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乐一中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3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有一两个例外的文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石头记的林黛玉不与贾宝玉团圆,如桃花扇的侯朝宗不与李香君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文人所不许的,于是有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起来好同贾宝玉团圆;于是有顾天石的南桃花扇使侯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作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
2、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更进一层说:团圆快乐的文字,读完了,至多不过能使人觉得一种满意的观念,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例如石头记写林黛玉与贾宝玉一个死了,一个出家做和尚去了,这种不满意的结果方才可以使人伤心感叹,使人觉悟家庭专制的罪恶,使人对于人生问题和家族社会问题发生一种反省。若是这一对有情男女竟能成就“木石姻缘”团圆完聚,事事如意,
3、那么曹雪芹又何必作这一部大书呢?这一部书还有什么“余味”可说呢?故这种“团圆”的小说戏剧,根本说来,只是脑筋简单,思力薄弱的文学,不耐人寻思,不能引人反省。(摘编自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曲改良)材料二:中国人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不在今生,就在来世。好人遭逢不幸,也被认为是前世作了孽,应当受谴责的总是遭难者自己,而不是命运。中国人既然有这样的伦理信念,自然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就感受不深。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性。此外,中国人的文学受到道德感的束缚,对他们来说,文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纯想象和虚构的文学作品那么少,戏剧发展得
4、那么晚。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戏剧情境当然常常穿插着不幸事件,但结尾总是大团圆。中国戏剧的关键往往在亚里士多德所谓“突变”的地方,很少在最后的结尾。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总印象很少是阴郁的。(摘编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材料三:“贵和尚中”的思想积淀于民族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这种强大的文化习性也走进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转化为中华美学观念中的重要审美心理定势,从而对中国古典戏曲产生深远的影
5、响。作为审美接受主体的剧作家,在这种审美心理结构的指导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设计着一个又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即使是创作悲剧,结尾也要安排一个光明的尾巴。因为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观众在戏曲的开头看到好人蒙冤、有情人离散,内心就会不和谐。观众追求“中和之美”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压抑苦闷的感觉。只有安排一个大团圆结局,才能达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效果,用充满喜乐情绪的大团圆结局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伦理型社会,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戏剧作家往往以强烈的伦理责任感切入艺术领域,倡
6、导在戏剧作品中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故而在叙述悲惨凄凉的情节时也不忘惩恶扬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在这种观念教导下,下层民众也形成了一种伦理信仰,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而且,观众会始终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和自我。中国悲剧主要是赞颂美好和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它反映了中国人美好的伦理信念,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善的才是美的。中国古代社会专制势力过于强大,百姓在现实社会中地位低下。他们亲身体验了地痞流氓的专横作恶、高利贷者的贪婪无度、贪官污吏的草菅人命,等等,本已是备尝艰辛。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一直充满着对公平与正义的殷切期盼,但低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无力改变现状。
7、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尖锐冲突只能通过欣赏文艺作品获得想象的满足。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也就是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摘编自李志琴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学缺乏悲剧观念,一些文人会强行帮一些悲剧故事续写上“大团圆”的结局。B. 独特的伦理信念使中国人不能感受人类命运的不公,导致悲剧的缺失和戏剧发展落后。C. 中国古代戏剧作品在叙述凄惨情节时不忘惩恶扬善,这实质上对下层百姓起教化作用。D. 大团圆结局哀而不伤,用喜乐情绪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
8、状态。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过去作书的人只图一个纸上的痛快,不知道现实中存在着悲惨和痛苦,于是便形成了说谎的文学。B. 中国人喜欢善恶报应的大团圆结尾,这使得古代的戏剧和喜剧几乎没有差别,剧本都给人明朗的印象。C. 中国古代的剧作家有意识地设计大团圆结局,达成“贵和尚中”的思想,迎合观众“中和之美”的心理。D. 中国古代社会充斥着各种不公,身份低微的百姓无力改变现状,通过想象中的圆满来达到心理的满足。3. 根据材料内容,不符合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一项是( )A.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殉情之后合葬,坟墓两边的各种树枝覆盖连通,树中的鸳鸯日夜相伴相鸣,象征
9、着两人的爱情。B. 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因弄死了献给官府的促织而自杀,后化为促织,使抚军、县宰、成名都得到了好处,后来他自己也“精神复旧”。C. 窦娥冤中,窦娥含冤而死后,窦天章得官归来,重审女儿冤案,窦娥得以沉冤昭雪,观众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得到了心理的补偿。D. 祝福中,祥林嫂死去后,鲁镇的爆竹声“联绵不断”,祝福的空气把疑虑一扫而空,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4. 材料三从哪些角度分析了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产生的原因?请简要概括。5. 班级开展辩论赛,辩题是“对于中国式大团圆结局,我们应该批判还是接纳?”,你支持哪个观点?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15题答案】【答案】1. B2.
