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558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阶段性测试题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阶段性测试题七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业集体化解析: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干涉苏俄,国内反革命势力也发动叛乱,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保卫苏维埃政权,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A。答案:A2(2018辽宁本溪一中月考)“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

2、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材料所反映的政策()A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B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使苏联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从材料中的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说明引入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结合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可以判断出是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斯大林模式有关,排除。答案:B3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1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A消除了阶级矛盾 B调整了工农关系C制约了农业发展 D适应了当时的国情解析: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产

3、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缓和经济危机。两者都适应了当时两国的国情。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C三项。答案:D4“在保持国家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把大工业联合成托拉斯和辛迪加,实行经济核算;重建银行和税收制度。”这些内容应出自()A苏俄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C战后资本主义调整 D新中国三大改造解析:根据材料“在保持国家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可知其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相吻合,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并没有实行

4、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其本身就是私有,故B项错误;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应该是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的三大改造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私有制为公有制,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5(2018广西平南中学高三月考)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这表明()A新经

5、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B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C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歧严重解析: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27年,这一时期并未确立优先发展工业战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认为农业发展落后不利于经济发展,而布哈林并不认同,故C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和布哈林的不同的观点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分歧,故D项正确。答案:D61918年到1964年间苏俄(联)联结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措施经历了“军事动员商品市场行政计划物质利益”的演变过程,这里“行政计划”阶段农业方面的措施是()A实行余粮征集制 B征收固定粮食税

6、C掀起农业集体化 D下放经营自主权解析:据材料“1918年到1964年间”“军事动员商品市场行政计划物质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事动员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故A项错误;商品市场指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粮食税,故B项错误;行政计划指斯大林模式,实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故C项正确;物质利益指下放经营自主权,故D项错误。故选C。答案:C7“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这一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过激现象B苏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空前提高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不足

7、之处。它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农庄,违背农民自愿加入农庄的原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加入农庄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属于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过激言论,故A项正确。答案:A81985年,莫斯科市长叶利钦听说某家肉店出售极其罕见的小牛肉,立刻去排队,终于轮到他时却被告知已经卖完了。他暗中察看仓库,却发现“小牛肉就放在那儿的一间屋里,并正准备从后门卸走”。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经济负担因争霸而加重 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明显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民众消费能力显著提高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出争霸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反映的是物资供应不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下的计划经

8、济体制,不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商品的销售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不是按市场需求来进行的,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和民众消费能力的提高,主要反映的是日常消费品供应不足,排除C、D。答案:B9有位西方记者去采访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家里没人。邻居说:“加加林上天了。”记者说采访他的夫人也可以。邻居说:“他夫人排队买菜去了。”记者说:“没关系,我可以等。”邻居迟疑了一下说:“你最好还是去等加加林,他从天上回来可能还快一些。”这一笑话意在说明()A苏联航天科技的先进 B集权体制下民众的麻木与愚昧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两种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采访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从

9、天上回来可能还快一些”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主旨是通过对比来讽刺苏联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强调苏联航天科技的先进,排除A;题干信息没有体现集权体制,排除B;题干没有体现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答案:C10(2018全国卷)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解析:由材料“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

10、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可知,该计划重视重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说明了苏联依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A符合题意;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互会,B不正确;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用商品和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材料不符合,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重视发展重工业,未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答案:A11(2019全国卷)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 500万1 230万蔬菜与瓜类4

11、 700万1 300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解析:材料表明,苏联1970年多项经济计划均未完成,这是由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A项正确。苏联的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但材料不能体现B项,排除。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出现于赫鲁晓夫时期,而材料涉及的史实主要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时期,C项错误,排除。材料中心阐述的是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D项“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观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答案:A12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

12、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斯大林模式B苏联政局的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私有化,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允许私有,政治上实行民主化改革,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计52分)13(26分)(2018山东荣成六中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这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

13、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摘编自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1)材料一中苏俄“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

14、于什么政策?如何理解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怎样的重大突破?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当时有何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历史作用?(8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发展之路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8分)答案:(1)政策:新经济政策。突破: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影响:(经济上)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稳定政治形势。(2)积极作用: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作用:牺牲农民利益,挫伤农民

15、生产积极性;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启示: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由放任或计划经济都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政策需要适时调整、创新);依据国情,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各国互相学习借鉴;计划手段和市场相结合等。14(26分)(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年份中国美国苏联日本1950618 7852 733484195528510 6174 52794119651 22311 9269 1024 11619752 39010 58214

16、 13410 23119803 71210 08014 80011 141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 002万吨,1986年达到5 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 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

17、基本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解析:第(1)问,“趋势”在分析中国、美国等四国钢产量变化情况基础上得出。回答“原因”时,联系四国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从中国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二战后美国和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出现“滞胀”局面,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等方面回答。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2002年”并结合所学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科技发展等方面回答。答案:(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中国:快速增长。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2)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