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969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解析》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2016届高考化学六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高考化学六模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6分,共48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1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给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的、且可以互相转换的能量的源泉”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B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村生火做饭使用的都是化石燃料C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核能、太阳能、氢能D化石燃料的燃烧没有污染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

2、上标有:温度 浓度 容量 压强刻度线 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BCD3下列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0.1molL1NaHSO4溶液中:c(Na+)+c(H+)=c(SO42)+c(OH)B中和pH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不相等D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于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有指导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B利用元素周期表中氟、氯、硫、磷附近的

3、元素研制新型农药C在过渡金属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D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5有人认为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是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B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C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叁键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6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元素,且A为单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ABCDE中同一元素的价态均不相同,则

4、A为气态单质B若A为金属钠,则由ImolD完全反应生成C时,一定有1mol电子转移C若A为非金属硫,则的反应类型既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又可以是复分解反应D若A为金属铁,则化合物C和D均可以由化合反应生成7温度一定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s)+nB(g)pC(g),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m+npB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B的转化率减小8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

5、有蓝色沉淀出现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9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物体中不断地产生NO,用于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1)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填字母)A铁

6、B铝C铂D玻璃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填化学方程式)(2)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长玻璃管的作用是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3)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图丙),合理的是(填选项代号)(4)假设实验中12.8 g Cu全部溶解,需要通入标况下O2才能使NO全部溶于水10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3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数,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

7、、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1)写出B+乙甲+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甲、丙、丁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A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A部分

8、的装置是图2中的(2)A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的现象是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3)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为Na2SO4(简述实验步骤):12环己酮(如图1)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下列原理和装置制备(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如图2):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gcm3,20)溶解性环己醇100161.1(97.8)*0.9624能溶于水环己酮98155.6(95)

9、*0.9478微溶于水水18100.00.9982(1)已知合成环己酮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反应增多实验时,先在合成装置中加入5.2 mL(5 g)环己醇和几粒沸石,再加入酸性Na2Cr2O7溶液酸性Na2Cr2O7溶液的加料方式为(填代号)A一次性加入B缓慢加入C无所谓,怎样加入都可以(2)若酸性Na2Cr2O7溶液的体积为35 mL,则应选取(填“100 mL”或“250 mL”)的三颈瓶(3)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设为A),其主要成分是的混合物(4)合成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水从冷凝管的(填“a”或“b”)口进入(5)在馏分

10、A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至饱和,振荡、静置、分液,得有机层(设为B)加入氯化钠固体的作用是(6)在有机层B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除去其中的少量水分过滤,将滤液置于精制装置中蒸馏,收集(填代号)的馏分,得到纯净的环己酮A.100.0102.0B.154.0156.0C.160.0162.0(7)精制装置中的错误是若最终得到环己酮的质量为3.43 g,则环己酮的产率是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高考化学六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6分,共48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1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给人类所需的光

11、、热、动力等任一形式的、且可以互相转换的能量的源泉”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B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村生火做饭使用的都是化石燃料C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核能、太阳能、氢能D化石燃料的燃烧没有污染【考点】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原始社会不可能用天然气; B农村一般使用柴草做饭;C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能等;D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解答】解:A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原始社会不可

12、能用天然气,故A错误; B农村一般使用柴草做饭,不是用化石燃料,故B错误;C核能不是新能源,故C正确;D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均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能源与环境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温度 浓度 容量 压强刻度线 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BCD【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分析】根据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分析,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13、的定量容器,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解答】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则正确;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则正确,与浓度、压强、酸式或碱式无关,所以正确的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的积累3下列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0.1molL1NaHSO4溶液中:c(Na+)+c(H+)=c(SO42)+c(OH)B中和pH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4、:1C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不相等D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溶液中遵循电荷守恒:所有阳离子的浓度和等于所有阴离子的浓度和;B、盐酸和醋酸分别是强酸和弱酸,当PH相等时,其浓度大小不一样;C、计算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水电离的c(H+)的大小来比较;D、根据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来判断【解答】解:A、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Na+)+c(H+)=2

