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训练(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图2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A BC D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D50万年前至今气候是冷暖交替变化解析:依据海平面的变化可推知为“新仙女木”事件,之
2、前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而之后则持续上升。近2 万年来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近8 000年保持平稳。答案:1.C2.C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35题。3.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4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黄赤交角的变化C太阳活动的周年变化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5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解析:第3题,树木的年轮反映了气候的变化。气候温暖的年份,树木生长快,树木年轮间距宽;气候
3、寒冷,树木生长慢,树木年轮间距窄。从图中可以看出,树木年轮从里向外呈“稀疏密集稀疏”的变化,说明了气候呈“温暖寒冷温暖”的变化。第4题,这种气候为冷暖的变化,是由太阳活动的周年变化引起的。第5题,M时期,气候寒冷,会导致海平面下降。答案:3.B4.C5.C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
4、,东半球相反解析: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结合图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是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故B项对。答案:B7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C北非 D中亚解析:澳大利亚、北非和西亚三个地区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就目前来看,三地的降水量相当,但全球温度升高3后,前两者出现粮食减产,而中亚在全球温度升高3后,其增产幅度没有西亚地区大,故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810题。8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
5、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9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10下列人类行动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加大台风预报警报C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D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解析:第8题,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结合图中发生“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故该“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第9题,全球变暖是导致该“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第10题,解决全球变暖一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植树造林,增加CO2的吸收量。答案:8.A9
6、.B10.D112011年3月26日,“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共13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此次活动。该活动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下列属于造成全球变暖原因的是()SO2、NO2的排放CO2的排放水土流失酸雨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森林遭破坏A BC D解析: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CO2浓度增加的途径:一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二是由于过度砍伐森林,使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量减少。答案:B1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旱涝灾害增多某些物种灭绝土壤肥力下降A BC D解析:全球气候的变化,
7、首先使气温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它还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使降水的时空分布发生异常,旱涝灾害增多,影响农业生产,故选A。答案:A二、综合题(共40分)13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22分)(1)19512002年,我国(2分)()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2分)()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3)据图分析气温变化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是什么?(6
8、分)(4)我国气温增幅变化最小的地区是_,原因是什么?(6分)(5)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工业生产应做好哪些方面的调整?(6分)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第(1)、(2)题,由图中可知:在19512002年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增温,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增温;图中各地的气温增温速率并不相同,其中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增温速率最明显;从图中可知气温增温速率最大值为0.60.8/10年,由此可计算出50年来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第(3)题,松嫩平原增温明显,对农业的有利之处从延长无霜期(积温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土壤水分含量及土地温度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自然
9、条件和生产活动两方面分析。第(5)题,针对工业生产中温室气体缩减排放进行调整。答案:(1)D(2)A(3)松嫩平原地区气温上升明显,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表现为: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增加产量;利于缩短作物生长期,提高复种指数;使土壤冻土层融化,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土层温度升高,利于作物生长。(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大气升温不明显;工业生产少,温室气体排放少,增温速度慢。(5)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技术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工业联系,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调整工业结构,减少高能耗工业数量。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
10、2011年11月15日,我国发布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显示:1880年以来我国的变暖速度在每百年升温0.50.8之间。19512009年,我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1.38,变暖速率为每十年升温0.23。1880年以来,我国降水无明显变化趋势,我国地面太阳辐射量减少。1960年以来,东亚冬、夏季风均减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过8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退缩加速。1950年以来,全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5 mm。(1)材料反映出的目前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2分)()A全球气候变暖 B环境污染C生物多样性受损 D水资源短缺(2)我国的冰川主
11、要分布在(2分)()A青藏高原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C东部季风区的高山地区 D东北地区(3)冰川加速退缩,对于干旱地区的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什么?(8分)(4)我们如何减缓材料中所说的气候变化趋势?(6分)解析:材料反映出了我国的气候变暖的相关信息,这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环境变化问题。它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以人为原因为主,人类应对这种变化应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入手。答案:(1)A(2)A(3)冰川退缩说明气候变暖,可能使干旱地区的蒸发加剧,由冰川融水提供的地表淡水水源减少,使干旱地区的干旱程度加剧,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美化环境。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