10、 D3. D4. 文化习性;审美意识(观念);伦理信仰;社会心理。5. 应该批判:无法引起思考、反省、感悟,导致国人思想薄弱;看不到现实和真相,看不到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和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或:应该接纳:体现“中和为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往往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惩恶扬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赞颂美好,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获得想象的满足,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答到两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鹿原(节选)陈忠实白嘉轩刚刚平息了四合院里发生的一场小小的内乱。内乱是他的宝贝女儿灵灵制造的。原上人吃腊八粥的那天傍晚,白灵出其不
11、意地回到家里来,这是自围城以来头一次返乡回家,奶奶白赵氏一把把孙女搂到怀里,张口咬住脸蛋子久久不放。母亲白吴氏禁不住热泪涌流,疼爱地斥骂着:“没良心的东西把老老少少一家人都给你折磨死了!”白灵从奶奶怀里跳起来,回头又在奶奶脸上亲了一口,掏出手帕又亲昵地给母亲沾去泪水,跳到屋子中间挺身一站:“我不是好好的吗?我长得高了吃得胖了,你们尽操那些心做啥!”白嘉轩不失威严地挺坐在太师椅上。白灵毫无察觉父亲的心思,环顾一圈屋里所有的人,得意忘形地宣布了一个消息,立时把屋子里亲昵的气氛扫荡净尽了:“我们把县长轰下台喽!这回大闹滋水县好痛快呀!国共两党的一条密传传下去,凡在省城的滋水籍的人无论男的女的,老的少
12、的,念书的做饭的,当相公的拾破烂的,拉洋车的推菜车的,好几百人全都涌回县城来游行示威,开会演讲,唱歌演剧,把个县府闹得翻了个过儿,把一块滋水县人民自决委员会的大牌子挂到县府门口。大家正欢庆斗争胜利的时光,县府里有人密告说县长正给省警署拟报抓人名单。众人炸了营,冲进县府从县长的桌展里搜出了那个名单。好啊,捉贼捉赃,梁县长是个口是心非的两面派。我们拿着他的赃证去找省主席告状,于大胡子一看那个黑名单就火了,说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接着一声令下把梁县长撤了”白嘉轩磕了磕烟灰就站起身走出去了。白吴氏怯怯的目光送着丈夫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回过头禁止女儿说:“灵灵,你在城里要念书就好好念书,甭跟着旁人疯疯
13、癫癫乱跑。记住,在屋里再甭说刚才说的那号话了,你说话也该瞅瞅你爸的脸色。”白灵说:“我瞅见我爸的脸色,他不悦意他不爱听。我偏说给他听,冲一冲他那封建脑瓜子。”她爽快他说着,忽然醒悟似的叫起来:“噢呀!兆海上军校去了,临走托我给他家里捎话,我差点忘了。”白灵去了鹿兆海家,鹿子霖叔叔态度活泛,不住地向她打问城里许多革命的事。她从鹿家门楼下走出来,到白鹿镇小学校找鹿兆鹏去了。这是作为革命者的她和他的第一次会见。她又一次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向他叙述了大闹滋水县的经过,没有向她证明自己实际上是那场斗争的策划组织者之一。她和他谈论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谈论轰轰烈烈的北伐和各地的人民革命热潮。她
14、说:“革命马上就要胜利了。一想到胜利的那一天,我就”鹿兆鹏也以肯定的语气说:“没有什么人能阻挡北伐军的前进,胜利指日可待。”白灵天黑定时回到家里,父亲和母亲还没有歇息,看来是专意等待她。白嘉轩知道她的行踪仍然问:“你到谁家去了?”白灵说:“我先到子霖叔家后来又到学校找兆鹏哥去了。我明天要走,今晚不去再没时间了。”母亲惊讶地问:“明天就走?你一年没回来,刚回来连一整天也呆不下?”白灵笑着向母亲赔情:“没办法呀!妈。革命形势紧迫,同志们约定明晚开会。等胜利了我回来跟你住整整一个月。”白嘉轩忍着冲到喉咙口的火气冷静地发问:“你现时还念书不念书?”白灵说:“念呀,怎么不念?白嘉轩问:“你念了书日后做啥
15、呀?”白灵说:我喜欢教书。革命胜利了我就做个先生,教书。”白嘉轩说:“你现在甭念书咧,回家来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白灵不假思索一口回绝,“爸,我没有想到你现在会说这种话。”白嘉轩说:“那好,你现在睡觉去。”第二天早晨,白灵起来时发觉小厦屋的门板从外头反锁上了。她还未来得及呼喊,父亲从上房里屋背着双手走下台阶,走过庭院在厦屋门前站住,对着门缝说:“王村你婆家已经托媒人来定下了日子,正月初三。”白灵嘴巴对着门缝吼:“王家要抬就来抬我的尸首!”白嘉轩已走到二门口,转过身说:“就是尸首也要王家抬走。”白灵很快复原了活泼的天性,在小厦屋里大声演讲大声唱歌,婆呀爸呀妈呀大哥大嫂三娃子牛犊还有干大你们