15、c(SO42)+c(OH),故A错误;B、盐酸和醋酸分别是强酸和弱酸,当PH相等时,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所以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要比盐酸多,故B错误;C、pH=3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H+)=c(OH)=1011,pH=3的FeCl3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3,水电离的c(H+)不相等,故C正确;D、在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和碳酸氢根是直接电离出的离子,但是碳酸氢根会水解和电离,所以c(Na+)c(HCO3),碳酸氢钠中,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c(CO32)c(H2CO3),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CO3)c(H2CO3)c(CO32),故D错误故选C【点评】

16、本题是一道关于水溶液知识的综合题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于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有指导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B利用元素周期表中氟、氯、硫、磷附近的元素研制新型农药C在过渡金属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D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A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元素既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B非金属元素F、Cl、S、P等可制备农药;C过渡元素中一些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D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相近

17、的元素性质相近,启发了人们在周期表中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解答】解:A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元素既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所以可作半导体材料,故A错误;B非金属元素F、Cl、S、P等可制备农药,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的右上角,则用于制农药的元素通常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故B正确;C过渡元素中一些元素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则在过渡元素中可以找到新型催化剂,故C正确;D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近,启发了人们在周期表中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题目难度不大,熟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的性质即可解答,注重元素位置与性质的考查5有

18、人认为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是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B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C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叁键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考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碳原子与碳原子、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B碳原子化学性质不活泼;C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还能成环;D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

19、子,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还能成环【解答】解:A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碳原子与碳原子、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达到稳定结构,故A正确; B碳原子性质不活泼,故B错误;C碳原子之间成键方式具有多样性,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单键,不仅可以形成碳链还可以形成碳环,故C正确;D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及有机物的性质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

20、累和掌握6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元素,且A为单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ABCDE中同一元素的价态均不相同,则A为气态单质B若A为金属钠,则由ImolD完全反应生成C时,一定有1mol电子转移C若A为非金属硫,则的反应类型既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又可以是复分解反应D若A为金属铁,则化合物C和D均可以由化合反应生成【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A若各物质中同一元素的价态均不相同,中学中只有N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满足图中转化关系;B若A为金属钠,C为NaOH,D为Na2O或Na2O2,B为NaHCO3 ,E为Na2CO3 ,符合转化关系;C若A为单质S,

21、C为SO2,D为H2S,B为SO3,E为H2SO4,符合转化关系,硫酸与Cu、亚硫酸盐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硫,结合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D若A为金属铁,C为FeCl3,D为FeCl2,B为Fe(OH)3,E为Fe2O3,符合转化关系,根据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性质来回答【解答】解:A若各物质中同一元素的价态均不相同,中学中只有N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满足转化关系,A为N2,C为NO,D为NH3,B为NO2,E为HNO3,故A正确;B若A为金属钠,C为NaOH,D为Na2O或Na2O2,B为NaHCO3 ,E为Na2CO3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而氧化钠与水反应是非氧化

22、还原反应,不存在电子转移,故B错误;C若A为单质S,C为SO2,D为H2S,B为SO3,E为H2SO4,反应可以通过浓硫酸硫酸与Cu或与亚硫酸盐反应得到二氧化硫,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又可以是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D若A为金属铁,C为FeCl3,D为FeCl2,B为Fe(OH)3,E为Fe2O3,则化合物氯化亚铁可以通过金属铁和氯化铁之间的化合反应来获得,氯化铁均可以由金属铁和氯气通过化合反应制得,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框图推断,侧重对元素化合物性质与转化关系考查,难度中等,熟练掌握物质性质是关键,C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可得二氧化硫7温度一定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

23、反应:mA(s)+nB(g)pC(g),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m+npB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B的转化率减小【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将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于A是固体,则有np,故A错误;C气体的体积分数减小,故B错误;气体B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

24、的影响因素及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出现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A铁的吸氧腐蚀中,氧气的浓度越大,其腐蚀速率越快;B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温度越高,铁越容易被氧化;D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中,作负极的金属易被腐蚀【解答】解:A铁的吸氧腐蚀中,氧气的浓度越大,其腐蚀速

25、率越快,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氧气的浓度越小,则腐蚀越轻,故A错误;B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铁氰化钾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B错误;C温度越高,铁越容易被氧化,所以铁越容易生锈,故C正确;D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作负极而易被腐蚀,铁作正极被保护,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原电池原理即可解答,知道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会描述现象,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9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物体中不断地产生NO,用于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

