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文科 政治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年,随着首批运营商启动移动通信5G技术部署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家居、无人机等多个万亿规模的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也将随之崛起。这表明科技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更高水平发展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材料主要是表明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更高水平发展,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2、用越来越重要。正确。故本题选B。2.博物馆是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共机构。国家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博物馆建设发展的方向。2019年春节期间,“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老百姓欢度新春的重要选择。这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节日休闲理念和方式转变,也有利于A. 发挥优秀文化对人们的丰厚滋养作用B. 强化优秀文化的有形影响,丰富精神世界C. 让博物馆走进公众视野,使博物馆更有经济价值D. 使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得到充分体现【答案】A【解析】【详解】“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老百姓欢度新春的重要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知晓国家的文化、历史,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人们的丰厚滋养作用,A项符
3、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而不是有形的,B项观点错误;博物馆是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共机构,属于非营利性公共文化事业,百姓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走进公众视野,使博物馆更具有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C项观点错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民群众走进博物馆,有利于提升文化修养,“使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得到充分体现”的观点夸大了其作用,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3.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实践中享用着文化文化影响
4、人的思维形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说明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正确;“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说明人在社会实践中享用着文化,正确;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观点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影响人的思维形式,排除;本题选B。【点睛】文化的特点A.(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与个体)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
5、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C.(文化与物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4.文明家庭区别于一般家庭的重要表现就是,他们更注重言传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告诉我们A. 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B. 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C. 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 传承家庭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营造良好的家庭文明,建设文明家庭,是通过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
6、表现,B选项说法正确。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选项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起决定作用,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强调的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并非强调传承家庭美德,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择B选项。5.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这说明: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文化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文化工作者的努力繁荣文化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只要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累就自然能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A. B. C. D. 【答
7、案】C【解析】【详解】强大的国力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体现了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项符合题意;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体现了繁荣文化必须兼收并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在文化创新与发展中的作用,项不合题意;仅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累,而不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6.“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中国“赶上世界”的强国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材料可以看出科学技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 是民族凝
8、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B.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C.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D. 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的科技成就使中国“赶上世界”的强国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说明科学技术可以增强综合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B项符合题意;科学技术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项观点错误;材料体现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反作用,C项不合题意;D项观点夸大了科技的作用,不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正确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能认为文化
9、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或决定性因素。经济和科技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7.文化素养就是不需要别人来提醒的自觉,自觉约束自我、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体现着一个人的气质,道德水平。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 精神、理念、信仰B. 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情操C.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 知识、能力、态度【答案】C【解析】【详解】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ABD都是文化素养的一
10、部分,但都不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排除。故选C。8.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开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年接待游客l00多万人次,既扩大了就业,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一事实充分说明A.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C. 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文化产业D. 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材料中,博物馆的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B选项正确。A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选项的说法错误,夸大了文化的作用;D选项说法错误,故排除。本题选择B项。9. 冼星
11、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这些名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A.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人们创作名曲,唱着名曲,积极投入到抗战之中,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选项说法正确。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不完全同步,A项说法错误;B选项与材料没有关系,故排除;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D选项中的说法错误。本题选择C项。10.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决定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活动。各地纷纷响应号召,组织开
12、展各种形式的主题阅读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人们之所以积极参与读书活动,是因为A.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B. 文化由人创造C. 参与文化活动是接受知识文化教育的唯一途径D.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答案】A【解析】【详解】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所以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十分有必要,A选项正确。B选项中,文化由人创造不是上述活动的原因,故排除。C选项中的“唯一”说法错误;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择A项。11.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
13、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属于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符合题意,针灸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是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不合题意,针灸是自然科学,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符合题意,针灸文化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故选A。不合题意,针灸不是语言和文字。12.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
14、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清理维护好它的源与流。对于文化创新而言,意味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下列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中,说法正确的是A. 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B. 拒绝接受新文化的“封闭主义”C. 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D. 只推崇外来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做法是“封闭主义”,A观点错误,排除;拒绝接受新文化的做法是“守旧主义”,B观点错误,排除;只推崇外来文化的做法是“民族虚无主义”,D观点错误;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是“历史虚无主义”,C正确;本题选C。【点睛】文化创新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15、(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向人民群众学习,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5)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繁荣。(6)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
16、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的关系,把握好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1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指A. 语言文字的多样性B.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C.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D. 建筑艺术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详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本题C正确;ABD错误,排除;本题选C。【点睛】1.文化多样性(1)内涵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
17、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意义(地位、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成因因为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4)主要表现A.民族节日: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B.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
18、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文化的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14. 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
19、值得我们弘扬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 B. C. D.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体现了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必要性;“交流因不同而必要”,体现了文化交流能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体现了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我们应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我们必须辨证地对待,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我为主,只能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
20、用。并不是世界各种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所以说法错误。15.“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灶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生盆狄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透过除夜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可以消除各民族文化差异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民族凝固的艺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题肢和说法正确。民族文化差异不能也不可以被消除,题肢说法错误;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凝固的艺术,题肢说
21、法错误。本题选择A选项。16.胡适说过“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他还说:“西洋的文学方法,比我们的文学,实在完备得多、高明得多,不可不取例。”胡适的观点是主张“全盘西化”的典型观点主张文化复古主义才能拯救中国是否认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主张我们应全盘吸收西方优秀文化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胡适认为我们百事都不如人,犯了否认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项符合题意;胡适认为西洋文学比我们的文学好,我们应该多学习西洋的文学方法,这是主张“全
22、盘西化”的典型观点,项符合题意;胡适主张全盘西化,项不合题意;胡适认为西洋文学都比我们的好,要全盘西化,他的观点没有体现只吸收西方优秀文化,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进行文化创新应克服的两种错误倾向。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17.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只有先继承才能再创新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 B. C. D
23、. 【答案】C【解析】【详解】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先后的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二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意义: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18.