16、听我讲吧!北伐军节节胜利,天下无敌,北洋军阀反动政府保不住驾啦!国民革命的胜利指日可待!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妈快给我送俩馍来,我饿了。白赵氏踞着小脚站在庭院里斥问:“灵灵你疯了?”白吴氏仙草拿着俩馍馍走到厦屋门前,白嘉轩不失时机地赶到了,从仙草手里夺下馍说:“让她喊让她唱。她还有劲儿。”白灵从门缝里看见了院庭里发生的一切。她的腹腔里猫抓似的难受,接着口腔里开始发粘,终于喊不出也唱不出了,躺在炕上看冬日惨淡的阳光从房檐上悄然消失,冷气和黑暗一起笼罩了厦屋。黑暗里窗户纸轻轻响了一下,什么东西滚落到肩头上,她一抓到手就毫不迟疑地吞嚼起来,两个半是麦子面半是玉
17、米面的馍馍不经吃就完了,似乎还可以再吃下两个。她觉得胳膊和双腿顿时充满了活力,一骨碌从炕上跳下来,继续她的讲演。白嘉轩咣啷一声拉开上房西屋的门闩,站在庭院里吼:“你再喊再唱,我就一镢头砸死你!”白灵对着门缝吼出于胡子的话:“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直到深夜,白灵时喊时唱的声音才停止。天明以后,白嘉轩吃了两个烤得焦黄酥脆的馍馍,雄赳赳地走进饲养场的轧花机房。他一口气踩得小半捆皮棉,周身发热,正要脱去笨重的棉裤,仙草急急匆匆颠着小脚走进来:“灵灵跑了!”白嘉轩披着棉袄走出轧花房,走过街道再跨进自家门楼,厦屋的门锁已经启开,厦屋的山墙上挖开一个窟窿,白土粉刷的墙壁上用镢头尖刺刻下一行字:谁阻挡国
18、民革命就把他踏倒!白嘉轩问仙草:“这镢头怎么在这里?”仙草说:“我不知道。大概是啥时候忘在柜下边了,那是个无用的废物嘛!”白嘉轩在吃早饭的时候向全家老少威严地宣布:“从今往后,谁也不准再提说她。全当她死了。”此后多年,白嘉轩冷着脸对一切问及白灵的亲戚或友人都只有一句话:“死了。甭再问了。”直到公元一九五零年共和国成立后,两位共产党的干部走进院子,把一块“革命烈士”的黄地红字的铜牌钉到他家的门框上他才哆嗦着花白胡须的嘴巴喃喃他说:“真个死了?!是我把娃咒死了哇!”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白灵回家讲述大闹滋水县的经过,说明她具有反抗精神和革命热情,也为后文她叛逆出逃
19、的情节做了铺垫。B. 白嘉轩把白灵锁在小厦屋,是为了逼迫女儿嫁给王家,而白灵逃跑,是因为她反对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由。C. 在夜晚偷偷给白灵送去馍馍的是她母亲仙草,白灵逃跑时用来挖墙的镢头也是母亲提供的,她支持女儿逃跑。D. 白灵离家出走以后,白嘉轩对外宣称女儿死了,是因为他认为女儿离经叛道,对她非常生气,不想再见到她。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始称白嘉轩的妻子为“白吴氏”“白吴氏仙草”,但结尾却直称“仙草”,称呼上的小变化,却是作家的匠心所在。B. 小说节选部分以时间为线,交代了白灵腊八傍晚回家、初十就逃跑的短短两天内所发生的事情,矛盾冲突集中。C.
20、 文中划线处的自然环境描写,既烘托了凄冷黯淡的氛围,体现了白灵内心的悲伤和迷惘,又舒缓了叙事节奏,使叙事张弛有度。D. 小说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白灵的直率,鹿兆鹏的沉稳,白嘉轩的固执,活灵活现,跃然纸上。8. 选文中“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这句话出现了三次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9. “白灵”谐音“百灵”,白灵出生时有百灵鸟在白家鸣叫,故起名为“白灵”,有读者评价她为“冲出牢笼的百灵鸟”。请结合选文及小说白鹿原的相关内容,谈谈作者如此命名女主人公的深层原因。【69题答案】【答案】6. A7. C8. 第一次:展现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体现人物心情。这是白灵
21、复述于大胡子的话,体现了当时国民革命深入人心,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大潮;这让白灵感到由衷的自豪、兴奋,革命热情勃发。第二次:体现白灵的斗争精神和参加革命的热情。这是白灵与父亲对抗时说的,父亲的禁锢也不能消解她的斗争精神,她借用这句话来表现自己决不妥协的态度。第三次:体现白灵的信仰坚定。这是她逃跑前刻在墙壁上的字,白灵坚信国民革命一定会胜利,把这句话刻在墙上明志,向家人表明自己的信仰。9. 百灵鸟是纯洁美好的象征,作家以此命名,寄寓了对白灵美好品行的深情赞美。她热情善良,活泼开朗,向家人激动地讲述斗争经历,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她心底纯洁,革命动机单纯,她是白鹿原上心地最纯良的革命者,最美的女性。
22、百灵鸟是自由歌唱的精灵,作家以此命名,寄寓了对白灵斗争精神的讴歌。她对国民革命充满了热情,敢于斗争,立场坚定,积极参加驱逐反动县长的活动;她又有鲜明的叛逆性格,追求婚姻自由,敢于破墙逃婚,是沉闷、压抑世界里的一声嘹亮的歌唱。以此命名,使她牺牲的结局更令人心痛,增强人物悲剧命运对读者心灵的震撼。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阳武人陈平事项羽,殷王反,项羽使平击降之。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挺身间行,仗剑亡,渡河,归汉王于修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
