). 授粉 (2). 套袋处理,防止其他豌豆花粉的干扰 (3). 自由组合 (4). AABb、AaBB (5). 0 (6). 两个杂交后代之一中出现紫花植株 (7). 两个杂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解析】【分析】豌豆的花色是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的,当基因型为aa_ _时,花色均为白色,当基因型为A_bb时,花色为白色,当基因型为A_B_时,花色为紫色。因此遗传规律是基因自由组

18、合定律9:3:3:1的变式。【详解】(1)操作叫授粉。操作为去雄,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去雄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且操作后要进行套袋处理,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2)据图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花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图形分析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题中紫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中有一对基因纯合,即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则得到的都是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小而弱,而且高度不育,故所得植株中可育的紫花纯种所占比例是0。(3)据分析可知,亲本甲

19、、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_bb、aaB_或aabb,欲鉴定其基因型可让其分别与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植株杂交,若该F2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_bb或aaB_,则两组杂交后代中有一组出现紫花植株,一组均为白花植株;若该F2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两组杂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点睛】9:3:3:1是典型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考点。属于双性状考点,AaBb。首先Aa这对基因产生3:1的结果,同理Bb这对基因产生3:1结果。两者乘积表现为9:3:3:1。前提两者之间不连锁,相互独立。而类似的,基因型可以看成(AA,Aa,Aa,aa)与(BB

20、,Bb,Bb,bb)的乘积,所以可以得出AABB为十六分之一,同理得出AAbb,aaBB,aabb均为十六分之一。9.HPV 病毒是人类乳头瘤病毒的缩写,长期感染可能与女性宫颈癌有关,宫颈癌是 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 A)2014 年 12 月 10 日在其官网宣布: 默沙东研发的 GARDASIL 9(佳达修,九价重组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获批。(1)为初步判断细胞是否癌变,可用显微镜观察_。恶性肿瘤因 其_,因此易分散转移。(2)HP V 疫苗作为_进入机体首先被_识别,引发体内一系列免疫反应。打过疫苗的人再次感染 HPV 时,可由_产生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3)

21、胞外蛋白 TGF-B1 与靶细胞膜上_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生成复合物转移 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从功能上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_基因。(4)在培养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 Q 表达量增多, 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为检测青蒿琥酯对凋亡蛋白 Q 表达的影响,须设置_的 对照实验。若用凋亡蛋白 Q 饲喂患癌鼠,_(填“能确定”或“不能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答案】 (1). 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2). 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3). 抗原 (4). 吞噬细胞 (5). B 细胞或记忆细胞 (6). 受

22、体 (7). 抑癌 (8). 不含青蒿琥酯 (9). 不能确定【解析】分析】癌细胞的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一般变成球形。3.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体细胞中,并非只存在于癌细胞中,只不过在癌细胞中这两种基因已发生突变。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对机体有害。【详解】(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在形态结构方面会发生显著变化,故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结构来初步判定,细胞是否癌变,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2)HPV疫苗对机体来说就是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

23、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和B细胞会迅速分化出浆细胞;(3)胞外蛋白TGF-B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从功能上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4)在培养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为检测青蒿琥酯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青蒿琥酯的作为对照实验。蛋白质进入消化道,会被消化酶分解,故若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不能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点睛】原癌基因(细胞癌基因)是指存在于生物正常细胞基因组中

24、的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基因组中的原癌基因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状态,并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在某些条件下,如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或辐射作用等,原癌基因可被异常激活,转变为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因此,我们在治疗癌症时,可从诱导癌细胞凋亡的角度开展医学研究。10.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2)通过过程,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3)一般图1过程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_。设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6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

25、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kJ。(4)过程表示_作用。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5)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伴随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答案】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 CO2 (3). 有机物 (4). 强 (5). 2.8107 (6).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7). 群落 (8). 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全球性 (9).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则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6、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1表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是光合作用、是捕食关系、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代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据此分析。【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CO2和水转变成有机物的过程。(3)是捕食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根据图2中的食物关系可知:E是生产者,B、D、C、A是消费者。若E种群的能量为5.6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

27、A种群的能量是(5.6109k10%1.31081.5108)10%2.8107kJ。(4)图中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5)由上图1可见,碳循环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具有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全球性的特点,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点睛】本题旨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理解两大功能的特点,并且能进行能量传递的相关计算,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1.下图中的图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图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1)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

28、,这是_的表现。(2)图a代表_过程。图中的和图A中培养基上的培养物都是由无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细胞组成,称为_。(3)图中D培养物已经形成幼体。请根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对图重新排序:_。(4)图中B中为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新植株的叶片的颜色是_,这说明根尖细胞_。(5)某高二生物兴趣小组用芦荟的新鲜茎的一部分作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能正常形成且以后继续长大,正常根和芽却迟迟不能形成;你认为导致该情况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A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营养供应不足B培养环境光照、温度、pH或氧气浓度不适宜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不协调D无菌条件没有控制好【答案】 (1). 植物细胞全能性 (2

29、). 脱分化 (3). 愈伤组织 (4). BACD (5). 绿色 (6). 含有控制叶片绿色性状的基因 (7). 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再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详解】(1)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这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表现。(2) 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再分化成根或芽等细胞器,因此图a代表脱分化过程。图b为再分化,图中的和图A中培养基上的培养物都是

30、由无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细胞组成,称为愈伤组织。(3) A试管中是愈伤组织,B是消毒后的外植体,C是再分化形成了根芽等器官,D是形成植物幼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外植体(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根芽完整植物体,即:BACD。(4) 图中B中为胡萝卜根尖细胞,根尖细胞含有该植物的一整套遗传物质,故含有控制叶片绿色性状的基因,因此培养成的新植株的叶片的颜色是绿色的。(5)用芦荟的新鲜茎的一部分作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能正常形成且以后继续长大,正常根和芽却迟迟不能形成,原因是:A、若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营养供应不足,愈伤组织不能正常生长,错误;B、培养环境光照、温度、pH或氧气浓度不适宜,愈

31、伤组织不能正常生长,错误;C、用芦荟新鲜茎的一部分作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能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但不能再分化形成正常根和芽,说明再分化过程出现问题,而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比例。因此,导致正常根和芽迟迟不能形成的原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不协调,正确;D、无菌条件没有控制好,不能正常形成愈伤组织,错误;故选C。【点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在人为创造的无菌条件下将生活的离体器官(如根、茎、叶、茎段、原生质体)、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以获得细胞、组织或个体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也就是说每个植物细胞里都含有一整套遗传物质,只不过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表达。组织培养基于此原理就可以将已处于分化终端或正在分化的植物组织脱分化,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在愈伤组织上形成新的丛生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