26、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1)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CD(填字母)A铁B铝C铂D玻璃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2NO+O2=2NO2(填化学方程式)(2)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长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稀硝酸溢出

27、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3)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图丙),合理的是C、D(填选项代号)(4)假设实验中12.8 g Cu全部溶解,需要通入标况下2.24LO2才能使NO全部溶于水【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装置综合【专题】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类实验【分析】(1)由题意可知,这种成分不能与稀硝酸反应,而Fe、Al均与硝酸反应;反应生成的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2)为了证明产生的气体是NO,则该实验装置要防止产生的气体与空气接触,长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稀硝酸溢出;关闭活塞

28、,产生的气体使稀硝酸液面下降,从而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3)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C和D装置符合题意,E装置是洗气装置(4)由反应过程可知,铜失去的电子数与O2得到的电子数相等,以此计算【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这种成分不能与稀硝酸反应,而Fe、Al均与硝酸反应,所以AB不行,故答案为:CD;反应生成的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呈红棕色,发生反应为2NO+O2=2NO2,故答案为:2NO+O2=2NO2;(2)为了证明产生的气体是NO,则该实验装置要防止产生的气体与空气接触,长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稀硝酸溢出;关闭活塞,产生的气体使

29、稀硝酸液面下降,从而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故答案为:防止稀硝酸溢出;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3)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C和D装置符合题意,E装置是洗气装置,故答案为:C、D;(4)由反应过程可知,铜失去的电子数与O2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则有n(O2)=(Cu)=0.1 mol,V(O2)=2.24 L,故答案为:2.24L【点评】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装置的作用、性质实验分析是解题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

30、不大10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3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数,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1)写出B+乙甲+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F2+2H2O=4HF+O2(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甲、丙、丁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A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VA族B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NH3+5O2 4N

31、O+6H2O【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3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数,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乙和B单质反应生成C单质和化合物甲,反应是置换反应,因为甲、乙、丙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可初步确定A是氢元素,考虑到B可置换C,可初步确定B是氟元素,C是氧元素,所以,D应该是碳元素或氮元素如果确定B是氯元素,C是硫元素,则D为磷元素或硅元素,这与“C、D两元素形成丁”和“C单质与丙反应生成丁和乙”矛盾 故A是H元素,B是F元素,C是O元素,D是N或C元素,甲是HF,乙是H2O,丙是NH3或CH4,丁是NO

32、或CO2【解答】解: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3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数,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乙和B单质反应生成C单质和化合物甲,反应是置换反应,因为甲、乙、丙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可初步确定A是氢元素,考虑到B可置换C,可初步确定B是氟元素,C是氧元素,所以,D应该是碳元素或氮元素如果确定B是氯元素,C是硫元素,则D为磷元素或硅元素,这与“C、D两元素形成丁”和“C单质与丙反应生成丁和乙”矛盾 故A是H元素,B是F元素,C是O元素,D是N或C元素,甲是HF,乙是H2O,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1)B+乙甲+C的反应

33、是氟气和水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2F2+2H2O=4HF+O2,故答案为:2F2+2H2O=4HF+O2;(2)依据分析可知,D元素不能确定,故答案为:;(3)分析可知A是H元素,B是F元素,C是O元素,D是N或C元素,甲是HF,乙是H2O,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甲、丙、丁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判断甲为HF,乙为H2O,丙为NH3,丁为NO;AD元素为氮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第二周期第V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VA族;B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NH3+5O2 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 4NO+6

34、H2O【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机推断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大,注意讨论法的应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图2中的丁(2)A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的现象是溶液变蓝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Cl2=2KCl+I2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无尾气吸收装置(3)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H+HCO

35、3H2O+CO2(4)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为Na2SO4(简述实验步骤):取少量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HCl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类实验【分析】依据实验目的: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依据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中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然后依次通入盛有淀粉碘化钾溶液的B、亚硫酸钠溶液的C、碳酸氢钠溶液的D验证氯水的性质,注意氯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