23、军。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如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曰:“善!”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平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昧等。夏,四月,楚围汉王于荥阳,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项羽使使至汉,
24、陈平使为大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五月,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量,曰:“食尽,汉王降。”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去,令韩王信与周苛、魏约、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羽
25、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楚归太公、吕后,引兵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候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
26、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也。”汉王从之。于是韩信、彭越皆引兵来。(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灭楚,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B. 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C. 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D. 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11.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27、与鸿门宴中“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参乘”意义相同。B. 长者,文中指地位显贵的人。齐桓晋文之事中“为长者折枝”一句中的“长者”也是这个意思。C. 大牢,即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文中“大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属待客的最高礼节。D. 赐骸骨,亦称“乞遗骸”,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思是请允许我自己回老家安度晚年,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攻打荥阳时,汉军处于劣势,不得已选择割地求和,亚父看出这是进攻的最好时机,但项王仁义,不愿意趁人之危,没有听从,这让亚父非常愤怒。B. 汉王把四万两黄金交给陈平,
28、由他全权处理,不再过问金钱的支出问题,可见汉王对陈平的信任,陈平也不负所托,顺利离间了项羽和钟离昧等人的关系。C. 在楚汉约定平分天下之后,项羽选择东归;汉王在属下的劝谏之下决定趁着楚军疲惫不堪之际,乘势一举夺取天下。D. 事态紧急之时,纪信乘上了汉王车子,诈称投降,楚人欢呼雀跃,以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不料汉王趁乱从西门逃走,项王盛怒之下烧死了纪信。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4. “纪事本末”与“纪传体”“编年体”一样,也是一种史书体裁。比较选文内容与所学的鸿
29、门宴和烛之武退秦师,你认为“纪事本末”有哪些特征?请简要说明。【1014题答案】【答案】10. C11. B12. A13. (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2)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14. 以历史事件为纲,显出事情的本末。鲜明的条理性。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的不足。参考译文:阳武人陈平侍奉项羽,殷王司马反楚时,项羽即派陈平去攻打并降服了殷王。过了不久,汉王攻占了殷地。项羽发怒,准备杀掉那些参与平定殷地的将领和官吏。陈平很