24、景德镇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制瓷中心,有着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陶瓷古迹、制瓷技艺、独特的瓷业习俗,形成了景德镇在世界上没有同构性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景德镇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继承传统,保持其特色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把发展制瓷业作为当地工作的中心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景德镇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制瓷中心,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继承传统,保持其特色,在对待外来文化问题上,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说法正确。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题肢说法错误,故不选。本题选择D项。19.文化在
25、继承中得以发展,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有A. 思想运动B. 重大发现和发明的发展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 教育的发展和进步【答案】C【解析】【详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从而促进文化的进步。所以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因素,C正确;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但不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排除A;重大发现和发明的发展会影响文化发展,但不是根本因素,B不选;教育不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排
26、除D。故本题选C。20.中国电影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严肃表达,市场反响也愈发热烈。取材真实事件的我不是药神形成了“贴地飞行”的核心竞争力。它的故事核来自现实生活,艺术手法源于创作者的苦心设置,不管表面看起来多么“贴地”,精神指向最终是“飞行”的。给予我们启示:长久以来现实主义创作与商业成功不可得兼的矛盾并不存在,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创作者的自我设限,现实主义创作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生长空间。据此,对电影发展的启示有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顺应时代要求、立足人民群众需要电影产业可以做到“叫好”与“叫座”的统一A
27、.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强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严肃表达的我不是药神的故事来自现实生活,其艺术手法源于创作者的苦心设置,不管表面看起来多么“贴地”,该影片的精神指向最终是“飞行”的,因此,受到市场热烈反响,可见,对电影发展的启示有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顺应时代要求、立足人民群众需要,故正确;应该立足于社会实践,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的说法太绝对,故错误;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21.无论是铡刀、牛槽等传统农耕用具,还是饺子、馒头等乡村特色饮食,经过胶东莱西农民李泽志的一支画笔,就变成了一幅幅雅致有趣的写意画,让
28、更多的人对逐渐消失的农耕文明育所认识,李泽志也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民艺画创始人”。李泽杰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育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如实反映社会生话的状况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立足群众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普通的农家用具及饮食,经过李泽志的写意创新,农耕文明趣意盎然,表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立足群众的实践活动,项符合题意;优秀的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状况的艺术升华,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
29、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2.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上述材料体现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符合题意,“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
30、欧中关系研究”,体现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符合题意,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说明互派留学生是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有利于文化传播。表述错误,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学生不是大众传媒; 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商业贸易。故本题选C项。【点睛】教育与文化交流1、文化交流合作具有文化创新的意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23.“李杜诗篇万古传
31、,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篇清代诗人赵翼的论诗道出了文化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永无止境。对文化创新,我们应该这样认识: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对文化的传承就是文化创新只有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才有文化创新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超越和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两项符合题意;仅仅继承传统文化而不推陈出新不属于文化创新,项观点错误;对于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2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段宋代朱熹春日中形容百花齐放春日盛景的诗句,也是
32、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多样性的理想状态的描述。下面对于文化多样性理解正确的是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能实现世界文化繁荣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说法正确。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好本民族文化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手段,而非唯一手段,说法过于绝对。本题选A项。25.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启示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
33、,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摒弃传统、大胆创新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启示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正确且符合题意;洋为中用是对待外来文化,故不选;错误,错在“摒弃传统”。故本题答案选C。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读书是人们
34、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我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倡导全社会的读书之风。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倡导全社会的读书之风。【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倡导读书之风,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
35、活动和思维方式。倡导读书之风,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自觉服务人民,促进社会和谐。(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举办读书活动、倡导读书之风,可以使人们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4)文化塑造人生。举办读书活动、倡导读书之风,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解析】本题以“世界读书日”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倡导全社会的读书之风,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倡
36、导读书之风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即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发展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GDP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来自政府文化部门和专业公司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至少是101。为此,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对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意义
37、。【答案】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强国能够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强国战略,可以推动文化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可以防止外来文化的渗透和西化,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解析】本题以文化产业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的关系等有关知识点
38、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对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2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筷子却成了某些人眼中“奇怪的小棍子”,某国际时尚品牌的一则商业广告引起了国人的不满,也点燃了世人对“筷子”的关注热情。筷子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对应着天圆地方;手持筷子时
39、,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人立于天地之间;筷子也代表着阴阳,一双筷子象征着阴阳合一。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们要做的不是对他国文化指手画脚,而是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冲突。从文化角度说明如何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冲突。【答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和睦相处。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相互理解,求同存异。【解析】【分析】本题以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筷子为话题设置情景材料,从文化生活模块设置问题,考查学生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本题侧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
40、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意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详解】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角度说明如何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冲突。从设问指向看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设问范围是文化生活模块,知识限定范围不明确,学生需要认真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对接来分析作答。结合材料学生可以从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和睦相处;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相互理解,求同存异等角度进行阐述。【点睛】尊重文化多样性 (1)必要性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注意:可以转化为“有利于”: 尊重文化
41、多样性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2)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9.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样地与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至今依然流传着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一梨园戏。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梨园戏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泉州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
42、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梨园戏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梨园戏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梨园戏是如何换发出勃勃生机的。【答案】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创新。梨园戏引入市场机制,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梨园戏继承了泉州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进行交流
43、、借鉴、融合。梨园戏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泉州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坚持正确方向,着眼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群众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解析】本题以梨园戏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
44、析梨园戏是如何换发出勃勃生机的,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解答本题需要考生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其次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作答。要进行文化创新,最根本的是立足社会实践,其次,考虑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角度加以分析;最后,从文化创新应该坚持的方向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点睛:考生不能认为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所以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都是文化创新的渊源。文化创新的渊源不能混同于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