36、理,据此解答;(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2)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和氯化钾,单质碘遇淀粉变蓝;氯气是有毒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要用尾气处理装置处理;(3)氯气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4)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只有验证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就可证明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解答】解:(1)从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固液混合加热型装置,故答案为:丁;(2)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碘化钾反应2KI+Cl22KCl+I2,生成的I2遇到淀粉变蓝色;氯气是有毒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

37、气中,要用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故答案为:溶液变成蓝色;2KI+Cl22KCl+I2;无尾气吸收;(3)D装置中发生两个反应:氯气和水反应、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l2+H2OH+Cl+HClO,H+HCO3H2O+CO2,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H+HCO3H2O+CO2(4)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只有验证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就可证明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选用试剂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实验设计如下:取少量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Na2SO3已被氧化;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置于

38、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Na2SO3已被氧化;【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性质、实验的设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注意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12环己酮(如图1)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下列原理和装置制备(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如图2):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gcm3,20)溶解性环己醇100161.1(97.8)*0.9624能溶于水环己酮98155.6(95)*0.9478微溶于水水18100.00.9982

39、(1)已知合成环己酮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反应增多实验时,先在合成装置中加入5.2 mL(5 g)环己醇和几粒沸石,再加入酸性Na2Cr2O7溶液酸性Na2Cr2O7溶液的加料方式为B(填代号)A一次性加入B缓慢加入C无所谓,怎样加入都可以(2)若酸性Na2Cr2O7溶液的体积为35 mL,则应选取100mL(填“100 mL”或“250 mL”)的三颈瓶(3)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设为A),其主要成分是环己酮和水的混合物(4)合成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冷凝水从冷凝管的a(填“a”或“b”)口进入(5)在馏分A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40、至饱和,振荡、静置、分液,得有机层(设为B)加入氯化钠固体的作用是降低有机物在水层得溶解度,有利于液体分层(6)在有机层B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除去其中的少量水分过滤,将滤液置于精制装置中蒸馏,收集B(填代号)的馏分,得到纯净的环己酮A.100.0102.0B.154.0156.0C.160.0162.0(7)精制装置中的错误是温度计的水银球未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平齐(或冷凝水进、出口方向颠倒)若最终得到环己酮的质量为3.43 g,则环己酮的产率是70%【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制备实验综合【分析】(1)酸性Na2Cr2O7溶液应缓慢加入,防止剧烈反应导致温度过高;(2)液体体积一般不能超

41、过容器容积的即可;(3)95时得到环己酮和水的恒沸溶液,100的馏分是水;(4)合成装置中的冷凝管是直立的,未收集生成物,其作用是冷凝回流,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5)环己酮的密度与水接近,不容易分层,用饱和食盐水可降低有机物在水层得溶解度;(6)环己酮的沸点是155.6,所以宜收集154.0156.0的馏分;(7)温度计的水银球未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平齐,冷凝水进、出口方向颠倒;(8)根据环己醇计算理论上得到环己酮的质量,产率=100%【解答】解:(1)合成环己酮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酸性Na2Cr2O7溶液应缓慢加入,防止剧烈反应导致温度过高,减少副反应发生,故选:B;(2)反应液的总体积是40

42、.2mL,液体体积一般不能超过容器容积的即可,所以应选择100mL三颈瓶,故答案为:100mL;(3)95时得到环己酮和水的恒沸溶液,100的馏分是水,所以95100的馏分是环己酮和水的混合物,故答案为:环己酮和水;(4)合成装置中的冷凝管是直立的,未收集生成物,所以其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充分冷却,即冷凝水从冷凝管的a口进入,故答案为:冷凝回流;a;(5)环己酮的密度与水接近,不容易分层,用饱和食盐水可降低有机物在水层得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故答案为:降低有机物在水层得溶解度,有利于液体分层;(6)环己酮的沸点是155.6,所以宜收集154.0156.0的馏分,故答案为:B;(7)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未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平齐,冷凝水进、出口方向颠倒,故答案为:温度计的水银球未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平齐(或冷凝水进、出口方向颠倒);(8)5g环己醇理论上得到环己酮为5g=4.9g,所以产率是100%=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实验的反应原理、物质的提纯与除杂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