30、害怕,便把他所得的黄金和官印封裹好,派人送还给项羽;随即毅然持剑抄小路逃亡,渡过黄河,到修武去投奔汉王,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刘邦。这一天,刘邦就授陈平都尉之职,让他做自己的陪乘官,负责监督各部将领。将领们(因不服气)都喧哗鼓噪起来,说:“大王您得到一名楚军的逃兵才一天,还不了解他本领的高低,就与他同乘一辆车子,且还反倒让他来监护我们这些有资历的老将!”汉王听到这种种非议后,却更加宠爱陈平了。汉王对陈平说:“现在天下纷乱,什么时候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王的正直的大臣是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这些人,不过几个人而已。大王您果真能够拿出万金的黄金,施行反间计,离间他们君臣的关系,让项王怀疑他们的
31、忠心;项王的为人,心中忌恨并相信谗言,一定在营内诛杀他们,汉军可以趁机率领军队攻打楚军,夺取楚地是一定的了。”汉王说:“好!”于是汉王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任意他去做事,不再过问钱的去处。陈平大多用金钱在楚国军队中施行反间计,扬言说:“钟离昧等众位将领担任项王的大将,功劳太多了,既然这样那么他们终究不得不分裂楚地而称王,他们想和汉王结为一体,来消灭项王并且瓜分他的土地。”项王果真心里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夏,四月,楚国在荥阳围攻汉王,事情紧急;汉王请求议和,割据荥阳把西边的部分当做汉国的领土(东边归楚)。亚父范增劝说项羽快速攻打荥阳,汉王忧虑这件事情。项羽派遣使者到达汉国,陈平派人准备了肉食饭
32、菜。全部进去了以后,陈平见到楚国派遣的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你是亚父派遣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拿走(饭食),换上了不好的无肉的饭菜献给楚使。楚使回去以后,把事件全部的经过告诉了项王,项王果然非常怀疑亚父。亚父想要迅速攻打下荥阳,项羽不相信他,不肯听亚父的话。亚父听到项羽疑心他,生气地说:“天下的事大致已经成定局了,剩下的你自己做吧,我想请求告老还乡!”亚父回乡时,没到彭城,背上疽病发作就死了。五月,将军纪信对汉王说:“局势紧急!请让臣用计策引开楚军,汉王可以趁机离开。”于是陈平在夜里将二千余女子放出东门,引来楚军四面围击她们。纪信乘汉王的车,车上张黄盖,左边竖立着汉王的旗帜,叫
33、道:“食尽粮绝,汉王降楚。”楚人高呼万岁,都聚集到城东来围观。汉王则趁此机会带了数十骑出西门逃走,命令韩王信与周苛、魏约、枞公守荥阳。项羽见到纪信,问:“汉王在哪里?”纪信回答道:“已经离开了。”项羽烧死了纪信。项羽自知身边缺少帮手,粮草即将用尽,韩信又进兵击楚,心中非常忧虑。汉王派了侯公来劝说项羽放回太公。于是项羽和汉王约定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以西归汉,以东归楚。九月,项羽放还了太公和吕后,带兵解了荥阳之围而东归,汉王也打算西归关中,张良、陈平劝阻说:“汉已拥有大半天下,各地诸侯也都前来归附;而楚兵已疲惫不堪,粮草将尽,这是上天赐予的灭楚的最好时机。如果就此放过楚人,这就是所谓的养虎遗患。
34、”汉王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五年冬,十月,汉王追击项羽到固陵,和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约好共同出击楚国;可是韩信、彭越二人失期不至,楚大败汉军。汉王只好重新坚壁自守,对张良说:“韩信、彭越这些手下不听我的,我该怎么办?”张良说:“楚兵就快要败了,而韩信、彭越二人未有明确分封到土地,所以他们不来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您能和他们共享天下,他们立刻就会来。齐王韩信的封爵并非汉王的意思,他自己也觉得不安心;彭越平定了梁地,原来您因为魏豹是魏王的缘故所以拜彭越为相国,现在魏豹死了,彭越也在等着您能封他为王,您却没有早些决定。如果您能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土地都封给彭越,把从陈以东沿海一带都给韩信。韩信的家在楚地,他
35、想要的封地包括他的故乡。假如您答应分割这些土地给他们二人,让他们各自为战,则打败楚军轻而易举。”汉王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韩信、彭越都带了军队来会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和无咎韵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注】无咎:韩元吉,字无咎,南宋许昌人,与陆游关系甚好。陆游通判镇江时,韩无咎从江西来镇江探母,陆游与其交游两月。15.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和无咎韵”表明这首词是陆游与韩无咎的彼此唱和之作,写于韩无咎即将离别之际。吹起的角声勾起了离别的伤感情
