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专题训练八中国现代经济文明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北京西城期末)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两大主要任务,即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题干中的“不失业、不饥饿”反映出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A项正确。答案A2(2013江苏单科)“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
2、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 BC D解析“大跃进”并非仅限于农业领域,还涉及工业及其他领域,故与史实不符。表述正确。因此选B项。答案B3(2013北京东城区检测)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
3、“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下列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B从“左”倾冒进到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左”倾错误已经得到相应调整。B项正确。答案B4(2013辽宁五校联考)1976年10月,胡耀邦提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与上述表述相吻合的中央决策出自()A中共八大
4、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解题时应关注材料的关键信息“停止批邓”“生产狠狠抓”;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与材料的意思相吻合。答案B5(2013江西联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其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仅仅
5、改变经营管理方式,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形式有所改变。故排除。答案为D。答案D6(2013荆州质检)据统计,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A我国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B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C我国实现了工业从高成本到集约化的转变D我国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新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改革开放。材料信息“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由
6、于改革开放,全国各地趋同性的经济模式得到改变,经济结构呈现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特征。A、B、C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故答案为D。答案D7(2013江苏单科)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解析“甲线段”是从19901995年。这一时期,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受此理论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故选C项。答
7、案C8(2013河北唐山模拟)2012年9月,经历了百年沉浮的河北省“泊头火柴”最终破产,资产被处置拍卖。整整100年,作为亚洲最大的火柴厂演绎了一个企业的百年兴衰史。下列有关该企业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创立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B一战期间可能得到了较快发展C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优先发展的契机D其破产体现了市场经济原则与要求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行合理调整,而不是优先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9(2013广东韶关一模)有一浙江商人,19801992年间因做买卖三次入狱,又无罪释放,引起各方对其是否合法经营展开激烈争论。此事例不能说明()A民营经济发展道路坎坷B改
8、革开放初期立法滞后C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刻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0(2013山东济南模拟)20世纪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单一,家具陈设简单,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服装的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百姓的餐桌也日益丰富起来。以上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A社会生活的变化与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B中国人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C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外来因素影响明显D中国人的生活品味不断提高解析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低;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发展,思
9、想观念发生变化,在物质生活上,服饰、食物、家具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答案A11(2013江西联考)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刊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文章,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居然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向多样化发展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依据题目信息可知,因为中国纺织报的报道,北京大街小巷出现了女人穿黄裙子的风潮,这充分说明了报纸这种传媒工具的巨
10、大影响,所以选择D项。A、B两项与题意无关;C项不准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报纸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答案D12(2013山西大同模拟)“交通是经济命脉,汽车是交通脉搏,乘客是脉搏血液,血液能流通全国。”近年来,有关全国各大城市中交通堵塞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这种状况开始于()A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解析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汽车日益进入百姓家庭,因此造成了全国各大城市不断出现交通堵塞。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3山西诊断)政府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既是政治学,也是经济学的核
11、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定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材料二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解放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解放以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
12、或减产。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材料三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各级党的领导应向干部和群众说明,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清政府经济立法的背景及其积极意义。(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和1982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原因。(3)
1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政府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哪些原则。答案(1)背景:甲午战败,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企业纷纷兴建。意义:突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有利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近代化;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2)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民族资本家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赎买可以提高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原因:人民公社不适应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日益阻碍中国农业的发展;各地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试验成功。(3)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符合人民的利益。(言之成理即可)14(2
14、013南京四校调研)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恩格斯材料二“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全部问题就在于“是以市场、商业为基础,还是反对这个基础”。列宁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
15、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材料四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杰里本特利(1)根据材料一、二,根据恩格斯和列宁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2)材料三中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又是如何认识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答案(1)恩格斯认为,当生产关系全部被社会占有时,将不存在商品生产,计划将会取代市场;列宁认为商品货币关系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2)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只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判断姓 “资”姓“社”的标准。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