36、绪。B. “夕阳吹角”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关情”表明吹起的角声勾起了离别的伤感情绪。C. “新愁常续旧愁生”表明陆游常是旧愁未去又添新愁,故而对韩无咎的陪伴充满感激。D. 这首词上片表现了作者与韩无咎真挚的友情,下片写客中送客,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心绪。16. 结合全词分析,撩拨作者“愁”的因素有哪些?【1516题答案】【答案】15. C16. 作者远离家乡,到他乡做官,会生愁情;平时忙碌不已,闲暇时光少,会生愁情;夕阳西下,听到凄凉角声,会生愁情;朋友将别,客中送客,会让作者更生愁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37、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是“_,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17题答案】【答案】 . 端章甫 . 愿为小相焉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 夫子哂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意境是二胡演奏艺术的高层次审美,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
38、个重要概念。二胡演奏艺术的意境表现离不开情景交融,而意境的表现经常是虚实结合,给人的感觉。如乐曲月夜表达作者抒情性的同时,也突出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及空灵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美;闲居吟表现作者悠然闲适、轻松自得的情绪和从容;阿炳的二泉映月中,悲怨哀叹的曲调,将作者的辛酸荣辱和生平经历都融入其中,借景抒情,将超然的意境美体现得。意境美的表达能够使演奏家达到“人琴合一”的演奏境界。这种境界的表达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美术绘画等多方面的意境表达相通相融,都讲究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有种的感觉。如别亦难满江红等乐曲感情真挚深厚,能够表达一种的意境,仿佛回到了古代作者生活的情境中。可见,由于二胡乐曲的二
39、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掌控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意在言外 酣畅淋漓 意犹未尽 高古幽远B. 意在言外 淋漓尽致 浅吟低唱 清新明丽C. 弦外之音 酣畅淋漓 浅吟低唱 清新明丽D. 弦外之音 淋漓尽致 意犹未尽 高古幽远19.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B. 通过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掌控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C. 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
40、,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D. 二胡乐曲的二度创作中意境美的表达,直接掌控着我们对传统经典音乐的深度、广度的理解和诠释。20.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B. 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C. 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D. 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1820题答案】【答案】18. D19. C20. B(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
41、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这是鼓舞世界的盛会。驰聘于坚冰之上,_,冰雪运动的激情与欢乐全球共享,为各国人民战胜挑战、实现梦想注入信心和力量。_。克服困难,冲破阻隔,五洲四海的人们汇集在五环旗下,展竞技之美,扬文明之光,聚团结之力,携手写下“一起向未来”的崭新篇章。奇迹是什么?微博作者橙子辅导说:“是凌寒绽放的梅花,是征服高山的登顶,是牢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历史主动与创造。”回首百年风雨沧桑,从觉醒年代到崛起时代,从上世纪初的“奥运三问”到新时代的“双奥之城”,中国与冬奥的“冰雪奇缘”,_,折射出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矢志圆梦的奋斗轨迹,照鉴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
42、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1题答案】【答案】 . 翱翔于飞雪之间 . 这是团结世界的盛会 . 仿佛一面明镜22. 请根据所给出的下联按照对联的基本常识写出上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平仄可不论。上联:_;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22题答案】【答案】示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比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
43、球,等等。中外选手的对决从此变得更精彩了。但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又引发了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题答案】【答案】例文百花我独秀,群峰我为巅面对因一枝独秀而差点被移出奥运大家庭的危机,中国乒乓球队改变观念,调整战术,着眼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44、,着力于帮助自己的对手变得强大。事实上,对手的强大虽然给自己带来压力,但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做法变对手为帮手,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先机,既推动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向世界展示了充满自信的大国形象,又实现了中国乒乓球的持续发展,让中国始终站在世界之巅。中国乒乓球发展给予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要个体,也要整体,个体的发展不能离开整体。放眼当今世界,哪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在世界发展的背景和格局下进行的呢?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足以让人们认识到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乘坐的是一艘方舟、一辆战车,人类命运息息相关,是个共同体,我们必须要有世界意识和整体格局。
45、既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就需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百花我独秀,群峰我为巅,但若百花凋零,独秀必风采全无;若群峰低矮,山巅也失去高度。众所周知,奥运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在奥运赛场上,所有的对手都是自己的帮手,大家精诚团结,相互砥砺,为的就是实现人类整体的体能进步和精神强大。毋庸置疑,在世界整体发展的征途上,大国和强国必然也必须要更多地承担世界责任,这是中国乒乓球发展给予我们的第二个启示。个体需要独秀,而整体需要均衡。因为历史进程中各种各样的原因,世界上有的国家赢得了发展先机,成为现代化先发国家。有快就有慢,有先就有后,这是整体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这些后发国家停滞不前,百花委顿衰败,整体就会失去
46、平衡。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对这种危机,先发国家、大国、强国就不能满足于独秀和独高,这些国家需要站出来,承担更多的世界责任,营造更好的发展生态。这些国家有能力,更有义务站出来,因为这既是为了世界整体,也是为了国家个体。一枝独秀的中国乒乓球队帮助对手的行为,向我们证实了这一道理,也为我们展现了相关成效。在帮助其他国家甚至帮助对手发展的时候,强国应该充满自信,这是中国乒乓球队给予我们的第三点启示。面对对手慢慢变强,面对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这句话说出了大国底蕴,说出了大国气度,更说出了大国自信。在当今世界版图上,美国是不折不扣的大国和强国,但他们渴望一家独大,不仅不愿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反而霸凌他国,这其实是一种缺少自信的表现。中国是个大国,正大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迈进,我们应牢记国乒发展的启示,怀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坚持我们一贯以来的立场和做法,百花我独秀,群峰我为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